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79节

    此时并非采茶的季节,但仍有数十人在林间忙碌。
    他们正在为山野间的茶树修剪干枯的树枝。
    不远处还有几人正在铁板上炒茶。
    他们身材虽然清瘦,但一个个都极有精神,炒起茶来更是卖力极了。
    不过片刻,茶香遍布整座丘陵。
    然而随江玉珣一道来的译官,还是有些不确定地看了他一眼:“江大人,昭都的贵人们都喜欢喝清茶,不如我再带您去其他茶园看看吧?”
    他口中的所谓“清茶”,就是后世常说的“绿茶”。
    也是目前烁林郡面积最为广泛的茶种。
    “无妨,”江玉珣轻轻摇头说,“这些茶并不运往昭都,而是送给克寒人的。他们喜欢的正是此类茶叶。”
    说着,江玉珣忍不住低头嗅了嗅已好炒好的茶叶。
    眼前这片丘陵上长满了野生茶树,但它产出的却非绿茶,而是黑茶。
    这在如今的烁林郡贱之又贱。
    译官虽仍有些疑惑,但一想到说话的人是江玉珣,还是跟着点起了头来:“原来这样啊……”
    江玉珣笑着点头。
    说话间,忽有一个小孩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江,江大人!”
    江玉珣刚一转身,就被那小孩撞了个满怀。
    跟在小孩背后的妇人连忙上前,正准备把他抱走。
    江玉珣却先蹲下身揉了揉他的脑袋,笑着夸奖道:“阿喜真聪明。”
    名叫“阿喜”的小孩颇为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脸。
    阿喜就是彼时被母亲抱在怀里,饿到奄奄一息的孩子。
    那日,流民被官兵带回了烁林郡首邑。
    他们并没有被遣回由屋棚搭成的破烂不堪的“家”,而是被统一带到了城北的空地上,并于此安顿了下来。
    往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食宿皆由朝廷安排。
    唯一要做的便是深耕茶道。
    妇人把阿喜从江玉珣的怀中接了过来。
    小孩依依不舍地朝江玉珣挥手,并努力组织语言,极其响亮地说:“江大人再见!”
    江玉珣忍不住轻轻捏了捏他脸蛋:“再见。”
    当日阿喜腹部肿胀得厉害,江玉珣还以为他生出腹水,没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万幸阿喜的情况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严重,喝了几日羊奶小孩竟然一点点缓了过来。
    直到这时,江玉珣方才从译官口中得知,阿喜原来已有三岁。
    这个年纪的小孩语言能力格外强大。
    跟昭都来的官兵呆了几日,就学会了几句官话。
    江玉珣以此为灵感,把这群流民里年纪稍小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命官兵每日与其交流。
    如今他们都已学会自己的姓名,还有“饿、痛、吃、睡”等简单的词汇。
    年纪大些的流民,虽然学得没有那么快。
    但也已知道“江大人”就是一直照管他们的年轻官员。
    阿喜的话音一落,流民便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聚了过来,围在江玉珣的身边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江大人,他们问您能在烁林郡多待些日子吗?这批黑茶制好后,第一个给您尝尝味道。”
    江玉珣无比遗憾地摆手说:“恐怕待不了那么久。”
    黑茶制作主要有“杀青、揉捻、发酵、干燥”这几个步骤。
    单单是“发酵”这一项,就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江玉珣等人再过几日便要离开烁林郡首邑了。
    他想了想说:“制成茶饼的黑茶,放上许多年也不会坏。你们将第一批茶存在这里,未来我定然还会再回烁林郡,到时候再喝也不迟。”
    译官的眼睛不由一亮:“定然!”
