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家(福宁殿)

第14节

    他暗吸一口气,低头等着赵琮的话。
    先头陛下说话的对象,他知道是谁。如今京城里都传遍了,陛下喜爱魏郡王府的小十一郎,留在宫中亲自教导。连带着,这位小十一郎的生母在王府中都再度复宠。
    魏郡王府的态度足以影响许多人家,换句话说,连向来闷不做声的魏郡王府都亲近起陛下来,他们还要干等着?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跟孙家似的,有大心思,又有孙太后坐镇。
    但他们也不是都跟魏郡王似的,即便站错了,也没人敢拿这位老郡王如何。
    他们武安侯府已是渐渐没落,谢文睿是想振兴家门的。他父亲也说,做事便是要搏一搏,他们先祖便是拼出命跟着太祖搏了一回,才搏得这个侯爵。
    好歹,他们家与魏郡王府还连着亲,关键时刻也能救上一救。
    谢文睿在肚里想了几回要说的话,只等赵琮发问。
    赵琮望着面前颇为紧张的谢文睿,福禄早说了,这位郎君才十八岁,也就比他大了两岁而已。
    只不过人家那是真正的十八岁,此刻站在他面前有些忐忑也属正常。
    他想罢,笑道:“文睿请起。”
    谢文睿一听到这句话,心中大松一口气。他又道了声谢,直起了腰,却也不敢抬头看赵琮。
    说来可笑,赵琮登基已六年,他们其实连赵琮具体长什么模样都不知。
    毕竟赵琮鲜少露面,即便露面,他们也不能直面天颜。他虽是赵琮的侍卫,却也是今年才调来,三日轮一班。见到的次数本就不多,他又仅仅是侍卫。
    其实他十分好奇赵琮的模样,他余光只瞄见面前的榻上坐了两人,均身穿红色衣服。
    “文睿坐下说话。”
    他这般想着,赵琮却直接要他坐下。谢文睿自然是不敢,正要推辞。
    “福禄。”赵琮又叫,“你给六郎君搬张高椅来,请他坐。”
    谢文睿没想到陛下这么温和,他的额头顿时沁出了汗意。
    “陛下,臣站着便好!”
    赵琮又笑了声:“朕与你是君臣,不必如此,文睿也放宽心。”
    福禄将椅子搬到他身后,请他坐,谢文睿晕乎乎地直接坐了下来。
    “朕是很可怕吗?”赵琮突然又问。
    谢文睿一吓,立刻又站了起来。
    赵琮道:“瞧把你吓的,福禄,你扶六郎君坐下。”
    福禄上前,说道:“六郎君请坐,陛下说那番话,是嫌您都不敢看他一眼呢!”
    谢文睿听到这话,一愣,随后便下意识地抬起头来。首先,他便看到一张精致的脸庞。说句大不敬的话,比许多小娘子都生得好。谢文睿的脸一红,又要低头。
    “福禄快抬起他的脸,怎么一瞧见朕便要低头。”
    福禄笑着凑趣道:“六郎君,陛下都发话了,您瞧您?”
    谢文睿不好意思地再度抬起头来,又看了眼赵琮,这一回他没有再低头。他又瞄了眼赵琮身边的人,自然便是那位突然名满京城的小十一郎。倒也是个俊俏的长相,只是看起来的确有些呆。
    赵琮见他打量得差不多,也不再忐忑,对福禄道:“你带小郎君去侧殿休息。”
    这便是要单独与谢文睿说话。
    福禄行了一礼,上前请赵十一。赵世碂不想走,他想看看这个病秧子小皇帝要跟谢文睿说些什么。谢家算是硬气人家,前世里投靠了他,也很得他用,他很好奇。
    但福禄上前来请他,赵琮也明摆着不让他留下来,他作为一个“傻子”,只能老老实实地跟福禄走。
    第14章 他得更小心。
    厅中只剩赵琮与谢文睿两人。
    赵琮倒没急着说话,他喝了几口茶,静了会儿,才道:“那日在后苑中,朕看文睿答得痛快,还当文睿是个痛快人。怎的今日却这般不自在。”
    谢文睿又要站起来。
    “你瞧,朕说一句,你便要起身。”
    谢文睿顿时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赵琮笑出声:“坐下吧,朕想与你好好说话。”
    “谢陛下。”谢文睿坐得更直了些,也敢再抬头看赵琮。
    “便该这般才是。”赵琮赞了句。
    谢文睿这才算踏实下来。
    “那日,你说你家中表姐嫁入了魏郡王府,不知嫁的是哪位郎君?”
    “陛下,臣的三表姐嫁的是魏郡王世子的嫡次子,他们家的小五郎君。”
    “不知文睿的表姐是哪家?”
    “臣的姨父蔡雍目前领着‘判礼部事’的差事。”
    不是什么大官,却是很重要的差事。孙太后临朝听政,却又无权更改官制,她也不敢改。如今,朝中的官制那是一塌糊涂。就说礼部的事儿,礼部明明已单独列为一部,偏偏他们又保留太祖时候留下的礼院,一味死守所谓的祖宗规矩。
