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薛蟠之闲话红楼

薛蟠之闲话红楼_10

    敏儿从小和老二的关系就还不错,就是你进门之后才分生了起来,这些年我说了她那里一直没有个好消息,让你多送点补品,也要多上点心,你呢?请过一个御医给她去看看吗?有要过生子秘方去给她试试吗?两个孩子的妈了,不会连怎么调养,会好生养都不知道吧。
    现在好了,弄了个过继的孩子,还继承香火,谁知道那个小崽子到底本性如何,这以后的事情谁做的了准,为万一他女婿走在前头,敏儿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傍生,那个半路去的能针对她好。就是看准了我们贾家没有反应,江南太远,鞭长莫及么!这不就是你平时太不勤快导致的,老二家的,倒是说句话啊!”贾母一口气把王夫人数落了一通,根本没有给一丝辩解的时间。
    这厢王夫人只能在心里腹诽,贾敏与贾家的关系渐渐疏远是因为老太爷去世的关系,在家里本来是贾公与贾敏的关系最好。老太太您倒是疼女儿,怎么不见多包点好东西送过去,这倒好责怪起她来了,她和贾敏的关系不好老太太又不是不知道,让她说多说一个字都是错。
    “老太太,这事情是我不仔细,这不这段时间都忙着元春的事呢,她过了年肠胃就一直不太好,没能顾及到敏儿妹妹那里。现在事情已经成了,要不再想个法子,还是要自己生的一个才能安心。您看呢?”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王夫人一眼,倒是心疼起她孙女元春来,那个小娃娃一张肚子疼也要忍着的脸倒是让她心疼。想着那个远在江南的女儿,以前就是太惯着了,现在倒是连通知家里人这样的大事都不知道提前了,要是说了一声还能让她受委屈,让林家做成这件事情。
    这倒是贾敏足够了解自己的娘家,才特意做出这般的安排,否则林家过继的事情被搅黄了之后,万一后面没有一个孩子,或者说是没有一个儿子出来,不好做人的还不是她自己。要是后面有了孩子,也没有关系了,反正一个两个都是过,谁说不是亲生的关系就不好。贾家那两个到是亲生的,大哥和二哥的待遇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区别,这里头的原因她这个做女儿的弄不明白,也不指望贾母弄明白林家的事。
    贾母想了半天还是不甘心咽下这口气,端起了茶喝了一口,“这样,从我这里把邱嬷嬷给敏儿送去,她惯是会调养人身体的,怎么也能给敏儿养出个孩子来。还有,也不至于在江南一点风声都听不见。”说罢似笑非笑地看了眼王夫人。
    王夫人这会是听出了老太太的嘲讽,这是说着薛家就在金陵,却和自己不亲近的关系。那个薛蟠在她的印象里也是个多灾多病的,薛家又是一届商贾,还联系亲近个什么啊。倒是徐嬷嬷也没了消息,那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反正出不了幺蛾子,又离着京城山高水长的,何必联系呢?想着薛父那个样子,王夫人可是知道自己的妹妹和薛父关系好的很,才不会透点什么出来呢。
    “老太太说的是,这会儿我就去安排,让邱嬷嬷带着药材食房一起去。”王夫人马上点头应到。
    贾母看着王夫人的样子,也不去想她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也是没有人可以用了,老二在朝为官,珠哥要读书今年就进考了。老大的家里刚出了丧,都不能跑一趟江南,就让邱嬷嬷去吧,也是跟着自己二十年的老人了,也是从小看着贾敏长大的,她的话多少贾敏能听进去一点。
    王夫人走出了老太太的院子,整个人都松快了下来,她的嘴角微不可见的翘了起来,送个邱嬷嬷过去有什么用,就是送个真神过去也是生不出来,这几年都不见动静,你一个嬷嬷就能起到作用,反正她是不信的。就是真的生了,不说男女,这养子亲子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她这是高兴,老太太对那边不满就好,也不知为什么她就是不喜欢张氏与贾敏这样的读读得再多还不是在后宅里头一辈子,又有什么差别,凭什么比别人高一等了,没见着张氏也是撒手人寰,贾敏命中无子么。她的元春可是不能走这条路,手中握住的东西才是真的。
    只是,这人的命真的不好说,天注定的,出了个薛蟠这个孤星乱世的批命,后面的指不定都能改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谁哭谁知道。
