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家(福宁殿)

第88节

    酒楼中有人正议宫中事,且这回议的是个新鲜事,往常从未听过的。他听了几耳朵,最初还觉得有趣,越听越不对劲,他甚至放下筷子,走到那桌人跟前,严厉问道:“你们从何处听到此事?!”
    那桌吃酒的人被他吓了一跳,随后道:“从西大街的元家茶楼里听到的,里头新来了个说书先生,忽然讲到此事,说是新文儿呢!”说到后头,他又激动起来,燕国公府的大郎君在宫中迷晕且欲非礼陛下跟前的贴身女官,多有意思的文儿啊!
    平民老百姓,哪个不爱听这些个?
    萧棠身子一抖,幸他双手撑住桌子,没出意外。
    “这位郎君,你无碍吧?”
    萧棠仿若木人,回身便往外走去,连银钱都忘了付。店伙计与他熟,倒也不以为他故意为之,却还是叫了几声。见他毫无反应,店伙计担忧上前,萧棠已走入雨中。
    易渔撑伞由大街另一侧而来,见着他,远远便笑:“子繁兄!”
    萧棠此时便是个木人,哪能听到他的声音?
    “子繁兄!”易渔这才察觉出不对劲,上前替他撑伞,“你这是怎么了?”
    萧棠依然没有反应,易渔伸手猛推他一把:“子繁兄!”
    萧棠这才回神,回头看他一眼。
    “子繁兄?”
    “易若平。”萧棠却这般叫他,声音极为冷静。
    易渔头一回见到这样的萧棠,不禁停下脚步,审视地看着他。
    “我欲去宣德楼前,你可要去?”
    易渔皱眉:“所为何事?”
    “为陛下亲政一事。”
    “前日还是子繁兄与我说,此事,陛下心中自有沟壑,我等,等着便是。”
    “再有沟壑,也经不住宫中太后借病拖延。”
    易渔的眉头不仅未展开,反倒皱得更深:“你不是这等急躁之人,再者,仅凭你一人,又如何能成事?”
    “我一人不行,在宣德楼前跪一个时辰不行,跪一日也不行。但若是所有留在开封府的举子同跪,跪到孙太后自愿交出御宝为止呢?!”
    易渔怔愣。
    萧棠已大笑,走出伞下,站在雨中,大声道:“孙家这等家风,何以堪为国公?!孙家所出女,扰乱前朝与后宫,三番五次阻挠官家亲政,甚至纵容贴身女官陷害当今陛下。天道也难容!”
    路边小贩与行过的路人皆看向他。
    萧棠未再看任何一人,说完这番话,他往前行去,大步孤身走入雨中。
    易渔仅思虑几息,在路人们依然震吓的目光下,他收起伞,并跑步上前,笑着追上萧棠。
    作者有话要说: 宣德楼是北宋皇宫的正门,正南方,学名其实是宣德门。
    但是它本身就有门楼,共有五个门,两侧又有朵楼,还有斜廊等,看起来仿若城楼,又叫宣德楼。
    很多重大节日里,皇帝都要登上门楼与民同乐的,总之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78章 元兆六年,秋,九月庚辰,雨。
    后有史书记载:元兆六年, 秋, 九月庚辰,雨。宣德楼前跪举子百名, 请上亲政。上亲临, 仍不归。太后带病而至, 亲呈御宝于上。上感念涕零,谓曰:朕愿万民安。翌日, 帝御殿, 诏曰将开恩科也。
    这是史书中的记载,却也与实际无甚差别, 只不过其中多了各人的心思罢了。
    萧棠打小便将染陶视为妻子, 后因家中突变不敢再抱有幻想, 怎料陛下给了他那样一颗定心丸,他便一心向明月,只愿好好替陛下办差事,也愿考出功名, 光宗耀祖, 再风光娶回染陶。
    怎能忍受这样的苦痛?他定要亲手为染陶报仇, 只恨他手无权势,更无银钱,所靠的也只不过这顶脑袋与这张嘴。但便是只有这些,他也定能报仇。
    建国百年,从未有过此等事,他偏要这般做。本朝开明, 重读书,举子身份不凡,无人敢杀,但也无人敢逼迫宫中贵人做这样的事。
    他却无甚好怕,此时他的好人缘发挥了极大作用,不少人愿与他同去。且此时这番境况,人人皆知陛下的亲政不过是时间问题,谁不愿意做这锦上添花的事?在他与易渔的走动下,开封府内留下的举子,十有八九皆愿与他同去。
    众人分工写下百人书,辰时共至宣德楼下,以萧棠与易渔为首,纷纷跪下,雨中高呼万岁,请陛下亲政。
    宣德楼外,不远处便是御街,往日热闹非凡,今日因落雨几无行人。此时忽然热闹起来,多人不顾落雨,纷纷赶来看这盛景。
    萧棠毫不畏惧,直直跪着,大声列出燕国公的罪状。
    闹成这般,还如何隐瞒?
    赵琮本还在与赵十一笑着说话,知道究竟发生何事后,他的笑容瞬间便敛去。
    他明明并未开口,甚至连一丝动作也无,福禄与路远突然就跪了下来。
    赵十一也被他忽然散出的气势而惊着了。
    赵琮生气,很生气,特别生气。
    他自打穿到这里后,还是头一回这般生气,孙太后那样针对他,他都从未这样生气过。
    染陶从小陪伴他长大,替他挡过无数风雨。
