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丝萝赋

第14节

    她语无伦次,袁继宗却背过身去,半晌才回头道:“季泓父母早亡,只有一个兄长,你去了不用伺候公婆,也无太多姑嫂妯娌关系打理,府中有他大嫂,亦无须你操持,这般看来,确实是门好亲。你不要担心爹爹,只要你好好的,爹爹便也好。”看着她道:“时间长了,很多事情都会淡忘的。”
    六月初二日,艳阳高照,袁继宗穿着喜服,早早坐在厅中等着季泓的花轿。他素来低调,不少朝臣要来道贺,均被他婉拒,厅中只有谢远一人。谢远轻啜一口茶道:“丞相,家父临行前吩咐,天气炎热,此去江陵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祖母年事已高,不可当真让她送嫁。我是长兄,便由我送阿宝前去。丞相可同意?”
    袁继宗一怔,旋即笑道:“还是侯爷思虑周全,如此最好!只是,此去多日,皇上那里……”谢远笑道:“丞相不必担心,我已与皇上告了假,且你我两家的关系他也是知道的,并未说什么。”袁继宗叹道:“你们照顾阿宝多年,又给她添了这许多嫁妆,袁某感激不尽!”谢远道:“阿宝本就是入了谢家家谱的女儿,这些都是应当。”话音未落,门外鞭炮齐鸣,季府的花轿已到了。
    府门大开,鼓乐声中季泓一身玄色红边深衣大步走到厅中,对袁继宗拜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袁继宗忙将他扶起,令人去将谢老夫人与崔氏请来,季泓一一见礼,参拜了袁氏先祖牌位后,喜娘将阿宝扶了出来,与家人话别。阿宝向谢老夫人与崔氏叩头,老夫人已泣不成声,崔氏含泪嘱咐了片刻,阿宝一一应下,转过身来到袁继宗面前跪下拜道:“爹爹,我走了。”袁继宗点点头,扶起她道:“记住爹爹的话。”
    喜娘拿过玄色披肩给阿宝披上,扶着她便要上轿,忽听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一名内侍跳下马来,奔到阿宝身边躬下身道:“袁姑娘,陛下有赏赐!”说罢自怀中拿出一个锦盒双手奉上。阿宝愣在当场,只听身侧季泓轻笑一声,跪下道:“谢陛下!”阿宝这才反应过来,也跟着跪下双手接过锦盒。那内侍轻声道:“陛下口谕,姑娘务必保重!”阿宝听得季泓又笑了一声,不禁又气又恼,霍地站起身道:“袁宝儿已是他人之妇,不劳皇上费心!”
    众人都是一惊,阿宝已掀开轿帘自行进了花轿,她这般作为已属大不敬,内侍却不发作,只是恭敬地站在一边。季泓笑了笑,冲众人拱拱手,翻身上马,管事忙高声道:“起轿!”一时鸣炮奏乐,煞是热闹。
    花轿缓缓前行,阿宝偷偷掀开轿帘,见袁继宗定定地站在门外望着,心中一酸,忍了许久的泪流了出来,滴滴落在喜服之上,亦打湿了手中的锦盒。她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卷画轴,她心中疑惑,徐徐展开,只见一方荷塘,柳丝低垂,一个少年靠在柳树上,望着面前的小女孩,小女孩手上拿着一张纸,似在说着什么,画风旖旎,透着一股缠绵之意。阿宝看着那少年肖似苏煦的眉眼,怒意勃然而起,自己被迫远嫁,与卢缙相爱却不能相守,皆拜此人所赐。她脑中一热,双手用力,竟将那画撕得粉碎,掀开轿帘,扬手扔了出去。
    按双方议定,季泓将阿宝接回江陵再拜堂,花轿到了季府别院,直接换成马车,谢远带着十余名亲卫已等在了那里。季泓上前笑道:“劳烦大哥了。”他二人年龄相仿,真论辈分,季泓尚要长一辈,他这一声大哥却喊的毫不尴尬。谢远不敢妄自尊大,忙道:“二公子客气!”季泓见他这般,想是谢谦早有吩咐,了然地笑了笑,眼见阿宝已上了马车,对谢远道:“大哥,动身吧。”谢远点头,见他又策马来到阿宝车前,低声说了几句话后,方令车队前行。
    阿宝坐在车内,悄悄掀帘看去,季泓与谢远并肩走在车前,似在说话,季泓不时微笑点头。她又往左右看了看,马车周围除了季府的侍卫便是谢远的亲卫,季府侍卫尚好,谢家亲卫个个严阵以待,个别眼尖的发现了她在偷看,立时变的更加紧张。
    阿宝放下车帘,随行侍女将她衣摆整理好,又安静地坐了回去。袁继宗本已给她准备了几个陪嫁的婢女,她那时正在与父亲赌气,索性全都赶走,一个没要,如今这两个是季泓自江陵带来的。
