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书生撩人

第8节

    齐湑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哥哥都十分有才干,撑立门户的事自然不指望他。齐湑生性风流,最爱玩乐,小的时候就满长安城蹦跶,算是长安一霸,谁也不敢惹,谁也惹不起。
    齐湑大些后,感觉对长安城有些腻歪了,便带着仆从,满大齐的跑。
    齐湑自诩风流倜傥,身边自然不能少了佳人相伴。他久闻扬州瘦马的美名,前阵子特意去了扬州,随手散了他到达扬州的消息,果然第二天当地官员便上门拜访,还送了不少美人给他。齐湑瞅着唐钰儿长相温婉,带着股江南女子特有的娇柔气质,便留下她来。
    唐钰儿是养父母悉心养大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陪了齐湑一路到了泉城。本来齐湑挑中她,她欢喜了很久,若能被齐湑接进府去,哪怕是做个小妾,都是她最好的归宿了。这一路她算是极尽挑逗,齐湑对她也是温柔相待,调笑归调笑,但却总是坐怀不乱。
    唐钰儿有些着急,今天用饭给齐湑敬酒时,便故意想将酒水洒在齐湑身上,她好近身为他擦拭一番。没想齐湑反应很快,酒没倒在他身上,她自己反而被桌上碰倒的酒壶,洒了一身,这才会来买衣裳。
    齐湑自然明白她的小心思,也不戳穿,唐钰儿琴棋书画皆精通,有她相伴,一路还是有不少趣味。
    齐湑看着脸上挂着笑,眼底却满是寒意的沈蓁蓁,感觉有点意思。但听掌柜称呼她夫人,也就没生出什么想法来。
    齐湑转头对着唐钰儿笑了笑,温柔道:“这衣裳胸围怕是小了些,我们去别处看看。”
    唐钰儿脸色飞上两朵红霞,娇羞地低下头,“公子...”
    齐湑拉着她,转身往外走。唐钰儿乖巧地跟在他后面。快踏出门,齐湑转过头,见沈蓁蓁还在看着这边,对着沈蓁蓁微微露齿一笑,便出去了。
    如意在旁边轻声啐了一声,“呸,二流子。”
    沈蓁蓁摇摇头,这男子怕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也不再管,结过账,留下地址好让掌柜送货过去,便拉着如意回去了。
    梁珩正坐在屋廊下看书,听到院门嘎吱一声,抬起头,便见到赵氏拎着一大篮衣裳走进院来。
    “娘,您怎么又去接活?”梁珩放下书,站起身说道。
    赵氏如今在沈家做帮佣,活儿轻松,工钱也多。梁珩便不愿他娘再像以前那样累死累活地给人缝洗衣裳,工钱少不说,极其累人,特别到了冬天,井水刺骨的寒,他娘年年双手都会长满冻疮,肿得筷子都捏不稳。
    赵氏笑道:“沈娘子家活计也不多,中午娘闲着呢,天气也暖和,洗几件衣裳,能挣几个钱是几个钱。沈娘子跟娘说了,到时候,你提前进京去,租个小院子,也能安心备考。”
    梁珩皱皱眉。就算他不了解京城的房价行情,也能猜到到时候租房肯定是天价,家里哪里能拿出这个钱。他娘为了供他念书,已经拼尽力了。通铺环境不好他忍耐一下就是了。
    “娘,京城房子贵着呢,咱们哪住得起,到时候我就住通铺就行了。别人都能住,我自然也能住。”梁珩劝道。
    赵氏却不同意,“沈娘子可是说住通铺,晚上睡也睡不好,睡眠不好人精神就不好,而且吃的也不好,不是说要考七八天吗?睡不好吃不好,可还怎么进考场?”
    梁珩见他娘满脸的坚持,也明白他娘心里对他科考的执念,便不再多说。
    赵氏一边收拾着,一边说道:“你就安安心心地念书就是了,沈娘子说,到时候要是我们银子不够,她可以先预支些工钱给娘。”
    梁珩愣了一下,转身进了房间,将门关上了。赵氏忙着打水,也没多注意。
    房内,梁珩愣愣地坐在书桌旁。沈小姐她,何以对他家如此好?
    梁珩想起第一次见沈小姐。她眉眼温柔,肤如凝脂。巧笑嫣然,话音间落落大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良久,梁珩回过神,站起身来,难得研了墨,铺了一张轻易不舍得用的宣纸,提笔欲练字。
    梁珩提笔运气,心念合一,下笔行云流水。
    梁珩看着纸上的两行字,愣了良久。直到笔尖落下一滴墨,滴在雪白的宣纸上,梁珩才惊醒过来,慌忙将笔放至一边,掏出手帕沾干了墨汁,但宣纸上到底还是印上了墨滴的印迹。
    梁珩看着那滴墨印迹,叹了口气,也许是天意吧。
    等墨干了,梁珩珍而贵之地将宣纸卷好,拉出书桌下装书的箱子,放了进去。
    ......