    苏州贾敏倒是接到了消息,说是邱嬷嬷要来,其实这也有点不和规矩,她都是嫁出的女儿了,家里还送个嬷嬷来,但是就算能和贾家讲规矩,也不能和自己的亲娘说啊。就像贾母想的那样,对于邱嬷嬷,贾敏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那还是个脑子清楚的,不会出歪点子,当然这是在正常的情况下。
    这头,薛家自是知道了林家的消息,薛父还给去了贺礼,这也算是庆祝林海后继有人了。林海也让林瑜与薛家多亲近一点,平时给薛蟠去的信里,也让林瑜写一些去,他想着林瑜年长几岁,算是薛蟠的哥哥,与他也能共同的话题。这一来二去的,薛蟠还是和林瑜交流上了,这其实是薛蟠见人说人话的本事,但那个林瑜倒是个有才学的方正之人,这点林海与其族老可是没有看错,日后万一林海有了亲子,这兄弟兄妹的关系不至于差了。
    这也就是,什么样的人想过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用什么眼光看人,人也用什么眼神看你吧。
    ***
    薛蟠这头正念着书,准备明天就开始童试,不知不觉肚子饿了,就夹起了边上的糕点,一咬下去,好家伙,一颗牙掉了下来。薛蟠就觉得嘴巴里面有点不对劲,把满口的东西吐了出来,就在碟子上看到了微微沾着血丝的小牙。他看了看铜镜,哭笑不得,这是成了无齿小儿了,虽然本来他就是小儿。
    “哈哈!”宋诠看着徒弟闭紧嘴巴,不愿开口的样子,和平时一派小大人的样子倒是相去甚远,心里直乐呵,这可是要画下来可是不错的纪念。以后,可以用来作弄蟠儿的,“给我看看,这就是那颗牙啊,留着留着,你这一口牙还有几年要换呢?怎么就不说话了?”
    “先森——”薛蟠这一开口倒是真的漏风了,又是闭紧了嘴巴,这样的尴尬他可是很久没有过了,这日子过的都忘了还有这样的事情了,换牙什么的,真会让人说话透风的。
    真小孩不计较,他这个假小孩可是在乎面子的,还好就是在家里。
    “蟠儿这可不行,改明儿你就要去考试了,总不能一句话都不说吧,跟大人们还是要问好的,你可安心吧,没人会笑你的。”宋诠看着薛蟠这小孩脸皱着的样子,又是偷笑了起来,没办法能看到平时清冷的人成这样不容易,他真的考虑作画纪念,要说他自己儿子当年长大的时候,怎么没有见着这么好玩呢。
    不开心了,薛蟠决定还是避着先生,先去看看宝钗,还在咿咿呀呀的妹妹总不能笑他,都是无齿小儿么。
    “啊——,给我仔细看看,蟠儿这是要换牙了,以后可是要注意着牙齿了,特别是平时里的漱口茶千万别忘了。”薛父倒是一本正经地在屋里对着薛蟠说道,也不去看薛母捂嘴笑的表情,让蟠儿郁闷的样子。
    薛蟠点点头,他当然记住了,这是古代没有拔牙镶牙一说,保护牙齿是一个吃客的基本。就是薛父说的这茶,是饭前饭后都可用的,偏用浓茶,也是清口的作用。大庆朝的时候已经有牙刷了,牙膏倒是不见到,普遍大家都用青盐代之,饭后的清口也是极为重要的。
    “别想着这些了,蟠儿明天就要去考试了,可是放松点,大不了等来年。”薛母其实是自己心里头紧张,都拉着薛父说了好几个晚上了,想着考上了童生的高兴,又想着考不上要怎么安慰儿子,最后才憋出了这句话来。
    这可是没什么问题吧,薛父与宋诠都是这样想的,只要没有意外。
    ☆、22、惊雷落阴谋
    二月初的时候,一份秘折被送到了皇上的手里,里面写着是一件诡异的事情,两淮一带接连几个防汛的堤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坍塌,有的是有了小的损坏,而另一些则是从底部的石块上出现了毁坏。但是这些堤坝倒不是在主要的河道入口上,那些地方都是些小县城,几经查证没有认为破坏的痕迹,而是自然的风化损毁。
    “老三,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在御书房皇上叫来了三皇子与五皇子,他们都在工部里当着值,不过郇昰是今年刚刚被父皇扔进去的,说是要给他一点事情做。
    三皇子郇昶恭敬地接过了父皇手中的秘折,这上面说的几个地方虽是小县城,但是在两淮流域离着扬州、金陵这样的繁华之地已经很近了。“儿臣记得根据工部的资料记载,这些堤坝都是前朝修建的,但是在十年前都被重修修缮过,要说才十年的时间,就损毁到这样的程度,却是有点过于快了。”
    “老五,你那些工部的资料看完了吗?”皇上转而去问郇昰,“就像你三哥说的那样,这个损坏速度,是有点快了,对了十年前去那里重修的人,是李铭吧,这个老家伙倒是走得快,现在那里修缮的资料留的全吗?”
