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见观音多妩媚

第53节

    萧家姐妹, 皆是美人,只是相比姐姐倾城名传, 妹妹萧妙莲如被明月光辉所遮, 名声要相对低上许多, 但其实, 不与那天上明月相比,萧妙莲本也生得十分娇俏可人, 在一众闺秀中,可说是颇为拔尖的,容色俏丽, 宛若三春之桃。
    对于一味沉浸在丧妻之痛中、长久不近女色的皇帝陛下,忽然宣召萧妙莲入宫一事, 满朝文武起先听怔, 而后,又多少有些了然。
    一则,世间男子, 本不就是这般, 深情而又薄情,纵是妻子美若天仙, 可这天仙没了, 也不会为一死人而孤独一世,何况是对天下美貌女子,皆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皇帝陛下;
    二则,萧妙莲乃萧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听说也生得十分貌美,想来容貌性情上,多少会与萧皇后有些相似,皇帝陛下借此移情不是不可理解,史上也多得是姐妹共侍一君之事,保不准这新皇后的头衔,就要落到萧妙莲身上了呢!
    对于这后一种猜想,有心送女入宫的朝臣,心中难免有羡嫉萧家之意,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当初暗中追随长乐公之人,如今新朝已立,虽然官职随之水涨船高,但人心难足,百尺竿头,犹想再进一步,如能有女入宫为后为妃,对家族助力,可谓是如虎添翼,只是他们心中有这打算,陛下先前,却一直不近女色,如今终于近了,选的,却还是萧家的女儿!
    这萧家,对陛下大业不仅没有半点助力,早年那萧家长子萧罗什,还一味追随世子宇文清,可说与他们站在对立面上,若非因是萧皇后兄长之故,按陛下登基的雷霆手段,这萧罗什早就性命难保,萧家也将被逐至不毛之地,一世难回神都城,哪里能像现在这般,不仅被陛下下旨召回神都城,萧皇后之父,还升至三品,萧皇后之母,得封郡君,可说是满门富贵荣耀,可得享一世、平安无虞了。
    外人羡慕萧家因有一个好女儿,遂有了天底下最大的靠山,隔三差五,受赐不断,纵是宇文皇室中人、当朝正一品官员等,遇着萧家人,亦得以礼相待,但萧家人,并不如外人所想的因这份富贵荣耀而心生欢喜,萧观音之死,将他们一家人本就因萧迦叶之死而沉郁难解的心,直接狠狠地碾碎了,再泼天的富贵荣耀,也换不回萧观音的性命,数年内接连遭受重创的萧家人,仍是每日心如刀割时,又一柄利剑,忽地悬至萧家头顶,令萧家上下心惊胆战——当朝皇帝陛下,竟然要召妙莲入宫侍驾?!
    对于曾经的长乐公,如今的皇帝陛下,萧家人不仅听了他许多疯事,更是亲眼见过多次,在宴会上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抱着箜篌痛哭,已不算什么,皇帝陛下还曾上门疯过多次,有时,根本无视萧家人,来了,就直接去萧观音生前住过的青莲居,一待大半天,明明身边一个人也没有,口中却碎碎叨叨的,唇边浮着笑意,眸中漾着光亮,好像是在看什么人,在和什么人说话,有时,又表现地十分亲近,来了就绕着萧观音父母转,说自己身为女婿,要代替妻子向双亲尽孝,说着也不顾萧家父母的一再婉拒,硬要自顾自地完成自己的尽孝之举,道必得如此,离去的妻子,才会心安。
    虽然这要尽孝的心意,听起来是好的,但疯人不容人拒绝的尽孝之举,往往会导向一些偏离本意的后果,令人觉得不堪其重,本来,要么就在青莲居疯疯癫癫地自言自语,要么,就是围着萧家父母胡乱打转,陛下之前已来过安善坊萧家多次,一直都没有特地留意过妙莲,怎么会忽然间,就要召妙莲入宫侍驾呢?!
    萧家上下,为此忧灼不解地想不出缘由时,转念又想,其实,对疯子来说,再怎么突然莫名之事,也不算突然莫名……
    心惊胆战,而又对此无可奈何,自接走妙莲的宫车,从萧家大门前离开后,全家人坐立不安、度日如年,如此煎熬地守等了三四个时辰,暮色沉沉之时,宫车又将妙莲送回来了,萧家上下,立全围了上去,见妙莲哭哭啼啼地下了马车,双眸肿如桃儿一般,心也要跟着急碎了,忙边将妙莲扶入家中,边问她陛下宣她何事、在宫中发生了什么、究竟为何哭泣?
