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第99节

    赵宝丫头也不回:“下次请师父喝酒。”能去哪,当然是去当铺蹲人。
    云姨娘解完签回到府里,趁着汤和志不在翻找出了玉佩,然后急匆匆找到买玉的当铺,把玉佩按三百两银子的价格又当了回去。
    当铺老板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家,前脚花九百两买走,后脚又倒亏六百两当了。
    这是吃饱了撑着,视金钱如粪土是吧?
    他暗自嘀咕两句,正要把玉和当票收起来,一只小手攀上了柜台,紧接着一张白嫩稚气的小脸出现在柜台上,冲着他笑:“伯伯,我想买你手里的那块玉,要多少银子呀?”
    当铺老板生怕汤家人又找过来,有心想卖出去,又担心赵宝丫没钱,于是随意报了个数字:“四百两,四百两卖给你。”
    啪嗒!
    小女孩摸出四百两银票拍在柜台上,大眼纯稚的盯着他:“伯伯,这是四百两,玉佩给我吧。”
    当铺老板惊讶,看看那银票,又看看小小个的赵宝丫:那女娃娃才多大,眼都不眨一下就摸出四百两?
    娘呐,早知道她这么有钱就该多要点。
    当铺掌柜的边写收据边后悔,最后还是把玉给赵宝丫了。赵宝丫拿到玉一溜烟的跑了出去,跑到转角处停下,把玉交给等在那的何春生,兴奋道:“春生哥哥,我买到了,我们快走!”
    三人几乎是小跑着回了家。
    何春生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拿给宝丫,总共也只有五十两,他写了张欠条:“宝丫妹妹,欠你的三百五十两我有钱就会还给你的。”
    赵宝丫收了银子和欠条,笑着说:“不还也没关系的,以后春生哥哥给别人看病,收到的诊经都给我一份吧。”她可是很聪明的,做大夫可挣钱了,一次收一千两都是可能的。
    给她一份的话就是一百两,春生哥哥以后会给很多很多人看病,怎么算都是她赚了。
    这是她的第二份生意。
    何春生点头:“钱我会还你的,诊经也会分给你的,就当做利息。”
    当天夜里,何春生把玉佩拿给了他娘。苏玉娘不可置信的盯着那玉,怔愣过后连忙问他玉是从哪里来的。
    何春生把拿到玉的过程说了一遍,又小声说:“娘如果不喜欢那姓汤的,不用顾忌何记给他脸,这种人打出去便是。”
    苏玉娘温声回应:“知道了,我们春生是个小大人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她回头凑了三百五十两把银子还给了赵宝丫,赵宝丫是不肯收的,收了她的生意就泡汤了。苏玉娘一定要还,来回几次后,赵凛道:“你就收下吧,你不是不知道你玉姨,你不让她还钱,她会睡不着觉的。”
    赵小姑也附和:“就是,睡不着觉就会没精神,没精神就不能去何记干活了,月底宝丫分的银子肯定也少。”
    那不行,第二份生意已经泡汤了,第一份万万不能少。
    赵宝丫乖乖收下了,夜里,偷偷告诉赵凛:“那个姓汤的太坏了,还让玉姨姨嫁给他,还说玉姨姨不嫁,玉佩就不还,坏死了……”
    赵凛是知道姓汤的在讨好苏玉娘,双方感情的事,他一个外人是不会去插手的。但若是这人品性败坏,死缠乱打发展到了威胁恐吓,那他就不得不管。
    毕竟,何记有他妹妹和女儿的一份,总不能影响到他女儿的小金库不是。
    于是,自那日起,天丝绣坊不是货物进不来就是卖出去货被发现是次品,要不就是被人检举违法,官差隔三差五就来光顾,没事就找汤和志谈心。
    天丝绣坊已经连亏了两个月了,汤和志也没心思再去找苏玉娘,急得嘴都起了火疖子。特意请了官差喝茶,塞了一百两银子给对方,小心翼翼的问:“不知道小的哪里做得不对,劳烦几位爷日日来光顾?”
    拿人的手短,那官差收了银票,小声凑过去道:“你自己好好想想,最近干了什么蠢事,得罪了什么人?”
