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家(福宁殿)

第118节

    染陶笑:“这是茶喜,日后她在此处伺候小郎君。”
    “茶喜姐姐好。”洇墨向来嘴甜。
    “免了,我还没你大呢。”茶喜不满。
    染陶点她的脑袋:“真是不知规矩!”
    “没事,没事。”洇墨赔笑。
    他们一来,洇墨原本买来的丫鬟没了用处,只能干看着。且宫人规矩大,小丫鬟们刚买来还没来得及调教,纷纷看傻了眼。
    太监们忙着搬箱笼,宫女整理。
    染陶则与茶喜一同将宅子看了遍,洇墨也在一旁陪着。
    越看,洇墨心中越是诧异。据闻宅子还有一月有余才能修好?今日陛下这架势,是不打算再让郎君进宫住了?
    她暗自高兴,这好啊!
    总住在宫里,万一又惹怒那位皇帝该如何是好!且在宫里,他们郎君也总受拘束,有事要回也寻不到人呢。
    她高兴了,醒来的赵世碂却瞧着面前笑盈盈的茶喜傻眼了。
    茶喜手上拿着一只茶盏,笑道:“小郎君!您醒啦!这里头是蜜水!”
    “……”赵世碂还往外看了眼,好看这到底是不是尚在宫中,他云里雾里地接过茶喜手中的茶盏。
    茶喜一股脑地将事情全部告诉他知道。
    赵世碂立刻便清醒过来,赵琮到底还是气了他。
    他连水也不喝,立即起身换衣裳,出门就要进宫。
    他也顾不得上身的衣裳太过华丽,那是赵琮钦点的样式,他只能穿。他一出房,见到院中情景,便又是傻眼。一晚而已,竟然还能有这般变化。
    茶喜又道:“今儿出来时,染陶姐姐就令人搬了许多花草带来,果然——”
    她没说完,赵世碂已大步往外走去。
    他匆忙骑马至宫中,赵琮却不在福宁殿,在崇政殿处理政事。他又去崇政殿,福禄没让他进去,只是歉意笑道:“小郎君,陛下在里头有要事,今日谁也不见。”
    “……”
    往常赵琮在崇政殿处理政事的时候,他又不是没进去过。
    赵琮就是又被他给气着了。
    昨夜喝酒到底情绪受影响,此时赵世碂十分后悔,他明明是不想惹赵琮气的,他又对福禄道:“进去给陛下通传一声。”
    福禄点头,进去通传。
    赵琮正在里头见魏郡王,原本也有些心神不宁,不知染陶在外如何,见福禄进来,他立即看过去。
    福禄走到他耳边,轻声道:“陛下,小郎君来了。”
    赵琮面色一冷:“不见。”
    “陛下……”
    “叫他回去,往后没朕的通传,别进来。”
    “是……”福禄只好出去。
    赵琮自是气的,好不容易回来了,让他在宫中多住一些日子又如何?他赵琮又没有眼巴巴地盯着他在宫中住一辈子,当时要他滚出开封府时,倒知道跪下认错,如今才多久?
    既然要出去,就赶紧出去,再也别进来!
    其实赵琮知道他自己不对劲,但他已来不及去辨析这不对劲到底为何。
    他冷着一张脸,等了片刻,没等到福禄再进来,知道人大约又是走了。
    他这才看魏郡王。
    几年不见,魏郡王也老了许多。
    赵琮虽气,却也知道正事要紧,他叹了口气,说道:“王叔,你也老了。”
    魏郡王从前就是爱装相,眼泪说来便来,这会儿有了这几年的经历,眼泪更是来得快。他还特地低头用袖子擦眼泪。
    赵琮知道他虽是在演,却也有几分真情实意。
    毕竟在这样的王朝,被皇帝厌弃便等于失去了一切。这几年,他们王府纯粹是靠爵位与姻亲在撑。他不喜魏郡王府,旁人也不敢与他们来往。
    魏郡王听到他这话,起身就又要跪。
    赵琮安然坐着,倒也没拦,见他跪下,叹道:“王叔,你还是快些起身。你这样,朕这心里头也不好受。”
    “陛下啊!”
    “王叔,朕其实是感激你的。因为你,小十一当年才能陪在朕的身边。当初朕还未亲政时,也是你帮朕与太后周旋,更教朕如何与使官打交道。”赵琮声音脉脉,音量恰好,说得很感人。
    魏郡王起身,坐在高椅上,边点头,边又去擦因感动而流下的泪。
    “王叔也知道,朕刚亲政时,头一回私下见的官员,其中就有你。”
    “臣都知道,陛下对臣抱有厚望,皆是臣家中那些不肖子孙没出息!惹怒陛下!”
    “王叔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当初赵廷在宫宴上失了规矩时,朕便说过,朕重家风。你们是郡王府,如今整个大宋不过只有两位郡王爷罢了,你们在外代表天家,却屡屡做出这样的事情,朕如何不气?朕也要与王叔说几句心里话,当初朕那般气,的确有私心。小十一,好好的一个孩子,不过回了一趟魏郡王府,人便没了?朕到底如何才能不气?!便是普通百姓家,也没有这个样子!”
    魏郡王又要起身。
    “王叔你坐着,朕这几年也有苦衷,今日能与王叔这般说一回,心中也痛快不少。”
