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石器去种田(GL)

第16节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18528687的地雷
    这篇文周四就要入v了,谢谢小天使们的陪伴!虽然一直说我短小,但其实我还是很开心的……一直果奔的我要去为三更爆肝了
    还有……我真的是隔日更,工作党伤不起啊tat
    第24章 竹蜻蜓
    “你们两个怎么下来了?”松放下石锄,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一群男人大冬天赤着身子干活还热的满头是汗。
    “没事干来看看。”唐筝一手扶着坑底的入口处,一手扶着身侧的荆小心地往下走,通道没有做出台阶,完完全全的斜坡怕她摔着。
    在已经挖出的一块平地上站定,周围大约有了两米见方的空间,顶部距离上头地面差不多五米的样子,这个距离刚好离开了表面的冻土层,到时候再往下扩。
    泥土有热惰性,他们现在站的这一层便是恒温层,能细微的感觉到这里的温度要稍稍高一些,只希望再往下挖时别渗水出来,要不然没有水泥之类的东西灌注整个窖就废了,到时候只能另选地方。
    “两边都挖两根竹竿的长度,往前挖五个,多久能好?”唐筝四周看了看,向松问道。
    松掰着手指数了数,说道:“三天吧,要不是得有人把泥送出去,还分了一半出去砍树,明天晚上之前就能好。”
    “不着急,慢慢来。”唐筝算了下,整个窖身挖好大概要五天,比预想中的快一点。
    入口不大,唐筝让过运泥巴的人觉得自己在这儿有些碍事,索性跟松打了声招呼准备上去,“我就不在这儿捣乱了,你们忙。”
    “行,去和萸他们玩儿吧。”松咧嘴笑了笑。
    唐筝一头的黑线,萸是那两个小屁孩儿中的女孩子,这两个娃娃皮得很,整天闹着到处跑,她一个芯儿加壳三十朝上的人,让她带着荆还行,毕竟乖巧,去和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子玩这不是要她老命么。
    白了松一眼,唐筝拉着荆出了甬道,上面的蜂把绳子放下来把她们两个吊上去。
    上了地面,四周的族人都忙的热火朝天,唐筝一时间不知道该干嘛,扭头看向一直跟在她旁边的荆问道:“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么?”
    荆想了想,摇了摇头,平常都只是跟在唐筝身边要么发呆要么帮忙,自从逃离了那个地方就一直找不到事情做了,何况现在是大雪封山的雪季,植物都很难找的。
    唐筝撑起手臂摩挲着下巴想了想,似乎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瞥见旁边又在玩雪玩的开心的两个孩子,再看看身边闷闷的荆,想着要不然做个小玩意儿出来玩吧。
    搜刮了一下脑子里自己会做的玩具,似乎就数竹蜻蜓最简单,材料也是现成的。
    迅速拍板决定,唐筝拉着荆就往外面跑,天知道一向慢慢吞吞的她今天吃错了什么药这么火急火燎的,大概是跟孩子在一块儿呆久了愈发有童心了吧。
    猝不及防之下荆被拉了踉跄,跌跌撞撞地跟上唐筝的脚步,虽然不明白她这次又要做什么,不过似乎已经习惯了跟在她身后,做什么都不重要。
