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作茧

第35节

    从点单到取餐又有好几分钟时间,终于把刚出锅的炸肉串拿到手里,已经是半小时后了。
    黎棠一路小跑返回,却没找到蒋楼。
    环顾四周,到处都没有蒋楼的身影。
    黎棠有些慌了,他高声喊蒋楼的名字,回应他的只有陌生路人奇怪的眼神,还有心底深处空旷而遥远的回音。
    他开始在人群中穿行,一边找一边拨打蒋楼的手机。
    楼梯间没有,洗手间没有,舞台旁没有,附近的店里也没有……不得已来到室外,宽阔的广场上人来人往,想找到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并不容易。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黎棠忽然发现,十七年来,自己好像一直在找人,小时候找妈妈,现在找蒋楼。
    他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让你担心。可是这算什么呢?他为什么总是在寻找,总是害怕失去?
    当电话接通时,黎棠松一口气的同时,心底浮起一阵迷茫。
    他问:“你在哪里?”
    电话里没有声音。
    有人在身后拍了拍黎棠的肩膀,黎棠转身,看见披一身寒气的蒋楼,和他手上的一朵硕大饱满的棉花糖。
    回去还是乘公交,最后排靠窗的老位置。
    黎棠把装有油炸肉串的纸袋递给蒋楼:“你先吃。”
    接过纸袋时,蒋楼的手指碰到黎棠的手背,他愣了一下,一时没动,黎棠问他怎么了,他才回神般地收回手。
    黎棠终于得空观察那朵棉花糖。
    小时候黎远山管得严,不让他吃这些路边摊,因此棉花糖这种食物,他只见过,没尝过。
    捻着木棍在手里转一圈,黎棠屏气凝神,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像云的食物,那么软,又那么轻。
    口感也很神奇,刚碰到舌头就化了,如果没有残留在口中的甜味,会让人以为什么都没吃。
    蒋楼也在观察。
    他看见黎棠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东西,先是转着圈看,然后伸出一截舌头,缓慢而郑重地舔了一下。
    那样认真,仿佛品尝的不是五块钱的街边棉花糖,而是昂贵的米其林三星料理。
    等棉花糖融化在舌尖,黎棠的眼睛倏然睁大,转过来惊喜地说:“好甜!”
    车窗外的霓虹映在瞳孔里,笑容灿烂到有些晃眼睛。
    蒋楼不喜甜,拒绝了黎棠“你也尝尝”的邀请。
    他打开装油炸的纸袋,与油香一起冲入鼻子的,是浓烈的辛辣味。
    闻起来冲鼻,吃起来更是刺激,蒋楼咬一口,慢慢地咀嚼,忽而扯了下嘴角。
    是他喜欢的辣度,正常人一口都吃不了。
    究竟加了多少料,不会把人家一整瓶辣椒粉都倒进去了吧?
    到蒋楼家所在的山脚下,黎棠依依不舍地舔掉最后一口棉花糖,把木棍扔进路边的垃圾桶,用纸巾擦干净手,才跟着蒋楼向上行。
    蒋楼说:“不用送了,你赶紧回去。”
    黎棠四个字就把他堵回去:“来都来了。”
    来都来了,为什么不送到家门口呢?
    一个小时前因为找不到蒋楼而产生的迷茫,好似已经被那无孔不入的甜味冲淡,此刻黎棠只想和蒋楼待在一起,哪怕多一分钟也是好的。
    像是听到他的心愿,两人刚到家门口,天空便开始落雨。
    不同于前两天的淅沥小雨,这场冬雨来势凶猛,雨点大而密集堪比冰雹砸下,风也有凛冽之势,吹得窗户哐哐作响。
    蒋楼从屋里拿了把伞,撑开:“走,送你下去。”
    顶风走到半腰,就见小卖部老板打着手电朝他们挥舞,喊道:“路滑危险,雨停之前别下来!”
    只好原路返回。
    前天的地震令周围山土疏松,而暴雨在此时将泥土冲刷而下,供人脚踩的几块青石板都被泥浆覆盖,比黎棠第一次来这里时还要湿滑崎岖,令人寸步难行。
    面对狂风暴雨的侵袭,伞的作用微乎其微,即便蒋楼已经把伞面往黎棠那边倾斜,黎棠还是被浇了一身的雨。
    千难万难地走回蒋楼家,站在门口的屋檐下,黎棠摸一把脸,几分无语地说:“人家圣诞节下雪,我们下大暴雨。”
    蒋楼把伞收起,抖了抖,立在门边:“所以让你别送我,叙城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在下雨。”
    其实黎棠并没有抱怨的意思,他只是觉得圣诞节和雪比较相配。叙城不下雪,多么可惜。
    他不讨厌雨,尤其是能让他多留一会儿的雨。
    “怎么办啊……哥哥。”黎棠说,“我回不去了。”
    这是他第一次用上这个新称呼,声音像蚊子哼,不确定蒋楼有没有听见。
    说完他自己先不好意思,抬起手摸了摸耳朵,别开脸。
    蒋楼听见了,听得很清楚。