    烈日当头,两人没逛多一会儿便回了家。
    沈蓁蓁略收拾了会儿,照例躺在软椅上午睡。枇杷树叶宽大浓密,遮住了阳光,树下一片阴凉。微风轻轻吹面,沈蓁蓁很快就睡熟了。
    一个时辰后,隔壁书生的读书声照例伴着她醒来。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这是中庸里的名篇,沈蓁蓁隐约记得一些。记忆穿过了一世,已经有些模糊了。前世她还是姑娘时,看了不少书。后来嫁到林家去,钱氏只要看到她看书,便嘲讽她惺惺作态,一个商户之女看什么书?后来她便渐渐不看了。
    沈蓁蓁没有起身,躺在软椅上,听着隔壁传来的悦音,像是夏雨打在芭蕉上,满是清凉之意。她慢慢闭上眼睛,又睡了过去。
    如意起身的时候,见小姐还在睡,便轻轻地出了院门,到了隔壁叫上赵氏,一道买菜去了。
    沈蓁蓁是被敲门声吵醒的。
    沈蓁蓁开了门,门外站着个穿着素色短衫的伙计。
    伙计笑着问道:“请问这是沈夫人家吗?”
    沈蓁蓁看着他身后的马车,猜测可能是布店送布料来了,便道:“是的,请问小哥是送布过来吗?”
    伙计笑道:“是的,真是不好意思,晚了些。”
    沈蓁蓁道:“不碍事。”
    伙计将几匹布扛进院子,“夫人,您看要将布匹放在哪里?”
    沈蓁蓁跟在他后面,打开堂屋的门,“就放在桌上就行。”
    伙计将布放下,目不斜视地出了房,就欲告辞。沈蓁蓁谢过伙计,给了十几文钱,算作辛苦费。
    伙计驾着马车出了柳荫巷,心里嘀咕,怎么这夫人买得起名贵的宋锦,却住在这么简陋的小院子里?
    如意和赵氏买了一只鹅回来。
    赵氏提着那只呆头呆脑的大白鹅,进门便说道:“如意这姑娘心真是跟娘子一般善良,见卖鹅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衣裳也破旧,便买下来了。姑娘看是杀了还是养着?”
    沈蓁蓁看着那只呆头鹅,愣愣的不知死到临头。“杀了吧,没地方养呢。”
    赵氏应了一声,便去生火烧水了。
    如意不敢去看,就搬了小凳子坐在沈蓁蓁旁边,陪她说话。如意梳着两条小辫子,辫梢带着两朵俏色鹅黄绢花,娇俏可人。沈蓁蓁看着如意乖巧的脸,这辈子,一定不会再让她陪着她受苦了。
    赵氏动作麻溜,很快就收拾好了,出了厨房来问沈蓁蓁想怎么吃。
    沈蓁蓁笑道:“赵婶觉得怎么做好吃,就怎么做吧。”
    赵氏笑了笑,“那行。那就做烧鹅吧,蘸着酱料吃。”以前梁父还在时,梁家也是富足的。只是后来梁父害了病,家底掏尽,病也没治好,人还是去了。
    晚饭做好,赵氏照例正要家去。沈蓁蓁叫住了她。
    “赵婶等等,带些烧鹅回去,给公子尝尝吧。”沈蓁蓁说着站起身来,准备去净手。
    赵氏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说着便想往外走。
    沈蓁蓁连忙说道:“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婶子要是不做,我们谁都吃不着。婶子先别走,免得如意再跑一趟。”
    赵氏只好应下来,又连声感谢。
    沈蓁蓁净了手,进了厨房,切了小半个下来,装进盘子。本来想将鹅头一块切下来,又想到梁珩是读书人,吃了鹅头可别也变成呆头鹅了,便作罢了。
    赵氏心情复杂地端着鹅肉回了家。沈娘子对她家实在是太好,可她却防着沈娘子。赵氏叹了口气,为何沈娘子偏偏是望门寡呢。
    第13章 夏瓜
    进入盛夏,天气越来越热了。
    这天傍晚,赵氏在厨房收拾着,沈蓁蓁坐在院里纳凉。如意将水井的冰着的夏瓜拉上来,抱进厨房切开了。
    “婶子,一会儿您收拾好了,就出来吃瓜。”如意边说边将夏瓜切成块。
    赵氏笑道:“你跟娘子吃就是了。”
    如意停下来,说道:“婶子可别这么客气了,几块瓜当不得什么。”
    赵氏笑了笑,应了下来。沈娘子她们吃什么都会给她留点,赵氏低下头洗碗,心里却忍不住哽咽。人情冷暖,这十多年她见得太多了。真是菩萨保佑,才遇上这么好的东家。
    几人正在院里吃着夏瓜,赵氏又忍不住跟沈蓁蓁打听科考的事。沈蓁蓁其实不大愿意提起这个,但想着梁珩不日就要进京了,便捡了些需注意的说了。赵氏听得认真,连手里的瓜都忘了吃。
    正说话间,外面就传来尖声叫骂,声音很大。
    “你这个挨千刀的,老娘累死累活挣回来的钱,你几下就输得精光,你还回来做什么?你怎么不死在外面?!...”
