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

第八集

    1、府衙 日
    韩明泉带着商人代表刘老板来到府衙便喊道:“赵大人,你要我请泗州商界代表刘老板,我已把他请来了!”
    赵抃客气地上前迎接,并连声道:“欢迎!欢迎!”还吩咐道:“彦志,快拿来老家的名茶‘柯山点’来,让刘老板品尝品尝。”
    刘老板连连作揖,道:“多谢赵大人,多谢赵大人。”
    赵抃亲手为刘老板、韩明泉泡茶送上。两人受宠若惊,端起茶杯呷了两口,异口同声道:“好茶!好茶!”
    赵抃道:“此茶乃是老家衢州的名茶‘柯山点’。”
    “不错,不错,清香纯真,回味浓醇乃是绿茶中的精品。”刘老板边呷边夸道。
    赵抃话锋一转,道:“刘老板,此番请你来想与你共商重兴泗州茶桑,你看如何?”
    刘老板乃爽直之人,感动之余,当即表态:“赵大人欲兴茶桑丝绸,我等同人盼望已久,如此好事哪里去寻?”
    赵抃没想到刘老板如此开明,不觉望着他点点头。
    刘老板接着说:“自从茶桑凋零,我等财路也断了一半,大家苦不堪言哪!”
    赵抃忙说:“农户想重兴茶桑却苦于没有本钱……”
    刘老板摇了摇头,道:“重新种茶其实无须垫钱。因为山上茶树的树根实乃活着,只要挖掉芒秆根,松一松土,把芒秆平铺在茶树地上作为肥料,明年春茶就能恢复一半以上的产量。”
    赵抃沉思片刻点了点头,道:“有道理,但也还有种桑养蚕的农户需要垫银。”他看了看刘老板,接着说:“商家为种桑养蚕的农户垫银,五年还清,府衙给借贷双方作保,年利一分……”
    刘老板点点头表示接受。
    赵抃玩笑似地说:“刘老板,你们可不能抬高利息,乘机发财哟。”
    “岂敢,岂敢,”刘老板忙说:“实不相瞒,这几年茶桑不兴,商贩减少,酒楼饭店,皆不景气。赵大人此举,救我们与水火,岂能再做蠢事,自毁产业。”
    赵抃道:“如此甚好。此五年内,你我皆要让利于民,将基础打实,根深叶茂之后,财源、税收自会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两人谈的甚欢之时,刘老板悄悄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双手奉上,道:“赵大人,这是我等的一点心意,务请赵大人赏脸笑纳。”
    赵抃本想拒绝,一转念,接过了银票顺手放在书案上。
    韩明泉送走刘老板,回到书案前,偷偷望着银票,若有所思……
    赵抃瞧了他一眼,拿起银票,在手中掂了掂,笑叹:“二百两哪!”说毕将银票递给韩明泉,叮嘱道:“将这银两入了修河帐,写明刘老板捐赠。”
    韩明泉接过了银票,疑惑地问:“刚才为何不对刘老板明言?”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自古以来没有几个为官的死于饥寒,死于敛财的哪个朝代都有。”赵抃提高嗓声道:“人不可能把钱财带入坟墓,钱财却能将人拖进坟墓。”
    韩明泉低着头,拱手施礼道:“赵大人,原谅下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赵抃笑着说:“我早就看出了你等心思,生怕我也是个搜刮之徒。”
    二人相视而笑,两颗心仿佛贴的更紧了。
    2、工地上 日
    堤上堤下,热火朝天。远远望去,民工们忙碌的身影如成群结队奔波劳碌的工蚁,奔腾着伸向远方……
    赵抃头戴斗笠,冒着酷日与韩明泉在工地上检查。当两人来到一处时,赵抃手指向一转弯处,对韩明泉说:“此处河流转弯,将来发水,定是最为险要之处,务必修得更牢固一些。”
    韩明泉拍拍胸脯,说道:“请赵大人放心,此处我采用的是双批石料。”
    赵抃上前又细心察看了四周的石料,这才缓缓地点了点头,说:“不要舍不得,石料要多用,方能经得住河水冲刷。”
    韩明泉重重地点点头。
    3、桑地上 日
    下午时分,烈日当空,赵抃正在河滩上帮一个缺劳力的家庭种桑树。韩明泉匆匆而来,将赵抃拽至无人处,悄悄地对赵抃说:“赵大人,修河的银两快要用完了,最近十天民工的工资也无着落。”
    赵抃眉头一皱,问道:“不是说先付七成吗?”