    泪如珠落的萧妙莲,上气不接下气地,抽抽噎噎了好一阵儿,方能暂止了哭腔,停下来哽声诉苦:“他是个疯子!”
    恨恨说出这一句后,萧妙莲刚平复了些的双瞳,又濛濛然似要落泪了,“皇帝是疯子”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负手在旁的萧罗什,不管疯皇帝对他人如何,只担心他的妹妹,忧急如焚的他,正要追问妹妹,疯皇帝到底对她做下了什么疯事时,见妹妹妙莲,忽又憋住了眸中滢滢的泪花儿,双手死死地绞着帕子,恨声控诉道:“他就是个疯子,大疯子!”
    “莫名其妙地召我过去,吓死人了,过去了后,叫我坐在窗下不许动,我因为害怕,身体略抖一抖,他就斥我,两只黑黢黢的眼睛,里头泛满了红血丝,死死地盯着我看,就像野兽一样,吓死人了,盯着盯着,还突然朝我发火,将我面前的案几等物通通都摔了,颠三倒四地骂我既与姐姐是亲姐妹,为何长得同姐姐不一样,为何性子同姐姐不一样……一通乱骂,把我骂得狗血淋头、一无是处,好像在这世上多活一时半刻都是罪,根本不配活在这世上后,就凶恶狰狞地把我赶走了……疯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姐姐当初是倒了八辈子霉,才会嫁给这么个疯子……”
    今日受到极大惊吓的萧妙莲,原本委屈地一声声恼恨怒骂,面皮涨得通红,情绪也激动得很,但骂着骂着,声音又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姐姐……”她轻轻地唤了这一声后,先前强忍的泪水,又难抑地滚落了下来,“……姐姐……我好想姐姐啊……”
    原先为萧妙莲被召入宫侍驾一事,忧灼不已的萧家人,因这一声喃喃动情的“姐姐”,因萧妙莲思念难耐的泪水,满心的忧惶不安,都随之转为同样的哀伤凄然,谁人不想萧观音呢,好女儿、好妹妹、好姐姐……悲伤的思念早如潮水,将他们尽数吞没,余生都将浸在这份苦痛之中,不得解脱,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人间至痛之事,萧家父母,已历了两遭,再经不起任何打击的他们,强忍心中悲痛,低声嘱咐小女儿道:“这些话,同家里人说说就算了,可千万别同外人讲,更不要在陛下面前乱说些什么,以防触怒了陛下,知道吗?”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如今的萧妙莲,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再不能如从前,总是躲在姐姐身后,一味地做她的娇纵小姐,望着父亲母亲鬓边华发的她,忍着心中的酸楚难受,边将眼泪擦干,边乖乖点头道:“知道的。”
    她透着朦胧泪光,望向窗外暮光中的早春寒景,在心底默默无声地暗暗祈祷,今日之事,再不要有下一次了。
    正是春寒料峭时节,今年的北境,东君之风好像来得特别迟,虽按时节来说,已是早春,却仍是天寒地冻,好像冬日凛寒,还没有彻底过去,燃了一冬的炭盆,犹未被宫女们撤下,仍摆在太后娘娘榻边不远,烧红着其中上好的银骨炭,无声飘送温暖,混着殿中的清芬香气,缭绕在重重帘帐之间。
    帘外,几声轻柔的行礼声响,是从前的宇文四公子,如今的齐王殿下,缓步踱进殿中,他略挥挥手,屏退众侍,自打帘踱入内殿,见母后正独自在内、倚榻看信,上前请安后,在旁坐下,瞥看了眼旁放着的已经凉了的浓黑苦药,淡淡笑问:“母后这气出来的病,还要装多久呢?”
    裴太后眉眼微凝,“左右现在无法动作,只能在内装病,除此,还有何可作为呢?!”
