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别枝

第15节

    付严栢摇头一笑,老太太的嘴也是严实,抵京前一晚才将此事告知他,他便也没想再瞒着姜氏,三两句话将此事头尾说了个明白。
    当然,自是略去了他是沾着五丫头的光才得以调任京城这事儿。
    姜氏眼珠子都听直了,好半天才起身道:“那不是母亲娘家的故友么?怎么,怎么成了国公府的人了?”
    付严栢气定神闲的揭了茶盖往嘴边递,润了嗓子才说:“京城沈姓不多,有那般好本事的更是凤毛麟角,除了国公府的,还有哪一家?”
    “那他就当真对五丫头有意?怎么就对五丫头有意…”姜氏念念叨叨的坐下,颇有些不可置信。
    但她回过神来后,心中难免有些酸。
    若真是如此,五丫头与国公府的攀上亲事,将来那可是飞上枝头成凤凰,叫人羡慕了。
    不过要说是个十全的好事,倒也不是。如若要她的云儿给人做妾,姜氏定是一万个不愿意,再大户的人家,妾室也终究是妾室。
    思此,姜氏释然许多:“那我届时递个帖子。”
    翌日午后,没等到姜氏发帖给国公府,一则太后口谕便从天而降,砸了付家一个措手不及。
    说是太后请三位姑娘进宫喝茶,别的只字未提。
    姜氏一听腿都软了,皇宫那是什么地方,太后又是什么人,岂是三个黄毛丫头能应付过来的。
    若是一句不小心得罪了人,说不好要连累整个付家!
    太监见姜氏一张脸血色全无,好心宽慰道:“夫人不必担忧,太后爱热闹,没少宣京中的贵女进宫陪着说话吃茶,这可是旁人得都得不来的殊荣呢。”
    姜氏僵着脸连连应是:“公公说的是,那、那待我这几个丫头拾掇一番,以免冲撞了太后娘娘。”
    很快,姜氏就差人分别去了寿安堂和洗春苑报信,云姨娘自然不用说,当即吓的要晕过去,老太太虽稳得住,可也好半响没搭上话。
    她眯了眯眼:“我们付家一个蝼蚁小官,如何叫太后注意到。”
    安妈妈想了想:“莫不是真的如那公公所言,太后娘娘爱热闹?”
    老太太哼笑,这话唬弄那些丫头怕还好,她一个半截身子埋黄土的人,怎还会信?
    太后那是何等尊贵的人物,她就是再爱热闹,也有皇帝的三宫六院陪着,再不济京里也还有那么多官家贵女,怎么也轮不到她们付家的姑娘。
    老太太扶着桌角起身,面色凝重:“叫五丫头换一身得体的行头,到我跟前来。”
    顷刻,付茗颂便着一身鹅黄色襦裙,上身多穿戴了一件米白色短衫,一头云髻梳的整整齐齐,两支碎花簪显得素净又雅致。
    往老太太跟前一站,总算没叫老太太挑出毛病。
    不过就说她这长相,稍一拾掇,总不会差的。
    太后宣召进宫一事,老太太自己虽觉得有猫腻,但怕她过于紧张反而坏事,宽慰道:“太后娘娘宣你们三姐妹进宫,想必也只是想过个眼,你莫要畏畏缩缩的,太后问什么,你只管答便是。”
    付茗颂紧张的肩颈都端平了,两手扣紧置腹前,屏气道:“是,我、我记下了。”
    “……”
    老太太无奈的撇开眼,觉得头疼的很,心里忽然埋怨起了云姨娘,若不是她将人养成这幅德性,她也不必这样操心。
    “去罢,去罢。”老太太挥了挥手。
    作者有话要说:
    见婆婆==
    第17章
    姐妹三人相顾无言,默不作声的抬脚上了马车。
    紧密的车厢内,三人坐的端端正正,心中的忐忑都能从那紧绷的嘴角处泄露出来。
    就连付姝妍今日都没有半句废话,拽着锦帕的手心都出了汗。
    一路只听车轮辘辘,驶向令人畏惧的巍峨皇宫。
    朱红宫门,寂寥宫道,处处都透露出庄重之感,哪怕是这绿柳红花做点缀,也丝毫没有削弱此处的庄严肃穆。
    内官更是少言,一路领着姐妹三人往永福宫去,一句多余的攀谈都没有。
    付姝云身为嫡女,虽有时不着调,但此刻腰板挺的比谁都直。
    她抿了抿唇,想到来时姜氏千叮咛万嘱咐,一副天都要塌下来的模样,她此刻也忍不住慌了。
    是以,她寻求慰藉的扭头一瞧,就见她那五妹妹小脸紧绷,一双眸子垂望着脚下,付姝云顿时就泄了气。
    这时候,指望谁也不能指望这丫头,她那芝麻大点儿的胆,过会儿在太后面前别哭出来便很好了。
    而此刻,永福宫里的人正有条不紊的将菓饼糕点一一呈上。
    沈太后端坐在九金绘鸟塌上,正瞧着年初宫中的细账。
    许姑姑从屏风后绕进来:“娘娘,三位姑娘到了。”
    闻言,太后从账上挪开目光,眼尾稍稍上扬,双眸中透露出些许好奇,语气中还有些急不可耐:“快请进来。”
    许姑姑会意的笑笑,示意一旁的小太监将人请进来。
    说起来,娘娘就一个儿子,如今做了皇帝,她本也是很欣慰,该在这后宫中安享余年才是。
    可自打皇上十六岁生辰那年大病一场,性格忽变,娘娘便没少操他的心。
