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第98节

    虞滢指向第二行所有的空格,解释:“这一行都是对应盗窃案的内容。而上头皆是题目,你只需在上边写上问题,底下再回答便可。”
    说着,虞滢又继续细说:“首横第二个格子可写‘起因’,底下就填上盗窃案的起因,比如‘某村张三偷窃同村李四家的菜,张三拒不承认。’”
    古文行书皆是从右往左,虞滢写得也有些不习惯。
    “第一横第三个格子的题目可以是‘审判结果’,底下答案是‘张三家中发现了李四家的菜,判决张三赔付李四十文钱。’”
    “最后一个格子就是‘见解’,到底有什么见解,你便简练的写上。”
    最后,虞滢又在右边第三行的首格写了‘斗殴案’,说:“以此类推。”
    伏危早已听明白,但为确认自己是真的听明白了,没有打扰,全部都仔细听了。
    他琢磨道:“如此的话,今日的案子一张纸就可全部写完,让人新奇的同时,也能让知县有耐心全部看完,一目了然。”
    说到这,伏危脸上露出了笑意:“你的法子极好,倒是给我指了条明路。”
    虞滢唇角浅浅一弯,继而问:“可要用这表格的话,看似一目了然,但实则是把细节都写出来了,对于今日的官司细节,你可都还记得?”
    伏危对她一笑,点头:“自然记得。”
    虞滢道:“格子看重平直,就不用笔墨画了,就用烧过的树枝与竹条来画吧,越是整齐,就越是能让人瞧得心里舒坦。”
    伏危闻言,起身去取来了竹条和未烧尽的树枝。
    虞滢对这种事情熟悉,便由她来画表格。
    表格画好后,伏危写上相应对的事情后,也会问她的意见。
    两盏油灯,映着相近二人身上,让落在床榻之上的两道影子似是相互依偎一般。
    花费近半个时辰,才相互协助弄好了这一张表格。
    结束后,两人也已困乏,就互道晚安去睡了。
    早间,虞滢起来的时候,粥已经快要熬好了。
    就着昨日的剩菜吃了些粥后,伏危自行去衙门上值。
    到了衙门,伏危把对折的表格送去周至县的书房。
    周至县正巧从书房出来,伏危把纸张递了过去:“大人,这是昨日所有堂审案子的归总。”
    周至县暼了一眼,接过后径自拿进书房中,放到了桌面上。
    待走出书房外,再与伏危说:“我尚有事要出去一趟,回来后再看,你若是无事可做,可去卷宗库房整理一下卷宗。”
    说罢,便匆匆离去。
    伏危看了眼周至县离去的背影,继而面色平静地推着轮椅去存放卷宗库房。
    没有露出丝毫的焦躁。
    今日大兄大嫂他们会带着伏安伏宁,还有罗氏一块到玉县,虞滢买了菜之后,差不多到时辰就去城门口等候。
    与平时到玉县差不多的时辰,她便看到了陈大爷的牛车,还有牛车上的人。
    虞滢脸上顿时露出了喜意,朝着牛车的方向招手:“这呢,这呢!”
    车上的人纷纷望来,伏安伏宁最为兴奋,也都招着手,伏安喊道:“小婶!”
    牛车停下来,大人都还没下来,两个孩子就先跳了下来。
    伏安焦急,但也不忘扶着妹妹下来。
    扶下来后,就立即朝着小婶跑了过去,身后的伏宁也迈着小短腿跟在后边跑去。
    伏安跑近后拉住小婶的袖子,咧嘴笑喊:“小婶!”
    伏安虽然白了许多,可到底还是有些黑的,一笑,牙齿白得特别的明显。
    虞滢忍俊不禁,问:“你高兴什么呀?”
    伏安道:“两天没见着小婶了,我看见小婶高兴呀!”
    虞滢脸上的笑意止不住,看见小伏宁也跑了过来,她蹲下身子张开双臂。
    下一瞬,小姑娘扑通的一下就扎进了她的怀中。
    小姑娘仰起头,也是咧牙一笑。若是忽视她是个小豁牙,就真的笑得似一朵花儿一样。
    虞滢一愣,正想问她的牙齿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就听到她声音漏风地喊:“小……婶。”
    第一次听到她喊小婶,虞滢先是一滞,随后蓦地把她抱得紧紧的,又惊又喜:“宁宁会喊小婶了呢。”
    伏安在一旁自豪道:“妹妹这两天会说很多话了,很多都是我教的呢。”
    温杏扶着婆婆走了过来,笑道:“宁宁每天问得最多的就是小婶什么时候回来。”
    虞滢松开了伏宁,拉着她的手站了起来,轻刮了刮她小巧的鼻梁:“宁宁真乖。”
    伏宁笑道更灿烂了,小豁牙更是明显了。
    虞滢好奇的问:“可是换牙了?”
    伏安道:“宁宁自己磕的,磕掉牙后一边哭一边喊小婶呢。”
    伏宁听到哥哥说她的牙齿,她连忙用一双小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皱着小脸瞪向哥哥,声音不清且漏风道:“哥哥,不说。”
    虞滢含笑地看了眼兄妹二人,与大嫂和罗氏道:“我去与陈大爷打一声招呼。”