    阿宝的嫁妆细软足足装了二十辆车,车队庞杂,行走缓慢。谢远恐在路上耽搁太久,生出事端,几次催促,季泓均笑道:“大哥不必着急,走得太快,车马颠簸,阿宝会受不了。”谢远见他如此顾及阿宝,反倒不好再说什么。
    如此停停走走,过了十日才到襄阳,阿宝鲜少说话,白日闷在车内,晚间只在驿馆或客栈房中,几乎不出门。
    襄阳属荆州,百年前曾是兵家战场,谢远与季泓俱是习武之人,便在此处多盘桓了几日。待到再启程时,已是六月中,天气炎热,谢远季泓骑在马上尚好,阿宝在车中闷热之极,走了两日刚到宜城,竟发起了低热,众人无法,只得又停下,季泓令人先行带着嫁妆回江陵,并请季瀚速派良医前来。
    这日,阿宝觉得稍好了些,令侍女将矮榻置在窗边,靠在榻上发呆。季泓原给她寻了几本杂书,谢远却怕她顾着看书不好好休养,将书收走了,她又不愿找人说话解闷,只能每日在房中闷着。无所事事间,自然不可避免地会想起卢缙,心中难过,神色便越发的萎靡,众人看在眼中,只当她因病所致。
    夏日的傍晚并不凉爽,窗边也无一丝风,阿宝不禁有些气闷,忽听身后有人道:“在想你那情郎吗?”阿宝一惊回过头,只见季泓正站在身后,轻摇纸扇,面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阿宝微微皱眉,起身行了一礼唤道:“二公子。”季泓打量了她一眼,笑道:“弱柳扶风,我见犹怜,难怪连皇上都对你念念不忘。”
    阿宝抬头看看他,不悦地问道:“公子何意?”心中暗暗奇怪,自雒阳出发以来,他一直彬彬有礼,待她比谢远还要温柔体贴,今日怎么这般无礼。季泓收了扇子挥挥手,两名侍女无声退到门外,关上房门,他才看着阿宝道:“你真让我失望!”
    ☆、番外
    内侍回宫复命时,苏煦正站在案前做画,见到他轻轻一点头,内侍跪倒在他脚边道:“奴婢到时袁姑娘正要上轿,奴婢将画交给了袁姑娘,也说了皇上的口谕,袁姑娘……”苏煦手一顿,沾了墨继续画着,口中道:“说!”内侍匍在地上道:“袁姑娘说她已是他人之妇,不劳皇上费心。”
    苏煦执笔的手仅停了一瞬,轻笑一声,继续画了起来,内侍不得吩咐,不敢离去,仍在原地跪着。过了大半个时辰,方安自门外进来,见状愣了一下,微微皱眉道:“陛下!”
    苏煦放下笔,抬头笑道:“舅舅来了。”对内侍道:“下去吧。”内侍忙行礼退了出去。方安向案上看了一眼道:“陛下让人给袁姑娘送礼了?”苏煦点点头,方安道:“袁姑娘大婚,陛下是该有所赏赐,只是应给袁丞相,而非送到袁姑娘轿前。”苏煦笑道:“早前太忙,未曾想到,今日才想起来。”方安看着他道:“陛下,袁姑娘确实是皇后的最佳人选,只是如今已是这个局面,还是另选他人的好。”
    苏煦敛了笑,坐回案边道:“选妃一事以后再说。”方安皱眉,想了想终是说道:“陛下,大局为重,袁姑娘已是不可能再入宫了!”苏煦垂下眼帘不说话,方安看着他道:“陛下乃是明君,臣逾越了。”
    苏煦沉默了半晌道:“你说的没错,朕是还存着念想,朕希望季泓因此疑心她,不要对她好……”方安一怔,轻唤道:“陛下!”苏煦自顾说道:“她临走时曾说过,如果再见时认不出我,便任我处置。我说我不罚你,我要你做我的小娘子……”方安见他称呼都变了,不由心惊。苏煦苦笑道:“到头来,她全不记得了。”
    方安疑惑道:“陛下与袁姑娘曾是旧识?”暗道莫非他执意于此,并不是为了谢袁两家?苏煦道:“母妃不受宠,父皇的心思在朝堂,后宫全凭皇后做主,宫人势利,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后来,袁继宗把宝儿带来了,她小时候玉雪可爱,我一看到她便欢喜,她也喜欢和我在一起,对众人都追捧的皇兄却不大理睬。再后来母妃死了……我最艰难的几年里身边只有她,虽然她什么都不懂……”他声音低沉,方安知道大姐当年在宫中确实不得宠,想必母子二人受了不少委屈。
    苏煦忽然冷笑了一声道:“我以为袁继宗是个君子,原来也和那些小人一样。他见宝儿与我亲近,竟然将她送去了庐江!我们若不分开,她怎么会忘了我?!我们若是不分开,她又怎会恋上卢缙?!”方安道:“袁丞相乃是襟怀坦荡之人,应该有其他原因。”苏煦道:“不论什么理由,他已经拆散了我们。如今,我有这么好的机会让宝儿来到我身边,他却宁可抗旨!”
