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74节

    不料还没有起身,就被应长川缓缓抬手拦了下来。
    “就在此地处理。”他淡淡道。
    娄倬正的额间瞬间冒出冷汗:“……是,陛下!”
    宴席间轻松的气氛,瞬间消失了个干干净净。
    空地上鸦雀无声,众人小心翼翼放下手中茶盏,齐刷刷地朝着营地外看去。
    ……不知是谁如此大胆,竟敢私闯皇家营地。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守在营地外的禁军便已把人带了上来。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此时被压着跪在地上的,竟然是几个面黄肌瘦的流民。
    篝火照亮了几人的面庞。
    他们的身体不住颤抖,同时一边磕头一边辩解。
    江玉珣听不懂几人在说什么,但却能看出他们的恐惧。
    在这个时代,真正的穷人压根买不起衣服,也无力自制。
    万幸烁林郡地处南方,到了冬天也不算太冷,极端情况下一套衣服便可以撑过四季。
    这群流民衣着单薄、破烂,其中一个女人的怀里,还抱着个浑身赤裸的孩子。
    那孩子四肢纤瘦,唯独肚子不正常地鼓胀着。
    ——这是营养不良产生的腹水。
    那孩子已将要饿死了……
    江玉珣的心揪在了一起。
    怡河平原肥沃富庶,昭都乃天子脚下,百姓生活还算过得去。
    穿来这么久,今日还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面对饥饿。
    身为本地太守,娄倬正的脸色极其难看,但好在他还保持着一郡之长的理智。
    听了一会后,他慌忙转身跪地说道:“回禀陛下,这,这群流民并不知道陛下在这里。他们担心被匪徒打劫,因此一直不走官道、在山林中穿行,今晚正好宿于这附近。”
    应长川身边带着懂烁林郡话的人。
    因此就算再不想,娄倬正也只得实话实说。
    “方才……方才闻到饭菜的味道,他们便顺着找了过来,想要进来讨食。”
    应长川此行是为了体察民情。
    因此并未封路,也未提前声张。
    这群行走于山林的流民,的的确确完全不知晓众人的身份。
    静了一会,天子的声音自席上传了出来:“今年烁林郡并无灾、祸,他们为何而逃。”
    是啊。
    江玉珣也想不通这个问题。
    这群流民衣着单薄,在烁林郡勉强还能活下去。
    如今已经入秋,再往北走他们随时可能会被冻死在逃难的路上。
    更何况这群人只会说烁林郡当地方言,走出这片地界,连路都难再问到。
    娄倬正又朝皇帝磕了一个响头,接着转身将这句话问了出来。
    过了一会,他轻声道:“回陛下,这群流民原本就是没有地种的。他们本靠采茶为生,用卖茶的钱,换些米粮。这些年来靠采茶为生的人越来越多,茶也逐渐卖不上价了。没有办法……他们只得背井离乡,去另谋生路。”
    娄倬正的声音格外艰涩。
    江玉珣忍不住垂眸看了一眼桌案上的茶盏。
    ……烁林郡的茶远销大周角角落落,在昭都卖的更是一点也不便宜。
    但是采茶之人却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被饿死。
    想到这里,江玉珣忽然觉得无论放再多的果脯,也压不住茶汤里的那股苦了。
    -
    那群流民只是来讨食的,并未强闯营地。
    包括怀中婴儿在内的八人,最终被禁军暂押在了一间营帐内。
    虽说是被“押”,但是朝廷的营帐内不但能避风,还有饭食提供,这群流民竟不由痛哭流涕起来。
    ——江玉珣带着译官走入营帐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
    见他来,众人纷纷放下手里面的食物,欲向他磕头。
    江玉珣赶忙单手将人扶了起来,接着把另一只手中的瓷碗递到了抱孩子的妇人面前。
    腥甜的奶香瞬间飘了出来,原本没什么生气的小孩,竟然如小猫般在妇人怀里啜泣起来。
    对方瞬间愣在了原地。
    译官连忙上前:“这是羊奶,快给孩子喂了吧。”
    “……羊,羊奶?”