    说罢,走了过去,与其说了今日下午乔迁饭的时辰。
    因吴记食肆最热闹是午时,所以乔迁饭定在下午未时开始,吃半个时辰就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虞滢昨日去买菜的时候就已经和陈掌柜说了,陈掌柜也应没问题。
    与陈大爷说定后,便准备回去。
    虞滢见大兄背着一个背篓,一手提着一把柴火一手提着被褥,她上前想帮忙。
    伏震道:“不用了,我自己来就好。”
    虞滢见大兄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还是很轻松的样子,也就作罢。
    虞滢与他们说:“小院租在了县衙旁,从这走到租赁的小院,约莫要小半个时辰。”
    罗氏听到租在县衙附近,面露忧色:“那租金岂不是很贵?”
    虞滢笑了笑,解释道:“虽然是贵了些,可也是有很多好处的,不仅二郎上下值方便,且在县衙旁也安全。”
    罗氏琢磨了一下,二郎现在还要坐素舆出现,要是住得远,确实不方便。
    只是这租金肯定是贵的。
    想到这,罗氏琢磨着到小院后,就把自己的银子给六娘,莫要她出那么多的银钱。
    虞滢不知罗氏所想,把他们带去租赁的小院。
    入了巷子,有妇人在巷子择菜,喊道:“余娘子,这都是你的家人?”
    虞滢点头,笑应:“是的,今日进城来瞧一瞧。”
    昨日,虞滢就已经给左邻右舍送去了一把瓜子,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走在巷子中,伏家几人都观察着周围的房屋。
    罗氏住过好地方,没有什么好奇的。而伏震对小时候的事情是有许印象的,所以也不怎么好奇。
    唯有母子三人睁着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
    那三双充满着好奇的眼睛,眼神出奇的相似。
    虞滢打开了院门,让他们进去。
    院门一开,伏安是第一个冲进去的,他惊喜道:“不是茅草屋,是土房子!”
    伏安一直都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住进土房子,这样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打雷时会把茅草屋弄塌,或是吹飞了。
    虞滢把门关上,道:“先到堂屋坐一坐,我一会弄些姜汤给你们驱寒。”
    顶着冷风坐了一个时辰的颠簸牛车,身体虚的几人估计也快受不了。
    虞滢与伏安和罗氏指道:“左边的屋子是二郎和安安住的,右边便是阿娘住的。”
    听到这话,伏安飞快地跑去瞧了自己住的屋子。
    虞滢笑了笑,然后去弄姜汤,大嫂也跟着来帮忙。
    不一会,姜汤做好后端到了堂屋中。
    喝下姜汤后,虞滢与大兄大嫂提道:“昨日我去见了朋来客栈的小二,他又给我们拉来了一单买卖,八十斤的草药,因那药商急着去其他地方收药材,所以最晚后天就要交货了。”
    听到这么快就来了生意,夫妻俩都有些惊讶。
    虞滢继而道:“刚好家里有现成的药材可以直接交货,我与陈大爷商量一下,后日再租用一天牛车。”
    这些天虞滢虽然没有继续采药,但其他人,包括大兄都有继续采药。
    这采药都是半个月一结,这一笔买卖后正好也可以结算。
    说了这事后,虞滢让大兄与伏安到伏危的屋子休息,罗氏与伏宁,还有大嫂去另一屋子休息,她则去准备做午饭。
    他们进了屋,不过一会,大嫂就从屋中出来了。
    “大嫂你怎么不多休息一会?”
    温杏笑道:“我不觉得累,所以来帮你。”
    就是伏震也出来了,他问:“水井在哪,我去打水。”
    昨日伏危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夜半起来去打水,所以水缸的水也见了半。
    虞滢与大兄说了地方后,大兄就提着桶外出打水去了。
    祖孙三人休息小半个时辰后,也相继从屋中出来帮忙。虽然也不用怎么帮忙,但他们还是继续收掇着院子的边边角角。
    罗氏带有韭菜种子和小葱头来县城。她让大儿用木棍在墙角边上简单的翻一小块地,然后种下这些种子和小葱头。
    等伏危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么一幅热闹的景象。
    心上人和大嫂把饭菜端到桌面上,大兄和母亲在院子里捯饬菜地,侄子侄女蹲在一旁。
    看见他回来了,两个小家伙也兴奋的跑了过来:“小叔!”


上一章
返回

古代流放日常(穿书)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