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唐之神级驸马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仁不让(五)

    “唔……,赵爱卿。”
    长孙无忌这么一带头“抬举”赵文振之下,太宗可就真吃不住劲了,不得已,也只能将视线转到了始终默然而立的赵文振身上。
    “微臣在。”
    听得太宗点了名,赵文振自是不敢稍有迁延,紧着便从旁闪了出来。
    “爱卿对青海一事可有甚想法么?”
    太宗明显还是舍不得让赵文振远去青海,于问话之际,刻意打下了个伏笔——但消赵文振能顺着话头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那太宗便可借题发挥上一下,指不定便能将远征的差使委给旁人。
    “社稷大义所在,微臣自是当仁不让!”
    太宗的好意。赵文振自是能感受得到,只不过他并不以为太宗真能顶得住压力,再说了,此时不迎难而上的话。他在太宗心目中的分量无疑将降低不少,既如此,那还不如果断行事来得干脆。
    “嗡……”
    赵文振这等慷慨激昂的话语明显大出群臣们的预料之外,刹那间,乱议之声顿时便大起了,至于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么,则是不免有些个面面相觑不已,没旁的。只因他俩虽不曾商量过,可却都已安排好了各自的后手——一旦赵文振稍有推辞,他俩便会趁机举荐自己的挂帅人选,然后再以各种理由逼迫太宗同意让赵文振随征,待得平定了青海之后,顺势将大都护的名头挂在赵文振的头上,让赵文振既立不了多大的功劳,还得去背负青海的烂摊子,这等想法无疑很美,可随着赵文振的果决表态,预算成空已是注定之事了的。
    “爱卿真社稷臣也!”
    对赵文振的果决,太宗可谓是百感交集,既有感动,也有愧疚,更有着几分的担心,奈何事已至此,太宗也自不好公然劝赵文振改口,也就只能是颇有些尴尬地夸奖了赵文振一句了事……
    “文振,青海苦寒,民风彪悍,讨平容易,归化难,卿确定要去么?”
    在朝会上,迫于群臣们的压力。太宗不得不同意让赵文振去荡平青海,可待得退了朝之后,太宗又不免有些个悔意大起了,在将赵文振单独宣到了两仪殿的御书房之后,一开口便暗示赵文振赶紧上本请辞。
    “苟利社稷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不去能成不?答案显然是不行的,没见长孙无忌那老混球都出了头了么,就自家在朝中的浅薄根基而论,想光凭着太宗的恩宠渡过此厄,根本就是不可能之事,与其等着遭人构陷,那还不如自动揽权。趁此机会培养出一批心腹干才来,这么个账,赵文振可是算得很是清楚的。
    “苟利社稷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好,说得好,卿确是社稷干才,朕没看错你!”
    太宗自己气魄宏大,自然也就偏爱有大气魄之人,更别说赵文振还是个实干家,不管啥事,只要交到了他的手上,那一准都能办得个妥妥当当的。似这等干才,太宗又怎可能会不喜欢。
    “陛下过誉了。”
    在太宗面前展示才干与忠心都是必须的,可与此同时么,谦逊也是断然少不得之事,无他,伴君如伴虎可不是句闲话,而是无数教训堆积起来的事实,以赵文振之城府。无论何时何地,那都是绝对不会忘了去的。
    “爱卿既是愿为国赴难,朕自不能亏待了卿家,卿有何要求只管提,但消朕有的,断不叫爱卿失望了去。”
    太宗可不止有大气魄,慷慨大度同样是他的美德之一,那等既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的事儿,太宗自是断然不会去干的。
    “谢陛下隆恩,微臣确有些碍难处须得陛下恩准的。”
    要求?那当然是有的,此番前去青海可是趟苦差使来着,不趁此机会捞些好处。那怎生可能,当然了,赵文振并不急于开口,而是先行谢了恩。
    “哦。说说看。”
    赵文振这等慎重的姿态一出,太宗的好奇心顿时便被勾了起来。
    “陛下明鉴,去岁一战,已明证陌刀队不愧是骑军之克星。微臣希望此行能有四营陌刀手助阵。”
    尽管尚不知青海的叛乱之具体规模,然则赵文振却根本没将那些叛乱部落军放在心上,无他,概因那些部落头人们不过都是些手下败将而已,只要己方不犯错,平叛大军一至,横扫是必然之事,真正令赵文振忌惮的是吐蕃与羊同两强——赵文振依稀记得在他所来自的时空中,吐蕃差不多就是在这段时期开始迅猛崛起的,还曾跟大唐打过了一仗,至于太过具体的时间以及战争规模么,赵文振却是记不太清楚了,可早做准备却是少不得之事。
    “嗯,此事不难,朕准了。”
    去岁一战后,大唐便已开始大规模地编练陌刀营了。大半年下来,光是关中的陌刀营便已有着十营之多,抽调四营兵力归赵文振管辖,自是毫无难度,太宗也自不会有啥舍不得之说。
    “谢陛下隆恩,还有一事,青海归化,文化为先。微臣恳请陛下调一批举人、贡生随征,皆为学政或是属官,一待四年期满,即可调回京师,凭功叙职。”
    抽调陌刀队只是为了防御吐蕃的可能之攻击而已,于赵文振的“野心”而论,并没啥太大的意义,他真正想要的是培养出一批能为其所用的心腹干才。
    “此正事也,朕准了。”
    于伏俟城开办学院,强制规定那些部落权贵们送子孙上学本就是《定边策》的核心之所在,只不过因着前任大都护对此事不上心之故,一直不曾实施罢了,太宗对此自然也不会有所异议。
    “陛下圣明,微臣还有件私事,唔,普安公主有了,微臣此一去不知何时能归,还请陛下多多垂怜则个。”
    赵文振要的其实就只是第二条,不过么,趁机拉近一下翁婿感情还是少不得之事。
    “有了?哈哈……,好小子,不错么,行,这事朕记住了,待得爱卿出京后,朕便让吴贤妃把婉秋接回宫来,放心,一切有朕在呢。”
    赵文振这等扭捏的样子一出,太宗忍不住便放声大笑了起来……


上一章
返回

大唐之神级驸马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