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363节

    这也让这些官员们心里好受了一些。也感受到了这种好处。这样的制度下,对臣子似乎更好了。
    天下一等一的大事情,在很多人还没有反应的时候就定了下来。新的国度里面其他的规章制度细节还需要后面商议。但是开国这件大事还是要尽快让人知道的。以震慑宵小。
    他们可知道,一些贬为庶民的宗室在知道皇帝退位,废除帝制之后就偷偷跑出去,准备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民间起兵清君侧了。
    还好谢来这边早有准备,来寿把这些人镇压了。
    随着谢来成为执政的消息一起传下去的,还有一个古往今来从未达成过的政策,也随之传遍天下——废除农业税赋。
    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很震惊的。只觉得这样太疯狂了。这样不利于国家稳定。没钱了,这个国家怎么支撑?
    好在这消息是云太傅以及司马丞相他们早已商定好的,且已经和自己心腹们商议好了,议政大臣早已通过的,所以并没有一起大的风波。
    且户部也给这些人提供了数据。证明新的制度下,农业税是可以免掉的。
    不需要供养皇室,这省下来的钱是海量的。另外粮仓,以及工厂的开发,足以支撑各地生产建设。
    至于收路费这事儿,谢来还没提。肯定要等稳定点,再给大家一个‘惊喜’的。
    本来还很惊慌的大臣们顿时只觉得稳了。有了这个政策下去,这天下不可能乱了。只要农业税赋一天不征收,这天下再也不会乱了。
    不管是什么宵小都不可能拉起军队起义了。老百姓傻了才会想回到过去的日子呢。
    为了不让人觉得这第一场投票选举作假,所以这一次并没有提前安排通告天下。但是相关告示还是通过快马加鞭的形式通传天下。
    于是从虞都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同时,巨大的欢喜从四周渐渐传开。
    首先是虞都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没有皇帝了,但是有新的执政管理这个国家了。
    他们暂时还不懂这个执政到底和皇帝有什么不同,但是他们知道,这个执政是他们的谢大人,谢青天!
    谢青天管理天下,还能有什么错?
    然后在第二封告示贴出来之后,百姓们就陷入了狂喜的状态了。许多人都以为自己看错了,让好些人跟着自己看,一字一句的念叨。
    “个人未超过三亩地者,免除一切税赋!”至于后面的什么超过部分,十亩以下增收二十分之一税,十亩以上征收十分之一税等细节,完全被人给忽略了。
    因为当今天下,哪怕被谢来调整过了,绝大部分的百姓也是没有达到人均三亩地的。
    “苍天啊,总算是开眼看我们这些穷苦人了吗?”有老人知道此事,想着曾经苦难的生活,压在数代人头上沉重的税赋,激动的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哪是苍天啊,是谢青天!”有家里年轻人指正。
    苍天若是看得到,何苦这么多年都没管他们呢。
    是谢大人看到了,谢大人在拯救他们。
    分田地,学知识,免税……
    百姓们都不由自主的开始抹眼泪。是喜悦,激动,也是一种如释重负,更是感动。
    谢来当然不希望他们将希望全都放在自己身上,所以他让同志会的那些扫盲的老师给他们讲解这些政令的缘故。
    之所以免税,不是谢青天让你们免的。谢青天也变不出来钱啊。没有钱就无法让这个国家运行。之所以能免税,是因为皇帝没了。
    没有了皇帝,没有了皇室宗族,他们不需要再供养这些人了。
    他们头上的大山没有了。
    皇帝没了,不纳税。这道理开始深入百姓的心中了。
    除此之外,还告诉他们,不止皇帝没了,还因为百姓们识字了,可以当工人了。工人建设工厂赚钱了。朝廷有钱了,自然负担也不重了,可以给百姓减负了。
    还有北方开发出的那些粮仓,工人们在那边种地,种了很多粮食,可以供养朝廷。这又是免税的底气。
    这是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能力获得的。