    郇昰脑中过了一遍,工部的东西又多又杂,他才进去小半个月也不到,不可能什么都能清楚的记住了,不过也算巧两淮的他还就是看了,这不是盘算着能去那边看看吗,总是要摸清楚情况才行。“李铭大人留下的修缮资料都还在,没有被那场大火烧了,不过都是后来副官誊写的副本,最开始的记录只有扬州一个地方的了。”
    说起来十年前,大庆朝的一切都算是稳定了下来,于是今上开始兴修水利,主要是准对黄河一带,而两淮流域因为前朝的堤坝还可以使用,就先进行了修补而不是新建,当年主持这件事情的人就是已故的李铭大人。
    那个差事完成的不算顺利,就在三年后工程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大人所住的府衙突然失火了,还好没有出现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最原始的工程记录的册子们却是被烧毁了,抢出来的是为了以防万一的副本。
    这场大火让李铭险些被烧毁了脸,好在当时他藏身到了一个水缸里,才避过了一劫,只是这样也使他肺气不足,后来故去时候才四十多岁。
    “那个时候的火势凶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们今个仔细查查那些副本,然后动身去一次两淮。赶在夏季的潮汛来之前,把这事情给查清楚了。朕已经派刘宇前行一步,去往扬州,先把那些损毁的地方给加固起来。”
    “是,父皇!”郇昶与郇昰齐齐领命,准备一查两淮堤坝之事。
    “五弟,我们在如皋县已经有小半月了吧。”郇昶与郇昰正徒步在一条山间小道中,他们带的侍卫不多,加上他们才一共四人,为的就是避人耳目,而到今天为止,凡事出现了堤坝损毁地方的县城他们都已经走过了。“前头,刘大人也已经修缮了几个地方了,村民们也都说没有什么陌生异常的现象,这事情多半和当年的修缮不到位有关,你说呢?”
    郇昰没有立刻接话,只是默默地看了一眼他的三哥郇昶,这两个月一路他们两人倒真是在一同办差,都没有离开过彼此,却是让他看到了这个三哥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也不像在父皇与大臣面前表现出来的那样无争。
    太子是皇上的心头好,二皇子是个纨绔,三皇子与世无争,五皇子是个面瘫,六皇子平易近人,余下的两位还小,这是京城人的认识。
    郇昶并没有指着他这个五弟会马上回答,而事实上除了父皇问话的时候,他的五弟会多言几句,平时都是沉默寡言的很,读得书也是传统文士不怎么碰的西洋之学。“当年,也透出过风声,说是修缮的银子短缺了一部分,不过后来被李铭证明为诬告,现在看来并非空穴来风,这几个县城的衙门可都不错,那样子可不像是他们平时报上朝廷的收成持平,没有过多的银钱。”
    “几个县城的帐里面是有点问题。”在郇昶说了一大串之后,郇昰总算是冒出了一句话。
    郇昰讲话要当面听,才能感觉这个语调的不对劲,就像是一条直线,不带起伏的声音,这个毛病皇上让给改,却是在宸贵妃死了之后就更加改不了了。这些年大家就习惯了五皇子的脸上永远是没有多少表情的,有着一对死鱼眼的眼神,还有开口就是直线的音调。
    然后呢?郇昶指着他在继续说下去,却又等不到后文了,刚想再追加着问一句,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县衙。
    “还要把剩下的那部分看完才知道。”郇昰抬了抬头,看着天色,似乎昏暗了一点。
    两人却是都下了马,进了县衙。