    机构重复,官员也重复。
    那么多办完差事回京的官员,日日坐在家中只能苦等着再分派差事下来。
    赵琮想到他亲政后要做的事,再觉头疼。
    不过这判礼部事当真不错,科举的事便是他来管。不才如赵琮,亲政后,便打算首先拿科举开刀。孙太后临朝后,因身份所致,连殿试都已取消,集英殿已经空了六年。
    他想罢,笑着与谢文睿又说了许多看似家常话实际全是在摸根摸底的话。
    谢文睿的父亲是个武将,家中有侯爵,无须考科举便能走仕途。他也不是读书的料,幼年开蒙后,上学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儿。她的母亲疼他,舍不得他吃苦,那书不读便不读。
    谢文睿于武学上有些本事,一心奔着武官而去的。虽说如今朝中太平,皇帝向来轻武,但说不得哪天便要打仗,他也能争个军功。
    他心思纯澈,不敌赵琮,被赵琮套话套得那是干干净净,连他家中几位姐姐分别嫁于何处的事都说了。便是他娘已经开始为他相小娘子的事,他都一并告诉了赵琮。
    赵琮与他说了近两个时辰的话,才令他出去继续当值。
    他还道:“文睿啊,日后,有些事,朕还需要你来做。”
    谢文睿早被赵琮的人才与性子所折服,立即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
    赵琮叫染陶送他出去:“到了换班的时间,染陶你亲自拿些粽子,让文睿带回家。”说罢,他又道,“早间,福禄送了些节庆吃食到你府中。这与那些不同,是朕吃着觉得不错的。”
    谢文睿顿时感动得眼红起来,陛下自己吃的东西都给了他!
    他知道,陛下在宫中不如意。但陛下是个有大志向的,他看得出来。他的确愿意为这样的官家效忠效力,他们为人臣子,为家族为己之外,谁不盼着遇到一位明君?
    而他正是热血最为澎湃的年纪。
    如今的朝政被孙太后搞得乌烟瘴气,幸好陛下要亲政了!
    他感动非凡地离开了福宁殿,出门的路上,他还抹了抹眼睛。
    染陶也劝了他几句。
    坐在游廊长椅上,看似发呆,实际在观察的赵十一,目睹了这一切。
    他不禁好奇,赵琮那个傻子说了什么,竟把谢文睿这个出了名的大呆子感动成这样。
    只可惜他听不到。
    换完班,谢文睿便兴致冲冲地回到府中。他连衣服都赶不及换,匆匆去了他父亲的书房内。
    他的父亲谢致远见他这样,微愠道:“这是什么样子!”
    “父亲!”谢文睿激动地直接走到他面前,“今日陛下召见了我!”
    谢致远挑眉,谢文睿将今日所发生的事一一说了遍,最后总结道:“陛下当真是位明君!”
    谢致远暗想,是否真为明君还待观察,但可以确认,陛下哄人的本事倒是不少。随便问问,就把家底子全掏出去了!
    他瞧着他家暗乐的傻小子,说道:“如你所说,官家确与传言中不同,也难怪魏郡王那个老滑头也探出了脑袋。”
    “可不是!都说陛下木讷、傻,儿子以为,那定是孙太后故意传出的胡乱消息!”
    “哼!孙家狼子野心。”
    “父亲,陛下说待他亲政,便提拔儿子——”
    谢致远打断他的话:“莫要贪了眼前利益!”
    “儿子知道!儿子不在意官职、官位,只是陛下既然信我,儿子定当竭尽全力!”
    谢致远看着已有他高的儿子,也觉欣慰。也好在,宫中官家还值得为此搏一搏。他鼓励道:“你好好办官家吩咐下来的差事。”
    “眼下陛下便有事交代于我!”
    “何事?”
    谢文睿兴奋道:“陛下令我去帮他买今年新出的词册!”
    “……”谢致远突然觉得,他对宫中官家的信任,似乎来得太早太草率。
    赵琮说了一下午的话,不中用的身子便有些疲惫。
    他挥退下人,靠在榻上闭眼沉思,边休息边想那纷繁的朝中事。
    忽闻有声响,他睁眼,只见赵十一绕过隔窗走了进来。染陶急急跟在他身后,说道:“陛下!婢子拦不住。”
    “无妨。”赵琮撑起上半身,问赵十一,“来找朕有事?”
    赵十一走到面前,直直杵着,也不说话。
    赵琮不指望他说话,便懒懒伸出手:“说吧。”
    赵十一在他手心里写了个“粽”字。
    赵琮好笑:“是要吃粽子?”
    赵十一盯着他,眸子亮了亮。
    “染陶,你给小郎君拿些粽子来。”
    “陛下,粽子吃多了积食。您与谢六郎说话时,小郎君已经吃了两个,万不能再吃了!晚膳还未用呢。”
    “不得了,这么喜欢吃粽子?”赵琮听闻此话,好笑地看他。


上一章
返回

官家(福宁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