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14节

    士兵咽了一口血说:“丘奇王让我们假意屈服,再传递给你们折柔不堪一击的信息,引诱你们咳咳……在秋季动手。”
    秋季正是折柔马肥弓劲、战力最强的季节,若那个时候开战,他们的胜算要大于大周。
    没有想到应长川压根不吃他们这一套。
    听到这里,镇北将军不由嗤笑道:“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多年过去丘奇王还是如此愚蠢,竟想出了如此的昏招!”
    说完这番话,流云殿再次静了下来。
    那士兵小心翼翼地抬头,顺着饕餮座屏的间隙看了应长川一眼,似乎是在观察对方的表情,以确定自己是否保住了性命。
    然而应长川那双烟灰色的眼瞳中,仍没有半点温度。
    他再次拿起奏章翻阅起来,末了漫不经心道:“哦?那孤怎知你今日的话是真是假?”
    那士兵的心当即咯噔了一下。
    他不由向前膝行几步:“陛下,臣这一次,这一次定然不会再说假话!”
    顾不了那么多,士兵当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通通从肚子里倒了出来:
    “折柔人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再大些则射狐兔,从会走路起便会骑射。这一点你们大周的士兵,无论如何也难以追赶得上。”*
    应长川缓缓眯了眯眼睛。
    折柔士兵的声音一遍遍回荡在流云殿内:“我们不像你们大周的士兵,一辈子只服两年兵役。而是自幼年便将狩猎游牧当做练兵!”
    折柔人寓兵于牧,一旦遇到战争尽为甲骑。*
    这一点应长川并不陌生。
    紧张之下,那士兵稍有些语无伦次。
    但是他后面的话,总算略微激起了应长川的兴趣。
    “……我在折柔军中待过,折柔军中纪律并不如你们严明。且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劫掠,若是战败、无利可图,那军中瞬间会变成一盘散沙,甚至不听指挥,”说到这里,他不由抬眸看了应长川一眼,“当年输在你手上后,折柔便乱了许久。”
    接着,点点冷静下来的士兵又仔细说起了当年的内讧,甚至于“诱敌深入”的核心战术,与练兵的方式。
    ——他说的这些,终于不再是人人知晓的话题了。
    -
    为了活命,那士兵不断表示自己的诚意。
    等被人拖走的时候,他的嗓子已经彻底沙哑。
    内侍官清扫完流云殿又退了下去。
    转眼,这里只剩下了应长川和镇北将军。
    天子起身向悬在一旁的地图上看去。
    末了轻抚过地图上的那片空白。
    镇北将军则不住咬牙道:“折柔人打不过就跑,不要脸至极!若想在草原上追及折柔主力,必须练好骑兵。而要练骑兵,人与马缺一不可。”
    应长川不由垂眸。
    大周士兵的身体素质、骑射技术均逊于折柔。
    除此之外战马的素质也有待提升。
    应长川刚刚想到这里,镇北将军便忍不住压低声音:“……江大人曾对臣说,中原土地不利于养马。若是可以的话,最好在北地建立军马场。”
    “哦?”应长川终于在此时开口,“他何时所说?”
    “回陛下,正是去北地之前!”
    说完这番话,将军不由抬头看了应长川一眼。
    见天子轻轻点头,镇北将军的心中忽然生出一个猜测。
    他小心深吸一口气,末了忍不住轻声问应长川:“……不知陛下是否要亲自检阅北地驻军?”
    天子向来喜欢亲力亲为,军中之事更是严把在手。
    他真的不去亲眼看看北地驻军训练情况吗?
