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当攻穿成农家媳

第124节

    莫知县循声望去,不由皱紧眉头,这人数着实不少,而且并非都是衣衫褴褛,不,应该说衣衫齐整之人占了多数,显然这群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难民,他们这是有备而来。
    “去将领头人都给叫来,本官要问话。”
    “是,大人。”
    不消一会,各个主事者便聚到一起。
    经过多番盘问,确定这帮人的确都是靖朝百姓,不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外邦人之后,莫知县着人将他们领进寿山村,暂时安置在村子一角,先派人看管起来,之后再作打算。
    难民营一处茅草屋。
    “爹,我们举村搬迁到这个犄角旮旯真值得?”
    “不搬不行啊,朝廷抓壮丁,我们村要不是动作快,估计现在就不剩几个青壮,再加上不知是官是匪之人的劫掠,这日子何时是个头?”
    “那为何非得到林山县来?这可是边关之地,翻过群山对面就是番国,并不安全,还不如待在西南其他州县,现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比较平静,匪患很少。”
    “大有啊,你还是嫩了点,剿匪是什么时候,林山县商会崛起又是什么时间?我估摸着这两者之间不是毫无联系。只要我所料没差,林山县将会成为西南地区最安全的地方,就算其他地方起战火,这边恐怕也会是最后烧到的地方。”
    “爹,你说的是真的?”
    “八九不离十吧,希望如此,要是我想岔了,那我可就真成了咱村的罪人。”
    “爹,不会的,你的决策一贯以来都对,要不然村民也不会跟我们过来。对了,爹,你觉得莫大人会怎么安排我们?”
    “不知道,我都老胳膊老腿了,活不了几年,你是村长,接下来该怎么做不用我教吧?”
    “是,爹,儿子知道怎么做了,我这就去安抚村民。”
    他们不是第一批,不过之后到来的人就正常许多,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逃难之人。
    方天林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跟媳妇孩子一起连夜拿出一个防疫方案,虽然除了第一拨人之外,涌入林山县的难民数量并不多,但谁知道在他们缺吃少穿,没空注意饮食卫生之下,有没有携带未知病毒?要是发生疫情,那可真是一场灾难,既然他想到了这茬子事,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
    莫知县收到沈家来信,看完之后,眼眸半敛,这个沈家怎么瞧着像是无所不能?他带着这样的疑问,将防疫方法给官医署大夫看过,确定里面所说不少都是有根有据,便也不去管它到底是否全都合用,直接让人照此做。
    一批大夫和药材便被调入寿山村,村子南门十丈外竖起一排茅草屋,之后陆续到达的难民都暂时安置在这里,经大夫检查后才允许进村。
    至于已经被安置进寿山村那些人,则只能采取事后补救措施,大夫们优先为他们检查身体。还好,方天林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莫知县倒也没有因此而抱怨。疫情谁不怕?现在林山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象,他还想多活几年,做无用功总比为了图省事结果惹出大麻烦要好。
    莫知县收到沈家来信的同时,沈家溪也收到一个口信。
    “三哥让我这次休沐回家一趟?”
    “沈三老爷是这么说的。”
    “哦,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
    这还是家里第一次给他带这种口信,不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去做,沈家溪思索半响无果,便不再瞎想。不是叫他立刻回去,显然事情并不急,他用不着自己吓自己,回谷后自会见分晓。
    沈家溪决定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就去训练他手底下那少得可怜的民壮。想着想着,他不由轻笑出声,人再少,那也是他的下属,有家里支持,又经这么长时间训练,这些民壮现在可真是名副其实,虽没有家里护卫那么魁梧精悍,拉出去也能唬一唬人,就是人数少了点。
    日盼夜盼,总算盼到轮休这天,沈家溪当即带着方天林派的四个护卫直奔荒谷。
    “三哥,你叫我回来什么事?”到家后,沈家溪只在家里洗漱了一番,便来到沈家河家。
    “不是我,是天林找你有事,你等一下,我去叫他出来。”沈家河给沈家溪泡了杯茶,便起身去叫方天林。
    第188章
    不一会,沈家河一家五口都出现在堂屋中。
    “哟,好多天没见到咱家三个小宝贝了,有没有想四叔?”沈家溪仔细打量着逐渐脱离幼儿状态,身形开始拔高拉长的三胞胎侄子,脸上笑意愈盛,挨个将他们提起来转了一圈,有些微喘地说道,“长得更加瓷实了。哎,四叔都老了,也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抱得动你们。”
    “四叔不老,年轻着呢!”三重奏响起,乐得沈家溪眉开眼笑。
    笑闹过后,三大三小各自找位置坐好。
    “三嫂,你叫我回来是?”沈家溪直接问道。
    “你手底下现在多少人?”方天林斟酌着开口。
    “衙差和民壮加一起有十几个。”
    “兵房其他胥吏都这样?”
