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当攻穿成农家媳

第17节

    自打去年开始,广延村有关沈家的话题就很多。先是娶不到媳妇的沈家河终于在去年抱上媳妇,紧接着就是三胞胎的到来,让村民好生羡慕了一番,之后又是养鸡又是将菜当花种,就没个消停的时候。
    沈老爹和张婆子两人,对于想一出是一出的三媳妇,也满脸无奈。这让他们说什么好?养鸡这事经过他们同意,没什么好说的,种菜一事,更是没有任何可说道的地方,他爱种就种,只是不种地里,种在盆子罐子中罢了。花都种得,为何菜就种不得?三媳妇那是脑子灵活,敢想人不能想。就这么点小事便闹得村里沸沸扬扬,只能说村民见识少。
    不过话说回来,两老也没见过这些,对此很是新鲜。他们倒是要瞧瞧,三媳妇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这次方天林种的东西非常有目的性。家里吃的是荤油,还不常买,现在已经比去年他刚过来时好了许多,那也还是得省着用,素油更是一点没有。不是靖朝没有素油,而是农家里各个油水都不足,让他们选,自是荤油优先。况且素油一点不比荤油便宜,有不少甚至还要贵上好些。
    方天林便种了几盆豆子,用以专门留种。他还特意找了几个底部没坏的盆子用来种水稻,这些种子还是他特意让沈老爹去镇上买的。这一年来他除了在苍临县养伤期间沾过大米的滋味,可是天天啃面饼子,很是怀念米饭的滋味。要不是他并非那么挑食,口味突然强制被改变,他不消瘦才怪,身体哪可能有现在这么壮实?
    除此之外,他还种了棉花小麦土豆红薯等拉拉杂杂一大堆,靠墙摆了一溜盆子,那场面真是蔚为壮观。家里孩子们都被叮嘱不要去破坏三婶的心血,除了沈禾还小,需要人盯着之外,其他孩子倒是没有哪个这么手痒,拿这些当玩具耍。
    “三婶,又有一只小鸡躺地上了。”沈麦一路跑着过来,脸上都是汗,小脸皱成一团。他今年六岁,知道那只小鸡崽估计是没救了,心里有些难过。这可是这一个月来第六只,他还记得三婶说的话,等小鸡崽长成后,家里孩子每人都能分到一只,不管是让他们自己养了卖,还是杀了吃,都随他们。
    自打方天林随口说下这个承诺后,侄子侄女们都将这些鸡当作个宝贝对待,就连今年十三岁的沈松,想起来时都会去看上两眼。其他孩子更是只要闲着没事时,就会捉虫去喂它们,偶尔还会跑到鸡栏边上玩耍。等长大一些,能放出去了,只要一有空就去看着它们,生怕被谁给祸害了去。
    方天林也没想到他这么轻飘飘一句话,会让孩子们这么重视。他倒是没有敷衍他们,说得都是真心话。这次只是试养,他没有天真地以为靠这点数量就能发家。即便一百只鸡全都安然长大,刨去成本外,能赚个二两银子也就顶天了。在他看来,卖鸡还没有卖蛋来得划算,当然,这是在下蛋频率高的情况下,若能一年四季不断档那是最好。
    对此,方天林不抱太大希望。瞧瞧这才刚过去一个月,第六只小鸡就已经奄奄一息,等到鸡能出栏生蛋,还不知道能活下来多少。
    只是和嫂子弟妹养的一对比,这个死亡率便一点都不高。其他三人养鸡数量都相同,都是一家买了十只。大嫂养得最好,这期间只没了一只,二嫂和四弟妹各死了两只。方天林一百只只死了这么五六只,实在是让其他人都羡慕不已。
    养鸡各阶段死亡率不同,小鸡崽阶段是最容易死的,长大后,除了得鸡瘟,死亡率倒是大幅度减小,只要熬过前两个月,数量大致能稳定下来。按照当前这个死亡率来算,若不出意外,方天林那一百只小鸡崽,没准能活下来七八十只,要是运气再好一点,活个八九十只都有可能。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稳赚不赔。