    “三皇子、五皇子,今个还是先用过晚膳,再看账本吗?可不要累坏了身子,要不歇个一两天,卑职带两位在县城上转转,明天就是集会了。”如皋的知县迎了上来,他心里其实可是希望能快点把这两尊大佛送走,这帐查了也有十天半个月了,库房的明细都是清楚了,怎么还没有结束啊。
    “不急,这堤坝的事情,事关重大。从农田收作到沿河百姓的身家性命可都在上面,父皇派我们来就是希望以防万一,不要有事故出现,查个账本是必须的,吴大人你说是不是啊?”郇昶边说边进了库房,今天还是得熬在这里,好在快了,只剩下了最后一年的帐要看了。
    吴县令立即敬佩地看着他们,“卑职就是怕两位皇子太辛苦了,也是臣下没有能为二位分担一点,就和以前一样让下人把晚膳送进去。那就不打扰两位了,卑职先退下去了,有事尽管吩咐。”这查账的事情还真是吴县令插不上手的,皇上派了谁来做的活,怎么可能让他人代劳。
    话说回来,都说三皇子好佛,与世无争,却是做事方正,不欺其下,倒真如传言所说了。就是那个五皇子从见面到现在,就没有开口过几次,真的是性格冷淡的很。
    翌日一早,吴县令擦了才脑袋上根本不存在的虚汗,今个总算是把那两位给送走了。却是在临走之前还在盛情相邀他们参加那个集会。“两位真的不多留一天,这样的集会在连办三天,今天是最后一天,平时可是不能一见的。”
    郇昶摇摇头,他们已经把有堤坝有问题的县城的账本都对好了,这下就是赶去扬州与在那边上的刘宇汇合了,结合大家手上的线索再具体分析。“吴大人不用忙活了,这样看就是汛期了,还是早早做准备,不用招呼我们了。”
    “刘宇大人已经在扬州等了有段时间了。”郇昰却是跟了一句,这让吴县令有些惊讶,没想到五皇子会说话,才后知后觉的尴尬起来,这是说人家刘宇已经等着了,他们两个能在这里玩乐吗,根本就是不可能留下,自己也是白热情了一把。
    “这是卑职疏忽了,公事要紧,公事要紧,两位一路平安。”吴县令看着奔马而去的四个人,望着扬州的方向心中不由一沉,这事情都是十年前的老帐了,不会真的有什么问题吧?那么,他这个县令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郇昶与郇昰急赶慢赶到底没有让刘宇等很久,几个人在扬州汇合了。
    “三皇子、五皇子,微臣已经把出了问题的堤坝都暂时加固了,进一步的修缮还要等皇上的旨意,是不是派工部与户部的官员下来看了再做商定。就是这毁损里面的事情,多半是当年的修缮不利所造成的。不知道两位在查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线索。”
    “刘大人辛苦了,我兄弟二人倒是有一点发现。”郇昶看着郇昰的样子就不像是要开口说话的,他拿出了两人一起记录的册子,“这里面都是我们写下的与户部、工部留档有所出入的地方,县衙上的明细有的地方模糊不清,有的则是缺失了一部分,而那些年份都是在李铭大人修堤坝的那三年。”
    “要说当年的原始记录只剩下了扬州这一块的,明天我们一同去看看。然后在比较一下,如果这事情是真的,那老李大人也是犯糊涂了。”刘宇与李铭年岁相近,都是皇上的近臣,其实要说这账本是作假掺水分的,他本是不相信的,只是事实面前不容狡辩,这出了事情的县衙的帐都是后来誊写的副本,而与地方上的对照了之后,或多或少,都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还是看看扬州的情况再说吧。”
    *****
    京城贾府,元春看着窗户外面的景致,想着已经是五月了,梦里面康顺五十四年的这个时候,江南可是一反常态的下了一场大雨,三皇子郇昶就是去那里办差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危险?