    “是儿子无能”,宇文沨见母后神色不悦,嗓音含愧道,“儿子只是想着,往后天气渐暖,母后多出来走动走动,会对身体好……”
    “知道你孝顺”,裴太后微缓和了神色,轻拍了拍爱子的手背,叹息着道,“也不怪你无能,是母后,一直以来,都太低估他了,只是知道他手上有些势力,却没想到所知不足百一,没想到他真能掌定全局,压制得旁人完全无法动作,白白错失了那时的大好机会……”
    宇文沨平平静静道:“机会只要等,总还会有的。”
    “要是他再疯些就好了”,裴太后放下联络的书信,眉眼间现过一丝狠厉,“真疯成心智全无、不知掌权的废人一个,才是最好!”
    不是没想过为皇帝的疯癫,添柴加火,让他愈发不配为人君,甚至,设计让成日疯疯癫癫的皇帝,“误食”毒|药而亡,也在计划之内,但,种种有关皇帝疯癫之举的传言,容易流出,在皇帝身边安插人手行事,却难于登天,虽在日常事务上疯得不成样子,可皇帝仍将权柄,牢牢握在手里,裴太后暗暗心烦意乱一阵,冷嗤着对真正喜爱的小儿子道:“前几日,我派人送去的几名女子,全被他撵走了,他防我这个母亲,就似防贼似的!”
    说着又感到头疼,宇文沨起身帮母后揉按额头的同时,心内飘想过不久前所见,在来母后宫中的路上时,他遥遥望见,萧妙莲被宫人引往御殿去,算来,这是皇兄第二次召萧妙莲入宫了。
    沉默的揉按中,人心似刃薄寒,北国的春天,依然寒冷,而南国温暖,早有花开,女子凭栏而坐,望着廊外烂漫盛放的春日香花,想有一人曾头戴花环落入水中,不由唇际微弯,浮起笑意,但淡淡的笑意,方微浮片刻,眸眶即已无声润湿。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6-07 16:17:37~2020-06-08 16:3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你好呀 10瓶;时间是个什么鬼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5章 等待
    阿措走至庭中时, 正见萧观音凭栏而坐、静望花开的场景,轻和的阳光, 落在她的眸处, 令她眼角的湿润晶莹, 熠熠发亮, 有一瞬,他以为那点晶莹, 将凝坠成泪,滚落柔颊,但, 在似将凝坠时,她又已低下头去, 寂寂地垂下眼睫, 掩下眸中的湿意,他看不见她的容色神情,只见她身形静寂不动, 宛如画中之人, 兼之清影纤薄,更似一道裙袂飘飘的画影, 仿佛风吹一吹, 就要散了。
    于庭中驻足静望片刻,他走上前去,从侍女手中接捧过一道披风,披在她的肩头, 她抬起头来看他,眸光是一如既往地清幽复杂,静默不动地深望着他,一字不语,直到他手拢在她身前,要为她系好披风系带,就如从前在北境,每次风起时,为她披系披风时那样,她缓缓抬起手来,制止了他的动作,眸光幽深若海地静静望他。
    虽仍是没有开口说话,但他已知她想说什么、她的眸光是在说什么,之前她已开口问说过许多次,只是每次他总是避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于是,时间一久,她渐渐不再开口问这件事了,只是无声等待,等待他这个曾经事事以她为重的侍女,何时能回转心意,不再将她拘束于这一方花苑里,放她离开南国、回到北境,回到她家人的身边,也许,还有爱人……
    ……可他,总是贪恋时光……心如匪石,难以回转……
    一如每次来时,他在她身前坐下,随意讲些他新得的消息,有关她家人的,有关宇文泓的,消息里,她的家人总是一切安好,而宇文泓,她曾经的丈夫,如今北境的君主,是一日胜似一日地疯癫,传言中,他已是一位暴戾嗜血的君主,动辄杀人助兴,每每听到这些时,她再怎么垂目不语,纤细的指尖,总忍不住因惊微颤。
    ……她和宇文泓,本就不是一类人,他能理解她在最初对宇文泓的种种好,因她本就是那样的与人为善之人,可他始终无法理解,她后来对宇文泓的特别,明明两个人,一似天上云,一似地里泥,为何她独独会对宇文泓另眼相待?……云影随风,不应会单单落在泥潭里,这世间,没有人和她是一类人,他也不是,她是这世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如高山之雪,谁人也无法和她平起平坐,她于山巅看到的,是天下众生,一视同仁,怎会是单单一个宇文泓呢……