    方安暗叹一声道:“恕臣直言,袁姑娘恐怕自己也不愿意入宫。”说罢偷偷看了眼皇帝。苏煦勃然怒道:“若不是他从中做梗,宝儿怎会与我生疏!”方安忙跪下道:“陛下息怒!”苏煦闭闭眼,半晌后轻笑道:“朕失态了,舅舅请起。此事莫要再提,宝儿的事我自有计较。”
    作者有话要说:  发神经又开了个坑,应某位读者的要求,第三部,穿越。目前主要更这个,那边留着卡文时换脑子用,更文时间不定。
    第三部:《郁金堂》
    ☆、四十三、如此夫婿
    阿宝不解,疑惑地看着他,季泓走到榻边,掀袍坐下,慢悠悠地道:“我给了你两个月的时间,你居然没有跑掉。”阿宝愣了一瞬,说道:“我不明白公子的意思。”季泓看着她道:“不明白?哼,你难道是心甘情愿地嫁给我?”
    阿宝默了一默,坐在他对面道:“公子不愿娶我?”季泓道:“季某福薄,消受不起,若真与你成亲,只怕不出三年便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阿宝皱眉看了他半晌,问道:“公子是说苏……皇上?”季泓微微一笑,阿宝忍着怒气道:“我与他并无半点关系!公子若不愿娶我,只管明说,何苦坏我名声。”
    季泓一哂,道:“那卢敬之呢?”见阿宝面色陡变,继续说道:“便是没有这两人,我也不会娶你!”阿宝站起身道:“我确实心中另有他人,但既然决定与你成亲,此生便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你若不愿,直说就是,为何要这般羞辱我!”
    季泓看了她片刻,摇头笑道:“谢谨居然会有你这样的女儿……”阿宝一愣,问道:“你认识我母亲?”季泓道:“你母亲自幼长在我家,我怎么会不认识。”阿宝知道母亲与他的兄长有过婚约,却不知母亲竟然在他家长大。季泓看了看她的表情,说道:“看来你家大人果然什么都没有对你说。罢了,今日就由我告诉你吧。”
    他走到桌边,自倒一杯茶,轻啜一口才道:“你母亲小时候身体不好,你外祖父母十分担心,又因你们谢家自古以来男多女少,他们怕你母亲长不大,便四处寻医问药。后来遇到一个方外之士,说你母亲不能养在家中,须在南方寻一临水而居的人家寄养,待到十五岁才可回家。可巧咱们季氏世居江陵,又与谢家关系亲密,因此你母亲便被送到了我们家。”
    阿宝听得发愣,这些事情不仅父亲,连谢老夫人都没有同她说过,不由问道:“我娘亲在你家一直住到十五岁?!”季泓道:“正是!与我大哥青梅竹马,两情相悦。”阿宝闻言斥道:“胡说八道!我娘喜欢的是我爹爹!”季泓冷笑道:“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他们还跟你说了什么?说你娘温柔贤淑,对袁继宗情深不悔,为他不惜与家人决裂,为他受伤、为他身死?”