    “手底下人有多有少,但相差都不大,一般都在十个到二十个之间,多为民壮,衙差只听命,日常不归我们训练,也不归我们管。”
    “这样啊。”方天林微垂眼眸,思绪纷飞。
    林山县眼下瞧着一片繁荣,却是一碰就碎。这里不比荒谷,那边山路难行,光这个外部环境就能将大多数心怀不轨之人给挡在外面。
    林山县不同,寿山村只能挡住大部队,在这之外还有数条小道通往林山县城,而且即便没有这些山道,加之寿山村固若金汤,但仅凭林山县这么点兵力,真要有人带兵攻入,恐怕也守不了太长时间。百姓的战力太弱,直接拉上战场,那跟炮灰无异,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只要条件允许,方天林从来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过眼下这种局面,宜静不宜动。
    林山县需要安定,若他无故采取动作,这会引起内乱,除非能瞬间将地方势力控制住,否则流血事件无可避免。这些可都是本地人,出现死伤后,家人还不得到恨死沈家?到时候沈家只剩武力压制一途,人们只会敬畏,不会信服,这对沈家发展非常不利。
    这跟战争还不同,内斗引起的怒火,可能比被其他同胞攻破城池还要大,这和被亲近之人伤害,痛苦更深一层同一个道理。
    从现有势力中插进不行,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建立一个或者动员大家增强保护力量。
    “四弟,衙门有规定你们招募民壮的人数吗?”
    “我手下这些民壮基本都是百姓在服徭役,并不固定,到期后都会返乡,衙门里各房情况都是如此,除了衙差和一些固定职位之外,余下那些人,县衙除了管吃住之外,连工钱都不用付。至于自行招募一事,这个我也不清楚。”
    “那你上差时把这个问题给弄明白,要是可以,你就招民壮,钱财物资家里会支援,你负责训练就成。若不行,你就去跟莫知县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把你操练民壮一事放到星火村。不管结果是何,你都传信给我,下一步行动我会视情况而定。”
    沈家溪也没多问,方天林的想法不是他能臆测的,不假思索便爽快将事情应承下来。
    几天后,方天林收到沈家溪传来的消息。果然,兵房胥吏并不能随便招服徭役的民壮,私下里倒是允许,但这就不叫民壮,而是归类于护院之类,纯属私人行为,跟衙门无关。当然,非公家身份就只能招募自由民,想要白得服徭役的百姓,那不可能。
    朝廷从来不曾允许百姓养私兵,沈家护卫已经过界,若非这里是西南边陲之地,方天林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让护卫持械出门,他们跟家丁护院已不是一个概念。
    县衙官员虽没几个,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底下光六房胥吏数目就高达百来个,再加上衙差和跟随他们办事的白役,还有门丁、随从、狱卒之类人员,总人数非常可观。
    莫知县从沈家溪提议中得到启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遣一小套班子到星火村和寿山村两处常驻,沈家溪自然也在外派名单之中。
    方天林收到消息后,立即启程出谷,还把儿子们也给带了出去。最近三个小家伙一直跟着他忙活半源晶的事情,把他们给闷坏了,尤其是活泼好动的二儿子,一听到可以休息几天,立刻欢呼出声,这还不尽兴,末了撒开脚丫子在院子里跑了好几圈,才将那股高兴劲给压下去。
    出发前,沈家河给他们带了些路上吃的和洗漱用品,衣服这些倒是没拿,星火村住所里都有。
    “天林,璧儿三个难得出去一次,你带他们多玩几天,反正你要的东西一时半会也整不出来,不如趁此机会放松一下。”沈家河将人送到门口,小声建议。
    “好,我会抽空带他们去街上转转,要是有新鲜玩意,顺带给你捎上一些。”话落,方天林便将儿子们抱上马,带着护卫随从扬长而去。
    沈家河一直看着,直到方天林一行人消失在他的视线中,才关门转去工业区。之前他们研制出来的简易工业母机尺寸已经校对完毕,现在正交由工匠师傅们研究制作,目前已经有了些眉目,等他们靠自己能力制作出一套,便可以投入使用。
    发展科技一事,光靠方天林一家可不成,技术不吃透,离了他们怎么办?