    尤其是皇上今岁二十有二,后宫嫔妃不少,但阖宫皆知,皇上勤于政务,日夜都与奏章为伴,到如今膝下别说一子,连个半女都未曾有,太后难免劳神。
    昨夜听说他在俞州时待付家一位姑娘极为上心,她一早便等不及想瞧上一眼。
    至于她想瞧什么,许姑姑心知肚明。
    自然是期盼着,这位被瞧上的莫要再因为那劳什子画像欢欢喜喜的被抬进宫里,最后若是能寥寥度日还也罢,可要是无意又碍着皇上的眼…
    只怕又落的个凄凉下场。
    然而,恐是怕什么来什么,沈太后满怀期冀的瞧着三位姿容上乘的女子从前殿稳步走近,随后目光一顿,落在那簪着碎花步摇的姑娘身上,嘴角渐渐放平。
    景阳宫那副画像,她曾匆匆瞧过一眼,画中人长相已记不大清,但近两年宫中新进的贵人五官总有几处相似——
    她瞧着眼前这位,便知道这定是那个让皇帝待之不同的人。
    也知,皇帝这是心魇。
    付家姐妹三人还跪在绒毡上,太后回过神:“快起吧,许姑姑,给姑娘们赐座。”
    宫人置好座,付茗颂眼瞧付姝云与付姝妍皆道谢落座,也恭敬道了句谢太后,方才正着身子坐下。
    “听闻付家有一嫡两庶,不知哪位是嫡姑娘?”太后缓缓问。
    付姝云一个激灵:“回太后,臣女姝云,乃家中嫡女。”
    沈太后从许姑姑手中接过杯盏,低头饮茶时目光有意无意掠过左下手的人,那这位,应是庶女了。
    一张小脸素净,长的确实绝美,称一句天仙下凡也不为过。
    与之相比,宫中那些贵人,五官虽似,却没这般灵气。
    “姝云,倒是个温婉的好名字。”夸赞后,她才转头问茗颂:“你呢?”
    付姝妍本以为下一个就要问她了,谁知太后一转眼瞧付茗颂去了,哽的她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
    付茗颂亦是一怔,起身福腰回道:“臣女茗颂。”
    茗颂…
    太后嘟囔了一句,心说也是个好名字,游神似的颔了颔首,一时间竟忘了去问付姝妍。
    付姝妍等了许久,没等来太后同她说一句话。
    只依稀可见太后面露疲乏,留她们多坐了一小会儿功夫,赏了些新鲜玩意儿,便差人送她三人出宫去。
    好似这回请她们来,仅是问闺名的。
    珠帘落一声响,太后这才疲惫的垮了肩,揉着太阳穴发疼的地儿,有气无力的往后倚。
    许姑姑伸手替她按着穴位:“娘娘也莫太急了,左右皇上也依着喜好纳了不少贵人,多一个也无妨。”
    不提还好,一提太后连胸口都发疼:“他若是真欢喜倒也好,可你瞧瞧这两年,人是进了不少,可这与叫她们在后宫守活寡,有何异?”
    太后揉了揉心口,又道:“哀家都不忍心瞧,何时他才能忘了那幅画?我瞧那和光大师,哪里是驱邪,分明是叫他撞了邪。”
    “诶哟娘娘,这话可不好说!这和光大师据说可是开过天眼,能知过去晓将来,娘娘莫要冲撞了神明才是。”许姑姑愁眉苦脸道。
    太后一听这话,更气闷了。
    什么神明,再这么下去,她大楚该断后了!
    —
    此时,付家三姐妹刚坐上回府的马车,那边御书房的人才堪堪离席。
    元禄送走了国舅爷,忙疾步又推门而入:“皇上,方才太后召见付家三位姑娘,其中便有五姑娘。”
    闻恕同沈国舅议了一早的国事,正饮了两口茶水润喉,闻言忽的抬头:“她进宫了?”
    元禄揪着眉头稍一思索:“依奴才看,太后娘娘想必是听了什么不确切的风声。”
    座上的人眉心颦起,她胆子那般小,怎遭得住太后刨根究底的问。
    须臾他道:“摆驾。”
    太后还在为这事心口发闷,正一股子郁气无处可发泄,偏生当事人还自个儿撞了上来。
    闻恕来时步伐比平时快了不少,肩上还落了几片永福宫外头的桂花花瓣儿,若是仔细听,还能察觉他气都未喘匀。
    “儿臣给母后请安。”说罢,他视线四下轻扫了一圈。
    沈太后从那大楚快要断后的悲痛中缓过来,见他如此,没好气道:“皇上且放宽心,哀家不会做阻拦之事。”
    闻恕收回目光,眉头稍稍舒展,抿唇道:“儿臣知道。”
    “既是知道,何必抛下政务匆匆赶到?”沈太后扶着许姑姑的手腕起身:“哀家乏了。”
    因子嗣一事,沈太后见他便总来气。
    闻恕侧身让了一步:“她胆子小,母后若再无故将她宣进宫,恐怕将人吓着,下回有事,您问儿臣便是。”
    太后往内室走的步伐一顿,精致的妆面划过片刻惊诧,回头瞧了闻恕一眼。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只叫人瘆得慌。沈太后叹了声气,处死妃嫔时,他怎不怕将人吓着?


上一章
返回

别枝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