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46节

    除了顾野九外,其余人均守在了院外。
    “笃笃笃。”
    江玉珣敲了没两下,门便缓缓被人从里面打了开来。
    一个看上去四十来岁,身材清瘦的男人出现在了他的对面。
    来人穿着一件被浆洗得发白的长衫,衣袖上还打着几个同色的补丁。
    “……你是?”溃堤的事情过后,怡河两岸百姓均已认得了江玉珣,对方先蹙眉停顿几秒,接着忽然抬手晃了几下道,“江,江玉珣?”
    下一秒,他赶忙捂住嘴巴更正道:“不不,江大人。”
    话音落下,门内的人立刻后退一步行礼道:“草民尹松泉,见过江大人!”
    “您多礼了。”江玉珣连忙朝他躬身。
    虽然不明白江玉珣来找自己做什么,但尹松泉还是立刻闪身邀他走进屋舍,末了弯腰为他倒水:“江大人快进来吧!草民家中实在没什么东西可招待,您千万不要嫌弃。”
    “不会,是我打扰您才对。”江玉珣接过瓷盏坐于席上,顾野九也跟着坐在了他的背后。
    尹松泉家不大,屋内除了床榻、衣橱与桌案外,只有一摞摞纸张,和悬满墙壁的地图。
    落座以后,尹松泉看上去有些局促:“不知江大人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江玉珣放下手中杯盏,也不再卖关子。
    他回头看了顾野九一眼,对方随即把江玉珣写了一半的怡河整修案拿了出来。
    “先生请看。”江玉珣很是恭敬的双手将它交到了尹松泉手中。
    尹松泉犹豫几秒,终是把整修案接到手中,并细细看了起来。
    不愧是能为童海霖当“枪手”的人,不过两三分钟尹松泉就将其全部看完,并轻轻放回了桌案上。
    此时他已经明白了江玉珣的意图。
    尹松泉犹豫了一下,抬眸问江玉珣:“江大人……您是想要草民协助您完成整修案吗?”
    他格外强调了“协助”二字,语气也不如一开始时那样热络,反多了几分失望之意。
    说完,不等江玉珣回答,尹松泉就立刻又惊又惧地摇头拒绝道:“江大人,草民恐怕担不起如此大的责任。”
    看他的表情甚至隐约有了送客之意。
    见尹松泉拒绝,江玉珣连忙摆手:“不不,这次与以往不同。”
    与童海霖聊过一番的他知道,“协助”便是找尹松泉当枪手的委婉表达。
    古时“士、农、工、商”鄙视链清晰分明。
    像尹松泉这类工匠,从来都不被达官显贵放在眼里。
    辛苦一番后不但姓名被人刻意隐去,工程上若有差错,倒霉些的还会被抓出去顶包、背锅,稍不留神就会丢掉性命。
    定期修补河堤与截弯取直的复杂程度、工程量完全不同。
    从前尹松泉实在缺钱,才会接此工作。
    如今他生活虽然仍旧拮据,但却不再似当初那般囊中羞涩,因为并不至于为了赚钱,冒更大的险……
    江玉珣看着尹松泉的眼睛,极为认真地说:“我想邀您作此次工程的总负责人,全权负责河道设计与施工。若非说协助的话,应当是我协助您才对。”
    “您——”尹松泉当即愣在了这里。
    江玉珣的意思莫非是……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向对方。
    “此次工程全体施工人员均听您指挥,您的俸酬将由朝廷直接发放。”
    说话间,江玉珣缓缓起身向一旁的墙壁走去。
    尹松泉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江玉珣的意思已再清楚不过——他打算把自己推至台前!
    一身晴蓝的江玉珣,先用手描绘怡河改造之后的走向,接着又在旁描绘出一条与之平行的路线:
    “按照计划,除了为怡河截弯取直外,还要修建一条平行于怡河的灌溉水渠。如果尹先生愿意承担此次工程,这条灌溉通道,也将由您来命名。”
    尹松泉的双手不由轻轻颤抖起来。
    按照江玉珣的设想,怡河截弯取直后,未来此渠将肩负整片平原灌溉之重任,在以农为天的当下,简直是将千万百姓的生死、命运握在了手中。
    替人当了一辈子“枪手”的他,从没想过未来竟有这样一天。
    说话间,江玉珣视线不由穿过窗,落向了滚滚东去奔流不息的怡河之上。
    站在未来回望过去,权倾天下、富可敌国或许都是过眼云烟。
    ……唯余滔滔江河奔流不息。
    尹松泉显然是被江玉珣的话吓到,还未缓过神来。
    可这时,站在地图旁的人已然转过了身:“此条河渠一旦修好,必将泽被万里,百代不息,先生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永远与涛涛怡河一道被人铭记吗?”