    汤和志眼珠子转了几圈,回忆起他来长溪起做的事:他也就追求了苏玉娘……
    他突然了悟:能有能耐请动官差的也就那位赵秀才了。
    他气愤异常:玉佩都被他们骗回去了,还来这么搞他!
    官差看他表情,知道他已经猜出来了。把声音压到最低,又道:“不仅县太爷器重那位,钱家和马家都和那位交好,你若再不离开长溪。只怕今后不止货进不来,连米粮都没得吃。”这是实话,钱家管水运,陆运也是有朋友的。马家掌米粮,城里几乎都是在他那进的米粮,一句话的事,分分钟断汤家的粮。
    没把事情做绝,就是在逼他走。
    “我就不信了,他能只手遮天!”汤和志从商多年,也算是小有家产,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就不信这个邪了。
    然而,不得他不信。
    又过一个月,天丝绣坊不仅进不来货,缘有的货都卖不出去了。原因是麒麟客在《侠游记·四》里提了一嘴天丝绣坊,并不是很好的话,长溪县所有的百姓之后看到天丝绣坊都绕道走。
    汤和志气得肝疼,回到家后,家里连口热饭都没有了。
    别问,问就是长溪所有的米铺都不卖米给他们家!
    弹尽粮绝,他再待下去能饿死。
    汤和志实在无法了,托人找到赵凛求饶。特意在外头请了一桌酒席,倒上好酒向赵凛赔罪。
    赵凛不接他的酒,汤和志低声下气问:“赵凛,你就说说,你究竟想我怎么办吧?是要银子吗,要多少?”
    赵凛盯着他,眸色深沉,一字一句:“一分都不用,带着你的家当滚出长溪县,以后不要再回来了!”
    “你?”汤和志,“真要把事情做绝?”
    “山水轮流转,日后你总有求我办事的时候。”
    赵凛:“你明日若不走,只怕出门都危险。长溪近日治安不好,白日碰见小偷匪徒也是有可能的。”
    汤和志气得手抖:这人太阴狠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这趟南下扩张生意算是彻底失败了。从盘下铺子,到开业不到才半年,汤和志又把铺子盘了出去。三千两接手的,一千两盘了出去,拖家带口灰溜溜的跑了。出了长溪县后,他越想越咽不下这口气。问柳掌柜:“先前你说过苏玉娘婆家还有一个哥哥嫂嫂吧?”
    柳掌柜点头:“嗯,她夫君叫和温言,她大伯叫何温旭,膝下无子,曾因想过继何春生一事和苏老板大吵了一架。之后搬离了长溪县,去到了河中府。”
    汤和志冷笑:“派人去河中府寻那一对夫妇,就说苏玉娘要嫁人,要把他们老何家的独苗苗改姓异门。”
    柳掌柜担忧:“这,会不会被赵秀才发现啊?”那位可是个狠人,把他们东家生生逼到连夜跑路。
    汤和志:“怕什么,等他发现,我们都回了云中郡了。天高皇帝远,他在长溪只手遮天,还能伸到云中去不成?”
    把他逼得这样惨,他就是要搅得苏玉娘和赵凛不得安宁!
    既然得不到,他就毁掉苏玉娘好了。
    第74章 74
    讨人厌的家伙终于走了, 赵宝丫和春生都松了口气,赵星河却开心不起来。
    苏玉娘买了小宅子酿酒后,把‘竹枝春’的方子又改良了。酿出来的酒水更为醇厚热烈, 改名‘琼枝仙’在何记出售。此酒一经推出,何记的生意更好了, 就算不是饭点也经常有客人来喝酒买酒。
    这可苦了赵星河。
    原先他还能咬咬牙跑堂, 现在, 一天忙下来他的一双手一双脚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每天睡下去就不想起来,奈何狠话放出去了, 他又不想让赵凛看扁。
    倔强的小孩儿头一次希望睁开眼能看到赵凛站在他床边说不用去了。
    在这种身体与心里的双重折磨下, 他终于坚持不住, 在端菜的时候整个人摔倒了, 一大盆热乎乎的鱼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痛得他眼泪汪汪。
    幸好赵小姑及时看到, 把他送回了家。这种烫伤,何春生已经能很好的处理, 他给赵星河上了药膏,然后稍微包扎了一下, 嘱咐道:“这几日千万别碰水, 洗澡也不可以,听到了吧?”