    韩明泉为难地说:“拨款总额只够六成。再说,石料比原计划增加了许多。”
    赵抃听了,垂下眼睑,略一沉吟,道:“明日禀报知州再行定夺,看能否增补一些。”
    韩明泉欲言又止,只得点了点头。
    4、府衙 日
    次日,赵抃焦急地在府衙大堂里来回踱着步,左等右等,才等来了姗姗来迟的知州大人。
    赵抃耐住性子,拱手施礼,正待张口,知州大人却把手一挥,不疾不徐,先呷了一口茶,身子往太师椅上一靠:“听说其他知州县都已完工,唯独泗州为何还没结束?”
    赵抃没有解释便焦急地说:“工地急需银两二成……”
    “什么,银两急需二成?”知州大为发火,斥责赵抃:“太欠考虑了,赵大人办事不周矣!”
    “大人,”赵抃正想说明,可是知州马上阻止他道:“往年修河并无银两不足之说。”
    赵抃说:“往年修河,只是修修补补,不能绝水患。今年,下官为求治本,工程量铺得大了一些。”
    知州问:“这么说,整个工程还差多少银两?”
    赵抃略算了一下:“还缺四成银两。”
    “什么?还缺四成?”知州脸刷地黑了下来,板起面孔说道:“这就是你谋划不周了。有多少银两办多少事,这是常理。一开始,本府就嘱咐你按惯例办,你倒好,把钱全砸进去,按惯例开支的那些钱如何是好?”
    赵抃再三解释道:“大人,只要修好淮河,百姓不致逃荒要饭,流离失所,恳请知州大人设法筹款。”
    知州却无动于衷,摇着头:“那只能等其他工程还有剩余银两,到时调拨与你。”
    赵抃呆立了半晌,只能施礼退了出去。
    5、府衙门口 日
    韩明泉一直等待赵抃的消息,急得来回踱步,一见赵抃阴着脸急匆匆走出府衙,不问便知,当赵抃将情况略告韩明泉后,道:“……看来要知州拨款已经无望。”
    韩明泉开解道:“此乃意料中事,年年修河,年年缺钱。多少官员盯着修河银子,工头没有银子送给知州,知州哪里还会给你调银子啊。”
    赵抃抬起头,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看来知州是指望不上了,只有另想法子!”
    韩明泉一时默然,摇着头:“如何是好呢?真是一钱难倒英雄汉!”
    6、赵家 日
    赵抃刚踏进大门,毛彦志就拿着一封信,边递边说:“刚才衙役送来一封信。”
    赵抃接过信边打开一看,边说:“这是转运使大人的信。”
    赵抃边看边脸色越来越尴尬起来……
    (转运使画外声):“赵抃,上次你在我府邸遗漏了一个袋子,请接信后急速来取。”
    赵抃见了此信,脸一下子青了,心里忐忑不安起来……
    7、(回闪)转运使府邸 日
    (特写镜头):“赵抃离开此刻却将带来的一只袋子留了下来……”
    (旁白):“原来,赵抃为了感谢转运使的知遇之恩。将自己一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一部分俸禄换成金条,放在袋子底部,上面摆着老家衢州特产‘江山米糕’等,留在转运使府邸……”
    8、赵家 日
    毛彦志见赵抃脸色越来越难看,便问道:“抃兄,身体不适?”
    赵抃摇摇头,说道:“我做错了!”
    “错什么?”毛彦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道。
    赵抃道:“上次我不该把那只袋子留在转运使府上……”
    毛彦志一下明白了,情不自禁地点着头。
    “唉——,”赵抃悔恨地长叹一声,道:“等着大人克一顿吧!我走了!”