    尹松泉狠狠地攥紧了手心。
    ……他生于前朝乱世,年轻时也曾有过远大理想,但如今早已说服自己知足安命度过余生。
    可是江玉珣的话,却突然将另一个选择摆在了他的眼前——如果有机会试试,谁不愿意施展一番抱负、青史留名?
    甚至……让这天下与无数人的命运因自己的存在,而生出一点点变化。
    说话间,忽有波涛“轰”一声拍向河岸,刹那间水花飞溅落入窗内。
    江玉珣的呼吸也随之快了些许。
    他的话既是说给尹松泉,也是说给自己听的。
    江玉珣提议来得有些突然,尹松泉仍显纠结:“可是……”
    江玉珣总算坐回原位,轻轻地笑了起来:“先生放心,施工中遇到的所有事情,您都可以直接同我说,由我去和陛下沟通。假如真的出了问题,我定与您一道分担。”
    有了这句承诺,尹松泉脸上的愁容终于削减了一两分。
    看样子他方才的确是在因应长川而担忧。
    想到这里。正欲喝水的江玉珣动作不由一顿。
    他忽然昧着良心补充了一句:“您放心,在我看来陛下……其实并不像传闻中那样不讲道理。”
    尹松泉:?
    江大人的话的确诚意满满,但为什么听着那么让人害怕呢……
    ※
    尹松泉虽然没有正面应下此事,但还是把江玉珣的整修案留在了家中,说要细细研究。
    江玉珣也并不着急,与尹松泉细细说过自己的构想后,他便带着玄印监回了江家田庄。
    开玩笑,自己冒死从应长川那里求来了短假,可不能浪费。
    “吁——”
    白马跃入田庄,江玉珣轻拽缰绳令它停下脚步,接着于马背上朝四面看去。
    正午时分,炙烈的阳光尽情洒向大地。
    照亮了田庄的角角落落。
    和上次回家的时候不同,这一次田庄半坡上原本生满了野草的荒地,竟都被开垦了出来。
    大雨刚刚过去,田庄内男女老幼均趁着夏种的最后时机,在不远处新垦出来的土地上劳作着,甚至没有一个人发现江玉珣的突然到来。
    “这……这些地竟然被他们垦了出来?!”
    “远处那些人,不就是江大人当时收留的流民吗?”
    江玉珣背后,有玄印监不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语道。
    ——一个多月前,江玉珣在神堂门口收留流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彼时他们坚定地以为,那群老弱妇孺只会成为拖累。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江玉珣竟然真的靠他们将荒地开垦了出来!
    这在大周,可是绝无仅有之事。
    甚至就连顾野九也瞪圆了眼睛,并忍不住向江玉珣问:“大人这是如何办到的?”
    江玉珣轻轻扯了扯马缰,一边向新垦的田地而去,一边轻声对他们说:“种地、拓荒不能全靠力气,而要靠工具。”
    大周农具发展缓慢而落后。
    不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还留有大片荒地,无法开垦。
    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某朝官方组织大面积垦荒屯田,并发明一系列农具才有所改变。
    而到了现代,那些农具又成为了华国博物馆的重要馆藏。
    江玉珣每天都要面对实物与展板,为游客讲解五六遍,早就将结构深深刻在了心中。
    刚到仙游宫的那段时间,除了整理奏章外,他做的最多的事便是默画图纸。
    现在这些工具终于被一个个造了出来,并相继投入使用。
    “下马看!”说着,江玉珣便从马背上跃了下来。
    眼前这些农具,他曾隔着博物馆的玻璃看了成千上万次,但还未有机会亲手碰过。
    如今再次见到,江玉珣也不禁有些激动。
    “是!”玄印监纷纷下马。
    一旁的田垄边,正有几头耕牛在休息、吃草,它们的背后还牵着铁犁。
    下马后,立刻有玄印监发现了不同之处:“这牛身后多了一个钩环?”
    “对,”江玉珣走对着耕牛说,“多加一个钩环,可以分隔犁身和服牛,这样一来铁犁也变得更加灵活。往后这种铁犁不仅可以在平坦的田地上使用,更能用于坡地甚至于山地。”*
    大周山地众多,假如能在山地开荒,那么农田面积必将翻倍……
    “除此之外,铁犁前还多加了一把郦刀,方便在起土翻耕的同时割断地下的根株,这样省工又省时。”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