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78节

    第203章 开业
    ◎印制银票。◎
    卫景平听了她的话微微拔高了声音:“你是说这份契约不对?”
    姚溪看了又看:“我也说不准。”
    总觉得正通钱庄这份契约是个花架子, 不中用的那种。
    卫景平从她手里收走那份契约:“太劳神了,过两日再看吧。”
    三天后姚溪回门, 晌午在姚宅吃了顿饭后, 就去了周家。
    在周家,周美彦充分展现气氛组担当的作用,把个挺严肃的周寂然老爷子气得拿扫把满院子追着他打,小辈们则在吆喝助阵, 一通嘻嘻哈哈闹下来, 卫景平小夫妻俩在周家不知不觉呆到傍晚, 蹭了一顿丰盛的晚饭才回来。
    “相公你瞧瞧这份钱庄往外头放贷的契约, ”姚溪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手抄契约:“上面的条款比陆先生的多多了。”
    卫景平:“嗯, 你先回屋去歇着吧,我去书房取了那份来。”
    他看了也未必看出什么门道来, 还得姚溪帮着他分析。
    是夜流星透疏木。
    “……第十二条,乃从正通钱庄贷钱2万……后若无钱偿还, 当以家中女儿做奴……”卫景平念到此处, 姚溪说道:“要是借钱之人家中本就没有女儿, 或者女儿还是六岁以下的女童, 朝廷不允许她们为奴,这条岂不是等于摆设?”
    这类条款就是你拿着契约状告到官府, 叫官府如何判,自然就不了了之了,说不定人家就是钻了这个空子的。
    再看她十多年前在绍兴时手抄的那份契约,同样的条款是这样写的:“……乃从xx钱庄贷钱1万……到期若无钱还债,以家中x巷第x户五进院祖宅相抵x钱, 以族中x地水田x亩抵x钱……地契、田契皆押于xx钱庄……”
    这一目了然, 即便不告官也不怕借债人不还钱。
    以上漏洞, 正通钱庄还有许多。
    经姚溪一明说,卫景平拍案道:“正通钱庄果然吃亏在这放贷的契约上了。”
    这并不是说陆谵陆大儒不聪明,饶是读尽天下儒家和法家之经典,也架不住“术业有专攻”,有认知盲区。
    卫景平重新誊抄了一份姚溪手中的那份契约,打发卫五月给陆谵送去。不几日,陆谵拉了一车律例书亲自登门,与卫景平一字一字推敲了两天一夜,拟了一份新的钱庄放贷契约。
    顺带,连带息存款的契约也拟了出来。
    卫景平对这份带息存款的契约心中没底儿,拿回去给姚溪过目,她笑道:“这份倒没问题。”
    ……
    四月二十七日,卫景平乐享温柔乡的第七日,京城里的正通钱庄建好了。
    对外营业的头一日,他与陆谵、柳承珏坐在崭新的钱庄大厅里,把拟定的吸收存款,对外放贷的的流程先自行演练了一遍。
    “打算什么时候开张,”末了柳承珏笑道:“我私下里和姑娘们打好招呼,倒时候别冷了场。”
    “全赖柳大人了。”卫景平朝他拱手一笑。
    五月初一,卫景平休完了婚嫁,复又每日五更天起床,而后去户部点卯。
    “卫大人成亲后愈发俊美意气风发了。”他一到户部京兆司坐下,同僚们就围上来:“可见尊夫人温婉娴淑宜室宜家啊。”
    花式夸赞几句后,八卦心起,又开起他的玩笑来。
    卫景平笑着一一同他们闲扯。
    等户部侍郎路正则来找他时,这些人才噤声回到自个儿的座位上干活去了。
    卫景平还是一如既往地边跟着路正则学习钱谷、贡赋之事,当然,他是边学习边接手工作,其中经手最多的就是户部的银库黄册,这些黄册记载的是户部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银子,这些黄册按照月、年成册,一翻便知户部的库存和收支状况,说白了,整个王朝的家底儿和经济状况,便全在这一本本的银库黄册里头了。