    正因为太清楚,让他想起白天在学校,班主任把他喊到办公室,告诉他有人愿意资助他全额学费一直到他大学毕业时,他那无法形容的心情。
    怎么会不知道资助人是谁,早上黎棠和那西装革履的男人从车上下来,走进校园,蒋楼在他们身后看得分明。
    也看到那男人经过教室门口时瞥过来的眼神,像在看路边的乞丐,或者废品收购站多余的垃圾。
    这份“爱心资助”得益于谁,蒋楼心里也门清。
    所以他拒绝了。
    他只觉得恶心。
    所以在面对那两人的儿子时,蒋楼没法心平气和,甚至暂且放下计划,只图一时痛快地想整一整他,让他流泪,让他伤心。
    可当站在商场外,透过玻璃看见黎棠像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地找他,口袋里的手机还在不断地响,是黎棠打来的电话,蒋楼心中非但没有一丝愉悦,反而觉得没意思,无聊透顶。
    只流泪怎么够,应该让他痛哭流涕,从天堂摔进地狱里。
    于是蒋楼中途放弃,在旁边最近的摊位上买了根棉花糖,结束了这场“躲猫猫”的游戏。
    于是在一起淋过雨,被依赖着的当下,蒋楼听出了黎棠的渴望,并给予回应。
    伸手,拨开被雨水浸湿的头发,对上小狐狸湿漉漉的眼睛。
    “那就留下来吧。”蒋楼说。
    谁让你那么好哄。
    谁让你的手,摸起来那么冰。
    第26章 这样就不冷了
    进屋后,黎棠先给妈妈打电话,说今晚不回去了。
    “雨太大了,路上车都少,老城区几条路都裂了很危险,让孙师傅不要来接我了……我在同学家,他家住学校附近……爸爸已经走了吗?”
    得到黎远山下午已经飞首都的回答,黎棠放松下来:“对了,妈妈你知道爸爸早上去学校找老师,是有什么事吗?”
    那头的张昭月沉默片刻,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应该是问你的在校情况吧。”
    挂断电话,黎棠抬眼,看见蒋楼正在往一个橡胶制成的容器里灌刚烧好的热水。
    灌到满,盖上塞子,拧紧,蒋楼把那酒囊似的容器递给黎棠:“拿着。”
    黎棠接了过来,手上一暖,才知道这是热水袋。
    第一次用这种原始热水袋,黎棠很是新鲜地摸来摸去,指甲刮过上面用来防滑的橡胶褶子,问蒋楼:“冬天你都用这个取暖?”
    蒋楼又接了一壶水,往加热底座上一放:“我不需要取暖,这个是小卖部老板卖不出去送我的。”
    说着瞥一眼黎棠紧紧抱着热水袋的手,“闲置很多年了,别抱太紧,可能会爆炸。”
    黎棠吓得立刻松开,把热水袋放在膝上,手轻轻地贴上去,时而翻个面,小心地汲取温暖。
    很快就饿了,毕竟黎棠只吃了棉花糖,约等于没吃晚饭。
    恶劣天气不便出门觅食,蒋楼家里又只有泡面,黎棠一口面一口冷掉的炸肉串,把自己辣到满头大汗。
    吃完做饭后运动,套上拳击手套打沙袋。已经适应跑操的黎棠力量却没见长,一拳捶过去那沙袋纹丝不动,很是丧气。
    蒋楼走过来,教他先摆好格斗的准备姿势,即双脚与肩同宽前后开立,双拳提至肩高,肘部弯曲,后手臂护住肋部。
    “这样?”黎棠收腹含胸,配合着摆出攻击的凶狠眼神。
    可落在蒋楼眼里只能是奶凶,他笑了笑,说:“对,就是这样。接下来后脚蹬地,以腰带肩,以肩送拳,像弹簧一样伸直手臂,在击中的瞬间握紧拳,加速。”
    黎棠听得热血沸腾,迫不及待按照蒋楼的提示挥出一拳——“砰”的一声,沙袋小幅度摆晃两下,回到原位。
    黎棠很高兴:“动了动了,它动了!”
    蒋楼又教他摆拳和勾拳,告诉他一场格斗中身体素质是重中之重,体能不行,学再多招式也是徒劳。
    黎棠对着沙袋练了一会儿,渐觉无趣,眼珠滴溜一转,一套直拳练完,飞快地转身,欲从侧面给蒋楼一招摆拳。
    本就是闹着玩,没用什么力气,加上他不熟练,蒋楼仅用余光就发现有人“偷袭”,身形一歪,让黎棠扑了个空。
    倒是激起了黎棠的斗志,他回过身,又是一记平勾拳,刚挥出去就被蒋楼抬手捉住拳头,一拧一甩,整个人就转了三百六十度,被以押解的姿势按住肩膀,动弹不得。
    疼得黎棠直抽气:“你耍赖,这是擒拿。”
    蒋楼便松了劲,笑说:“刚没说完,格斗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头脑冷静,做到灵活应变。”
    换言之,黎棠既不冷静也不灵活,简单来说就是脑子不行。
    气得黎棠摘掉拳击手套,返回桌前,摊开题册,开始写作业。
    写的还是英语作业,像在用行动示威——我也有擅长的事情,我超聪明。
    注意力只集中一小会儿,又被吸引到别的地方去。
    蒋楼在换衣服。
    刚才在外面淋了雨,黎棠穿得厚,只有棉服被浸湿,蒋楼穿薄外套,这会儿脱了,黎棠才看到他里面的白t都洇湿出大片深色。
    正担心他会不会着凉,蒋楼两手抓住t恤下摆,胳膊一抬,眼前的画面顿时被大片肉色铺满。


上一章
返回

作茧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