    ……宇文泓,似对她有情,或起于色相,或源于她的博爱温暖,可情爱,是这世间最不可信的薄凉玩意儿,就像烟雾,情浓时声势浩大,铺天盖地,将人完全萦拢其中,仿佛一世都将如此,可,或仅因世事风吹,或仅仅是时逝,这烟雾,就会渐渐消散殆尽,了去无痕,所谓一世至白头,普通人都难做到,何况是宇文泓这样的追逐权势之人,一时的情爱或许是真,但难敌更深的诱惑,就像他的母亲和那个人……
    ……那个人,多年前为权势二字,放弃了他们母子,视如草芥,不闻不问,几年前,又为权势,同他们再次谈起了情爱、亲缘,身在北境时,为了母亲,他为那个人所谓的大业,默默做了许多,暗联皇家赵氏,挑动宇文氏内斗,为了母亲,他一一完成了那个人的交代,而后离开北地,但后来事情发展,却并不如那人所愿,北雍并未在宇文焘身死后,于内斗中四分五裂,好叫南雍一一蚕食,他低估了宇文泓,那个人亦是,正如天下人低估了宇文泓的能耐,无人能想到宇文泓成了乱局中最大的变数,竟真能稳住欲乱的局势,踩着父兄之死,逼着北雍皇室禅位,建立殷朝,稳定北境……
    ……但,这样的稳定,也或许只是一时,宇文泓上位后的疯癫暴戾,又成为了新的变数,看似稳定的北殷时局下,并不太平,就他所知,南雍与北殷皇室,尚有一线未曾断绝,就宇文泓目前这癫态,就算他对萧观音,是世所罕见的情比金坚、至死不渝,但,一旦有一日,他癫疯至无法掌权控局的地步,贸然将萧观音送回,就是将她置于更大的危险之中……
    这样想着的阿措,其实心底也清楚,这样想着的自己,只是紧紧抓着一个理由,好让她在他身边,再留久一些,一日又一日,贪恋着不肯放手的他,不停地在心底问自己,他对她,到底抱以怎样的感情……
    ……是男女之爱吗……可他向来不信所谓的男女之爱……既不信,为何又在从前见宇文泓借着丈夫身份,与她百般亲近时,心底难忍嫉恨之火……
    ……抑或视作亲人、友人,在抱着一身残毒、如魑魅魍魉、孤独流浪北境苟活的日子里,是她,给予了他生的光亮,除了予他生命的母亲,他心中,就只有她一个人,他近乎如虔诚的信徒,守在她的身边,她在前礼佛,他在后看她,一季又一季流转的时光里,她就似他的佛……
    ……可她,却不会像待宇文泓那般,特别待他,不管是从前身为侍女阿措,还是如今这一方花苑的男主人,那样朝夕相伴的长长久久,比不过她与宇文泓的短短数年……
    南国春日的沉默里,满园鲜花蓬簇绽放,蜂蝶飞舞,香气四溢,端抵是一幅热闹春景,朝气蓬勃,可画中的两人,却是静止的、清寂的,是天地间的两缕孤魂,阿措静坐良久,站起身来,向置在廊下的一道箜篌走去,轻声对她道:“我弹首曲子予你听吧。”
    起手便是《相思引》,萧观音望着身前不远、轻弹箜篌的年轻男子,眼前恍惚,似又与从前与她一同弄乐的少女阿措相叠,那一日,她在崇宁县外的归远河上,的确遇险,生死悬于一线,原以为在劫难逃,将命尽于此,可在不知过了多久的混乱晕沉后,她却渐渐恢复了清明意识,睁开双眸的一瞬间,她见到了分别已久的故人阿措,“她”身着男子袍衫,一双眸子深深地望着她,在颤唇片刻后,轻启唇齿,像是想唤她一声,但又不知该唤什么,如此犹豫许久后,终是以从前的侍女身份,轻声唤她道:“小姐……”
    初醒时尚且迷恍的她,以为身着男子袍衫的阿措,是女着男装,后来才知,他真是男子,原应不会言语的阿措,开口对她说话的一瞬间,那陌生而又沙哑的声音,让她不禁以为自己身处梦境之中,只是在做一个荒诞的梦而已,包括之前归远河种种,都是一场荒诞的梦境,可,不是梦,渐渐清醒过来的她,再怎么震惊不解,也不得不接受眼前的事实,身前貌若好女的年轻男子,真是阿措,所见为真、所听为真,虚幻的不是眼前,而是过去的许多年,那些误以为阿措为哑女的记忆,方才不是真的。
    她不知他到底是什么人,如何来的势力人手,竟然能救下她,并将她强行秘密带至南雍,一路奔波后,他将她安置在这处雅苑里,被救的感激和故人重逢的欢喜,因为这份强行,而乌云罩拢,可阿措理应明知她心中所想,却还是对此从无解释,面对她的请求和疑问,总是避而不应,避而不答,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阿措有时日日过来,有时隔三差五,每次过来,除了告诉她一些北地之事外,也并不与她说些什么,似也不知与她说什么,沉默地一如从前的阿措。