    从新砍下来的树上剥下一块树皮,唐筝又带着荆窝进了枝工作的棚子里,跟枝说了一声,要了一根竹竿和石刀就开始自己瞎忙活。
    “在这坐一会儿,我做件东西。”把所有东西都整理好放在手边,唐筝对坐在她旁边的荆说。
    荆“嗯”了一声,抱着腿,脑袋搁在膝盖上歪着头看她。
    唐筝搓了搓手,刚刚洗完手之后就一直很凉,僵着不太舒服,之前想着山洞里暖和就没考虑做点炭出来取暖,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以后也总不能在洞里窝一辈子不是。
    手搓热了,唐筝把地上的竹子拿起来劈下一根竹条,切去内外两层,最后留下十公分长,一公分宽,半公分厚的竹片。
    拿一根绳子比着长度对折,取个中点刻上记号,削上一根圆形的竹签对准记号处,两只手快速搓着钻孔。
    钻孔是个体力活,没一会儿唐筝就觉得手臂发酸,手掌心里有点发烫,明明看樟钻木取火的时候很轻松的样子,自己做起来却相当吃力,好在孔最后还是钻好了。
    竹片两边用石刀削成反向的桨页,在新剥下来的树皮内侧摩擦圆滑,除了费劲之外树皮的效果要比砂纸还好上一些。
    最后把适当长度的竹签卡进中心的孔里竹蜻蜓就算是完成了,很简单的小玩意儿,唐筝小的时候爷爷就这么给她做着玩儿,小小的竹蜻蜓举在眼前颇有些怀念。
    回忆了一会儿自己的童年,唐筝收回思绪转过头看向荆时她正歪着头看她,忍不住弯起嘴角轻笑了一声,荆发呆的时候总是格外的可爱。
    “呐,这是送给你的。”唐筝将竹蜻蜓递给荆,心里竟然隐隐有些忐忑和期待,希望她会喜欢自己做的东西。
    荆接过竹蜻蜓拿在手里,心中欢喜自然是有的,只是这从未见过的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实在想不出来,转而又用疑惑的眼神看向唐筝。
    “啊,这是用来玩的,我教你。”暗骂自己又犯蠢了,唐筝撑着地转了个方向,同荆面对面坐着,取过她手里竹蜻蜓,双手合拢把竹签的部分放在手心里,手掌一错,竹蜻蜓旋转着自己的桨页向上空飞去。
    两个人抬头去看飞高的竹蜻蜓,唐筝用的力道小,竹蜻蜓在触到房顶时直直地掉了下来,正好落向身边。
    唐筝伸手捞过落到半空的竹蜻蜓,再次塞进荆的手里,笑得有些小小的得意,“喜欢么?”
    “嗯。”荆轻轻地应了一声,双手捧着竹蜻蜓,眼睛亮亮的,唐筝见她喜欢自然也高兴,嘴角的弧度愈盛。
    玩了两次荆便不愿再玩了,放在怀里很宝贝的样子,唐筝挠了挠后脑勺,这玩具不用来玩还有什么意思,劝了一次荆只是摇头,还想再劝时远处两个小娃娃跑了过来。
    “榛!刚刚那是什么?会飞的那个!”珀兴冲冲地扑过来抓着唐筝问道,他是萸的胞胎,是哥哥还是弟弟暂且分不清楚,这么幼稚的样子想来应该是弟弟,相当的调皮。
    “呃......”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唐筝一时间愣住了。
    “快说嘛,快说嘛。”珀不依不饶地摇晃着唐筝的胳膊,小小的孩子力气还挺大,晃地她整个人都有些吃不消。
    弟弟闹开了,萸也跟着追着她问,两个人左右开弓弄得唐筝一个头两个大,正准备说些什么,荆怯怯地伸手拉了珀一把,有些犹豫地把怀里的竹蜻蜓拿了出来。
    珀见了正是刚才飞来飞去的东西,一喜,刚要伸手去拿,唐筝快他一步先夺了过来,重新塞回荆怀里。
    舍不得还要拿出来,当她看不出来下嘴唇都要咬红了么?