    他们识字了,可以开发更多赚钱的渠道了。他们去开荒了,种出更多粮食了。
    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免税。
    只要他们继续保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农业税就会成为历史。
    对于谢家人来说,这些政令和他们关系不大,家里田地基本上都卖出去了。这是谢来成为执政的事情,才是头等大事。
    谢夫人明白,一个新的时代真的在来儿的手里出现了。她喜极而泣。为自己的理想,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艰难。一切都过去了。
    其他人不知道啊,只以为她是高兴谢家有人有大出息了。
    特别是叶夫人,整个人陷入了狂喜中。狂喜得晕过去又被人掐醒了。
    她是没有事先知道内幕的,只以为自己儿子真的是被人选出来的执政。
    这执政就是代替皇帝管理天下的。这不就是皇帝吗?她的儿子竟然能……能有这么大的出息。这简直就是梦都不敢梦到的事情啊。
    “我们家来儿这是当……皇帝了?”被掐醒之后的叶夫人颤抖着说道。
    吴夫人刚要附和她的说法,谢夫人就阻拦了,并且仔细的和她们解释了执政和皇帝的不同。
    “没有皇帝了,皇帝再也不存在了。我们作为来儿的家里人,一定不要再提这样的话。让人以为我们谢家想当皇帝。来儿是执政,是公选出来的天下执政。”
    她看着所有人,“我们谢家所有人,要坚决反对皇帝这个词的出现。”
    叶夫人她们还是无法理解这有什么不同,对天下有什么不一样,但是见谢夫人如此郑重的叮嘱,也记在了心里。纷纷表示自己不会再提皇帝两个字。
    大姐总是没错的,她带着自己这些人做大事,做决策。从来都是商量着来的,这次如此郑重,必定是因为有大问题。是自己无法理解的大问题。
    对于这类问题,她们就会选择听取她的话。
    谢家所有人越发低调起来。将一切的欢喜愉悦都留给百姓们。
    短短的一个月,消息传遍天下之后,百姓们消化完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很是迅速的就转变了自己的认知了。他们不再是大虞人。而是华国人,华人。
    这一个月里,谢来他们这些人也迅速的转变了自己的位置。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虞敏悦虽然如今退位了,可她有了一个荣誉执政的名字,虽然不能插手政务,但是可以旁听国策。大臣们也不能随意的轻视她。毕竟她也是为了开国做出贡献的人。
    另外也趁机让虞敏悦曾经的那些女官走进朝堂。荣誉执政也需要有自己的团队。这些人可以负责一些不影响朝堂的事情。
    大臣们自然反对,但是谢来也提出来,这是为了提升女皇的合法性。未免日后有野心家以女皇的性别为攻击,指摘退位诏书的正统。
    若是轻视女子,那女子下的诏令还有依据吗?
    这些话倒是让大臣们无法反驳,而且这些女官也是出自朝中大臣家中。即便为了自家女儿,这些人也不会反抗得很激烈。
    在议政大臣们商议后,就同意了这个举动。
    可以说,虞敏悦用她的退位诏书,换取了这些执掌朝堂数千年的男性官员们的让步。逼得他们不得不提升女子的地位。
    回去之后,虞敏悦就将此事告诉了还在软禁中的前任女皇,如今只是普通人的母亲。朝廷给她的尊称是襄阳夫人。
    她讲述了如今百姓的变化,讲到如今女子也能正式上朝,听取国政了。且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
    襄阳夫人本来无动于衷的,听到女子走进朝堂了,她才有了点变化。
    然后冷笑道,“不过是小恩小惠罢了,就把你收买了?”
    “母亲,这样的小恩小惠,我们女子曾经有过吗?女儿不会放弃的,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您就看着吧。好好的看着,这个天下会越来越好的。”
    襄阳夫人闭上眼睛,“再好,也不是我虞家天下了。和我有何关系?”