    到星火村后,方天林立即找来沈家溪商谈事情,随后便开始招募青壮组建星火村巡逻队,以星火村民优先,数量不够便从外村或者难民中挑人,闲时训练,农忙时下田。
    方天林挂名巡逻队大队长,沈家溪任副大队长,方天林不在时,便由沈家溪负责日常训练。
    巡逻队是沈家外围成员,跟沈家护卫没法比,资源不会向他们倾斜,投入却也不会是小数目,至少较之林山县巡检所辖地方部队,丝毫不逊色,时日长了,早晚会超过。
    不是尤巡检带兵能力不行,而是双方抱持的目地本就大相径庭。巡检是公职,他手下兵丁其实并不归他所有,而巡逻队隶属于沈家,要么不建,一旦成立,沈家自会用心去经营。
    以前沈家没有威信,说话不好使,现在这个消息一放出,便有不少百姓过来询问,有些自认符合条件之人甚至当场就报名。
    方天林花了几天工夫,便组建起一支两百人的巡逻队伍,以十人为一小队,百人为一中队,巡逻一中队直属方天林,二中队放到沈家溪名下,方天林统领整个巡逻队伍,小队长都由沈家护卫出任。
    沈家这一行动没有避着人,林山县士绅看了之后,也有人照做,以各种名目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不过人数没有沈家多,毕竟养着这么一大批闲人需要很多钱,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武师傅教。他们对沈家护卫很是眼红,不知是谁提出的意见,最后商会成员纷纷派人来说项,想借调几个沈家护卫去操练手下护院。
    方天林自是不可能把人外调,这些护卫是沈家的核心力量,打散了便不起作用,但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折中一下之后,他定下一个方案,沈家护卫不出借,但各家可以把需要训练的人员带到星火村,由沈家护卫进行统一训练。
    考虑到只需沈家护卫进行一些指点,并不是把人丢给他们便不管,那样这些护院还是不是他们的人都不好说了,既然不会改变护院归属,林山县士绅一番商量后,便同意方天林这个提议。
    之后,星火村特意开辟出来的校场上整天呼喝声不断,好不热闹,若非校场口处有门卫守着,恐怕进去围观之人不会少。
    巡逻队组建没多久,寿山村正式建成。
    莫知县很想一举两得,将所有投奔的难民全都安置在寿山村,但他知道这样不行,一时贪图便利,搞不好会为以后埋下隐患,寿山村不宜安排外来人,难民还是得打散了归入其他村子。
    不过这件事情不难办,守村人员已经先一步入驻,再加上衙门分署和当地商家大量涌入,就算莫知县不发布政令,也会有百姓被吸引过来。寿山村不会是特例,但凡有钱赚的地方,就不可能无人问津。
    寿山村地处要道,位置非常重要,南北两道门驻守人员中就有沈家人在。方天林可不想把身家性命交托在别人身上,保持道路畅通非常有必要。
    此后不久,方天林便得到消息,外面局势已经无法控制。中北部地区叛乱愈演愈烈,邻国屡次犯边,海上一些防备弱的港口被洗劫一空,内忧外患之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降到新低,不少地方已经不服管,各地将领纷纷拥兵自重,各自为阵,靖朝名存实亡。
    这倒不是新帝的问题,他上位的时机不对,这些年大灾小灾不断,朝廷原本的弊端被放大,他又是初登宝座,一边要收拢权力,一边要赈灾镇压叛乱,边上邻国还虎视眈眈,这种情况下,他简直是分心乏力,能控制住王城这一大片区域已经算能力不错。
    至此,方天林再无顾忌,直接将沈家所有护卫拉到星火村,请林山县地主乡绅以及莫知县和尤巡检等一众官员去校场一观,之后三人一番详谈后,林山县最高话事人自此易主。
    第189章
    “尤大人,你甘心?”莫知县和尤巡检并排而行,轻拉缰绳侧头问道。