    这种事还是要看个人天赋,羡慕不来。见方天林将鸡养得不错,姚大嫂几个便留意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方天林也就跟他们一样照顾小鸡崽,并没有哪里不同,便不再将目光放在鸡上面。
    方天林一听沈麦的话,当即将三胞胎抱到堂屋,让张婆子照看,自己则去了后院。
    有问题的鸡必须及时处理,不然将其他完好的鸡一并祸害损失就大了。
    方天林赶到鸡舍时,那只鸡已经死透,身体都僵硬了。一回生二回熟,他立刻将其拿到远处烧了,再埋到土里,随后将鸡舍里外都清理一遍,争取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做完这一切后,方天林匆匆打理好自己,就拉着板车出门。沈家没有哪一个像他这么奢侈用水的,接触过病鸡之后要擦洗,打扫完鸡舍后也要洗一遍,再加上如今天热,出了一身汗还得洗,有时候事情碰到一块,一天甚至需要洗个好几遍。
    也亏得方天林自己身板结实,并不是每回都要沈家河帮他挑,不然两老怕是有意见了。他们就没见哪家媳妇这么讲究,特别是在广延村这种干净水源比较紧张的地方,更是能省则省。
    要知道,沙河离广延村可不近,来回一趟,少说也得花去两炷香工夫,照方天林那个用水法,一天光去沙河挑水就够折腾的,谁家都不愿意这么干。
    方天林也很是无奈,他有水空间,但也不能明目张胆凭空拿出来用,总得掩人耳目才行。在没养鸡前,他也没这么在意自身清洁问题,再热白天也只会用浸湿的布巾擦一擦身体,到了晚间才去沙河边上清洗一番。只有实在受不了,才会大白天就去沙河那用水降温。
    沙河水比较浑浊,必须过一段时间,等它澄净后才能使用。至于清水埠头那边的水,他倒是想用,可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也没那么厚脸皮随意取用,毕竟那都是村里花了钱,隔断时间便用药物净化一次,才有足够清水供村民使用。
    清水池子共有两个,大的那个用来漂洗清洗干净的衣衫,小的那个则用来洗菜,真的就只限于粮食蔬菜,连肉都不允许在这里洗,可不是谁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
    到沙河那边后,方天林先去清水埠头那提了一桶清水,其他那些则只能去取没经过处理的沙河水。
    看着沙河水还不及腰深,方天林眼神暗了暗。再过不久就是夏收,这阵子下了几场小雨,地面倒是润湿了,暂时免却村民挑水浇地的辛劳,但再这么任由烈日暴晒下去,早晚有这么一天。更麻烦的地方在于,再不来场大雨,沙河水就快要见底了,到时候想要卖体力都没地方使。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连日暴雨使沙河水暴涨,差点就漫堤。今年不好说呀,来场大雨,立即能改变现在的局面,可谁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等来这场众人都在期盼的雨。
    去沙河走了一趟,方天林浑身黏腻,亏得早就预料到这一点,之前只稍微擦了擦汗,不然连着洗两次,不说其他人,就连方天林自己也会觉得麻烦。
    就着缸底最后一点水将自己清洗干净,方天林来到堂屋看孩子们。现在三胞胎已经爬得非常利索,要不是孩子们很聪明,知道爬到席子外就会挨训,只在席子内打转,就他们目前的爬行速度来看,恐怕一转眼能就爬没了影,一个人哪里看得过来?