    虞敏悦闻言,深深的看她,然后走了出去。
    第二日这些女官们就穿着官袍参与朝会了。不过因为官职不够,所以只能站在后面。但是不管怎么说,已经正儿八经的参加朝会了。许多大臣们是不适应的。总觉得这种地方出现一群女子,怪怪的。
    对着这些人,他们也没有个好脸色。板着脸,走过去的时候还要哼一声。
    这些女官们却不在乎,都陷入了兴奋中。
    原来这就是上朝的地方啊。
    天下政令出于此处。
    这就是曾经那些男子们拼杀的目标啊。
    如今我们也站在此地!
    他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些政务我们也听得懂。时日长了,也会处理。原先眼中父兄高大的形象似乎没那么高了。不是父兄变矮了,而是自己长高了。大家一起同朝为官了,看一样的风景,处理一样的事务了。
    有多少人偷偷红了眼眶,然后低着头不让人看到。回到府上之后,与后宅中的姐妹们,长辈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有人跪在母亲面前,请求以后要让家中其他姐妹,小辈中的女子也参与学习。
    “如今天下在变,我们不学,别人家学了 。我们就只会落后。”
    当母亲的自然也有担忧,“女子太强,只怕日后不好这样找婆家。”她参加宴会就听到不少闲话,不愿意找那些为官的女子。怕娶回去了让人笑话阴盛阳衰。家中还无人打理家务。
    做了女官的女子笑道,“女儿如今出息了,给自家争取荣光都不够,何必去给别人家锦上添花,还让人嫌弃?若是真的不愿意娶,我就招赘。”
    这番话如今还显得有点儿惊世骇俗,但是过不了多久,随着时间的变化,女子地位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需求,这些慢慢的就会成为很多大家族的想法。优秀的女子就不必为家族联姻了。
    开国就在如此和平,又如此欢喜的环境中度过了。
    除了个别不安分的,绝大部分的民众是绝对支持这个新的国度的。在田野上面走一圈,都可以看到正在欢喜劳作的民众。
    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比往日要高了。往日里是为了活命,如今是为了幸福的生活。
    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家的,还不拼命种?
    心情愉悦了,对未来充满希望了,对文化的需求自然也更高了。
    除了第一代的扫盲之外,很多乡村也开始办起了学堂了,让村里孩子们进一步的学习,争取以后能当工人。反正就是社会的需求下,这些家长们自发的卷起来了。
    议政殿里,谢来和大臣们还在忙碌。百姓们可以享受开国的果实,欢喜的继续过太平日子。他们却还要继续为这个新的国度努力,塑造更加完整的法律法规。
    毕竟大虞都没了,还能继续用大虞的那些律法吗?
    自然是要换层皮的,前朝的一切都要换掉。
    除了律法之外,一些官职也要改一改了。甚至六部还要分一分。有些部门管理的东西太多了。不过不管这个部门分成几份,最大领导还是不换的。名义上面,这个领导是管理几个部门,其实还是管理那一部。
    这样的安排也让官职改革更平稳点。不至于引起朝臣们的不满。
    谢来暂时还不想给他们太多的‘惊喜’。他习惯于一步步的来。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放大招。
    当然了,礼部中间分出来了一个外交部,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这会儿的外宾无疑都是那些外族人。朝臣们对他们是瞧不上的。而这些外族基本上也不会来朝见。所以这个职位也没什么人争抢。想抢的人也没本事。谢来留下来了。他心里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了。暂时就放着。
    在朝廷忙碌中,来寿也准备回边城去了。他是曾经的大将军。也是如今的西北军区司令。得负责边防工作。
    兄弟两人站在谢来如今的官邸的亭台上面,看着远方。
    “老四,真没想到啊,会走到如今这步。”来寿感慨万分的看着远方。似乎看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谢来笑道,“谁又不是呢?我小时候也是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