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官家(福宁殿)

第198节

    他想走?
    他半点儿都不想走,顾辞赶他走。
    他从前就拿捏不住顾辞,顾辞古灵精怪。现下,顾辞换了个性子,他更拿捏不住了。
    耶律钦本就开个玩笑,却见他愁眉苦脸,不禁反思,难道自己的玩笑开过了?
    赵琮在一旁听与看,便知道谢文睿这个呆子又没能成事。
    他暗自摇头,决定再帮谢文睿一把。
    赵琮笑道:“刘使官哪,这回你来开封,据闻还带了一位你们的巫师来?”
    耶律钦爽朗笑道:“阿辞的名声竟已传到陛下此处?”
    听到他人这般亲密地叫顾辞,谢文睿心中更是酸楚。
    耶律钦再道:“阿辞身上还有一半汉人血统呢,他姓顾,却是个很厉害的大巫师!且他从不在意权势,咱们太后要封阿辞做高品礼官,他也不愿意……”耶律钦兴致勃勃地说了许久。
    赵琮很感兴趣道:“既如此,不如召他进宫,朕也好见一面。”
    耶律钦一拍大腿:“这有何难?”
    于是便定下了明日共用晚膳。
    耶律钦这些日子进宫来,与赵琮见面也没甚个重要事儿,就是聊天,天南海北地聊。建立了合盟关系,两人虽都带有做戏成分,耶律钦的性子很是爽利,这般聊,也的确痛快。
    他聊得痛快,聊完便拍拍手出宫了。
    谢文睿闷闷不乐尚不自知,赵琮对他道:“文睿明日也进宫来一同用晚膳吧?”
    “陛下?”谢文睿激动抬头。
    赵琮再摇头,真是个呆子啊。
    晚上歇息时,赵琮将此事告诉赵世碂,说道:“谢文睿真是不开窍。”
    “想要开窍,好办得很。”
    “嗯?”赵琮诧异。
    赵世碂笑:“明日用膳时,往他们二人饭菜中下些药~”
    赵琮一呆,伸手敲他的脑袋:“从哪处学到的这些坏点子!”边敲边道,“谢文睿单相思,顾辞多年来过得不易。朕帮谢文睿,也是因他同样不易。但感情这回事讲究的是情投意合,哪有你这样儿的!”
    赵世碂心道,上辈子的时候两个人可黏糊了,他给他们下药,是帮他们!
    赵琮见他不说话,敛起眉头:“往后再不许想这些!你才多大点的人,成日里就想这些!”
    “陛下,我十六了呀。”赵世碂索性一把抱住赵琮,埋在他肩窝里头撒娇。
    “你这真是,真是……”赵琮双手放置了会儿,到底抱住赵世碂,轻声教育道,“你是男子,虽讲究自立,也讲究行事大胆,不扭捏。但你是这样的身份,你要记住,有些事儿是无论何种境地都不能做的。可记得?”
    “记得呀~陛下这个时候都不忘教训我。”
    “朕这是为你好!”
    “陛下,都什么时候了,别说这些了。”
    “什么时候了?”赵琮纳闷。
    “今日我可能睡在此处?”
    “……”
    “默认了?”
    “……”赵琮继续沉默。
    赵世碂将双臂拢得更紧些,笑得满足,在赵琮耳边说:“陛下,像我们这般情投意合,这般心悦彼此,就无需那些个药的。”
    “你这真是胡说八道!”赵琮小声训斥。
    “陛下就是我的药,我看一眼就不成了。”
    “……你——”赵琮还要再教育,如今真是不得了,什么话都敢说了!
    赵世碂却已截住他的话,与他的舌头。
    赵世碂亲吻半晌,轻声问:“陛下啊,我是不是你的药?”
    又是半晌,赵琮应道:“是。”
    第165章 陛下做好事
    翌日, 顾辞随耶律钦一同进宫。
    他们同来大宋, 自是也要入乡随俗,换上宋朝服饰。中原地区, 向来讲究“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无论男女,除非出家, 轻易不剃发, 否则便是对父母不敬,不重孝道。
    辽国却不讲究这些, 辽国男子常常是将头发都剃光, 只在脑袋的左右各留有几撮头发, 耶律钦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此时在头上裹了布巾。他长得高大,五官长得粗犷,即便身穿汉服, 一看便知不是大宋人。
    顾辞在辽国的身份是有一半汉族血统的, 并未剃发, 但也将头发全编成小辫儿。因要进宫,他换了身很是讲究的黛色立领长衫,荷包、玉佩一个不落地佩戴在身前,再将长发束起,再度变回当年的翩翩少年郎。
    耶律钦是个粗人,见他穿这样一身出来, 也不会用些美丽词语夸赞,只是再度可惜道:“只可惜我没个女儿,否则定要把女儿嫁给阿辞!”
    顾辞笑了笑,与他一同上了马车。
    夏日炎热,夜间凉爽而又毫无冷意,赵琮便在后苑摆宴。
    耶律钦带着顾辞在太监的带领下,直接往后苑走去。顾辞是头一回进宫,并不抬头多看,跟着太监走上台阶,他暗自猜测怕是个小亭子。
    他们还未走至,耶律钦已经爽朗笑道:“陛下,您留步!您留步!”
    接着便响起一道格外和气的声音,温声脉脉道:“朕盼了好一会儿,总算是来了。”