    赵氏经历得多了,见沈娘子和如意面有疑色便说道:“这是周家那两口子又在吵架了呢。”
    赵氏又补充道:“周家是做豆腐生意的,男的以前还算忠厚老实,这几年不知道是怎么了,染上了赌瘾,十天半个月的,总要去赌坊一次。两口子为此经常吵架打架。娘子可别管,不是我背后说,周家那林氏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沈蓁蓁点点头,周家男人听着就不是什么本分人,那林氏的性子,她已经见识过了。
    外边动静越来越凶,两人先是吵嘴,吵着吵着好像就打起来了,林氏尖锐的哭骂声传来,还夹杂着孩子的哭声。
    沈蓁蓁皱皱眉。
    赵氏又说道:“刚开始啊,街坊邻居的,还会上门劝几句。但林氏那泼辣劲儿,翻脸就不认人,骂起来连上门劝架的都骂,几回下来,再也没人愿意管了。”
    “对门左手边那家是姓什么?”沈蓁蓁突然想起那两只鸡蛋来,就问道。
    赵氏道:“那家原先的男人姓黄,女人姓孙。说起来孙嫂子也是苦命人。”
    沈蓁蓁想起那天见到的孙嫂子,她满脸的愁苦,连笑都有些勉强。
    赵氏又说道:“这孙嫂子原先的男人叫黄原,是个读书人。以前我丈夫在世的时候,是我丈夫门下的学生,我丈夫夸过他好多回,说他聪颖,是块料子。当初他家家境贫寒,我丈夫连束脩都没收他们家的。黄原一共考了两回,才考上了进士。黄原读书时,家里家外都是孙嫂子一手在操劳,还养着两个孩子。累死累活的,黄原终于考上了,本以为终于可以享福了,谁知道黄原家都没回,就写了一封休书让人带回来,孩子也不要,让孙嫂子看着办。后来听说黄原又娶了一个大官家的小姐,到外地做官去了。”
    沈蓁蓁万没想到孙嫂子竟有这样的遭遇。
    如意听得惊叫起来,“那个男人凭什么抛家弃子!供他吃供他喝,累死累活的给他当牛做马,说休就休?孙嫂子怎么不进京告他去,看他还怎么做官!”
    赵氏道:“可不是,街坊邻居看不过意都这么劝她,可孙家嫂子说什么也不同意。说黄原出身卑微,在京城里也没个照应,她以后再也帮不上他了,他休了她能在京城里找个靠山。”
    沈蓁蓁听了原因一愣,如意也傻眼了,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孙嫂子也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赵氏说到这里也打开了话匣子,将周边邻居家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沈蓁蓁这才知道对门那家姓曹,也是做生意的,盘了间面点铺子,两夫妻在店里忙活,早出晚归的,老母亲在家带孩子。沈蓁蓁搬来半个月都没见过那对夫妻。
    赵氏坐了没多久,便起身告辞家去了,如意还塞了小半个夏瓜给她带回去。
    周家那边折腾了大半个时辰,动静也渐渐停了下来。
    两人坐着说了半晌话,蚊子太多坐不住,也回房睡去了。
    梁家这边。
    梁珩正点着油灯看书,临近考试了,前些日子赵氏买了几斤桐油回来,专门给梁珩用。
    正看着书,赵氏就端着茶盘进来了,盘子里装着几块红瓢黑籽的夏瓜,煞是好看。
    梁珩放下书,笑道:“今儿什么日子,娘还买了夏瓜。”以前赵氏恨不得一文钱扳做两文钱用的,除了必要的开支,从来舍不得多花一文钱。
    赵氏道:“沈娘子家送的,说让你也解解暑。”
    梁珩愣了一下。


上一章
返回

书生撩人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