    只是从前的沉默,是安恬平静的,如今的沉默,却叫人感到哀伤,感到煎熬,从前的阿措,她是极了解的,可眼前之人,熟悉而又陌生,一曲《相思引》上阙弹罢,手势未停,接弹下阙,不是她从前和他一起续谱的那半阙,也不是宇文清从前所续,从未听过的半支曲子,毫无宇文清续曲中有关相思的缠绵悱恻、梦魂悠悠,而是透着一种苍凉刻骨的绝望,承接自上半阙那样热切的爱恋相思之后的,原是情断的冰冷与无望,对于情爱的深深悔恨,刻在每一个音调之中,一声声都似在泣着血泪,是一女子的绝望心声,如杜鹃啼血,听来令人呛然。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下半阙”,一曲弹罢,他垂下手腕,沙哑着声音道,“此曲是我母亲所作,其中上半阙,为思凡之曲,是我母亲当年与我父亲的定情之作,情意深绵,流传开来,世人皆以为,上阙既爱恋情深,下阕必承接刻骨相思,其实不然,下阕是哀伤被负,是刻骨的悔恨与绝望,不如无情,不如不解相思,才是真正的下半阙曲意。”
    ……《相思引》为箜篌圣手青夫人所作,她因习练箜篌,从前在家中、在长乐苑时,不知有多少次,与阿措一同整理青夫人谱乐、共弹青夫人之曲,阿措总是神色寂澹无波,她从未察觉,他与青夫人,会有何关联……
    第一次听他讲他母亲青夫人之事,讲他的真正身世与姓名,听他讲因幼时中毒,故而男生女相却又音如男子,从前总是避而不答的话,在今日,阿措全数缓缓说了出来,心情复杂的萧观音,感觉心被人揪在手里,望着他问:“你身体里的毒……”
    “……没事的,早就清了,只是身体如此,治不了了,但,仅仅如此而已,妨碍不了我长命百岁的”,他这样沙声说着,似还淡淡笑了一笑,手拂了下乐弦,又看向她,将那件从前避而不应之事,予了她一个答案,“对不起,回北境的事,还要再等一等……再等些时候就好,这一天,用不了多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快见面了,计划是在端午前写完正文,期间不突然来什么不可抗力的话,大概可以……
    感谢在2020-06-08 16:30:57~2020-06-09 16:23: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燕麦片真好吃 10瓶;刀子君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6章 返魂
    相思成疾的北殷皇帝宇文泓, 原因太过思念亡妻,为哪怕能真真切切瞧个影子也好, 故将亡妻一母同胞的妹妹萧妙莲, 召入宫中相见, 但, 人召进来了,他左看右看, 怎么也无法从萧妙莲的身上,瞧出半点亡妻的影子来,相思之苦未解, 反因这份无法,更加剧烈了, 令他神智欲癫, 在那一日,大声斥责萧妙莲不似亡妻的品貌,骂骂咧咧地将她赶出宫去了。
    如此过了几日, 皇帝忽又就此事醒过神来, 萧妙莲是妻子观音唯一的妹妹,从前妻子在世时, 对这一母同胞的妹妹, 极为疼爱的,他先前那般无礼地对萧妙莲,妻子泉下有知,定是会生他的气的, 如此一想,在军国大事上半点不慌的皇帝,立马慌得不行,连忙命人将萧妙莲又召进宫来,设宴相待。
    萧妙莲原以为再次被召入宫、觐见疯子皇帝,又要胡乱挨骂,她抱着这样抑郁至极的心理准备入了宫,却见皇帝陛下与上次相见大为不同,上次,皇帝就纯粹是野兽一样的疯子,这一次,虽还疯疯癫癫的,但还有点彬彬有礼,不仅特地设宴招待她,宴中一言一行,还有几分像一位正经姐夫,满面堆笑地热情招呼她吃喝,还亲自为她斟了一盏清酒。
    对于身前这位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的皇帝陛下,萧妙莲简直疑心他是中邪了,她心中深觉诡异,七上八下地不安宁,宁可自己今日所面对的,仍是之前那个从头到尾骂骂咧咧砸东西的疯子皇帝,也不要这般诡异吓人,不知他到底要干什么……
    这几日,神都城中的流言,她也有听在耳中,不少人说,皇帝这是看上她了,将对姐姐的思念,转移到了她的身上,有意纳她入宫为妃,甚至……为后……对于这一传言,她是嗤之以鼻的,外人还以为她被召入宫,是受了多大的恩典,岂知她只是纯粹被疯子皇帝斥骂了一通罢了,怎么可能为妃为后,皇帝陛下当时那可怕的眼神,像气得恨不得要杀了她似的,怎么可能对她有什么别的想法?!
