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八零年代小锦鲤

八零年代小锦鲤 第52节

    “今年出口兔毛比例上涨,全国的养殖户又下降,现在出现了短缺现象,因此价格猛涨,尤其这次最厉害,特级兔毛达到了20元/斤……”
    陈技术员还在“叭叭”的地说着。
    然而吴老四却听不进去了,脑子里只有一个数字:20元/斤。
    这跟过去比,翻了整整四倍!
    想着家里已经堆积的50斤兔毛,吴老四只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往脑门冲,犹如千万只蚂蚁在身体里沸腾狂欢。
    “愣着干什么?赶紧的,熬夜去剪兔毛,别人只来一次,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以后的价格就说不清楚了。”
    “可惜的是我刚得到的消息,否则早点通知你们开始剪就好了,事已至此,能剪多少是多少吧……”
    别看陈技术员是个20出头的毛头小子,啰嗦起来话真不少,一直不停的在说。
    “老四,你们几个快点,去把剩下的剪完。”关键时候,吴老太还算镇定。
    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点上煤油灯,拿着工具去了兔圈。
    “剩下的剪完,你们已经开始了?”
    这次,轮到陈技术员愣住了,自己都还没来通知,吴老四是如何知道的,居然提前就开始行动了。
    本来,他还想着就算熬通宵,肯定也剪不完,毕竟兔子是活物,剪起来需要时间。
    “开始几天了,明天应该能全部剪完,陈技术员,感谢你这么远特意跑来给我们送这天大的好消息。”
    吴老太笑到合不拢嘴,这下老吴家是真的发财了!发大财了!
    “老太太,你们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陈技术员好奇的问道。
    “呵呵,我们哪有什么渠道,都是我那孙女让剪,我们才剪的。”吴老太太笑着说了老实话。
    “你孙女,也在市里工作吗?”这消息陈技术员是通过市里工作的同学才得到的。
    向阳村养兔子的人少,人家本来没有打算过来,只是没收够预计目标,才突然决定过来一趟的,所以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这个消息。
    一听老太太说孙女,他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在市里工作。
    “诺,就她!”吴老太指向旁边的桌子。
    桌子上,小锦宝正卖力的啃着红薯,小嘴小脸上沾满了红薯沫,看着可爱又滑稽。
    陈技术员差点没有晕过去,原本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人物,没有想到就是一个三岁小孩。
    “你们家可真胆大。”
    陈技术员伸出大拇指,由衷佩服这家人,居然听一个小孩子的戏言,最重要的是运气好到爆,还听对了。
    第112章 发大财了
    “不是我家胆子大,是我孙女儿能力大,她是我们家的福星,说什么我们都愿意听。”
    说到小锦宝,吴老太就忍不住地又开始夸赞起来。
    农业大学出来的陈技术员,可不相信什么福星之说,只当是老太太年纪大了迷信,完全没放在心上。
    开口道:“老太太,你们先忙着,我去通知另外两家。”
    说完,便急匆匆的离开了。
    这一晚,吴家人熬了一个通宵,照亮的煤油都用完几瓶,一直到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才将所有兔毛剪完。
    晌午刚过。
    陈技术员就领着两位身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男人来到吴家。
    “吴哥,快去把你家的兔毛拿出来。”
    刚进门,陈技术员就喊着道。
    吴老四赶紧将几大袋子兔毛都提到了院子里。
    两个男人点点头,随即打开袋子开始细心的检查。
    一家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焦急等待着。
    另一间屋里,趴在门缝里偷看的丁洪珍同样紧张不已,她不希望吴老四的兔毛卖出好价钱,心里祈祷着别人不要。
    好半天,两个男人才发出感叹,“这趟果然没有白来,这些毛无论是颜色还是长度都是上品,粗细也适中,能评特级。”
    “我就说咱们向阳村不会让你们白来吧!”听到两人的称赞,陈技术员满脸高兴。
    吴老四是老实的庄稼人,这种时候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一旁陪着干笑。
    其中一个男人看着吴老四,和蔼地道,“老乡,你这些兔毛我全要了,价格就按特级兔毛20元/斤来算。”
    “好好好。”
    天价的数字让吴老四激动的语无伦次,只会一个劲儿的点头。