    “去哪儿?”毛彦志问。
    “去转运使府邸。”赵抃边说边走出去……
    9、转运使府邸 日
    赵抃惴惴不安地走进转运使府邸,心里等着挨一顿克……
    赵抃见到转运使便拱手施礼:“叩见大人!”
    转运使便让赵抃坐下:“坐,”
    赵抃道:“谢大人!”
    赵抃落座后,转运使审问道:“治理淮河工程进展如何?”
    赵抃汇报道:“大人……”
    (旁白):“赵抃就把这次治理淮河与以前不同的做法择要作了汇报……”
    转运使听了连连点头。
    赵抃又说道:“……汎期将至,工程到了关键阶段,但因资金不足,面临停工。”
    转运使关切地问:“资金缺口多少?”
    赵抃道:“总共缺四成,其中三成要等汎期过后,河堤稳固,不出问题,再付给工头。”
    转运使欣慰地说:“赵抃,你治理淮河的办法,实在,可用,值得整个淮南东路推广。这样吧,”他两眼望着赵抃:“你目前工程缺口的一成资金,我立即拨付。另外再拨付一成资金,用于购买防汎的物资,确保淮河平安度汎。汎期过后,我把明年的治水资金提前拨付给你,用于支付另外三成的工程款。”
    赵抃一听,本想是准备来挨训的,眼下却意外获得了工程款。他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忽地两膝,两肘着地,在转运使面前连磕三个响头,连呼:“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转运使连忙把赵抃扶起来,严肃地对他说:“你为百姓办实事,我竭尽全力支持你。但在个人感情上,你不能做得那么庸俗。”他拎出那只袋子放在赵抃面前,道:“你对我的心意我领了。可是,这金条你还是带回去。上次你拿来的时候,我看土特产什么的,也没在意,后来才知道里面有这些东西。”
    赵抃顿时觉得无地自容……
    转运使又语重心长地说:“赵抃,你是一位年轻官员,要记住: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旦得了别人的钱财,说话办事就感到心虚,人也活的累。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心柔顺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净了,处境就美好了;心快乐了,人生就幸福了。”
    赵抃重重地点着头。
    转运使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又接着说道:“赵抃呀,我举荐你,主要是看你有能力,又才干,才不遗余力地提携你,绝不是为了得到你的什么好处。希望你理解我的用心良苦,更希望你也能一辈子做个清官。”
    听着转运使一席话,赵抃一直不停地点着头,脸上却不由得红一阵白一阵,等转运使说完后,他不好意思地苦笑了一下,说:“多谢大人,您的批评让我无地自容,也让我醍醐灌顶,明白了许多道理。我知道您这样批评我,是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我只有好好干事,做出一番成绩来,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转运使也感到刚才的话有些过重,就呵呵一笑:“理解就好,你能这样想就好。我始终认为一个地方官员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如何。这次你到泗州,敢想敢干,真抓实干,下决心修好淮河,造福百姓。百姓富了,州府的财政也会好起来的。”
    赵抃连声称:“是,”重重地点着头。
    10、赵家 夜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
    赵抃站那里眺望着夜空,心里仿佛重锤敲着心鼓,深深触及灵魂深处,毫无睡意。
    此时,毛彦志端茶壶茶杯走进院子,来到赵抃面前把茶壶茶杯放在圆石桌上倒好茶水,道:“抃兄,来坐下喝茶。”
    赵抃坐下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道:“彦志,今天我才真正触摸到一个真正官员的胸怀,那是如此大气、超然,远远超越了求利、求权,而走向求‘无’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才是我最缺的。”
    毛彦志默默地点着头。
    赵抃深有感触地说:“此事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惭愧。”
    毛彦志道:“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赵抃点头道:“这是当一个人的胸怀,变得宽广博大后才能慢慢领悟出来的真谛。”
    这时,月亮正从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11、工地上 日
    第二天一早,赵抃赶往修河工地上,只见工地上人声鼎沸,炮声隆隆,马鸣萧萧。开山、运石、清底、筑堤的民工,搬的搬,抬的抬,打的打。打夯声、号子声、欢笑声连成一片。有的人在河水齐膝深处挖沙砌石,有的推着小车健步如飞。偶尔,人们会跑上岸,喝上一口“老白干”,然后又跳下河卖力地干起来……
    赵抃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走过去向大家招呼道:“乡亲们,这是给我们自己干的,一定要干好。今年可不能再让大水冲毁堤岸了。”
    民工们纷纷说道:“没说的,大人放心吧!”
