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家(福宁殿)

第16节

    魏郡王来时,赵琮在歇午觉。
    端午过后,他的生活总算又恢复到往日规律,早起上课,午后歇觉,醒来看书。只除了多一个自闭症儿童。
    魏郡王站在福宁殿前,却突觉心酸。
    赵琮明明是当朝天子,无论召见谁,无论谁要求见,应当皆在垂拱殿,在崇政殿。但到了赵琮这里,竟然只能在他的寝殿相见!
    堂堂大宋皇帝,竟然只能在寝殿相见!
    魏郡王不由叹息。他不比安定郡王,也不比先帝。虽都是太祖的孙子,但安定郡王与先帝的祖母是皇后,他的祖母只是一个昭仪。好在他是长孙,太祖待他很好。
    先帝与安定郡王还未来得及长大,太祖便已去。他自知无天分,对皇位毫无觊觎之心。况且本朝注重规矩,注重正统。他自觉做一个逍遥王爷挺乐哉,先帝登基前,有位皇弟造反,还未成功便被禁军斩杀。
    他没好意思说,他当时快吓坏了。
    因为是他偷偷告知先帝,那位兄弟有谋反之心的。
    他亲眼见那位弟弟被杀,虽不是同母所生,到底骇人。
    他其实一直也不是个胆大之人,但他为了正统,为了一些私心,终究做了一些大胆之事。也因此,先帝一直很敬重他。安定郡王是他看着长大的,要他说,安定郡王的死因很突兀。
    一个郡王,说是亲征,哪能真要他上战场杀人?
    哪会那么容易便死?
    但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偏偏那时候先帝也病糊涂了,什么都不知道,也无人去查这事儿。赵琮与赵宗宁那时均还小,顶什么用?礼官急急地便将安定郡王下葬了。
    他岁数大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了,就当给不成器的子孙积福。他们府里没比燕国公府好上多少,赵从德也是个没出息的,与孙沣那也就是不分上下,整日只知混在美人堆里。儿子没教好,是他的罪过。
    但儿子已教成这般,他还能如何?只能尽力保他们平安。
    可是孙太后与孙家这般做派,他是真忍不下去了。
    他既然当初能助先帝登基,如今也能护得赵琮平安亲政。
    赵琮再没出息,也是他侄子。
    他还记得安定郡王幼时,跟在他后头叫“大哥”的模样。
    他再度叹气。
    大管家见他只是叹气,不说话,也不进去,不由道:“王爷?”
    “进去吧。”
    魏郡王头一回,踏入了住着赵琮的福宁殿。
    赵琮从睡梦中被染陶唤醒,他迷迷糊糊地不由揉了揉眼睛,难得露出几分憨态:“有何事?”
    染陶本就因魏郡王的到来而欣喜,见陛下这幅形态,笑得更甚,她轻声道:“陛下,魏郡王来了。”
    “哦。”赵琮下意识地应了声,眼看着又要睡过去,几息之后,他再睁眼,“王叔来了?”
    “是呢!”染陶再补充,声音中有些许得意,“王爷是直接来咱们殿中的,未去宝慈殿。”
    “……”赵琮彻底醒来。
    这个情况,就很值得玩味一番。
    老滑头魏郡王,竟然站队了!
    第16章 魏郡王既然来了,他不介意再装一番可怜。
    染陶拿出朝服想为赵琮换上,这是他们陛下不得亲政,否则召见大臣与宗室之人时,大多是要穿朝服的。先帝从前便是,规矩也一向如此。难得来人见陛下,染陶自然要妥帖。
    赵琮却挥手:“穿常服便是。”
    “陛下——”染陶想再劝。
    “去拿来给朕换上。”
    见他坚持,染陶只能去拿常服来替他换。
    赵琮伸手任染陶为他穿衣。
    魏郡王自然来了,便是站队。他听闻孙太后今日派了人去魏郡王府,孙家父子更是亲自去了一趟。若是把魏郡王哄好了,自然没有眼前这一出。
    这么看来,孙太后没将人哄好啊。
    魏郡王既然来了,他不介意再装一番可怜。
    染陶还欲为他束发髻戴玉冠,他道:“用木簪便是。”
    “陛下!”染陶大惊,怎能用木簪?
    “快。”赵琮催她。
    染陶只好这般做。
    魏郡王坐在厅中,独自打量福宁殿。
    这是皇帝的寝殿,从太祖开始,他便来过多次。按理说太祖也好,先帝也好,即便不好奢侈,但殿中该有的均有,总有些富丽堂皇彰显帝威的物什。
    如今换赵琮住了,这也太清简了!
    他这么看了一圈,一水儿的素色,看得他不时皱眉。他喝了口宫女奉上的茶汤,好在这茶还是好的。他的眉头刚松开,便听到脚步声。
    他不慌不忙地放下茶盏,起身往右侧看去。
    赵琮从隔窗后走了出来,他满面微笑,身影出现后,见到了魏郡王,脚步更是加快了许多。
    这让魏郡王十分受用。
    但他再细细一看赵琮的打扮,不待松开的眉头,皱得更紧。
    他也忽然想起,似乎赵琮登基至今,他见到赵琮穿朝服的模样,拢共都不到三次。
    赵琮身子不好,脸色微白,身子瘦削。此刻他也是一副睡梦中被叫醒的模样,眼神有些松散,身穿宽袖玄色衫袍,偏又把他的身子映衬得更为单薄。