    “打去年九月份起将各省榷酒曲的银子填上,”路正则点着一本银库黄册,说道:“户部才能勉强维持个盈亏平衡。”
    可见先前有多大的亏空。
    “嚯,这大半年来工部运营的记里马车的盈利竟达百万两白银之多,”路正则捧着一卷银库黄册叹道:“不得了。”
    卫景平点着银库黄册上的每一笔账目,没有说话。
    他心道:这真不是最赚钱的,等银行,不,银庄,额是钱庄正经开办起来,那白花花的银子自己会往户部蹦进来你信不信。
    ……
    京城的六月进入了三伏天,从晨起开始头顶就是大太阳,热如火。
    夜里,姚溪在卫宅教卫容与下棋未归,卫景平敞着薄衫坐在凉榻上看书,正在沉思时,秋雀端了一碗冰镇的蜜水过来:“公子喝口冰水消消暑吧。”
    见有丫鬟进屋,卫景平忙拢了拢衣衫,轻咳一声道:“放在几上便可。”
    还是不大习惯丫鬟近身服侍他。
    秋雀一怔,将托盘放在外头的几上退出去,抿唇笑着跟冬梅嘀咕:“这会儿子咱家小姐不在房里,公子见我进去还害羞不好意思呢。”
    她还没听说过哪家的公子这般回避在自家夫人房里伺候的丫鬟呢。
    冬梅也笑了:“你怎滴就知道公子害羞了?”
    秋雀学着卫景平做了个拢衣襟的动作:“嗐我可什么都没瞧见呢。”
    冬梅白了她一眼:“瞧见什么也是白费,”她压低了声音说道:“春莺和夏荷姐姐说了,咱们公子不会纳妾的。”
    秋雀呛了她一句:“我才没上赶着给人做妾。”
    她就是觉得卫景平那个掩襟的动作好笑说一嘴罢了,天地良心,她可没有存着爬主人家床的心思。
    还等着日后婚配良人做个正头娘子呢。
    这时候年长她们几岁的春莺走了过来:“你两个小蹄子不去做活计儿在这儿嘀咕什么呢?”她把手里端的箩筐往二人面前一放:“夫人说顾家夫人下个月就生了,到时候咱们定是要去贺喜的,还不快绣几样东西到时候让公子和夫人空着手去吃满月酒吗?”
    “公子和小姐的秋衫前儿裁剪了几套,”她又道:“也该做起来了。”
    她都快忙死了,这俩小蹄子眼里竟没活儿,还有功夫嚼舌起主家来了。
    “是,”秋雀接过箩筐:“春莺姐姐。”
    四个丫头中她最手巧,也最贪玩,春莺嘱咐了她几句,又忙活别的去了。
    ……
    姚溪回来时,见外头的几上放着一碗蜜水,里头的卫景平却一手执书卷,另一只手端着空空如也的杯子去倒水,她讶然道:“是谁把水放在外头的,怎么不给你送过去?”
    卫景平一时记不起是哪个小丫鬟来送过水,笑道:“你回来了?”
    “明个儿正通钱庄开业?”姚溪去洗漱前和他说了几句话:“偏选个大热天儿。”
    近来白日里实在是太热了,她在家中勉强抚了会儿琴,就懒懒地歪在藤椅上看书去了,不愿意动弹。
    这种暑热天儿,谁爱出门去看钱庄开业的热闹呢,她担忧会冷清许多。
    卫景平低声说道:“原本打算下个月出了伏再开业的,哪知道最近京中不太平,又有一拨人把主意打到了青楼楚馆,姑娘们惶惶不安,柳大人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大理寺出面担保,游说他们将各自赚来的财物托付给正通钱庄保存……因而择了明日开业。”
    想不到他们早前在青楼里胡诌,无中生出的案子竟真的出现了,一伙贼人不仅潜入京中的青楼偷盗财物,还生出了命案。
    如今大理寺和京兆府正在联手缉拿盗贼,还未将他们抓捕归案。
    “原来是这样,”姚溪问他:“银票印制成了吗?”
