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难渡末关

顾城主领路来荒村

    夜幕降下,不知为何,今夜的天空没有点点繁星,只是一轮皎月孤寂地挂在天空。
    易末染在顾府的客房中画符,心却怎么也不能静下来。眼看着好好的符篆一张又一张地被画废,他干脆收起来朱砂,不画了。
    此刻不过戌时,易末染没有一丝睡意,他出了房门,来到庭院里。
    这个院子应该是专门提供给客人住所,西偏殿是易末染所住,而东偏殿则是司无渡。
    他望着东偏殿的灯烛已经熄了,猜想着司无渡已经歇下。便自己踱步到了院子里的小亭子中。
    亭子里没有过多的装饰,只几个石凳,一张石桌。可易末染却觉得再好不过了。
    因为这处亭子四周种了些竹子,不时还有几簇不知名盛开的花,所以周边即便是末夏,也没有要凋零而显得落寞。
    一派悠然的景象,让他不禁想到了在竹缘观的日子。那时候,国无大乱,岁月更迭间,不急不躁。
    那时,也没有遇见司无渡……
    易末染苦笑着摇头,坐到石凳上,伸手取下了那支青玉簪,随之,黑发倾泻。
    他将青玉簪握在手里,青玉触手生凉,带给易末染的,却是无尽的温暖。他干净修长的手轻轻抚过那玉簪上雕琢的每一个纹痕,那种精心打磨过的感觉通过指尖传入他的心里。
    “明天,每一个明天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遥远。”易末染轻轻说出这么一句话。
    他知道明天自己将亲自面对一个怨气极深的红衣厉鬼。自己修为再高又如何,到底年幼还是第一次出关,毫无对付鬼怪的经验,所看的一切典籍,在面对真正的对手时,也都化为了纸上谈兵。
    路都走到这里了,总是要去闯一闯,不为自己也为这黎民百姓。易末染也不过分纠结,只心中的失落感总是无法忽略掉。
    不知道坐了多久,易末染总算站起了身,不过却没有回房歇下。反而走到了东偏殿门前。
    现在的易末染,算是与司无渡不过一门之隔罢了,他却没有推门而入。
    “恐怕,身家性命搭上的……是我。”易末染语气极轻地道,他知道里面的人听不着,但不知道为什么,说出来也安心多了。他有对明天的惧意,但更多是为救在苦难中的百姓不顾一切的坚定和信念。
    他转身走了,静静地走了。回到了与司无渡房间所相对的那个西偏殿。
    所谓,一夜无话。
    次日,一行人用过早膳后,都聚在前厅。
    顾若瑾还是昨日那一身,显然没有心思去挑选衣裳。她见到易末染和司无渡一齐走来,看起来有些激动地走上前:“二位道长可是准备好了?”
    易末染轻轻点头,他今天的发髻还是司无渡绾的,那青玉簪也还是如故。
    “那我们便出发可好?早些去也好探查情况。”顾若瑾迫不及待地提议。
    此番激进贸然的举动,让司无渡不由得看了她一眼,她却不自知,只拿眼睛盯着易末染等答复。
    “女鬼白日出没的可能不大,咱们现在去看一下地形与情况,说不定,还能提前布个阵法。”易末染算是应下来了,顾若瑾闻言才绽开了笑容,连忙催促父亲带路。
    顾城主不似她这般开心,心情沉重地点点头,便率先迈步走出了顾府。
    马车还是昨日那两辆,考虑到此事不吉利,且顾夫人也无自保能力,便让顾夫人留在了府中。
    “老爷,我信您和大家能平安归来。”没有多说什么,顾夫人只有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无限的爱意与信任。
    顾城主站定马车之前,也不顾旁人在场,他执起顾夫人纤细的手,紧紧地攥着。两人的心,仿佛就此连在一起。
    一旁的易末染怔怔地看着这幅场景,心绪却不知飘到了何处。如果自己就要去赴险,可会有人如此忧心等待自己?
    易末染觉得自己又在瞎想,赶紧抛开这念头,安慰他们道:“我虽然不敢称一定擒拿厉鬼,护得城主安全却是一定可以的。”
    顾夫人有点不好意思地道:“并非对道长们不信任,只是夫君不会道术,唯恐拖累了道长们,小女尚且年幼,也拜托道长多多照顾。”
    易末染微微一笑,便登上了后面那辆马车,司无渡亦紧随其后。
    顾城主则和自己的女儿同乘一辆,小厮没有跟着,只有两名车夫。相较于顾若瑾回来的时候,倒是低调了不少。
    这次行程不长,可是走的却异常沉重缓慢。就连那走动的马儿,都好像放慢了速度。
    约摸到了巳时,一行人到了那神秘的荒村之前。
    众人都下了马车,看到的景象竟如此。两旁的杂草长到腰身的高度,周围静谧的让人感到心悸。
    前方村口孤零零的柳树上挂着一盏褪色的红灯笼。
    灯笼的烛光很红,像鲜血一样鲜红,而且光芒照耀不开,很幽暗,在日光之下,还能如此。邪乎的紧。
    好像这盏鲜红却又昏暗的灯笼震慑着整个村子。
    易末染说道:“柳树上那盏灯笼很古怪。”
    顾城主前后打量了一番,脸上露出惊讶之色。他道:“灯笼?我没看到灯笼啊。还请道长给我说说那盏灯笼具体什么样。”
    易末染有些惊讶,猛然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他赶紧道:“挂在一棵孤零零的柳树上,灯笼鲜红如血,烛光暗淡生幽。”
    说到这里,他才反应过来,脸色大变又惊道:“是九方锁鬼符。原来这个村子竟是当年……”
    顾城主听的一脸茫然,司无渡破天荒的耐心解释说道:“所谓九方锁鬼符,灯笼外面的糊纸是用一种符篆,挂在村口的柳树之上,能使整个村子阴气下沉,从而锁住其中鬼物。”
    顾城主听后点点头:“大概是五年前那位幸存的人所设。才使这女鬼没有为祸别的地方。”
    易末染走上前去,端详着悬于柳树之上的灯笼,他摇摇头,疑惑道:“不对。正常的九方锁鬼符不会是暗红的烛光,应该是金黄色的。”
    司无渡也看出不对劲,不过没有开口。
    而在此时,他感到右脸上有股气拂过了,还听到深沉哈气声,这声音司无渡太熟悉了,鬼的呼吸就是这么沉重的,他发觉这周围有些东西,扭头望去,赫然发现一颗人头悬在半空,头发挂下来足有一米多长。
    易末染定睛一看,瞳孔放大,他大声道:“无渡快逃,这是降头飞颅!”


上一章
返回

难渡末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