    “还有,以后你家的兔毛我都承包了,价格都会按市场价给你算。”
    “吴哥,赶紧谢谢人家,这下你的兔毛不愁销路了,而且王老板人好,保证会给你好价钱。”
    见吴老四一直呆滞,陈技术员忍不住的提醒。
    “同志……太感谢你了!”
    吴老四伸出手在自己身上擦了又擦,这才上前紧紧握住男人手,用颤抖的声音表示感谢。
    “不用谢我,我也是生意人,你的兔毛品质确实不错,一看就是严格按照要求来养殖的。”男人笑道。
    “吴哥,还愣着干什么,赶紧的拿秤来呀!”陈技术员抑制不住的兴奋,大声喊道。
    吴老四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进屋拿来杆秤。
    几个袋子加起来一共64斤,吴老四第一茬兔毛就要卖1280元。
    这兔子一年能剪四次毛,一个兔子基本能养四年。
    也就是说,仅这300只兔子,如果不出意外,吴老四就会变成万元户,这下真的是发大财了。
    钱还没拿到手,全家人都在心中开始算起这笔帐了。
    吴老太和杨春兰一脸抑制不住的喜色。
    而秦春香和史桂兰,则面如死灰,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那股子后悔劲儿,任谁都能看出来。
    屋内的丁洪珍,连站稳的力气也没有了,一屁股坐在地上,靠在门上半天都没有动。
    她没有想到,养兔子不但没有血本无归,居然卖出了天价。
    这个结果,让她难以接受。
    两个男人将兔毛收拾好后,当场把钱数给了吴老四。
    不仅吴老四,吴家人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全部都睁大眼睛看着那一撂钱,眼神中满满的全是不可思议。
    “没有想到,你们村养兔的虽然不多,但品质很好,不是还有另外两家吗?赶紧看看去。”
    两个男人收到了特级好兔毛,也是一脸惊喜,催促着陈技术员带着他们去另外两家。
    “吴哥,你们忙着,我们先走了,兔子刚剪了毛,容易感冒拉稀,记得按我教的方法做。”
    陈技术员叮嘱完,带着两人急急忙忙离开了。
    第113章 有舍才有得
    待人离开后。
    “这么快……钱就到手了?”吴老四拿着钱,仿佛还在做梦,还是不敢相信这钱已经是自己的了。
    “到手了。老四,这下你总算熬出了头。”吴老太噙着泪水,由衷替儿子高兴。
    “我到底养了个什么神仙女儿!”吴老四呐呐道。
    他想到了当初小锦宝坚持让他养300只兔子的事,又想到了孩子前几天晚上撒娇让他开始剪兔毛。
    吴老四心里很清楚,要是没有小锦宝,这一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
    “这孩子一定是上辈子欠了你,这辈子报恩来了。”老太太也感慨,心里对小锦宝的喜欢,已经没法用语言去形容了。
    “妈,这钱……你保管吧!”第一次拿着这么多钱,吴老四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钱你自己保管,去公社把幼兔钱交了,剩下的去信用社存着,日后给兔子买饲料什么都得用钱。”
    这兔子,是吴老四夫妻俩辛苦养出来的,老太太当然不会要那些钱。
    “媳妇,你拿着。”吴老四又把钱给自己媳妇,第一次拿这么多钱在自己手上,总感觉不太真实。
    “爸爸,是因为钱太多不敢拿吗?”看着爸爸的样子,小锦宝笑了。
    “是呀,爸爸受之有愧,这钱要真说起来,是咱锦宝挣的。孩子,谢谢你。”吴老四上前,将锦宝紧紧搂住,忍不住湿了眼眶。
    小锦宝伸出小手轻轻拍着爸爸后背,“爸爸不哭,锦宝以后还帮你挣更多的钱。”
    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看着特别可爱。
    杨春兰拿过钱想了想,抽出两张递给老太太,“妈,盖……新房用。”
    “好,这钱我留着。”
    这一次,老太太没推脱,伸手接过了钱。
    杨春兰又抽出两张,分别递给秦春香和史桂兰,“两位嫂嫂……辛苦你们了。”
    这段时间,两个人承包兔圈的清理工作,又脏又累,确实够辛苦的,虽然也会抱怨,但两个人做的还不错。
    杨春兰都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刚刚还哭丧着脸生闷气的两个人,看到百元大钞眼睛都绿了,连忙伸手接过来,笑着道:“谢谢四弟妹,你太客气了。”
    她们没有想到,杨春兰居然这么大方,虽然说了要给工钱,但这些钱严格算起来,半年的工钱都不止了。
    虽然心里后悔不能共同分配,但现在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妈妈,你做的对,有舍才有得。”一旁的小锦宝,忍不住为妈妈的大气点赞。


上一章
返回

八零年代小锦鲤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