    两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直觉要伸手去抢回来,唐筝一手一个把他们拦下,凶道:“那是荆的,不准再抢了。”
    唐筝把气势摆开来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严肃的,在小孩子眼里甚至有点儿吓人,两个娃娃乖乖闭了嘴,毕竟在他们眼里就连族里的大人都得乖乖听榛的话,要是惹她生气了免不了被母亲胖揍一顿。
    见两个孩子委屈地瘪嘴,乖乖安静下来,到底是四五岁的小孩儿还不懂事,唐筝无奈地叹了口气,放缓了声音说道:“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就算再喜欢也不能上手,知道么,想要我给你们两个再做一个就是了。”
    “真的么!榛最好了!”唐筝话音刚落珀和萸便又开心地笑了起来,小孩子的脾气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着实让人伤脑筋。
    之前做的时候还有点儿生疏,这会儿唐筝没多久便又做了一个出来,教会了他们怎么玩儿后就把他们赶了出去。
    一时间两个孩子兴奋地找不着边儿,竹蜻蜓上上下下飞舞着,欢笑声回荡在整个空地上。大人们朝他们看去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大抵又是榛搞出来的新玩意儿,总是很神奇。
    看了会儿外面嬉闹的珀和萸,唐筝收回视线转头发现荆还在盯着外面看,面色沉了沉。
    她送出去的东西是可以随便就给别人的么?就算是不想她为难也不行。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唐筝伸手捂上了荆两边的脸颊,在她还没回过神的时候恶劣地开始揉搓起来。
    “唔......”荆被揉的手足无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只能任她□□。
    唐筝松开手时,荆扬起小脸,一脸不解地看着她,好看的眸子因为唐筝刚才的举动变得水润润的,惹得唐筝又伸手捏了两把她的小脸蛋,恶形恶状地说:“我送的东西不准乱给别人知道么!”
    荆小幅度的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大概是知道自己这次惹恼了唐筝,任她在脸上捏了好几下也没有生气。当然唐筝也没有得寸进尺,感叹着小孩子的皮肤真是好,过了把手瘾就松开了手,看着被自己揉地红红的小脸蛋,竟然觉得更可爱了,内心丝毫罪恶感都没有。
    闹了一会儿,唐筝回头看了看枝,她身边已经堆了不少的竹片,看上去差不多够用了,索性让她停了手进行下一道工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18528627、辰音scx、秀秀的地雷
    emmmm,少投地雷把钱留着卖书看呀小可爱们。
    第25章 气候
    削去竹片外面的青皮叫做杀青, 烘干竹片叫做汗青, 用水蒸煮竹片叫做煮青, 唐筝现在教枝做的便是煮青。
    架起陶锅烧开水, 将竹片都放进去煮上一会儿就行,只是也不能太久, 具体时间唐筝不是很清楚,只是刚好听过这道工艺而已。之后把竹片捞出来自然晾晒, 去掉里面的水分后便能使用了。
    用水煮过的竹片内部的纤维结构更紧密, 更富有弹性, 也能一定程度的起到防虫蛀的效果。唐筝把里面的道理一一用简单的表达方式讲给枝听,至于具体煮多久更好还需要她自己去实验。
    “差不多就这样, 过会儿拿出来的时候小心烫到手。”唐筝用树枝翻了翻里面的竹片, 回头对枝说。
    “好的师傅。”枝点了点头,眉头紧锁还是一副思考的样子,大概是在消化之前唐筝教的东西。
    放下树枝, 唐筝拍了拍手去掉上面的竹屑,之前闲的厉害, 这会儿刚忙完这边儿, 那头的山又找来了。
    “师傅, 我弄得差不多了,你来看看。”山从圆形的窑里探出头来朝唐筝喊道。
    “来了。”
    让枝看着锅,唐筝往窑那边去,身后的荆也爬起来跟上,活脱脱一条小尾巴。
    两个人进了窑口, 四周都是褐色的砖块,对于唐筝来说是古老而怀旧,对于荆来说却是新奇的体验,仿佛自己造了一个山洞一般。
    转上一圈四周看了看,没有透光的地方砌得都很严实,整个窑形状圆润,能看出山的用心,只是抬头向上看去还空了一个大窟窿,唐筝疑惑地问道:“上面怎么不砌上?”
    山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砌不着了,上面不知道该怎么塞。”
    唐筝轻笑着摇了摇头,这徒弟怎么就这么死脑筋呢,“里面不行你就不会从外面爬上去么?”