    贾元春已经三岁多了,与通常的孩子不同,三岁的她可是懂事的很,平时也得贾母的欢心。要说原因,她把原因归结到了自己的梦上面。大概从半年前前开始她就开始做梦,倒是断断续续的,而说的应该就是她自己后来的事情。
    一开始元春当然有点惊慌,想要告诉母亲王夫人,但是梦里面的王夫人并不喜欢这般性格人,好像她更偏爱伶俐懂事的人,于是元春也没有透出半分来。慢慢地她发现梦里的事还真的都能够对上号来,就像是贾家所发生的那些事情,比如她大伯母过世的日子就一样。
    要说一般的梦应该是早晨醒来就忘了的,但是元春的这些个梦却是越做越让她的性格也发生了转变,就像是瞬间长大般似得,莫不这就是自己以前就经历过,才能这样的得心应手,元春如是想着。
    可也是似是而非,因为梦里面这个时候自己,应该是已经比现在大了个四五岁才对,可要说有什么和梦中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一点之外也没有别的了。梦里面的事情说到了很后来,她十四五的时候进了宫,后来成为了三皇子的身边人,再后来当今圣上过世了,三皇子成了新皇。
    而也就到了这里梦就断了,后来也就是重复着内容,就像是要把这些梦境刻到灵魂里面似得。她记得最多的就是三皇子郇昶,因为他是自己后来的夫君,所以一些三皇子的事情梦中也有出现,里面就有说就是今年三皇子去江南办差,遇到了提前来的潮汛。后来貌似牵扯出了一桩大案子。
    元春拍了拍脸,这梦说它清楚,也是正站在那个自己的角度上,但正因为是她的视角,很多事情却又都是含糊不清的,这与现实对照起来,却是虚实不能搞清楚了。可其实元春在内心深认定了那些就是自己以后的经历,这是个预知的梦境了。
    话说回来,郇昶不会出事吧,他可是自己以后的夫君啊。
    要问一句元春的梦里,怎么只有三皇子郇昶,没有五皇子郇昰啊?
    那她可就是不清楚了,这在梦里可是没有预见的。只是,依稀在梦的后来说了三皇子登基的时候,他的兄弟只留下了义忠亲王与忠顺亲王,五皇子应该不是这其中的任何一位,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可是没有说。
    梦境是不是原来的轨迹,元春自身也已不是那个早就应该十多岁的元春,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发生,而开始就是这场将要到来的暴雨。
    “轰轰轰!”一道大雷落在扬州城外的上空,暴雨将至。
    作者有话要说:  就是元春没有像原著的时间出生,晚了很多年。
    她做了原著里面她自己经历事情的诡异梦境,但是这些是残缺的,毕竟梦只是梦。
    所以,不是重生,可是这种梦因为就是原来的轨迹,所以被元春记住了,并且让她性格也发生了改变,成熟了起来。
    至于会不会因为记得太清楚,发生问题就不好说了。
    ☆、23、缘情尚不知
    就说第二日,郇昰三人一同去了扬州的库房,开始对照起那些账册来,却是和上呈京城的原始账本没有什么两样的。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也不得不怀疑,当年副官誊写的副本账册都是有问题的,而那场大火的起因也变得古怪起来。
    “不行,微臣还是想去看看,如果当初只有扬州的帐是对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只有那里的堤坝才是好好修建的。现在,虽然没有什么相关的问题呈报上来,但是那是真的没有,还是没有发现,还是未知之数。微臣还是去汛期里最重要的固安县看一下。”
    刘宇却是心中不安起来,如果当年两淮一带的修缮有问题,那么扬州就真的没有问题吗,是因为这里是商贸往来的门户之地,不敢在上面做手脚的缘故?还是要谨防一步的,这人心要是变黑了,真的会考虑这么多?他还是趁着汛期还有一个月才要到的时候,去看一看的好。万一有什么问题,也不至于没有一个防备。
    “刘大人言之有理,那我们也去峰南县看一下吧,那里也是险要的地方。”郇昶说着看向郇昰,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扬州这一带要是有了问题,那可是个大问题,他们两个皇子也是担不起这个过失的。