    阿宝正要点头,见他嘴角噙着一丝讥诮,怒气便涌了上来,问道:“你倒底要说什么?”季泓看着她道:“如果是谢谨,绝不会这么轻易动怒。”阿宝道:“我自然是比不上我娘的。”季泓点头道:“确实,论心机谁能比得上她。她活着时将我大哥、睿宗皇帝、袁继宗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死了这么多年,居然还能给她女儿留下一条后路。”
    阿宝忍无可忍,怒道:“住口!不准你诋毁我娘!”季泓冷哼一声道:“你娘亲最擅长的便是谋算人心,当年她利用袁继宗保住了谢家,如今又利用我大哥对她的感情,让他冒着大风险,用季家保住你。”
    阿宝忽然盯着他,季泓被她看得一愣,耳边听她迟疑地说道:“你……是不是得了……失心疯?我娘已经死了十多年,怎么还能利用你大哥的感情?”言下之意季泓已是神智不清了。季泓嗤笑一声道:“谢谨才智心计天下无双,袁继宗也是善于权谋之人,生的女儿竟是这等愚笨!”
    阿宝此刻只觉此人说话委实讨厌,不愿再与他逞口舌之快,当下道:“季二公子若无事,便请回去吧。”季泓看着她轻声道:“今日是你最后的机会!”阿宝一愣,问道:“什么机会?”季泓微笑道:“你可愿嫁给我?”
    阿宝张了张嘴,那声“愿意”怎么也说不出口。原先不认识他时,谢家与父亲都说此人如何如何好,待见了面,确实也对她温柔体贴,极为照顾,她虽然不喜欢他,但事已至此,便是为了父亲与卢缙,也要与他好好相处。今日他却说了这么一通莫名其妙的话,言语之中对母亲极为不敬,其人也不似外表看起来那般和善,心中对他十分反感,她不会作假,只能避而不答。
    季泓却道:“我知道你不愿意,我也不想娶你!我季家与谢家不同,自太宗皇帝起,便只想做闲散公侯。今上显然不是个善主,我大哥糊涂了同他抢人,我可没有。更何况,谢谨的女儿……”阿宝看着他道:“你既然不愿意,为何又要答应婚事?”季泓打开折扇摇了摇道:“长兄为父,我大哥既是兄长又是族长,他同意了我岂能忤逆。我原以为你定会跑掉,毕竟你跑过一次,谁知道你竟如此不济!”
    阿宝摇头道:“我不能逃婚,我若跑了,爹爹会伤心,舅舅会气死的。而且我也无处可去,我到哪里苏……皇上都能找到。”季泓道:“你若不走,到了江陵成亲后,我便将你关在家中,哪里也不许你去,天天折磨你,你休想我会待你好。若皇上因你而对季家有所不利,我便将你送给他!”
    阿宝叫道:“你敢!”季泓冷笑道:“为了保全季家,我有什么不敢的?便是让你神鬼不觉地死掉,我也能做到,世家豪门里这些手段向来不缺。你也别指望你爹或舅舅来救你,我既然敢做,就能让他们查不出端倪。总之,你落在我手里,便任我处置!”
    阿宝的脸都白了,胸口剧烈起伏,却说不出话来。她自幼娇生惯养,袁继宗将她捧在手心,谢家诸人当她是宝,卢缙自不用说,便是苏煦,也对她和颜悦色,何曾遇到过今日这种情况,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季泓看了她片刻,又柔声道:“你此时走了,找个地方躲上一段时间,皇上慢慢也就忘了你,你爹爹舅舅都是你的至亲,又怎会真生你的气,时间一长气也就消了。到时你再出来,便能和卢缙永远在一起了。”
    阿宝听得怦然心动,又有几分疑惑,问道:“你为何要放我走?”季泓叹道:“你真是个……还听不明白吗?”忽又笑道:“真是报应!谢谨若是见到这样的你,岂不是要活活气死。”
    阿宝知他又在讽刺自己,正要说话,季泓用扇子朝她点了点,说道:“我再说一遍,其一,你是谢谨的女儿,我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我;其二,你是皇帝看上的人,我不能也不愿与天子为敌;第三,季家原本是偏安一隅的闲散世家,自保足矣,你身后牵扯太多势力,与你联姻百害而无一利;第四,我大哥一心要护你,我若违抗,他绝不会答应。所以,我只有放你走,以你逃婚为由,毁了这门亲事。”
    阿宝仔仔细细地盯着他看了半晌,确认他所言非虚,这才问道:“你要如何放我走?我大表哥带来的侍卫都是战场上下来的猛将,以一当十不在话下。”季泓点头道:“我知道,他送嫁的目的便是防你逃跑。”说着拍拍手,两名侍女推门进来,他冲着一人点点头,那人便开口说道:“公子有何吩咐?”竟然是阿宝的声音。