    接着立刻转身,把江玉珣的话翻译给了众人。
    -
    娄倬正驻守烁林郡,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年时间。
    从短时间内掌握当地语言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的工作、办事效率之高,更别说最近几日皇帝还在这里。
    受稻谷品种与地形地貌限制,今年烁林郡没有条件“屯田”。
    于是收到皇命后,娄倬正便在第一时间,命官兵于官道两旁修建起了“岗哨”。
    马车驶出硝磺矿场,朝着烁林郡首邑而去。
    每过二三里地,便会有一座正处于修建过程中的岗哨现于眼前。
    娄倬正正坐于宽大的龙辇内,为皇帝仔细介绍道:
    “……这些岗哨皆为土木制成、就地取材,岗哨分为上下二层,上层为木质观望台,下层是轮岗休息处。每座岗哨内有六人日夜轮班。修成定可以保障官道顺畅、安全。”
    说完,还不忘笑着看窗外看了一眼:“还有江大人上次说的,在城内各区设置岗房的建议,这几日也已落实下去。”
    此时江玉珣并不在这驾马车内。
    而是与几名郎官一道,留守在首邑内忙其他的事。
    闻言,坐在娄倬正旁边的副手立刻补充道:“往后不但百姓不用再怕匪徒了。若是某地有人想要作乱,官府也能第一时间发现。烁林郡定然会比过往更为安泰!”
    说完,还不忘转身朝应长川行了一礼。
    娄倬正也不由抚须笑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若征南大将军知道阿珣今日成绩,定然会为他骄傲。”
    在此之前,大周百姓要想报官只能去衙门。
    不但费时又费力,效率也极其低下。
    江玉珣说的所谓“岗哨”,有些像现代的“派出所”。
    它的存在能在极大程度上解决各地匪徒问题,并保证商道通畅。
    天子不由旋了旋指尖的贝壳,末了笑着轻轻点头。
    他的动作格外显眼。
    ……陛下对烁林郡的贝壳感兴趣?
    亲眼见着应长川把玩了半程贝壳的娄倬正,默默将这一点记在了心里。
    ※
    几个时辰后,太守府书斋内。
    伏案写作昏昏欲睡的江玉珣耳边,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哗啦”轻响。
    他不由一惊,瞬间就提笔坐直了身。
    下一秒,便见娄倬正带着侍从自屋外走了进来,并笑着向自己招手说:“阿珣、有梨,你们两个快过来帮我挑一挑。”
    “娄大人,您怎么到这里来了?”
    见来人是娄倬正,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将笔放到一旁好奇地向前看去。
    庄有梨也揉了揉眼睛,站起身问:“挑什么东西?”
    话音还未落下,随娄倬正一起来的侍从便倒扣竹篓,一口气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倒在了桌上。
    一座由贝壳堆成的小山瞬间浮现在几人面前。
    这些贝壳不但品质极佳,且早被人用心清理干净,连半点泥沙都没有沾。
    “贝壳?!”庄有梨不由大吃一惊,末了无比怀疑地朝娄倬正看去,“大人挑选这个做什么?”
    这间书斋里只有江玉珣和庄有梨两人,见状娄倬正压低了声音道:“我发现陛下似乎对贝类颇感兴趣,从矿上回首邑这一路,他都在把玩贝壳。”
    “所以我便想趁着南巡结束前,为陛下奉上特产。”
    江玉珣:……?!
    应长川玩的该不会是那天的我捡的贝壳吧。
    他竟然没扔?
    “这样啊。”庄有梨不疑有他,立刻上前挑拣了起来。
    江玉珣则忍不住最后挣扎道:“娄大人,您可有看清陛下手中的贝壳什么样?”
    娄倬正想了想,一边用手比划说:“米白色,半个手掌大小。质地颇为坚硬,除此之外好像没什么特殊的。”
    庄有梨默默吐槽道:“贝壳不都长这样吗?再特殊的也挑不出来了。”
    “诶!此言差矣,”说话间,娄倬正也加入了挑选贝壳的队伍,他兴致勃勃地说,“烁林郡这边浅色贝类极少,大部分只有钱币大小,灰秃秃的不怎么起眼。陛下手中那枚,的确比常见的精致许多。”
    娄倬正看到的,十有八九就是自己当日赠的那枚!
    ……应长川竟然真的没有扔。
    江玉珣以为,哪怕是黑粉也要有自己的原则。
    得知自己污蔑了应长川,他的心中忽然生出了几分不好意思来。
    “怪不得,”庄有梨一边挑选一边随口道,“那日阿珣给我的贝壳,似乎就像娄大人你说的那种一样。哎,可惜不知道被我放到哪里去了。”
    江玉珣迅速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他转身悠悠道:“你弄丢了?”
    “这个,不一定……”意识到自己说漏嘴的庄有梨立刻停下动作,并用手捂住嘴,无比心虚道,“要不然我,我回去再找找?”
    可恶,交友不慎!
    江玉珣不由深深叹了一口气。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