    方天林好笑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大儿子闭着眼睛,整个人都趴在二儿子背上,二儿子正吭哧吭哧如同背了个乌龟壳般慢慢往前爬,三儿子则坐在边上眼神专注地盯着两个哥哥看,小嘴微张,似是在为哥哥们加油。
    张婆子见三媳妇来了,笑着说:“这三孩子真会玩,我还真没见过他们这样的。”
    方天林嘴角微咧,他能说什么?只能笑看孩子们玩耍。
    沈璋好不容易背着沈璧爬到席子另一边,顿时全身没了力气,整个人呈大字型摊在上面。沈璧睁开眼睛一瞧到地方了,在二弟背上磨蹭了一会才爬下去。两兄弟叽叽咕咕一阵后,沈璧掉过头去,沈璋顿时精神百倍,手也不软,脚也不酸了,三两下便爬到沈璧背上,乐得眼睛缝都快看不到,还昂着头跟坐在另一边的沈璜打招呼。
    方天林笑得脸都僵硬了,婆婆没深想,估计还以为是他和沈家河两人教他们这么玩的,特别是他,反正这一年来出人意料的事情他也做了不少,孩子们被他这么整着玩,也不是不可能。这可真是冤枉了他,谁会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玩这些花样?
    方天林却什么都不能说,旁人问起来,他还得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看来,对于三胞胎的教育还得加强,他还以为他们不会出岔子,哪想现在就给他整这么一出,这让他怎么放心?
    既然孩子们都玩上了,方天林也不会出言阻止。看着大儿子背着二儿子,依然爬得比较轻松,方天林只能叹息一声。
    三个孩子中,大儿子发育最好,手脚最有力,脑瓜子也灵敏得不行,身体第二好的便是二儿子,小儿子在身体素质上明显比前头两个要差一截,比起其他同龄孩童来说,倒是丝毫不逊色,甚至还要好上一筹。体力不行,便用智力弥补,这一点在沈璜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
    像眼前这个游戏,小儿子完全玩不转,不论背着哪个哥哥,估计立马得趴下。他也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参与其中。
    又站了会,见孩子们玩累了趴在席子上休息,方天林回房去拿了一块湿布巾,给三个孩子擦干净身上的汗水,又为沈璧沈璋换了套小衣裳。
    沈璋早就见到方天林,之前跟哥哥玩得高兴,空不出手来,现在没事干了,立刻趁着刚换完衣服的便利之机,张手要方天林抱。
    方天林顺手就将他抱在怀中,如今孩子们已经能稳稳当当坐着,竖着抱也没事。沈璋特别喜欢突然拔高的视野,每次被大人们这样抱着,他就特别兴奋,嘴里咿哩哇啦,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第30章
    怀里抱着二儿子,方天林也没漏看另两个。大儿子正在折腾拨浪鼓,几个月玩下来,边缘都起毛了,现在他力气变大,拨浪鼓更是遭了秧。方天林瞧着,大儿子不把它拆了估计不会罢休。至于小儿子,他时不时会瞥几眼院子里栽着的树木,对廊檐下那些冒头没多久的作物貌似也有些兴趣。
    方天林眉头打成一个结。老大老三不会一个要当工匠,一个要继续当农民吧?要真这样,那可真白瞎了他们那股机灵劲。不是方天林看不起这些,实在是大环境如此,三个孩子里面,至少得有一个人出人头地,以后才不会轻易被人欺上门。再低头看着怀里这个,也不是个省心的,搞不好哪天就跟他说,他要进军队里发展。
    想这么多也没用,孩子们还只是个婴儿,操心这个为时过早。方天林无奈地笑了笑,以前他可不会想得如此细致,估计是得了媳妇孩子后,心中有了牵挂,不自觉就为往后考虑。
    田里情况不是很好,方天林暂时还没想出怎么让“泉眼”的出现顺理成章,只能跟着沈家河他们一起担水浇地。
    很快便要夏收,这一季倒是不用怎么担心,虽有些缺水,但并不严重,最多只是减产,要是一直这么干下去,下一季粮食就很是危险。
    亏得沈老爹舍得出钱打造一辆板车,要是全靠人工挑水,那真是一回想起来就令人心酸。日常从沙河挑一担水到家里就够累的,这要浇遍那么多亩田地,估计不出几天,就能将人累到。