    “莫大人,你不是也看到了?沈家护卫个人实力强悍这点我们早就知道,让人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连火炮都有,人数更是有好几百之多,这还不算星火村巡逻队。”
    “沈家真要有不轨之心,直接动手便是,我手下那些兵卒压根不是他们对手。至于当地势力,呵呵,对付你我还凑合,真跟沈家护卫对上,那纯属送菜。最主要是沈家为人正派,就算把权力拱手让人,他们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你看,就连我们的职位都没动,以前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的确如此,不过这沈家是真精,经过这一遭,我算是看明白了,要是外头一直太平,沈家那就是个商家,不会有多余动作,这一进入乱世,沈家立即出手,想要自己掌握命运,你我算是被迫绑上沈家战船。你瞧见本地乡绅看到沈家护卫展示战力后,那黑沉的脸色了吗?那可真是大快人心,他们也有吃瘪的一天,之前我可没少看他们脸色。”莫知县脸上表情很奇怪,有幸灾乐祸,也有对头上突然多了个上司的无奈。
    ……
    莫知县和尤巡检任由马匹载着他们慢悠悠往前走,林山县地主乡绅现在可没这份闲心,无一例外都急匆匆往回赶,就连袁家也不例外。
    方天林没有扣人,原本当地豪强占据优势,现在官方势力被沈家收拢,再加上沈家护卫的力量,真不怕他们有异动。如今外面乱着呢,就算西南暂时比较安生,他们又能跑去哪里?人离乡贱,可不仅仅是指平民百姓,有权有势之人也逃不开这个规则。
    至于动手,各家怕是得掂量三分,看这么做划不划算。说到底,这些人都只是士绅商户,想要合力太过艰难,之前跟沈家合作,也只是利益所趋,若没有类似这么大的利益撬动,恐怕其中不少人都不愿意冒险。
    为什么少部分能治理大部分人?关键就在这里。人越多,小心思越多,想法根本达不成一致,在动荡的年代中,只求一个安稳之地的人不要太多。
    方天林倒也没有太过托大,家里养着的信鸽全都放飞,开始严密监控大队人马的行动,寿山村那边更是全权接手,还在各条入境小道口设防,有些不好防守的干脆就封死。
    当地势力方天林没动,百姓突然被告知换了一个掌权者,人心动荡,正是需要安定的时候,只要没人挑事,他不会吃饱了撑的多管闲事,况且他也没有秋后算账的意思,他的心眼不至于这么小。
    “天林,暗地里送礼的人变多了。”林山县一平静下来,沈家河也出谷帮忙。
    管理一个县可不容易,虽说现在政务仍然由莫知县管理,但一些重要的举措可都得上报沈家,尤巡检那边也是一样。县衙经费和兵卒粮饷都得沈家发,朝廷那边估计是没戏了,当然,沈家不可能白白往外掏钱,本地税赋自然得上交给他们。
    就这一点而言,势必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方天林直接把官吏俸禄上调,较之以往虽然油水少了许多,但日子过得却比之以前要轻松许多。贪钱不但要心黑,还得担惊受怕,现在却是完全没有这个顾虑,生活也不见得比以往差太多。
    先前那些旧账,全都一笔勾销,方天林不予以追究,倒也让莫知县一众官吏吃了定心丸。当他将县衙和地方部队账目清理完毕后,方天林立刻开始着手清查户籍。
    过去有诸多黑户存在他可以不管,现在却不行,人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方天林必须弄清楚他属地内有多少人,这样以后的行动才好安排。
    以往村长里长联合村民,给上面疏通一下,就可以欺下瞒上,现在完全行不通,一见到办差的衙役后面跟着一队骑兵步兵混合的官兵,便都怂了。


上一章
返回

当攻穿成农家媳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