    阿宝惊讶地看着她,季泓道:“她身形与你相仿,又会模仿你说话,只要不与谢远照面,他是发现不了的。”阿宝皱眉道:“大表哥一天要来看我几回,怎么能不见。”季泓示意侍女出去,对阿宝道:“这些无需你操心,我自有办法,你只要听我安排即可。怎么样,想好了没有,走是不走?你若不走,到了江陵便没有机会了。”
    阿宝坐回榻上沉思起来,季泓也不催促,坐在桌边品茶。过了半个时辰,阿宝终于开口道:“我走!”季泓微微一笑道:“好!你放心,银钱细软我会帮你准备好,不会让你受苦。”阿宝点点头,季泓看着她道:“你准备去哪里?”阿宝道:“自然去找卢……”她猛然住口,看了看季泓,季泓摇头道:“真是够笨的!谢远发现你不见,首先想到的就是卢缙那里,即便让你跑到朔方,只怕还没见到卢缙,便被谢家的人抓回来了。”
    阿宝愁道:“我还能去哪里?”季泓道:“声东击西,待他们发现你不见了,我会找人假扮你往北而去,让他们以为你去了朔方,而你,要往南跑!”阿宝看着他眨了眨眼,季泓忽然有些不忍,只听她问道:“那我何时能去找卢大哥?”季泓想了想道:“少则半年,多则一年。”阿宝不由皱紧眉头,季泓柔声哄道:“你且忍一忍,银钱我会给你备足,避过风头你便能与卢缙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
    阿宝又想了良久,这才重重点下头道:“好,我听你的!”季泓暗暗松口气,笑道:“如此最好,我也不愿与你闹到反目成仇那一步,你且听我安排就是。”说罢起身掸掸衣摆便要出去,阿宝忽然叫住他,他转过身道:“还有何事?”阿宝犹豫了一瞬,问道:“你适才说的我娘与你大哥的事……当真?”季泓挑眉道:“什么事?”见阿宝不悦,笑道:“他们两情相悦之事?呵呵,世人只当我大哥傻,对她谢谨一味单恋成痴,却又哪里知道谢谨的手段。”
    ☆、四十四、无处可去
    阿宝这次没有打断他,静静地听他说着,季泓道:“谢谨三岁到我家,与我大哥一同长到十五岁,论感情,只怕比她亲兄长还要深些。我那时虽小,也知他二人将来必要成亲,季家上下人人都将她当作世子夫人看待。她对我大哥也绝不是你听到的那般,只怕她心里真正有情的还是我大哥。”
    阿宝道:“既然如此,为何她后来又会嫁给我爹爹?”季泓道:“当日她回家时,两家约定待她十八岁便完婚,谁知过了三年,谢家绝口不提婚事,我父母几次催促,他们百般推脱。后来有一天,谢谨突然来到江陵,与我大哥密谈了一夜,次日一早又走了,我大哥失魂落魄地过了半个月,便传出谢谨恋上了太子府的一个寒门幕僚,而你外公忽然又来提起了婚事。”
    阿宝心道:“那个幕僚便是我爹爹了。”季泓接着道:“因谢家屡次推诿,谢谨又有那样的传言,我父亲本不欲答应二人之事,我大哥却坚决要定亲。父亲无法,只得同意,两家过了礼。谁知没过多久,谢谨居然留书出走,与那幕僚私奔了。父亲勃然大怒,要去谢家理论,大哥却十分地平静,拦住了父亲,自己也对此事不闻不问,仿佛谢谨不是他的未婚妻一样。”
    “可是有天夜里,我却看见他独自一人在谢谨从前住过的房间里哭泣,我进去才发现他喝醉了,口中说着‘我成全你……你要做什么我都帮你……我只恨自己无能……’我那时尚小,待后来大了才渐渐明白,大哥事先应是已经知道谢谨会这么做,所以才会阻止父亲去找谢家。”
    阿宝心中极不平静,季泓所言与父亲告诉她的往事都能吻合,只是其中却有这些内情,母亲当年倒底要干什么?季泓不待她细想,又说道:“谢谨这一去便是几年了无音信,直到睿宗皇帝登基,她才又同袁继宗回到了京城。父亲因气恼谢家欺人太甚,去谢家退婚,又被大哥阻止,这时就听说谢老侯爷死了,谢谨被逐出了家门。再后来她便与袁继宗成亲,生下了你。”
    阿宝看着他道:“这些我都知道。”季泓冷笑道:“好,我现在就讲你不知道的。你可知谢谨并不是真的爱上袁继宗才与他私奔?你可知她受伤其实是一场戏?你可知若不是袁继宗心软,谢家当年死的就不止你外公一个?你又知不知道谢谨临死前曾写过一封情意款款的遗书给我大哥,致使他这么多年仍对她不能忘情?!”