    广延村有牛车的人家不多,有板车的就要多上一些,但更多的人家真只能肩挑手提。幸亏现在缺水现象不严重,不用天天将地浇透,村民倒都还能应付得过来。
    这样忙碌几天后,突然变天,村民们千盼万盼的雨总算及时而至。这场雷雨下了三个时辰,将田地彻底浸润透,尽管时间持续不长,村民也知足了。沙河水也暴涨一截,人们脸上愁容少了许多,代之以笑脸。
    今年收成不及去年,大家更珍惜这点成果。沈家除了留下两个最大的孙女守家看孩子之外,八岁以上的孩子都下了田。
    方天林见了,眼睛微微眯起。沈家家境有所改善,孩子们依然要这么辛苦,这只能说明,这一年多所赚的钱还不够,不足以让沈家彻底改变生活,他还得继续想办法赚钱才行。
    夏收很顺利,只是忙完后,众人都累得脱了一层皮,天天都是沾床即睡。
    三胞胎像是知道双亲很辛苦,连惯来很是活泼的沈璋也安静了许多,这让方天林跟沈家河省事不少。这个时候,方天林特别庆幸自家三个娃懂事,要是换做寻常孩子,三胞胎一起闹腾起来,再加上起早摸黑下地,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
    忙完自家的地,沈家河四兄弟又去帮大伯家干活。方天林倒是托了去年那回的福,大伯娘一见到他就觉得肉痛,直言不需要他过去帮忙,他就跟着大嫂他们在晒场上忙活。
    临近中午赶回家吃饭,方天林一进院子,便发现气氛不大对。稍微擦拭了一下身上黏腻的汗水,一踏入堂屋,便见到不怎么抽烟的沈老爹,正拿着旱烟杆子啪嗒啪嗒一个劲猛抽。
    见到这阵势,方天林便知事情不好。只是他在脑海里一通搜索,也没想起哪里有问题。
    沈老爹不说,方天林他们这些当媳妇的也不好问,中午饭便在一片安静中默默吃完。直到晚上沈家河四兄弟忙完回家,沈老爹才把他获知的消息告知给沈家众人。
    这消息显然还没传开,不然,方天林他们早就从其他人口中得知此事。
    原来,野兔异动并不是没有缘由。春天那会,北方好几个州府就闹了旱情,商阳山脉另一边正巧也在这个范围内,野兽凭借本能往南往东迁徙,野兔不过是误打误撞进入了少冲山一带。它们中只很少一部分蹿出山林,大部队都是到头后当即便调转方向,朝南奔。
    这还只是在靖朝境内,再往北与靖朝接壤的一些国家也未能幸免。北边这些部族,大都靠游牧为生,春天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牧草长势不好,就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牲畜将没有足够的草料,紧随而至的便是牧民食物的短缺。为此,他们频频犯边。靖朝这一任皇帝不是那等任人欺凌的软弱之辈,自是下令边关将士应战。
    两军开战,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钱,每一场仗下来,就要填充进去大量从百姓身上收上来的赋税,再加上数个州府遭了春旱,尽管不是特别严重,也得拨款赈灾,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太多,增收未闹灾地区的赋税便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就这也罢了,沈家前阵子大赚了一笔,这点钱银还负担得起,沈老爹担忧的是兵役徭役问题。普通徭役还好一点,用银代役不仅简单方便,还费不了多少钱,要是碰上兵役,即便花钱买这个名额,沈家也得元气大伤,更甚者若无法用银子解决此事,那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这还真不是沈老爹杞人忧天,边关起战事,不管打了胜仗还是败仗,肯定有人战亡,必然要补充兵力,他只能希望不要从他们所在州府抽调。
    沈家如今的家境,已经属于广延村的上等人家,对于他们而言,增加的这点赋税并不算多,衙差们让交多少,便痛快交了。但对于本就穷苦的人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可他们有什么办法,个人没有和朝廷对抗的资本,他们也没有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只能咬牙或借钱,或砸锅卖铁将这笔不算多的赋税给交上。