    怪不得要在这个时候开业。
    “嗯。”卫景平拿出夹在书中的样张给她看:“这便是正通钱庄的银票。”银票高一尺,款六寸,印制的纸张是陆谵年少是为了追去陆夫人自制的陆纸,绵而不脆,可轻度防水防火,因配方秘不外传,所以旁人没那么容易仿制,印刷的墨是姚春山和武双白联手研制的新墨,这种墨不对外公开配方,不在市面上售卖,乍看与普通的墨没有区别,只有他们以特殊的办法能验证……可谓是费尽心机,以期从源头上杜绝造假,扰乱钱庄日后的运营。
    不同面额的银票上面花纹不一,底版全是出自顾世安之手,非常繁复精美,不易模仿伪造。
    正中加盖正通钱庄的朱红大印,一张可以汇兑的银票就制成了。
    目前正通钱庄还没有在外地开设分号,因而没有异地汇兑业务。
    这银票权作后世存折的用途,打个比方说你在正通钱庄存入100两银子,钱庄便给你出具个100两的银票,因约定了是谁存的日后只能由谁来取,出具的银票上就印着存款人的名字,右下角也摁了手印,哪日汇兑时,取款人携带这张银票,验证手印后方可进行提取。
    说白了吧,卫景平几乎是搬照后世存折存取款的那一套流程来的,只是这个朝代没有先进的机器操作,每一步都要靠人工,靠手、眼来操作,复杂是不复杂,就是麻烦了点儿。
    “真是精巧。”姚溪看着那张银票,感慨地道。
    卫景平看着她,认真地说道:“钱庄打明个儿开业,往后要你出力的事儿还不少呢。”
    每日少不得要跟契约打交道,眼下也找不着个趁手的老练师爷坐镇,还得劳姚溪费神。
    作者有话说:
    古代的银票用的纸,一开始有川纸,到后面是高丽纸,这些都是由朝廷管控,民间不得私自制造买卖的,总的来说,古代纸币的防伪技术也是很复杂的。
    第204章 大野,大爷
    ◎“别听卫四瞎说,他这是让咱们喊他‘大爷’呢。”◎
    听了卫景平一番话, 姚溪心中惊喜交加,要知道女子嫁人后多半只能囿于后宅内帷, 夫君更不会拿手头的正经事向她讨主意, 面上却未表露出来丝毫波澜:“但凡相公问起来,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是了。”
    卫景平对着她一揖:“叫夫人劳心了。”
    姚溪一笑,两人促膝而坐说起话来。
    窗外,前来伺候的小丫鬟冬梅见夜深了自家夫人还没去沐浴, 于是轻叩两下房门催促:“夫人。”
    姚溪这才与卫景平打住话头:“我去洗漱。”
    等她沐浴完换了干净舒适的中衣回来, 卫景平已经躺在床榻内侧“睡着”了。姚溪轻手轻脚地爬上床, 很快也入睡了。
    等她睡踏实了, 他又双手交叉放在头下枕着, 想了些有的没的。
    卫景平方才装睡,就是那意思, 逃避房事。不是说他对新婚妻子没冲动,而是他担忧她年纪小, 每夜这般不知节制, 恐怕很快就有孕了。
    后世公认年龄低于20岁的女子身心没发育成熟, 不适合孕育儿女, 生育时出现难产和产后各种疾病的概率也高,他要是土著没有常识就罢了, 既然清楚这个事情,卫景平自认为不能知道前面有坑还不管不顾让她往里面跳,那就太寡情了。
    这个朝代除了让女子灌药外,可采取的避孕措施几乎没有,因而除了节欲, 鲜少更好的法子。
    因而一连好几天, 他都读书、练字到深夜, 就寝时往往一副特别疲惫的模样,倒头就睡。
    五更又早早起来练剑,不给自己半分纵欲的机会。
    ……
    由于近来京城里出现了数起团伙作案,盗窃青楼女子财物的案子,姑娘们在惴惴不安中纷纷考虑把手头的钱财存进正通钱庄。加上有大理寺卿柳承珏牵线,大理寺出面担保,因而短短一个月内,京城第一名姬关莞儿带头,已有几十名姬跟风,将所攒的积蓄存进了正通钱庄。
    关莞儿所存竟达到了上万两银子,其余的姑娘们存的数额多少不等,加起来统共四万来两。


上一章
返回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