    阿宝已然呆住,季泓看着她道:“也许连你的出生,都是谢谨用来谋算袁继宗的手段!”阿宝突然“哇”地大哭了起来,口中说道:“你胡说!你胡说!”季泓被她吓得一愣,片刻后道:“你想让谢远听到吗?”阿宝忙止住啼哭,轻声抽泣,季泓轻舒一口气,想了想道:“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你不知道也好,你只需记住,听我安排行事即可。快把眼泪擦擦,别被谢远看出来!”说完转身出去,令侍女进来伺候阿宝梳洗。
    晚间谢远果然又来看望阿宝,见她精神比白日还要萎顿,双目红肿,忙问侍女出了何事。侍女只说姑娘想家了,哭了一场,谢远不疑有它,安慰了阿宝半晌。
    次日,季瀚派来的大夫到了宜城,立刻便与阿宝诊治,谢远季泓皆陪在一旁。那大夫把了约莫半个时辰的脉,才收回手慢慢说道:“姑娘无甚大碍,只是感了暑湿方有此症,休养几日便可。”谢远松了口气问道:“可能动身赶路?”大夫道:“无妨,只是要遮住头脸,勿要再受了暑气加重病情。”
    阿宝靠在床头,听到这句不由看了季泓一眼,见他神色如常,眉宇间似有关切之色,感觉到她的目光,竟将脸转了过来,冲她微微一笑道:“阿宝可听到了,不用担心!”谢远见状,暗暗点头。
    大夫开了药方便退了出去,季泓忙命侍女去准备帷帽面纱,对谢远道:“如今天这么热,真是难为阿宝了,不如等两日再上路。”谢远摇头道:“已耽搁了不少时日,大夫既然也说没有大碍,小心些就是。”转过头对阿宝道:“阿宝你且忍忍,最多三日便可到江陵。”阿宝看了看季泓,点点头。
    晚饭后,谢远又与季泓来看了阿宝一次,阿宝已戴上面纱帷帽,季泓道:“晚上也要戴着吗?”一名侍女道:“大夫说如今是盛夏,晚间暑气也重,姑娘嫌气闷不愿关窗,只能戴着。”谢远道:“那便戴着吧。”二人陪阿宝说了会儿话便离去了,季泓在门口对侍女道:“一会儿你们去外面买些瓜果给姑娘消暑。”侍女忙应下。
    阿宝看着他们出去,靠在床上想道:“那个大夫应是季泓安排好的,不知他何时让我走。”不禁又想起了卢缙:“卢大哥现在怎么样了?爹爹有没有按时把信送去?他若知晓了我的事,会不会伤心?”她想的出神,全然没有注意侍女已悄悄将门关上。
    两名侍女走到床边,一人轻唤道:“姑娘,请更衣!”阿宝回过头,正是那名会模仿她声音的侍女。那侍女与阿宝互换了衣裳,又将面纱帷帽戴上,对阿宝道:“姑娘出了房门往右行出回廊,有一侍卫会带您出府,路上不要说话,侍卫自会帮您应对。”另一侍女上前,将阿宝送出门。
    阿宝低下头沿着回廊快步向右走去,果然见一名年轻侍卫站在前方等着,见到她后也不多言,微微点头轻声道:“随我来!”阿宝紧紧跟在他身后来到角门,被守门侍卫拦下,那侍卫面不改色地说道:“二公子令我二人去给袁姑娘买些瓜果消暑。”守门侍卫认得他,又看了看一身侍女装扮的阿宝,点点头开门将二人放了出去。
    阿宝强自镇定地跟着侍卫出了门,走出约莫两丈许,那侍卫放慢脚步落在她身后,挡住她的身影,轻声道:“不要紧张,他们没有发现。”阿宝这才发现自己的腿在发抖。二人慢慢向前走去,渐渐离驿馆越来越远,侍卫带着她转过街角,阿宝只觉腿一软,忙扶住墙站定。侍卫回过头道:“此地还不安全,姑娘再坚持片刻。”阿宝深吸一口气,点点头。
    二人又走了半刻,来到一处院落门外,那侍卫左右看了看,推门进去,阿宝连忙跟上。院中一名女子见到二人,对侍卫点点头,侍卫说道:“姑娘请随她去更衣。”女子将阿宝带到房中,拿出一套粗布男装让阿宝换上,自己穿上阿宝脱下的衣服,收拾停当便带着阿宝又来到院中。
    那侍卫已牵着马等了多时,见到阿宝出来,说道:“姑娘,马上有银钱干粮,还有两套衣物。现在城门已关,委屈姑娘在此等到天亮,出门往南二里便可出城。”说着将马拴在院中树上,挥手令那女子出去,才说道:“一会儿我就带她回去,按公子的安排,到江陵之前应是不会有人发现您已走了。”阿宝刚要道谢,他又说道:“公子令我传话,今日一别,后会无期!姑娘若是被找到,便是死也不要出现在他面前!”