    应长川手指一顿,缓缓地从地图上落了下来。
    ……似乎是该去北地看一看了。
    -
    江玉珣一行人花了四天,便走到了大周与折柔的边界地区。
    当日那群武将说得并没有错。
    开春后北地除了风大些、荒芜些外,与昭都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到达目的地的当天,江玉珣的好奇与期待便消失得一干二净。
    去往折柔王庭的日子还没有到,江玉珣和其余几名官员分散开来,在这里详细查看着屯田的情况。
    这工作倒是不难,就是枯燥且乏味至极。
    北地的春风夹杂着粗糙的砂砾从面前拂过。
    江玉珣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泽方这里的军饷基本有小麦,因此屯的田里也只种麦。”负责屯垦眼前田地的军人向他介绍道。
    紧邻折柔的泽方郡同样下了一冬的雪。
    这几日大雪刚化,去年抓紧时间屯垦出的田地也露出了真容。
    北地的疾风吹过麦田,一片碧绿随风摇荡。
    这是初春泽方郡唯一的色彩。
    “往后也是如此?”
    “对,”随行军人点头说,“麦味道虽一般,但产量却比粟米多三成。种它最为划算。”
    江玉珣不由轻轻点头。
    这个时代的主食粟米产量不高,一亩地一年仅可产粮一百斤出头,但若换成小麦却能产将近二百斤。
    因此就算麦子难吃,边境的确也要大面积屯它。
    想到这里,他愈发迫切地想要通过折柔寻找到新的麦种。
    泽方郡田地广袤,这几日江玉珣骑马回到驻地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饭点。
    “江大人,您快来休息吧!剩下的田地下午去看便是了。”
    江玉珣刚一下马,便被人往军帐中邀。
    身着晴蓝色官服的他连忙摆手道:“稍等,我先去洗洗脸。”
    说着,便向另一间军帐内走去。
    春季的北地不再寒冷,但一个时辰前烧好的水放到现在还是带上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甫一触到盆里的水,江玉珣的手便刺痛起来。
    “嘶——”
    他低头看了一眼手心骑马磨出的水泡,小心翼翼地拿丝帕擦起了脸来。
    虽已是春季,但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上仍光秃秃一片。
    应长川虽然夸张了亿点,但是北地的环境的确比自己想象的严峻些许。
    ……
    一盏油灯照亮了未开窗的军帐。
    桌案上早已备好了吃食正散发着热气。
    见他来,原本已经在吃饭的众人立刻起身行礼,并齐刷刷道:“见过江大人!”
    这一声震耳欲聋,直把江玉珣吓了一跳:“不必这么客气,大家快坐吧。”
    同时下意识挺直了腰背,走到了被他们刻意空出的主位旁。
    “是,大人!”
    军帐内坐的都是负责屯田的军人,最低也是千夫长一级的人物。
    被这么多人用敬畏的目光盯着,江玉珣的动作都变得僵硬了许多。
    他一边调整坐姿,一边学身边人的样子假装严肃地拿起了桌上的碗筷。
    同时忍不住用余光向下瞄去。
    坐到主位之后,江玉珣忽然生出一种学生时代上讲台的错觉。
    下面发生的一切全都清清楚楚地落在了他的眼底。
    ……你们偷看我的视线能不能不要这么明显!
    应长川平常就是这样被人看着的吗?
    他真的一点也不尴尬吗。
    被盯得吃不下饭的江玉珣,实在忍不住随便抓了个话题问:“……此次移民实边何时开始?”
    前朝实行“封禁虚边”政策,大周并不想延续这一套策略,而是打算从昭都附近迁移百姓屯田充实边境。
    此策元日期间已经定下,落实的时间应该就在最近。
    千夫长的话言简意赅,“回江大人的话,清明节后开始。”答完便立刻闭了嘴。
    “这样啊……”江玉珣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心里却已开始疯狂尖叫。
    气氛怎么如此肃穆?
    怪不得应长川平时喜欢喊我发言。
    见他们真的不再说话,江玉珣只得硬着头皮端起饭碗,一粒粒吃起了碗中的麦饭。
    不能磨成面粉的小麦味道着实不好。
    北地条件艰苦,哪怕是将领也只能吃些江玉珣叫不上名字的腌菜。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