    原先,她是这般笃定地以为的,即使再被召入宫中,也只以为是皇帝再次发疯而已,但,眼前这客客气气的疯举,让她的心真的慌起来了,难道,外面传言所说为真?难道,疯皇帝真对她有什么别的想法?!不行……不行……她不可能顺从皇帝的,她心里有人!!
    想到这一点的萧妙莲,登时慌地离席跪下来了,皇帝原正努力做一个好姐夫,却见妻妹突然下跪并瑟瑟发抖,他满心不解,努力好言劝了几句,都不能使妻妹起身,心神越发疑惑混乱时,忽地一激灵想到,妻子观音是极疼爱妹妹的,若是他接连待妻妹不好,观音定会生气,一生气,不就会入梦来责骂他了吗?!如此,他不就可与妻子相见了吗?!
    这般想着,皇帝原先温和看人的眼神,渐渐变了,而这一转幽的变化,落在萧妙莲眼中,令她愈发惶恐,以为是自己不肯顺从皇帝,方才又被斥骂一顿、赶出宫去的萧妙莲,一方面庆幸自己今日逃过一劫,一方面又为自己招了这件祸事而感到心忧,不知皇帝何时能放下这可怕想法的她,红着一双眼,携着满腹沉重的心事,如有乌云罩顶般,走出宫门时,恰见有一人也正好出宫,早春微寒的清风中,他向她看了过来,玉袍缓带,清贵无双,在看到他的一瞬间,心中所积压的恐慌与委屈,像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化作晶莹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
    有人惊惶忧惧,有人暗怀鬼胎,而有人,在无尽的绝望中,寻着了一点小小的希冀,于是夜,早早洗漱上榻,双手放在身前,阖上双眼,等待入梦,然,满心难抑的雀跃,令他这般躺榻一个多时辰,方才终于等来了睡意,好容易等到了睡意,却又始终无梦,于夜半醒来的皇帝陛下,心头空落落地,像被人用刀剜开了一道血口子,冷风呼呼地从中吹过,他睁着眼躺在榻上,眼望着帐内混沌黑暗,睡前因期待而微弯的唇角,犹自微微弯着,挂着一点零星的笑意。
    黑暗中,皇帝微微笑着,天明时,皇帝更加疯了,开始亲自炼制传说中的返魂香,从前再怎么疯,还未耽误朝事的皇帝陛下,为了这种传说中焚之可用思念引见亡魂的神物,常常将自己镇日关在长乐苑内,可近身者,除了心腹内侍,便只有时不时被传召入宫的萧皇后之妹萧妙莲,又一日,陛下亲自炼香,将按照古方新制成的“返魂香”,置于炉中焚烧后,又一次,转看向萧妙莲。
    萧妙莲望着皇帝眸中的命令之意,心中五味杂陈。
    世人皆以为时不时被召入宫的她,是甚得陛下欢心,却不知自打皇帝陛下沉迷于炼制返魂香始,她每次被召入宫的因由,都不过是皇帝陛下要“借用”她的思念罢了,皇帝陛下说,他总是梦不到姐姐,姐姐心里还在怨他恨他,不愿意见他,所以他的思念是无法引得姐姐亡魂归来的,唯有她这样至亲之人的思念,才会让姐姐的亡魂,在返魂香升腾起的烟雾中,缓缓归来,才能让他,再得见姐姐一眼,故而每次焚烧新制的返魂香时,陛下总要命人将她接入宫中,命她心无旁骛地,认真思念她的亲姐姐。
    返魂香升腾起的烟雾,在宫中长乐苑内,飘了一次又一次,而离去的人,始终没有归来,对此,心智正常的萧妙莲,清楚地知道,所谓返魂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并不是真的,不可能引得亡魂归来,可坐稳了江山的皇帝陛下,精通天下大事,却像是独独不知道这件小事,或者说,他不想知道,因为这是他唯一可以见到亡妻的办法,若连这法子也无用,那他这一世,直到死亡,绝无可能再与妻子相见,这种不可能,是如此令人绝望,以至皇帝陛下,不愿去直面接受这份不可能,只是将每一次焚香引魂的失败,都归结于制香的失败,将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下一次,又一下次,只要还有下一次,就还存有希望,北殷朝的皇帝,像孩子一样哄着自己,从前,有人拿他当天真可爱的孩子,温情哄劝,如今,他只能自己哄自己了。
