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天记

青天记_19

    谢进借着酒意就直接问出来了。
    一点都没喝醉的柳珣也直接的说,“大概是我不喜欢别人在我面前炫富吧。”他可是从小被外公教导能用钱解决的事都是小事的人,别的可以说他没见过,钱,真的是见够了。
    两顶轿子在路口分开,谢进的小厮在轿子外问,“老爷,候府都很有钱吗!”
    “一个过气候府里的庶房子,在我面前装相而已。”谢进脸色不太好的说。
    得得儿也在轿子外问柳珣,“那位榜眼不知道少爷的外家是晋商乔家吗?”天下十分财,七分江南三分晋,江南豪绅富商不计其数,三分晋乔家可独得两分半,真正的富可敌国。
    “谁知道他知不知道。”柳珣不以为意的说。
    有意外到的客人都被门房另有招待,有的人知道杨峤家小招待不开,一开始就只派了家人送上乔迁礼,真有不识趣亲自来贺的人,门房也另外在酒楼置办了席面,五个人吃大席面,开饭前杨峤也亲自来道歉陪不是,也不会心里有疙瘩。
    “杨相公安排的挺好的。”得得儿说。
    “嗯。”柳珣说。
    “少爷的担心也是很合理的。”得得儿小心说。
    柳珣看他,“少爷没你想的那么小气。”皱眉,“还有多远,以后出门说什么都要坐马,这轿子摇的我想吐。”
    “今天宴席的菜很和少爷的口味,少爷吃的比往常多点,回家让尤大哥去请个会做烤猪的厨子怎么样?”得得儿说。
    “嗯。”柳珣应到。
    青袖把一切收拾了当后,沏了壶浓茶端来给杨峤,“少爷,今天就早点休息吧!”
    “老师布置的作业得完成。”杨峤捏捏鼻梁说,“今天辛苦你们了,早点去休息吧。不用侯着我。”
    第二天翰林院,王明找来谢进吐槽,“杨峤什么意思,乔迁竟然不请我。看不起人吗这不是!”
    “你找杨峤去,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不请你。”谢进说。
    “我不敢。”王明很直当的说。
    “有人来报丧了,钟大人昨天晚上没了。”彭总白着脸过来,“翰林院今年的风水是不是好?钟大人可是六品修撰。”
    “怎么死的?”王明问。
    “吊死。”岳阳说,“这事瞒不住了,都知道翰林院一连死了三个吊死鬼,说不邪门都没人信。我在门口碰见柳珣才走到门口就被闻讯赶来的家人接回去了。”
    “钟大人家人去敲京兆尹的鼓,说钟大人是死于非命。”越来越多的人聚在一起担心。
    今天是无心工作的一天。
    第17章 翰林院(八)
    当天破例升了午朝,太子主事,内阁五位大人,翰林院学士吴世斌大人和翰林院侍讲学士沙尽忠大人宣召。
    吴世斌今天下朝后才第一次知道这是死的第三个人,被宣召至文渊阁时,还在埋怨沙尽忠,这么大的事你也不知道跟我说,自己做决定实在太胆大妄为。沙尽忠有苦说不出,合着当初第一次跟你汇报这事时你说没什么大事这样处理就好的话你都忘记了不成。
    到了文渊阁,吴世斌尽忠职守的把属于自己的一小部分责任承担住,然后告诉太子以及诸位内阁大人,这一系列事都是沙尽忠负责经手的。沙尽忠也俯首磕地,只承担了前面两个人的自杀死因,“两位同僚缘何自我了断,下官实在不知,下官也曾请了京兆尹的人来查探个究竟,自杀是京兆尹府上的捕头说的,实在不是下官做的论断。”
    “去把京兆尹的人叫来。”太子说。“翰林院是天下文人学子表率,出现这样怪力乱神的事是绝对不允许的。趁早把事这了了,如若在父皇知道之前都不曾解决,那少不得有人要官帽落地了。”
    吴世斌和沙尽忠长俯于地,叩首应是。
    京兆尹被叫来也是一头雾水,然后被太子嘱咐查清楚翰林院自杀一事,尽早结案,不要扩散。京兆尹回府找来左右少尹,“太子说京兆尹曾经派人去过翰林院,盖章是自杀,怎么回事?”
    “是有这么回事。”右少尹说,“是管豹带人去的,人确实是吊死的没错,但是翰林院的沙大人拜托他们说是自杀,想着这是翰林院的家事,于是他们就自杀结案了。”
    “那怎么行?如果京兆尹的人出动,只因为大人几句话就能草草结案,长此以往,京兆尹的威信何在?”京兆尹说,“在神都,有刑部,六扇门,京兆尹展管神都地界的治安本就困难重重,若还不修身自持,日后哪还有我等立身之地。”
    “是,大人。”左右少尹应道。
    “管豹不能不罚,就让他那一队人先去监狱当几个月的狱卒,表现好再放出来。”京兆尹说,“尸体呢?”
    “但是那家家人也在,仵作粗验结案后就回归原家,现在恐怕已经入土了。”左少尹说。
    京兆尹皱眉,“那早死的那两个先不管,今天钟大人的家人不是来敲鼓鸣冤了吗?派人从钟大人府上先查起。”
    “于童,你亲自盯着这个案子,这个案子虽小,却是太子跟前挂过号的,不容有失。”京兆尹说。
    右少尹于童拱手称是。
    芮相府,杨峤与恩师相对而坐,桌上有棋盘,两人一边下棋,芮礼指点他交上来的作业,两人交流一下观点。芮礼喝一口茶,“翰林院闹鬼一事你怎么看?”
    “世上从来没有鬼,有鬼的只有人心。”杨峤说。
    “那这闹鬼的人心,你找出来没有?”芮礼问。
    杨峤摇头,“并无头绪。”
    芮礼笑看他,“很少见你有没有头绪的时候。”
    “老师,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杨峤笑说。
    “人要谦虚,但不必过于自谦。”芮礼说,“我早有耳闻你家乡的地方官在断案上对你依赖信任有加,当地治安良好,连恶人都不敢作恶,因为都道瞒不过杨郎那双眼。”
    “你既有此才能就不要藏着。”芮礼说,“新老交替,最怕有心人做文章,翰林院此事若被人当做攻击太子德行的把柄,便是大罪过了。”
    “学生明白。”杨峤说。
    于童亲自领人去了一趟钟大人府,钟大人是在房自处是钟大人的习惯,从晚上最后一个下人出去,到清晨第一个发现大人尸体的下人,中间并无人去过书房,钟大人悬在梁下,底下也有踩脚的凳子,谁来看都是自缢的现场。
    但是钟大人的家人之所以会鸣冤则是觉得,日子过的好好的,钟大人完全没有自缢的理由。可与人有纠纷?没有,家父一直性格温和与人为善,不曾与人起过冲突。可有金钱上的纠纷?没有,家父一直教导我们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再着老家还有田地,日子过的并不窘迫。可是在工作上出了纰漏?没有,翰林院能有什么出人命的差错?
    闹哄哄在脑子里塞了一些无用的东西,于童带人出了钟大人府,属下问,“大人,接下来我们去哪?”


上一章
返回

青天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