    看着那些人穿着破衣烂衫,面容愁苦,即便方天林这个无关之人看了也不禁动起恻隐之心。没能力也就算了,有能力他还是想帮他们一把。
    方天林来到后院,先去鸡舍看过情况,见鸡都很有精神,便又跑到他独自负责的那一畦地上。
    小白菜在吃了不少之后,除了正常生长那块之外,都被他见缝插针移栽到了暂时不做他用的菜地上,如今长势都挺好。
    至于其余那些,倒是不用这么麻烦,种的时候本就考虑到了这点,不怎么需要间苗。当然,这只是方天林这么自以为。沈老爹每回看到他负责的那块地,就不断摇头,这块地基本算是废了。方天林种的品种过于杂乱,更是不注重播种时节,有好多都非当季,不是种早了就是种晚了,好在只种一茬,倒也无妨,生长期再长,入冬前都能收获。
    只是看着各种作物被乱七八糟种在一起,沈老爹都觉得眼睛疼,每回都得腹诽几句,才能平心静气。也就他这样开明的家长,才会任由三媳妇这么瞎鼓捣,换广延村任何一人,都得扯着三媳妇好生说教一通。农家人最在乎的就是田地庄稼,没有哪家会任由子孙这么祸害。
    原本沈老爹还打算送一些小白菜苗给他爹娘大哥三弟,让他们也尝尝鲜,只是一想到这么做的后果,便歇了这份心思。被人知道他家这么奢侈,还指不定在背后怎么说道他家,没得为了这些,败坏三媳妇的名声,同时捎带上沈家。
    空间水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强,庄稼长势只稍微好一点,生长期也仅是略微缩短,两个月一熟的,大概能提早一天半天成熟,这个缩减幅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样的,养鸡也只是增强了鸡的抵抗力,死亡率降低,但并不意味着不死。
    夏收结束后,方天林那一百只鸡减员到只剩九十一只。两个多月下来,鸡已经长到半大,等长成却至少还要再两三个月,下蛋更是得再晚一些。对此,方天林却非常满意。他之前就没幻想过能将鸡百分百养大,能把死亡数目控制在二十只以内,这鸡就能养。
    鸡生长期长,一时半会看不到二代的效果,方天林便将目光全都放在小白菜身上。第一批种下的小白菜早就成熟抽出菜苔开花结果,他将正常生长,一丝空间水都没有触及的那块地小白菜,大部分都在开花前拔掉,只留下几棵作为留种用,另两块地上的小白菜则全都留了种。
    小白菜生长期短,那是针对成熟期而言,算上开花结果,这时间就被拉长许多。到现在为止,第二批小白菜才刚播下没多久。
    现在是夏末,气温高,种子发芽更快。这一次,方天林同样错过了小白菜的发芽时间。对这个他倒是没怎么在意,总不能为了观察小白菜的生长发育状况,连夜拎着油灯守着,那样沈家人就该担心他是不是魔症了。
    方天林对植物没有研究过,但常识还是有的。他知道试验对比,需要在同等条件上观测记录,效果才会明显。像他这般粗糙的做法,在不同时期观察,误差会相当大。
    方天林却不得不这么做,头顶艳阳高照,再再提醒他,干旱的情况并没有多少好转。更让他不放心的一点是,商阳山脉另一侧已经出现旱情,他们这边未必就能幸免。他没太多时间,必须将空间水效果给确定下来,这样下一步怎么做,他心中才能有个大概。
    这次,小白菜总共种了六块地,方天林将它们分别做了标示。
    一号地用的是正常小白菜种,也就是原本第一块地留的种子,之后不沾一点空间水,任由其正常生长。
    二号地三号地撒的小白菜种子,是原先第二块地结出的种子,唯一的不同只在于,二号地直接用普通水浸种,三号地则继续用空间水浸泡,之后这两块地都不再使用空间水。
    四号地五号地和六号地播的是从种子开始,一路用空间水浇灌长大的第三块地小白菜结出的种子。同样,四号地在那之后不再使用空间水,五号地种子用空间水浸泡,六号地则全程使用空间水。
    方天林能做到的只有这样,他也不需要太细致的结果,只要误差别大到让他无法确定结果是否符合他预期就成。
    看到方天林这么花样百出地折腾着那一畦地,沈家人都觉得有些不明觉厉,那些小白菜就这么吸引人?