    魏郡王再一瞧赵琮发间的木簪,不由心中便是一窒,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呀!
    他们赵氏皇帝,竟学那些不得志被贬的官员一般用木簪,是不是再过些日子,赵琮竟连道袍都要披上身了?!他越发觉得对不住太祖,对不住先帝,更对不住一向敬重他的安定郡王。
    魏郡王原就是个爱装相的性子,此刻三分真,七分假,他又落下泪来,眼瞧着便要往下跪,口中苦道:“陛下!臣无能啊!——”
    赵琮没想到魏郡王这么爱演戏,一上来就哭,他吓得赶紧上前扶住他,并惊道:“王叔这是做什么!”
    “陛下啊!!——”
    魏郡王身高体壮,赵琮那小身板还当真扶不住,尤其他又极其想跪。福禄见状,上来帮着赵琮,扶住魏郡王。
    赵琮叹气道:“王叔,您这是头一回到朕这里来,要这般的话,往后朕可就真的不敢见您了。”
    魏郡王心中一凛,若是旁人说这话,他早就能听出其中的嘲讽与怪罪之意。但赵琮这番话,还真不好说。从前安定郡王便是个淳厚之人,没料到他的儿子比他更淳厚。他抬眼将赵琮一瞧,恰好瞧见赵琮抚额头,竟是在擦汗。
    他不免再觉苦涩,当真是个可怜孩子,身子虚成这样。
    他也不再强装,顺着福禄的手站了起来,但到底又站着规矩给赵琮行了一礼。
    赵琮弯腰伸出双手将他扶起,轻声道:“王叔莫要这般。”他还要引魏郡王与他同坐首座。
    魏郡王怎会答应?他也不再客气,在右首的高椅坐下。
    染陶拿帕子小心给赵琮擦了汗,又为他奉上一碗井水镇过的酸梅汁子。
    赵琮喝了口,歉意道:“倒叫王叔见笑了,朕这身子实在不中用。”他再饮了半碗,问道,“王叔可要用一些?”
    那玩意儿酸酸甜甜的,魏郡王岁数大了,牙口到底不太好,可不敢喝,他赶紧摆手。
    赵琮极为自然地饮尽了那碗酸梅汁子,再用帕子擦了嘴,便跟家中长辈聊天似的,极为亲和地问魏郡王:“王叔今儿是来瞧小十一的吧?”
    “……”魏郡王语塞,实不相瞒,他早把他那十一孙子忘了。
    赵琮当然知道魏郡王不是为赵十一来的,但是装蠢就要装到底嘛。他对染陶道:“去瞧瞧小郎君可还在睡?将他叫来,他的祖父亲自来见他。”
    染陶应声,正要去。
    “等等。”魏郡王赶紧叫住,并笑道,“那孩子身子也弱,让他睡便是,臣还有些事要与陛下说。”
    “也罢,染陶你去那处守着,半个时辰后带小郎君过来。”赵琮还不忘对魏郡王说,“朕强留小十一在宫中,倒叫王叔为难。”
    这话说得魏郡王不禁脸红,明明就是他们家故意把人留在宫里的。
    他再度仔细瞧了赵琮一眼,的确纯良无比,不含半分假。他也真的服了,果然谁生的便像谁,跟安定郡王一个样子!
    既这般,魏郡王也不再犹豫,待赵琮挥退了室内伺候的宫女与太监,他直接道:“陛下,您今年已十六岁,眼看着便要亲政——”
    赵琮赶紧道:“王叔您也知道,朕这身子不中用,经事也少,太后娘娘临朝听政,朕是十分放心的。”
    这话听得魏郡王想吐血,也太没出息了!
    他不由放低声音:“陛下,您是天子,哪能一直由太后听政?”
    赵琮虚心道:“王叔教训的是。”
    “臣并非教训陛下,只是这天下便是我们赵氏一族的职责,先帝传位于您,便是信您,寄希望于您。往年您还年幼,如今既已到成家立业的年纪,理应担起这份职责!”
    赵琮腰背一挺:“王叔说得极是。”
    魏郡王见他还能听得进去,也觉舒坦,再道:“如今朝中许多人都等着陛下您亲政,陛下还不知吧,五月初一的大朝会上,就连辽与西夏的使官,都盼着陛下您亲政。”
    赵琮还真不知道这个,他的人还是太少了,他不由看向魏郡王。
    魏郡王暗想,好歹还是个有救的,知道这是重要的事,他道:“往常,散朝后,三日之内,各国使官均已踏上归程。这一回,他们念着秋时,陛下您的万寿节,至今还在京中住着。大朝会那日,辽与西夏的使官更是当面向太后问起此事。”
    赵琮听得心知肚明,这辽国和西夏国明显就是在等着看热闹啊!定然也没安好心,怕是也要瞧他这个小皇帝的好戏。但他面上一点不显,只是顺着魏郡王的话而面露不安:“这,这——”
    魏郡王一瞧他这担惊受怕的样子,便觉气愤,他直接道:“臣以为,陛下理当找个时候,见见他们。他们也很想见陛下您。”
    “这,这一向是由太后安排。”
    “陛下!太后只是临朝听政,您也该学着去做些事了。”
    赵琮却还面露犹豫。
    魏郡王已打定主意要劝赵琮去见使官,他还就不信了,连外国使官都要求赵琮亲政,她孙太后还有脸继续把持朝政。他虽是一个毫无实权的闲散王爷,声望多少还是有一些的,到时候叫上一些老臣联名,不信不能让赵琮亲政。
    赵琮知道魏郡王的打算,但魏郡王装傻这么多年,他不想轻易放过魏郡王。
    况且魏郡王把赵十一留在他这里,也是为了他们王府,倒可怜了赵十一这个孩子。赵十一又有何错?不就是因他人傻,且生母地位卑贱,府中不得志,便被送出来当作棋子。


上一章
返回

官家(福宁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