    他声音不大,语气也不严厉,阿宝却莫名地感到一阵寒意,抬手摸了摸臂膀。那侍卫对她行了一礼,转身离去了。阿宝看了看空旷的小院,忽然涌上一股惧意,前路茫茫,何处是她容身之所?何时才能再见到卢缙、父亲?于是也不进房,靠着树坐下,抱住膝盖,嘤嘤哭了起来。
    哭着哭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待醒来已是天光大亮,打了井水简单梳洗一番,将头发挽成男子发髻,拿出包袱中的干粮就着井水胡乱吃了几口,便牵着马出了门。夏日的清晨已十分炎热,路上行人也不多,阿宝骑上马,不一会儿便出了城。
    她一路向南,马不停蹄,却不敢露宿,无论多晚都要赶到一处集镇,寻一家客栈落脚。也不敢打扮光鲜,依旧穿着季泓为她备下的粗衣布衫,唯恐被人发现女子身份,起了歹意。
    如此五日后,到了临湘境内,身后并无追兵,她不由放慢脚步,仔细盘算该往哪里去。季泓让她往南,再往南行便是交州,真的要去那里吗?她不禁有些犹豫。她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突然一阵心酸,她怎么会落到今日这般境地,有家归不得,有情郎也寻不得,天下如此之大,竟找不到一个去处。
    她傻愣愣地站了许久,才牵着马茫然地继续南行。如此又走了几日,便到了始兴郡阳安县。这日她在茶舍歇脚,只听一阵马蹄声传来,一支商队路过门前。老板出门揽客,那领头的人笑道:“多谢老板好意!只是我等一个月内要将货物送到吴郡,耽搁不得。”
    阿宝听到吴郡,豁然开朗,心道:“季泓说他们必往北找,让我往南跑,我只要不去朔方,往东应也没事。索性我就去吴郡,去卢大哥的家乡看看!”拿定主意,有了方向,她忽然觉得全身的力气都回来了一般,欢快了起来,三两口喝光茶水,向老板打听了路,又买了些面点当做干粮,便骑上了马掉头向东方行去。行行走走,尽量避开人群集市,如此走了近一个月,终于到了吴郡境内。
    ☆、四十五、因何而来
    乾宁元年五月,北狄不宣而战,突袭朔方,朔方守将谢辽率部迎敌。北狄有备而来,气势汹汹,又有重甲铁骑,谢辽不敌,大越皇帝苏煦急派大将军、同安侯谢谦领兵十万前去支援。六月,两军于朔方以北云中对垒,激战数轮,互有胜负,战事陷入胶着。
    大越虽未取胜,卢缙却在对战中大放异彩,无论两军对阵还是攻城守寨,凡其出战无一败绩,数次击败北狄大将,谢谦对其大为赞赏,仅有的一丝偏见也荡然无存,暗中竟也为他与阿宝婉惜。
    这一日战事稍歇,卢缙又收到了阿宝的信,正欲回帐细看,便见谢遥陪着一人急急向他走来,待到近前才看清,竟然是留守京城的谢远。卢缙一阵纳闷,不知谢远为何而来,只听谢遥唤道:“敬之!”卢缙忙对二人行了一礼道:“二位兄长!”