    染陶再比他大,也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娘罢了!
    这要放到他的上辈子,才是个大学兴许还未毕业的女孩子,还未走入社会,换个世界,她就要做这么多的事,早早担起责任。他也早已将染陶当作姐姐,原本只等着萧棠出息了,风光将她嫁出去。或者,她不喜欢萧棠,他再为她择其他优秀的郎君。再或者,染陶一生都不愿嫁人,他也无碍,皆可满足。
    他喜爱的姐姐,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且为了他,还将这伤口展示出去给天下之人瞧?!
    他气自己。
    他总是慢悠悠地不着急,他厌恶孙太后抢他东西太久,故意拖着孙太后不放,逗猴子似的玩着孙家与她。却未料到,最后真正被玩的,却是染陶!
    他怨自己。
    他明明早已打算重制御宝,他心中明明也早已有打算,却从未说出口。
    染陶都遇到了这样的事,首先想到的居然还是他!宁可要将伤口展示出去,也要以此来帮他。
    他当真不需要这样牺牲自己所换来的帮助。
    他为何总装无能?孙太后已被他打倒,他究竟为何还要装作一副无能的样子?
    他早该褪去从前那层皮,早该与染陶他们坦诚相见,有商有量。
    赵琮气极,也怨极,但眼下不是他气与怨的时候。
    也不是追究任何责任的时候,他只是冷静问道:“太后可知此事?”
    福禄是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哪里知道?替染陶出去传话的路远,战战兢兢道:“禀陛下,晨时有侍卫去宝慈殿禀报,太后被气晕过去了。”
    赵琮笑:“那两个没脸皮的东西还在坤宁殿呢?”
    “是。”
    没人示下,没人领,还是那几个侍卫守着。
    太后被气晕过去?她是故意的!她知道他会护着染陶,这事儿只能轻拿轻放,她想装死。只可惜,染陶让所有人失算了。
    染陶此举虽让赵琮心疼,却也让赵琮钦佩。
    上辈子的时候,女孩子遇到这种事都没几个敢说出来的。
    那好,染陶既然已将此事展在众人面前,他一定与世人一同给她一个公道。
    赵琮越气,却笑得越温和,声音也越平静:“去将那两个没脸皮的东西带出来,送去宝慈殿给娘娘看一眼。看过后便送他们回燕国公府,从东华门出去,绕到宣德楼前,给大家都看看,让大家看个痛快。怎么躺的,便怎么出去。”
    “陛下——”便是福禄也不由惊慌抬头看他。
    赵十一也挑起眉,昨晚,他是令人将两人的衣服都扒光了躺到一处的。
    “他们不要脸与皮,你还替他们担忧?”
    “是!”
    “去吧。”
    路远起身,匆匆跑出去。
    赵琮再对福禄道:“你亲自去宣德楼前,请各位举子回去。”
    随后赵琮便只字不发,坐在榻上,等小太监一波波地来报。
    果然无论怎么劝,萧棠等人都不愿回去。赵琮也知道萧棠此人,固执起来牛都拉不回来。不过萧棠今日之举,令他十分满意。这个时代的男人,遇到这样的事,总归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他却还惦记着替染陶报仇,这件事,赵琮记到了心里。
    他已派人去劝了几回,均未将人劝回。如今已到他该出场的时候。他再不愿,也得接受这样的亲政方式。
    他不待换身衣服,便要出门。
    门口又有小太监来报:“陛下,太后要见您。”
    赵琮冷笑:“她为何不来朕这处?”
    “宝慈殿的小太监说,太后实在是动不了。”
    孙太后当真可笑,都这个份上,还惦记着拿孝道压他?
    做她的商周大梦去吧!
    赵琮不仅未去宝慈殿,反而再道:“也将孙家大娘子从宝慈殿带出来,令她也去看一眼她哥哥与她的丫鬟。看看他们家的人都做了些什么事儿。”
    小太监也一愣,孙大娘子还是未出阁之女呢,就去看这个……这……
    孙大郎君与那位女使皆被捆着,身上未着寸缕,到底有伤风化,福大官拿了毯子披到他们俩身上。随后便将依然昏迷的他们给抬了出去,不仅宫里头,宫外头也是人人都见着了。
    如今宣德楼前热闹得很呢!
    他们知晓陛下的意思,倒也没急着将人送回燕国公府。
    这边厢,小太监正要出门去带孙大娘子出去,又有太监来报:“陛下!燕国公求见!”
    见他个大头鬼!
    赵琮沉声:“不见。”
    随后,他便大步走出了福宁殿,往雨中走去。早有小太监慌忙去替赵琮撑伞。
    从头到尾,早已被遗忘了的赵十一还留在福宁殿内。
    他忽然笑了一声。
    他不是笑自己被忽视。
    这种时候,赵琮被气坏了,只想着替染陶做主,且外头又有那么多人跪着,一时记不起他也无碍。


上一章
返回

官家(福宁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