    魏郡王点头:“臣都知道,当初臣也狠狠罚了他们,只是为时已晚啊!”
    “如今小十一回来,朕也才能放下过去,好好与王叔说一回。但这些年,朕心中对你也有愧疚。”
    “陛下!臣担不得!”
    “王叔莫要这般,你对朕如何,朕心里知道。小十一既平安归来,朕也当放下过去那些才是。只是你们府上那位侧妃,当初被朕贬到盐场去,朕是万不会再恩典她回来。她的儿子,据闻还在宋州,他也不能再回开封府。”
    “陛下说的是,臣都晓得。”
    “王叔,朕看着你,也觉心疼。朕知道你也愿宗室好,更愿魏郡王府安宁,朕又何尝不是如此?惠郡王家的叔华,文采非凡,如今在国子监挂职,做得很好。朕瞧见这般的赵家子孙,便十分欢喜,也愿宗室中再多些这样的后辈。”
    “臣有愧,没能教出得力子孙来!”
    “世子虽胡闹,十一的大哥,赵世元,却也是个好孩子。”赵琮气归气,还是要给赵十一捞好处,就是要魏郡王知道,他们家就是成也赵十一,败也赵十一!往后全都得讨好赵十一!谁让从前他们的确欺负、忽视赵十一,赵十一再骗他,当初留在宫里,魏郡王府为了自己,竟无人来带他回家也是实情。
    魏郡王早就成精了,怎会不懂赵琮的意思?
    不过他心中也是一松,原本只当今日进宫,不过就是与赵琮叙一番往事。真想捞到好处,还得过些日子。没料到,赵琮说了一番,二话不说就决定给世元差事。他这心中既高兴,也有些感慨,陛下比他想象中还要果断许多。
    甚至,他也早已摸不准陛下的想法。
    赵琮说了这么一通,喝了茶,润润嗓子,再道:“王叔,你回去后让世元过几日进宫见朕,朕与他说说话,给他安排差事。”
    “陛下,臣愧不敢当啊!”魏郡王颤颤巍巍地再跪下。
    赵琮心想,给了你好处,也就别再装了。他也无力再应付下去,放下茶盏道:“王叔也回吧,明日朕要出宫亲耕,世元也来。”
    “谢陛下恩。”
    赵琮看魏郡王颤颤巍巍的模样,到底也有些心疼,他一直记得当初魏郡王的那几分真心。那也是他式微时,唯一关心他的人。他起身,下去亲手扶起魏郡王,这么一个举动,倒叫魏郡王流出了一些真心实意的眼泪。
    福禄亲自送魏郡王进宫。
    染陶进来见他,给他回禀外头的事,赵琮兴致缺缺地听了番。
    直到染陶说:“怪道小郎君昨儿没回宫,他在外喝酒喝多啦!怕是怕回来惹您担忧。”
    赵琮立刻抬头看她。
    染陶心中叹气,果然还是在意。
    她道:“婢子们早上去的时候,小郎君还未起身呢,问了小郎君身边女使才知道什么情况。婢子方才又去问了路远,小郎君怕你罚他们,没许他们说实话,这小子,还真没说!婢子已经罚他了!”
    赵琮却又高兴起来,原来不是不愿进宫,只是喝多了怕他担心呀!
    他立刻便露出笑容,笑着又想叫盛音过来。可他转念一想,东西都搬出去了,哪还能再让人回来?他顿时又收起笑容,甚至暗自反思,他往常不是这般浮躁的人,这件事情上头怎会如此反复?
    染陶见他们陛下突然又不高兴了,更觉诧异,也不知道该如何才好。
    她哪里晓得,赵琮自己也不知道呢。
    他继续抱着手炉,问道:“他身边的女使叫什么名字,人如何?”
    “名叫洇墨,据闻小郎君尚未出生时,她便在单娘子跟前伺候的,也是亲眼见小郎君长大的。人看起来,很妥帖。”
    “那就好。”赵琮点头,“她叫洇墨,你叫染陶。”
    染陶也笑:“是!婢子也这般觉着,名字倒跟对了一对儿似的!”
    赵琮再度莫名高兴,他笑问:“他人呢?”
    “呃……小郎君又出宫去了。”
    “……”赵琮沉默。
    他才与魏郡王说了多久的话?
    小没良心的一点儿也等不得!
    第101章 画卷上竟然有个年轻男子在亭中笑。
    赵世碂出宫后, 到晚也未再回来, 且一点音信也没有,更没使个人进宫来说一声。谁也不知他干什么去了。
    赵琮靠在床上一直等, 染陶进来几次, 到底劝道:“陛下, 小郎君毕竟已长大,这几年又在外, 怕是早已无法适应宫中规矩。”她还有一句话没说, 陛下也当适应如今的小郎君才是。
    “朕知道。”
    “陛下快些睡吧,您定了明日出宫, 到了城外, 您更要亲耕, 得累一天呢。”
    “染陶。”
    “嗯?”
    赵琮斟酌一番,还是问道:“朕对小十一的态度,是否不对?”
    类似的问题,白天时, 陛下已问过一回, 可他如今又问, 染陶心中再叹气。她轻声道:“陛下,您的态度不无不对,小郎君也无有不对。只是隔了这几年,总……”
    赵琮知道,隔了几年便如此,往后赵十一还会娶妻生子, 他应该早些适应才行。他徒问这些,又有何用?他暗自嘲笑,不等染陶给他整理被子,他自己先躺了下来,面朝里,轻声道:“朕睡了。”


上一章
返回

官家(福宁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