    又一次返魂香燃,香气袅袅,如轻烟萦绕在室内,令此处宛如山间,有云遮雾绕,唯与皇帝同处一室的萧妙莲,见四周帘幕深深,侍从们都因皇帝先前吩咐,离得远远的,低头袖手,而燃着了香的皇帝陛下,开始在袅袅的烟雾升腾中,不断饮酒,一杯接着一杯,瞧着已是熏然欲醉了,手捂着额头,歪坐着身子,像是已快靠着屏风醉睡过去了。
    拢在袖中的手,在袖内香包上,一次又一次地拂过,却因为心中的犹疑,一直没有能够将香包打开,只要一点点,在指甲内掺上一点点,令醉中的陛下嗅入鼻中,北殷就不会再有一位疯癫的君王,那个人作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会顺理成章地上位,他登基后,定会实现对她的诺言,萧家也将得到更好的庇护,他会是一位英明的君王,北殷将不会在疯王的阴影笼罩下,将会国泰民安,而她自己,也将得到幸福……
    事事想得清楚,正如那个人对她所说的,可指尖在袖内颤了又颤,却始终无法行动,萧妙莲正陷在犹疑的泥潭中,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忽听为烟雾所拢的皇帝,醉声喃唤了一声“观音”,有泪水,随这一声倏地落下,隐入袍襟之中,皇帝更低地垂下头去,手拢在自己的臂处,像是在抱着自己,盼在香气与醉意中,得一场美梦,明知虚幻,却为可解脱片刻,盼陷入这场美梦,如果可以选择是否醒来,她想,他或许宁可永远沉浸其中,不复醒来。
    死寂的一方幽室内,萧妙莲忽地醒觉,她身前不远处坐着的,不是当朝天子,而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鳏夫,他对姐姐的思念,一点也不比他们这些真正的至亲少……甚至,也许比他们更多更重,只因,她这妹妹,在为姐姐的离去,思念哀恸之余,还有心思,思考自己的未来,追求自己的幸福,可眼前的这个人,他这一辈子,都是如此了……姐姐的死,带走了他的魂,一个失了魂的人,做什么疯事,都不足为奇……
    ……若有一日她死了,那个人,会为她疯、为她哭?会只为想再见一幻影一面,便如此沉迷于传说中的返魂香吗?……
    山盟海誓的承诺,忽在这一刻,隐隐动摇起来,萧妙莲握紧了袖中的香包,暗暗下定决心,不可如此。
    ……不可如此,姐姐泉下若知她竟有害人的心思,会生气的,尤其这人,还是宇文泓……不管从前他们怎么嫌弃、姐姐都没有说过他半个不好的宇文泓,姐姐总是帮宇文泓说话,说他不像他们所以为的那样,说他很好,待她很好……宇文泓,有在姐姐心里,她不能做会让姐姐生气难过的事,即使姐姐已不在这人世间……
    见皇帝似真睡去的萧妙莲,在沉默离开时,因心中刚在悬崖边上走了一遭,不免有些恍惚,下阶时差点崴了下脚,有侍女在旁扶住,萧妙莲正要道谢时,却见那侍女淡笑着对她道:“二小姐是先皇后娘娘的亲妹妹,可不要走错了路。”
    一句似意有所指的话,令萧妙莲心中后怕,此次未成之事,成了她与那人相识以来的第一次不谐,心中更深的疑惑,还未得到解答时,原先沉迷于返魂香的皇帝陛下,忽又决定南征,并令那人随行在侧,而非留守神都。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应该可以相见了~
    这文在往结局奔了,总体来说,这文写得比较纠结,纠结不是来自于外力,作者属于评论区翻了天还能不紧不慢一章章写下来的那种人,外力一般影响不了作者,这次的纠结,主要来自于内力,作者也是头一次写文被自己纠结到,作者写这文的过程,就是一打架的过程,理智和情感一直在打架,一直在打架,一直在打架,理智一直在跟作者说,你要按原来的想法走,那样各个人物更丰满,情节更加起伏有看点,各条线可以汇起来让文章更有意思点,但情感一直在拦,道不行不行,那样波折太多,女主和男主受的磨难太多了,你舍得吗?你舍得吗?