    这是给我的吗?
    营帐内的灯火照亮了来人的面容。
    她看到,一身晴蓝的少年如猜到她在想什么般端着瓷碗,轻轻地点了点头。
    饥饿令大脑变得分外迟钝,妇人愣了许久,终于颤抖着手把羊奶接了过去,犹豫几秒轻轻抵在了孩子唇边。
    明明已经饿得没了力气,但在强大求生欲的催促下,那孩子还是竭尽全力抱着瓷碗喝了起来。
    这一刻,吞咽羊奶的“咕噜”声,是世上最美妙的乐曲。
    不消片刻,怀里的小孩便饮完了满满一碗羊奶。
    江玉珣轻轻把空掉的瓷碗接回手中,他不着急走,而是在营帐中与众人聊了起来。
    “和你们情况一样的流民,这附近一共有多少人?”
    译官问了两句,众人便七嘴八舌地回答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译官转身把他们说的话总结在了一起:
    “回江大人,他们说烁林郡部分地区的土不适合种稻,只能栽种些茶树。如今以茶为生的人越来越多,茶在烁林郡只能卖出贱价。像他们这样活不下去的流民少说也有数百人之多,有一部分人已经离开了烁林郡去外地乞讨,但是大部分人还未走。”
    大周律法规定,没有亲友收留的流民只能被遣回原籍。
    他们不懂官话、无人收留,生来只和茶打过交道,因此大部分人就算饿死也只能选择留在这里。
    译官也是烁林郡人,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变得分外沉重。
    烁林郡土壤偏酸、略为贫瘠,的确不适合稻谷生长。
    但却是后世著名的茶都。
    江玉珣有些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他轻轻朝译官说,“麻烦替我向他们道谢。”
    “是是!”
    -
    江玉珣撩开营帐的毡帘走了出来,转身将空了的瓷碗交给守在一旁的禁军,并叮嘱他们第二天早晨再热一碗羊奶过来。
    还未熄灭的篝火将空地照得格外亮,江玉珣不由眯了眯眼睛,并用手挡在了眼前。
    ——其实去营帐看这群流民之前,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如果能找到“海沣稻”,再适当开垦梯田。
    烁林郡完全能养活得了当下的人口。
    但是这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情。
    海沣稻一般被当作早稻种植,春种夏收。
    垦荒再加上寻找、推广稻种,最快也要后年初夏才能收获第一批稻谷。
    烁林郡不久之前还是一座独立小国。
    这群流民大部分难以适应大周其他地方的生活。
    更何况他们种茶、采茶的技能,也是大周独一份的。
    现如今最好的做法,似乎还是把他们留在原籍,继续以采种茶叶为生。
    ……
    适应营帐外的光亮后,江玉珣便把手拿了下来。
    谁知还没走两步他便看到——天子并未进营帐内休息,而是立于篝火旁静静朝自己看来。
    “参见陛下,”江玉珣连忙上前行了一礼,“臣方才去见了本地流民,并与他们聊了几句。”
    江玉珣犹豫片刻,把自己方才听到的话和心底里的考量说了出来。
    应长川的想法似乎与江玉珣一样。
    他并没有否认身边人的提议,而是直接问:“爱卿以为,这些茶可以销往何处?”
    篝火把江玉珣的眼睛照得格外亮。
    他笑了一下,轻声说出了早已想到的答案:“给克寒人。”
    “奶茶”一事提醒了江玉珣。
    居住在高地的克寒人,几乎没有办法种植蔬菜。
    茶叶传入该地区以后,当即成为家家必备甚至于依赖之物,他们急需茶叶来解除油腻、帮助消化。
    茶叶的流入,为两地带来了极其繁荣的茶马贸易。
    并拓展出了一条崭新的商路。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