    谢遥看看谢远,谢远笑道:“敬之这是要去哪里?”卢缙道:“回营。”谢远看着他手中的信问道:“阿宝的信?”卢缙笑着点点头,谢远道:“听闻敬之不仅能战,也极善练兵,我正好无事,去你营中看看如何?”谢遥欲说话,被谢远横了一眼,转过头去只作不知,卢缙笑道:“求之不得!还请大哥指点一二。”
    三人来到卢缙营中,谢远果真驻足看了半晌士兵操练,连连点头,谢遥腹诽道:“老大装模作样的本事越来越强了!”卢缙请二人入帐,奉上茶水,谢远道:“敬之江南人士,于此北地可还习惯?”卢缙尚未说话,谢遥忍不住道:“大哥,他在高阳待了三年!”谢远偏头看了他一眼,卢缙忙道:“此地较高阳还是不同,风沙太大。”谢远道声“确实”,低头轻啜了一口茶,卢缙道:“大哥因何而来?”谢远放下茶盅笑道:“祖母与母亲担心父亲与弟弟们,命我前来探望。”卢缙犹豫了一阵,终于问道:“不知……阿宝可好?”
    谢远、谢遥突然同时抬起头看着他,他愣了一瞬,心中涌上一种不祥之感,忙又问道:“阿宝可好?”谢遥看了看谢远,他已笑着说道:“你不是才收到她的信么,怎么反倒问我?她可不会给我写信!”卢缙面上一热,讪讪笑着。
    谢远又与他寒喧了片刻,起身告辞,谢遥站在帐中未动,谢远轻咳一声道:“三弟,让敬之休息吧!”谢遥一拂袖,转身出了营帐,谢远笑着对卢缙道:“适才他被父亲责骂,想是现在颇为恼火。”卢缙与谢遥极熟,直道无妨。
    谢远出了卢缙营中,远远见谢遥等在前方,见他过来,冷哼道:“我早说了阿宝不在他这里吧!”谢远皱眉道:“她明明是往这边来了,为何没有?”谢遥道:“她没有那么傻,这时跑到这里,难道等着你们来抓么?!”谢远不语,谢遥忿忿不平地道:“为何到现在仍瞒着他?告诉他也许他能知道阿宝在哪里。”谢远摇摇头道:“此事你休要多管!”快步向前去向谢谦复命。
    阿宝行行走走,迷了几次路后,终于在一个月后到达了阳羡城。阳羡山水极佳,城中河流密布,沃野千里,前朝便是鱼米之乡。又因大越高祖苏衡十七岁即任阳羡令,后世帝王皆以其为高祖龙兴之地,颇为优待,屡屡减免其境内税赋,百姓富庶乐业,城中一派繁华景象。
    阿宝从未来过江南水乡,只觉小桥流水,满目青翠,如诗如画,吴侬软语,别有韵味,心中想道:“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生出卢大哥那般的人!”
    她在城中寻了一处干净的客栈住下,简单梳洗一番后,出门向小二打听卢家所在。卢氏久居于此,世代经商,财力雄厚,乃是阳羡第一大户,小二岂能不知,指了方向,阿宝谢过,便往卢府而去。
    阳羡城并不大,阿宝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便见到了一座恢宏的府邸,正是卢府。阿宝走到门前看了一会,摇摇头心道:“我来此做什么?卢大哥如今不在家中,我能找谁?”她又站了一会儿,转身便要离去,忽听身后有人轻呼一声:“是……阿……袁姑娘吗?”
    阿宝循声望去,只见应生正站在角门处,神色极为惊讶。阿宝也吃了一惊,迎上问道:“你怎么在这里?卢大哥呢?”应生看看左右,压低声音道:“公子令我回来送信。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住哪里,我去寻你。”阿宝未见过他如此谨慎的模样,一时摸不着头脑,口中已将落脚的客栈名说出。应生点点头,轻声道:“我得空便去找你!”说罢进了门。阿宝在原地呆愣了一阵,也离开了。
    晚间应生来了,阿宝将他让进房,应生不落坐便问道:“你怎么来了?公子知道吗?”阿宝想了想,将苏煦逼婚,父亲许嫁季泓,季泓让她逃婚等事尽数说了。应生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宝问道:“你怎么不在卢大哥身边?”应生犹豫了片刻,说道:“事已至此,也不必再瞒你。公子见主上迟迟不允你二人的婚事,令我送信回来,当面交给主上,看他到底是何反应。谁知主上看过信后,即命人将我看管起来,不许我回去,也不给公子回信,直到前几天才准许我出府,却仍是不让我去找公子。”阿宝奇道:“这是为何?他若不同意我们的事,直接与卢大哥说便是了,为何要这样做?”应生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上一章
返回

丝萝赋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