    沈老爹每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既然将这地交给三媳妇种,他就没必要现在这个时候开口,要是等到明年还没有收获,到时候再收回来正常种菜就成,现在姑且任他捣弄。
    大人可能对此不上心,还会认为方天林是在变着法子“玩”,孩子们可不这么觉得,包括最大的沈松在内,都对方天林的做法很是好奇,时常会跟在他身边问这问那。
    自打有了三胞胎后,方天林那叫一个耐心十足,除了空间水不能说之外,其他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将他为何这么做都如数告知。当然空间水用其他替代,诸如肥料多寡之类,反正就是让孩子们明白,这六块地小白菜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到时候哪块地小白菜长势最好,就用哪块地结出的种子。
    第一批小白菜比较好运,没有遭虫害,这第二批就没那么幸运,六块地出现不同程度虫害。不止方天林负责的那一畦地,菜园子里还有不少菜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他捻起一条虫子看了眼,好像是菜青虫。
    虫害的出现,让方天林提前直观地感受到,六块地小白菜抗病虫害的能力,恰巧就是按顺序排。最弱的自然是一号地,最强的是六号地。这比长势和生长期缩短幅度要明显许多。六号地只有一小部分小白菜被虫子祸害,蔓延速度很低,一号地则是半数以上小白菜都出现了虫眼,叶子上一个一个小洞,再不管,任虫害继续肆虐,就要出现千疮百孔的凄惨景象。
    方天林哪里懂得怎么杀虫?眼角余光扫到孩子们在菜地里捉虫的小身影,他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法子,草木灰似乎有杀虫的功效。他也不管这有没有用,当晚就跟沈家河说了此事。
    这法子即便没用也没有损失,沈家河也跟方天林想法类似,直接抬脚进了上房。
    第二天,沈老爹便带着喷壶开始对着遭了虫害的菜喷洒灶灰水。效果不错,一天后,虫子明显就少了一些。沈老爹接连喷了几天灶灰水,虫害基本被遏制住,只是虫子留下的痕迹却无法抹灭,菜叶子上那一个个洞眼,实在是有碍观瞻。好在沈家并不靠卖菜为生,自家吃,难看点就难看点,只要别被祸害完就成。
    菜青虫是一种很寻常的害虫,种菜时出现这种虫害的频率不低,广延村可不止沈家一家遭灾。
    沈老爹知道三儿子的本事,用草木灰灭虫这样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八成是出自三媳妇的手笔。他也不戳穿,叫来三儿子,跟他商议能否把这方法教给村里。
    这是方天林想出的办法,沈家河不可能擅自做主,当即表示他得回去考虑一下。
    看着三儿子远去的背影,沈老爹笑着摇了摇头。三媳妇这么能干的一个人,亲家怎么就不知道珍惜?要是以前待他好一点,让他起码不用饿着肚子,方家没准就慢慢起来了,哪里沦落到要变相将儿子卖了的地步?
    方天林压根就没想过要将草木灰防虫害这一事捂住,见沈家河问他的意思,当即就同意沈老爹的做法。名声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将这个方法散播出去,沈家在广延村的地位都能抬升一截,双赢的事,他不介意多做一些。
    方天林并不在意这次虫害,他心里反倒感谢它们。虫子的出现,让他提前知晓空间水作用并非一次性,而是直接改变了种子的遗传性能,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
    如此一来,空间水的功效就被放大了许多。虽然每一代改变的都很不明显,但要是长期积累,五代六代,甚至十代以后,这差别将会非常巨大。而最为关键的是,空间水是提升整体性能,并非单向增效,尽管各方面提升幅度并不全然相同。


上一章
返回

当攻穿成农家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