    “一大早,工头把工钱全发给我们了。”
    “这是替自己干活,还有工钱,真的谢谢赵大人了!”
    ……
    赵抃赶忙推却,说:“要谢,大伙儿就谢知州大人。是他派我和司水官与大家一起修河的。”
    赵抃认真地看了看四周,又用脚跺跺新堤,还算满意,回头提醒工头说:“堤修好了,我们还要做好防大汎、抗洪水的准备工作。我再给你追加半成工程款,凡是近几年发生过冲堤的地段都要备足抢险石料、草袋等物资。”
    工头重重地点点头:“这样,对确保大堤安全,我更有把握了。工程结束后,我把堤上的工棚整修好,汎期派人日夜值班巡查。”
    “好,”赵抃回答道,又转身对韩明泉说:“剩下的另外半成工程款由你安排,作为抢险备用金。”
    韩明泉坚毅道:“好,将用于抢险应急之用。”
    此时,毛彦志急匆匆地跑过来对赵抃说:“召集沿河各村地保会议的人已经到齐,快去!”
    赵抃听后立即跟随毛彦志向附近开会村走去……
    12、祠堂 日
    祠堂坐满了各村地保,毛彦志带赵抃走进来后,连连与大家招手。然后他走到小台上,对大家说:“各地地保,乡亲们,雨汎如期而至,淮河将会遭遇一场特大的洪水。今天,我们召集大家来开这个会,就是要求各村回去后,立即把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组织起来,编成联防队。联防队平时负责防火、治安,汎期要沿河守堤。以锣为号,互相照应,一处有事,四处来帮。另外,工头也组织了一百多人的突击队,机动应急,处理险情,确保安全度汎,确保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毛彦志待赵抃讲完后,即问大家:“各村能做到吗?”
    各村地保纷纷表态道:“请赵大人放心,防洪抗灾是乡亲们自己的事,村里一定会尽心尽责。”
    “过去是年年修堤,年年垮,百姓受够洪水之苦了……”
    “把青壮年劳动力组织起来,严防洪水和灾害,百姓定能拥护……”
    ……
    13、一组短镜头
    仓库里,堆放着一堆堆抗洪抢险物资……
    堤坝上,工头组织的突击队员们都坚守在堤坝上巡视……
    各村里,青壮年劳动力组织起来联防队都在值班……
    水利司,赵抃和韩明泉一直研究防洪抢险预案……
    ……
    (旁白):“赵抃和韩明泉做好一切防洪抗险的准备工作,提防淮河三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14、天空 日
    乌云翻滚,雷声轰鸣,好像整个天空都在爆炸;风雨交加,电光闪闪,好像整个天空都着了火似的。忽然,天顶裂开了一道道的缝,一条条银蛇在云端里直窜。白色的闪电照亮了淮河奔腾不息的惊涛骇浪,暴躁得似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
    大雨滂沱,地上山洪夹着泥沙和树林杂草奔腾怒吼着,狂泻而下,令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
    15、堤上 日
    暴风雨中,赵抃、韩明泉、毛彦志和工头带着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民工沿着堤岸检查……
    赵抃一行站在堤上望着淮河水怒吼奔腾……
    赵抃指着河水道:“你们看洪水一点点涨起来,现在仅离堤面一丈多,快命令附近村联防队速来集合准备,投入战斗!”
    “是!”韩明泉立即回应道。
    突然,传来“、、……”报警的锣声。
    韩明泉转身回头道:“桐梓坞口段报警!”