    郇昰想着扬州边上除了固安与峰南外,还有一处胡海也是重要之处,只是相比之下,那个地方的潮汛没有那么的猛烈,却也不能放在一边了,“一人一处,我还是去胡海吧。”
    就这样三人却是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去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郇昰到达胡海县的第二天晚上,夜里落下了一道惊雷来,伴随着的那道闪电却是将整个天光都给划出了一道口子的感觉。紧接着就是暴雨从天而降,似乎像是要把整个胡海县淹没的感觉。
    “快点,起床!下大雨啦——”这样的叫喊声在县城与边上的村庄里都响了起来,却是不成想这样的叫喊声根本就是淹没在了雨声之中,大家都向着高处的地方跑去。
    郇昰看着窗外的雨势,就是鲜少有表情的脸上都是皱起了眉头来,这个样子怕是不妙啊,如果连着下一个晚上,怕是周围的田地都会被淹掉。郇昰还没能来得及到河堤上去看一下,不知道那里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还有县衙中已经派人过去了吗,这个雨势是必须要抢险才行的。
    “五爷您现在去堤坝会不会太危险了,还是往地势高的赶吧。”殷溪侍卫跑了进来,他的浑身都已经湿透,那个湿透的衣服,简直可以凝出一大盆水来。“卑职刚刚按着您的吩咐去了县衙,督促县令快点抢险,他已经在安排人手马上赶过去了。县令说胡海县这一头的堤坝没有问题,应该能让水流得到舒缓。”
    “还是要亲眼看一下,那个县令他自己去看过?他不是去年中秋后刚调任到这里来的,就能那么肯定。”郇昰也是发现了这里的几个县令都是刚到任不久的,也不知道他们对于治下的情况有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
    “看那位的脸色不像是没有把握的样子。”殷溪侍卫想着胡海县令的脸色,和郇昰一起出了门。马上骑马急奔向堤坝的方向,等他们刚到的时候已经是清晨十分了,但是这雨势阴沉的连一丝的亮色都没有。
    郇昰就看见衙役们与召集来的工人们都在抢险中,这条支流的水流已经很大了,眼见就要漫过河堤,也是县令说的,应该没有问题,才能一直挺到了现在。
    就在大家拼尽了全力里,与天上的大雨做着分秒必争的对抗时,抢险工作一共持续了三天三夜,沪海县令前来呆了一整天,又是退回了县衙安排着百姓的疏散工作,都向西边的地方迁走。
    却说郇昰也在这里呆着三天了,见那雨势似乎要减小就要准备回去的时候,那个胡海县令也是来了。“五皇子,您看这里应该也能够挺过这一关,要不您就先撤离吧。”他看着郇昰一同下去抢险心里总是提心吊胆的,就怕五皇子出个什么好歹了,皇上的怪责他能担得起吗。
    “熬过了今天,如果没有问题,我就回去。县城里都已经疏散了?”郇昰望着胡海县令,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他今天看着堤坝的神色有点奇怪。
    “都已经疏散了,只怕经过了这一次,扬州这一带都要好好整修与重建一番了。”胡海县令却是眼光闪烁的看着河面,今天着雨势可是一定得小下来啊。不然,他把心一横,还是先回府就准备走人。“五皇子,卑职在县衙中还有事情,就不在这边了,您也是快点回来,退到安全的地方去吧。”
    就在大家以为能够熬过这个夜晚的时候,子夜的时候,天上又是一道雷鸣,更大的雨势压了下了,堤坝上的人们被这阵雨势给浇了个劈头盖脸,河上的水势一下子大了起来。“五爷不好了!出事了!”殷溪却是从远处奔了过来,郇昰在大雨声中也听不见他说的话。
    “五爷!县令,他,他跑了!”殷溪大口喘着气,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轰!——”的一声巨响,河岸决堤了。河水猛地就冲了过来,将众人打了个措手不及,都来不及想明白为什么一个时辰前眼见着就要抢险成功的样子,会有这番的状态,就都被卷到了滚滚大河之中。
    郇昰在落水的电光火石之间,终于想到他一直觉得不安的原因,原来从一开始就已经落到了一个局里面吗。如果没有早来的这场暴雨,也许一切就被遮掩了过去。


上一章
返回

薛蟠之闲话红楼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