    声音温和,却又有些凉丝丝的,这样的夏日里头,听到耳中极为舒适。顾辞便知道,这是他为此效力多年的陛下。他跟着耶律钦一同行礼,请了安。
    赵琮又赶紧道:“快请起。”
    耶律钦“哈哈”笑道:“是我们来晚了!叫陛下等了!陛下您先瞧瞧,这便是咱们大辽最为厉害的大巫师,阿辞。”
    顾辞这才抬头,朝赵琮再作揖:“见过陛下。”却依然敛目。
    赵琮笑:“阿辞巫师不必多礼。”
    “阿辞你何必这般扭捏,抬头叫陛下好好看看。”耶律钦说罢又对赵琮道,“不是我自吹,咱们阿辞这长相,陛下你也瞧瞧,瞧中了给阿辞赐个婚吧!他也是有一半汉人血统的,这相貌,这才学,绝对配得上你们大宋的贵女!哈哈!”
    顾辞心中无奈,也真的抬头,与赵琮对视。
    陛下同他想象中差不多的长相,只是长得还要更好些,顾辞再度露出一丝笑容。笑容还未完全展开,他眼前微微一花,赵琮背后,谢文睿也在对他笑呢。
    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顾辞再低头,眉头微拧:笑成这样?被耶律钦看出来可如何是好?
    但耶律钦显然没看出来,他如今与赵琮正处于关系十分好的时候,见了礼,便到亭中落座。
    赵琮见顾辞还站着,便道:“阿辞巫师快坐,饭菜已摆。”他再指着赵世碂,“这是朕的侄儿,赵世碂,家中排行十一的。”
    顾辞先行礼:“见过十一郎君。”再坐下。
    赵世碂也对他拱了拱手,随后便看热闹地看向谢文睿。
    不待赵琮介绍,耶律钦先道:“这是谢文睿谢大人,曾经也去过咱们大辽!如今任职,任职——瞧我这脑子,谢大人如今任职何处?”
    谢文睿不在意道:“在下任职于登州。”
    耶律钦点头:“登州是个好地方啊,那处临海……”他的话匣子一开,便再也停不下来。
    赵琮与他聊得欢畅,不时笑。赵世碂在一旁静静听着,间或说上几句,大多时候都在给耶律钦倒酒。最初耶律钦有些不好意思,怎么说他也与大宋皇帝是合作关系,与大宋关系正好,十一郎君是下一任皇帝,哪能给他倒酒!
    赵世碂却坚持,耶律钦只好随他去。还因为是他亲手倒的酒,耶律钦一杯也不好推辞,全都喝尽。
    其余两人,皆是全程沉默。只不过顾辞沉默着一直在吃菜,滴酒不沾。谢文睿沉默着一直在喝酒,偶尔偷偷看一眼对面的顾辞。
    赵琮是真想帮帮这对苦命小鸳鸯,无论将来成事与否,最起码给对方一个机会才是。
    因而今日席面上的酒其实分有好几种,赵世碂亲自为耶律钦斟的酒便是那极烈的。即便耶律钦这样的汉子,喝了两壶半后,也趴到了石桌上。
    顾辞赶紧道:“陛下,我家大人并非有意,实在是与陛下相谈甚欢才多饮几杯。”
    “无碍。”
    赵琮知道这是顾辞谨慎,即便耶律钦醉了也要装作互不相识。
    顾辞起身,便想扶着耶律钦走。赵琮已对福禄道:“将刘使官抬下去歇息,醒来给他饮醒酒汤。”
    “是。”福禄叫上侍卫来,抬着耶律钦走了。
    顾辞以为,这是赵琮有话要私下与他说。也是,多年来,他还是头一回与陛下相见。
    人走后,赵琮便道:“顾郎君与朕印象中不太一样。”
    顾辞笑,他们印象中的他,还是当年那个不知轻重,不知伤悲,游戏人间,成日胡闹的顾辞吧。
    他道:“毕竟五年已过,岁月教人成长。”
    赵琮感慨:“也是。这些年来,辛苦你,也多亏了你。”
    顾辞认真道:“为陛下做事,不苦也不累。”
    赵琮看着面前这位郎君,心道,怎能不累?其实他觉得,顾辞私下里应该是要怨他与赵宗宁的。只是当年,他与赵宗宁也未想到,不过是多带一个人去辽国,却发生这么多事。更未想到他去了这么一回,竟是五年未能归来。
    他不禁也有些好奇,当年赵宗宁道此人古怪,不按牌理出牌,到底是个什么出牌法?
    只可惜,怕是再也看不到了。
    说得矫情些,大约每人心中都曾住有一位少年郎,不知哪天,这位少年郎便要被杀死。被自己杀死,或者被他人,被命运杀死。
    赵琮身居高位多年,倒不会将一切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揽,也不会有太多负罪感。但是亲眼见到连妹妹都说古怪的郎君,如今变得这样沉稳,表情与语言皆是滴水不漏,也是深感遗憾的。
    他也不能为之给予太多补偿,只想把地方留给他与谢文睿。
    如果两方都有意,借此机会说透也好。若是无意?说透了更好。
    赵琮看向赵世碂,赵世碂心领神会:“陛下,你方才喝了酒,我陪你散步散散酒意吧?”
    赵琮点头:“虽饮得不多,到底有些不适。”赵琮说着便起身,对顾辞抱歉道,“真是对不住顾郎君——”
    顾辞立即道:“陛下如何能这般说。”
    赵琮伸手拍拍他的肩膀:“朕去下头走走。”他又回身看谢文睿,“你好好陪顾郎君,你们是好友。”


上一章
返回

官家(福宁殿)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