    在这样的拷问下,作者写文以来,第一次手软了,作者因为在码字方面一直是三次元没人知道、二次元没有基友的状态,不知道其他作者写文是怎样的过程、有没有过这样的状态出现,作者个人写文,哪怕人设大纲都很详细,也要下笔写到十万字左右,才会真正觉得笔下的主角活过来了,以后不是作者控制她|他的一言一行了,而是她|他有自己的想法了,作者的笔,有时候只是代为传达,作者到这时候,才算是真正认识主角了。
    以前写文都是这样,真正认识后,也依然可以按原大纲走,不会有什么手软的情况发生,但观音这篇,作者在写到十万字左右的时候,第一次感觉有些不好了,对女主有些下不去手,好像舍不得这么一姑娘受到伤害,哪怕是为了推动情节不得不有的,然后理智和情感就一直在打架、一直在打架,打到后面,作者向情感方面妥协了,简化放弃了一些原有的想法,只将情节集中在了男女主方面,并放弃了一些波折,导致了这篇文章,相对之前几本,情节起伏不大,比较简单,比较平,除男女主外,其他人物也写得不深。
    这是作者写文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被自己纠结到妥协,虽然知道这世上有些人巴不得你自贬、自我批评、自我怀疑,然后就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幸灾乐祸、肆无忌惮地狠狠踩你,但还是要把写这篇文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作者对自己的写文水平,一直比较有自知之明,可以进步的空间,那真是太大太大太大、大到没边,有生之年,能不能进步,不好说,因为现实和身体,能再写几本,也不好说,只能认认真真写,写一本是一本,这篇文虽然纠结到妥协,但还是写得蛮认真的,说实话,作者没法儿不认真写文,有时候作者想,这里写简单一点吧,然后剧情就可以快些,不要一字一句地计较,没必要没必要,但是,真正下笔的时候,没有办法不认真,因为不把想表达的内容,完全准确无误地写出来,作者根本就没有办法接着写其他的,想不认真都不行,这种习惯的后果是,写文态度上,对读者比较负责,而写文时速、更新频率上,就……
    最后,这篇文大概会在真正定情、心意相通时正文完结,新的婚后日常、狗子当爹等等,放在番外,有的读者看到男女主真正在一起,就会觉得圆满了,对剩下的内容就不感兴趣了,那可以停在正文结局,有的读者喜欢看真正在一起后的甜甜甜日常,那可以继续看看番外~
    感谢在2020-06-09 16:23:00~2020-06-10 16:31: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刀子君、顾盼不生姿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身边
    原有不少朝臣, 谏议齐王殿下坐镇神都,但皇帝陛下并不纳谏, 道大哥英年早逝, 四弟为其在世的唯一同母兄弟, 当出入同行, 此去南征,兄弟齐心, 共为大殷江山而战。
    依皇帝陛下如今这脾气,被私下授意谏议此事的朝臣们,在劝不动皇帝陛下后, 也不敢再多劝什么,纷纷熄了火, 就连太后娘娘在此事上, 都拦不住皇帝陛下,旁人还有何可作为呢,只是见之前疯疯癫癫、沉迷于炼香一事的皇帝陛下, 忽像振作了不少, 将一应朝事安排得妥妥当当,领军进发, 那意气风发的劲头, 瞧着颇有几分似是平定乱局、尚未登基之时,那时的皇帝陛下,尚不知妻子身亡一事,大权在手、江山将得, 可谓是北境第一得意人,哪里是后来御座上那个失意疯癫的鳏夫呢?!


上一章
返回

我见观音多妩媚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