    “我,我怕把刚砌好的弄塌了。”山着急地解释道。
    唐筝一时无言,这蛋壳形可是非常稳固的结构,哪有那么容易塌,可原理说了山肯定听不明白,只得无奈地说:“没那么容易塌的,我上去砌,你把东西递给我。”
    “哦,好。”
    山忙不迭失的点头,唐筝带他们出了窑,从后面爬上去,手里端着装满泥的陶碗,山从下面把砖一块块递上去,没多久,唐筝封上了整个窑的最后一块缝隙。
    整个窑前面有很大一块地方没有砌上,窑身正对南方,开口则朝西南,大约是两米半的宽度,一人高。
    沿着地上还没磨蹭掉的之前画的圆形上取一米的宽度在缺口处向外砌一个圆弧形的窑口,有点像西方的小门,下面是竖着的长方形,上面一个半圆,正面封口的时候底下一段架空用来进气,上面再留出一个口子,用来往里面投放干柴,整个结构从上面看上去像是一个烧瓶。
    剩下旁边一个大豁口,那是用来搬东西进去的地方,没有条件做个厚实的门方便开关,捏一块弧型的陶板盖上,烧陶的时候再用泥糊住总是没问题的。
    三个人一起砌到太阳西斜的时候堪堪完成,明天只需要让山多弄点泥浆,把窑里里外外再糊结实一点,做块板子盖上去,用火烘干了就算大功告成了,之后便能大批量的生产陶制品,或是烧制砖瓦了。
    之后几天的进程倒是出乎唐筝意料的快,是她少算了女人们的战斗力,她们处理那些皮毛根本只需要一天时间罢了。之后跟着一起加入了挖冰窖的行列,挖完了整体面积又向下扩了一米的深度,最值得庆幸的当属地下没有渗水了。
    恒温层的泥土其实比较松软,唐筝让人把砍下来的树干拿来给整个冰窖里做框架支撑,防止之后出现塌陷的情况,四周的泥土夯实,用竹竿丈量着尽量弄得方正平整,方便以后堆砌,整个工程最简单的部分才算告一段落。
    --------------
    俗话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时来铁变金,运去金变铁。
    这句话说的果真不错,在冰窖挖完之后的那天又下起了雪,一下就是整整两天,好不容易加快的进度又硬生生的被老天爷拖了下来。
    昨天夜里总算等到雪停了势头,唐筝决定抓紧时间带人去下游的河里把冰块捞上来,天还没亮就把人都叫了起来。
    “榛,我们都准备好了。”松的背后站着一票人,男的女的都有,手里拿着特意做的粗绳子和凿子之类的东西,还有两个特意做出来的竹排,前头牵上了绳用来做拖车,或许其他季节不太好使,但现在地上全是厚厚的积雪绝对没问题。
    运送冰块需求的劳动力极大,几乎三分之二的族人都在这个队伍里,只有留了几个行动不便的和年轻的孩子在族中守着。
    检查了一遍需要带的东西,唐筝向松点了点头,“可以了,走吧。”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沿着溪流往下走,因为这条溪水上游没多少路便是分叉口的缘故,他们旁边这一段的水流比较急,不冻冰,往下走大概一个小时不到会有一条大河连着一片小型的湖泊,那里的水缓,入冬这么久想来冰层应该很厚了。
    走过的地方都用竹排压在下面,人站上去踩实了弄出一条路来,到时候运冰块回来的时候方便。
    “呼,这天越来越冷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唐筝把手捂在嘴前呵了一口气,说话间有白色的雾气从嘴里被气流带出来,刚出门没多久鼻头便被冻得通红。
    以前的榛对时间没什么概念,日子千篇一律的过,回忆起来也不知道这雪季到底有多长。
    唐筝现在记着日子,粗算一下这雪也下了快两个月了,天气却一天比一天更冷,一点点回暖的迹象都没有,放在万年之后大概只能是大东北,哈尔滨之类的地方会有这样的气候才对,搁在这一块儿显然不太正常。


上一章
返回

重生石器去种田(GL)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