    说到这里,一个村民冒着滂沱大雨赶来,喊道:“赵大人,赵大人,桐梓坞口段突然发生了多处管涌,一股股黄色的泥浆,不断喷涌上来……”
    赵抃对工头命令道:“立即命令驻守在大堤上的一百多人马投入战斗!”
    “是,”工头转头命令两名年轻力壮的队员:“火速带人前去!”
    两名年轻力壮的队员转身飞速而去……
    此时,赵抃见花园乡毛家村地保冒着大雨赶来:“赵大人,毛家村水湾堤告急,现在集中了附近几个村上千名村民在加固加高地坝,目前缺沙袋急需支援。”
    “好,”赵抃命令他人立即救援,那人立即飞速而去……
    16、堤上工棚 日
    赵抃扶着知州走进工棚后,便说:“大人,你在这里坐镇指挥,我到前方去……”
    知州点点头道:“赵大人,注意安全。”
    “放心吧!”说着,赵抃离开工棚带着毛彦志消失在暴风骤雨中……
    17、水湾堤 日
    上千名村民正在装沙袋的装沙袋,扛沙袋的扛沙袋,堵漏洞的堵漏洞。人来人往,紧张地战斗着……
    赵抃和毛彦志赶来后,立即投入战斗,装沙、扛袋、堵漏洞样样都干……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堤坝加高加固了,管涌也被控制住了。
    此时,地保拎着一篮筐馒头走过来:“赵大人,堤坝加高加固了,管涌也堵住了。饿了一整天了,快吃馒头!”
    赵抃边拿起一只馒头啃着,便说:“不能麻卑,还要大家提高警惕。”
    “明白。”地保边回答边抓了几只馒头塞到赵抃手上:“大人,你都一天没有吃了。”说着,他抓了几只馒头塞给毛彦志,便往前走去……
    赵抃边啃馒头,边对毛彦志说:“这老天真是对我们一次考验呀!”
    毛彦志点点头道:“还好我们经受了这次考验。否则,百姓又要遭殃了!”
    雨停了,天渐渐放晴了!
    18、堤上 日
    知州、赵抃与民工们一道吃住在河堤上……
    (字幕打出)第四天……
    淮河的洪峰渐渐过去,河水开始下降……
    赵抃指着河面道:“大人,洪峰已过,河水开始下降了!”
    知州脸露喜色地点点头:“老天保佑啊!”他望着赵抃赞叹道:“赵大人,这是你的功劳!”
    “不不不,”赵抃谦虚地:“知州大人领导有方,领导有方!”
    此时,工头和一些民工们围了上来高兴地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民工甲指着一片桑树道:“哈哈,婆娘,孩子们种的那片桑树保住了!”
    民工乙开心地说:“明年,又开始养蚕织丝绸了!”
    工头更高兴地说道:“还有那三成工程款稳拿了,那是不需要付回扣的钱哪。”
    赵抃更是高兴。他看了看身边的毛彦志道:“黎民百姓从此可以过上稳定的生活了……”
    毛彦志点着头也笑了!
    忽然,“嗒,嗒,嗒……”传来一阵马蹄声,赵抃一看过来了一列马队,有十来个人骑着马朝这边跑过来……
    “转运使大人来了!”赵抃一看马上叫上知州,两人一道迎上前去。
    转运使跳下马,将马缰递于毛彦志,然后对赵抃说:“你小子,好样的!整个淮河下游,就是你泗州境内尚未出现决口。”
    赵抃接过话题说:“那是我们泗州知州指挥有方,知州大人在河堤上已是三天三夜没合眼啰!”
    转运使一听,高兴地拉着知州的手,对他说:“这才像个父母官的样子,好好干!”
    知州默默地笑了笑,感激的双眼望着赵抃。
    随即,转运使又对赵抃道:“刚接到禀报,濠州那边,兵士谋变,情况危急。现调你到濠州兼管,代知州,你要控制住局面,平息风波,即刻起程。”
    赵抃坚毅地道:“是!”
    (第八集 剧终)


上一章
返回

廉吏能臣34集电视连续剧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