    赵星河抿着唇, 眼眶里还有泪。
    “星河哥哥,是不是好疼啊?”赵宝丫小心翼翼的凑到他身边,心疼的看着他包成粽子的脚。
    何春生边收拾东西,边道:“早让你找赵叔叔认错了, 做人有时候不能太倔,这样是会吃亏的。”
    赵星河抿唇不语:其实后面他也想认错来着, 可是赵叔叔看都不看他一眼,压根懒得搭理他。
    赵宝丫也连忙附和:“是啊是啊,阿爹很快就回来了,待会你看到阿爹就认错。阿爹很好说话的,肯定就不罚你了。”她一做错事认错特别快,反正就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不挨训怎么都是好的。
    “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赵星河:“我还不是大丈夫……”
    赵宝丫眨巴眼:“小孩子更好呀,总之,待会你看着我,我让你认错你就认错哦。我保证阿爹不会再罚你了。”
    赵星河不摇头也不点头,赵宝丫只当他答应了。等赵凛从县学回来时,赵宝丫就把赵星河烫伤的事添油加醋说了。她说得太严重,眼圈红红。赵凛以为赵星河快被烫死了,心里一个咯噔,快步往他房间里去。
    等看到人坐在桌子前好好的,才送了口气。他看向那包成粽子的脚背,问:“还能走吗?”
    赵宝丫敢紧接话:“不能不能,星河哥哥脚肿成包子了,春生哥哥说一个月都不能下地。”其实没那么严重,冬日衣裳厚,汤水只烫伤了,连水泡都没起。只是当时摔得重,吓着了。
    “没问你呢。”赵凛横了闺女一眼,又看向赵星河:“能走吗?”
    赵星河淡蓝的眸子眨了一下,瞥见朝他不住使眼色的小宝丫,果断摇头:“不能……”
    赵凛:“不能是吧,那以后就坐凳子在后厨洗碗吧。”
    “阿爹!”赵宝丫一把拉住他的手,“星河哥哥受伤了。”
    赵凛点头:“我知道啊,他是伤了腿,手又没受伤,坐着也能干活。”
    阿爹就是故意为难星河哥哥的。
    “阿爹,星河哥哥知道自己错了。”
    赵凛睨着赵星河:“他没嘴,要你替他说?”
    赵宝丫伸手推推赵星河,赵星河终于不情不愿的重复:“我错了……”
    赵凛:“错哪里了?”
    赵星河:“不该老是打架惹事。”
    赵凛叹了口气,坐到他对面:“让你学武是用来保护想保护的人,但保护人也是有方法的。不计后果,不看形势的动手那是莽夫,莽夫之勇是无知而勇,知而后勇是真勇也。”
    赵星河懵懂,赵凛:“……”得,读书还是有必要的。
    “字都认识吧,腿好之前,你待在我书房看兵书吧。左边第二格几本都是兵书,《孙子》、《六韬》、《三略》、《三十六计》都给我好好看看,看完了同我说,我会考你的。不会的话,继续去跑堂。”
    赵星河哭丧着脸看向赵宝丫:不是认错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读书?
    赵宝丫也不知道啊:她要是做错了事,装可怜,阿爹都会算了的。
    为了避免还受着伤被赶去洗碗,赵星河还是乖乖去看书了。他字是认识了,可是好多意思都不懂,只能单脚跳到隔壁问何春生。何春生再不懂的,他就只能标注一下,夜里再问赵凛。
    这个时候的赵凛倒是耐心,无论他问多么幼稚的问题,他都会认真解答,还会说典故给他听。
    长夜寂静,对面的人冷峻的眉眼里是温和包容。
    赵星河有那一瞬间就不怕他了,倔强的性子慢慢也就圆润了一些。如此五日后,他竟做得住,记住的东西也多。
    其实他很聪明的,脑子也活,就是不爱读书。
    他仿佛天生厌恶读书。
    等到第七日,他被烫伤的地方已经好得差不多。赵凛白天也不拘着他,只让他有空多练习功夫,夜里再接着读那些兵书。
    赵星河对赵凛算是彻底服软,很自觉的早起练功,然后陪着宝丫妹妹去何记吃饭,吃完饭再送她去学堂。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