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青天记

青天记_20

    “管豹那次做的结案上说柳珣和杨峤两次都亲距离接触过死者,我们去找他们聊聊,看能不能有什么线索。”于童说。
    “但是现在那两位大人都不在翰林院,一个在芮相府,一个镇国公府。”下属说。京兆尹别的不说,消息绝对得灵通,明面上有明面上的道,底下有底下的道。
    “先去镇国公府找柳珣,再去雅安巷杨府等杨峤。”于童很快做了决定,“你们两人跟着我,其余人四下去打听翰林院最近发生的事,不论大小都要记录。”
    属官们应是后四散开。
    柳珣今日才走到翰林院门口,不明所以就被尤大哥和得得儿塞进马车回了家,回家才知道钟大人身故的消息,乔氏说什么也不让他去翰林院,“这事太蹊跷了,没清楚前你不准去翰林院。”她的宝贝儿子可是丁点闪失都不能有,
    柳珣也不跟母亲犟嘴,不让去就不让去,他也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难得偷懒便想唤来云钊与他玩耍。柳梁和乔氏思虑在三,只让云钊在家塾待上半天,其余时间还是在家又请了个大夫教,也不是外人,是柳璟柳珣两兄弟的启蒙老师,如今虽过了花甲,但精神头还十足,本已在家养老了,听说是教柳璟的儿子他就又来了。他与柳梁说,当初教了柳璟便想着以后能教他儿子也是一段佳话,也算是有生之年了,还勾了柳梁不少眼泪。
    有这位夫子坐镇,柳珣想玩侄子的想法就没那么容易实现。柳珣摊在榻上提不起劲,还是得得儿贴心,跑去打听了消息回来说与柳珣听,给他解闷。
    于童一行人被重重通报后领到偏僻的木兰院,先见到乔氏,乔氏致歉,说柳珣自小八字轻,所以远离这些神神鬼鬼,于童拱手说,“夫人莫要误会,我等前来只是例行询问,毕竟柳大人是翰林院同僚,也曾亲见过尸体。”
    乔氏用帕子捂嘴,那孩子竟然见了尸体也不曾跟她说,他该多害怕啊,这些天该睡不好了。乔氏很是担心。
    柳珣听见有人找,拖拖踏踏就来了,穿着家常服,半披着头发,慵懒不减风姿,于童还有两分定力,他那两属下看两眼就低头不敢再看,红了耳朵。
    “我的儿。你见了尸体怎不和娘说,怪可怕的,你还天天去翰林院点卯。”乔氏语带埋怨的说,连忙推他去换了件大红的外袍穿上,镇邪,柳珣换了衣服坐在罗汉榻上,丫头跪在他身后给他把披发编上去。乔氏还让人去找了高师开过光的如意金锁项圈,亲手给柳珣带上。
    柳珣长大后嫌项圈幼稚并不常戴,但是乔氏亲手给他戴上的,他总会带几日。谁叫他是个孝顺的儿子。
    于童看着这位柳大人在家宛若巨婴一样被人伺候着,等他被伺候了当后,于童才默默的开始询问柳珣当日所见之细节。
    柳珣看着乔氏,乔氏有些哀怨,“珣儿长大了,现在有事要瞒着娘,不让娘知道了。”
    “不是什么好事,再说这是人家的公务。”柳珣撒娇说。
    乔氏只能起身离开,柳珣对挺直腰杆站着的于童等人说,“都放松些坐吧,不要拘泥。”
    “柳大人,你还记得当初的细节吗?”于童问。
    柳珣盘腿坐着,认真想着,“我记得刘大人死的时候,是先在室内很多人都在的时候,突然拿绳子套住脖子往后倒去,当时有人试图帮他来着,当时刘大人神志全无,有人说是有鬼,便一哄而散,但是最后我和杨相公碰到刘山的尸体时,却是在那个离闹鬼的房间一道回廊一个中庭的藏门口。”
    “廖学士死的时候,我们不是第一个看见的,我们去的时候,确实廖学士悬在梁上,脚下并没有踩脚之物,离地有三尺觉得奇怪才会报官,但是当时京兆尹的论断也是自杀呢。”柳珣的神情充满疑惑。
    于童不接这话,又问,“柳大人对钟大人可有什么了解?”
    柳珣摇头,“我进翰林的时间并不长,品级低,不常与高阶官员接触。”
    “谢谢你的配合,这次的问话就到这了。”于童说。
    “你是只问我一个人,还是翰林院所有人都问了?”柳珣问。
    “从你这出来后我便要去雅安巷拜访杨峤杨大人。”于童说,“翰林院不说全部都问到至少要问一半人吧。”
    “辛苦了。”柳珣说。“正好我有东西需要带给杨大人,我让下人与你同去,于大人不计较吧?”
    京兆尹右少尹,官职从五品,比起柳珣的官职高了几级,若是在外面见了,柳珣得拱手让礼,现在只不过是在国公府,于童的态度放的很低。
    于童走后,柳珣用手掩面,这国公府的名头真好用啊,可惜,分家后借不到了。看来不管是老爹,还是他,得努力升官才是,不然以后看人脸色生活的日子,可不好过。
    第18章 翰林院(九)
    柳珣哪里有什么东西要给杨峤,只是想八卦而已。得得儿心领神会,让厨房装了八样点心装在食盒里就跟着于童一起前往雅安巷。
    于童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人,为了探案寻访线索也曾和市井之人称兄道弟。得得儿也是很活络的人,两人相谈甚欢。嗯,互相套话的很欢。
    在雅安巷没有等多久,杨峤就回来了,青袖接过得得儿拎着的食盒,有些懵,什么时候柳相公和自家少爷熟稔到这种程度,只是柳相公送了这些东西,回礼回什么比较好?
    得得儿笑说,“这是我家点心铺新奉上的点心,外面还没有的卖,我家少爷吃的好,想着也让杨相公尝尝鲜,便让我送点过来。”
    倒是杨峤瞬间明白了柳珣的意思,抬手让得得儿在他身后站着,他招待于童坐下,彼此试探几句,都是聪明人,于童便直截了当的问,杨峤也知无不言。
    杨峤见过尸体,还有一定的仵作技巧,这对于童来说非常重要的气息,比如刘山是先被勒死再挂在梁上的,而廖学士是被吊死的,但是没有踩凳,是没办法一个人吊在那么高的梁上。
    于童一边记录一边点头,“现在看来,需要找第一个发现廖学士尸体的人问些问题,案发现场也要去看看,是不是利用了类似卷轴之类的东西把人吊上去的。”
    “我也设想过这种可能。”杨峤说,“于大人今日去过钟大人府上,可有什么线索?如今这死的三个人好似除了同在翰林院共事并没有关联处,但是总觉得这三个人的死,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关系?”
    “杨大人为何有这种感觉?”于童说,“今日去钟大人府上并没有什么发现,没有人证,密室,完美的自我了断。”于童说,“如果你说有关联,那我只想到一种可能,是不是翰林院发生了某些事,让这些大人只能选择自杀来保全。”
    杨峤闻言抿嘴轻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士林表率的翰林院,能发生什么样的事让这些大人选择自杀来保全?”
    “谁知道呢。”于童端起茶杯,“也许是桩大案呢?”
    王明最近有些奇怪,他总围绕在柳珣身边,却不靠前,满脸的欲言又止,这还是杨峤发现的。柳珣怕死人,却对命案很有兴趣。知道京兆尹来调查翰林院案,他在家也待不住,非得来翰林院,乔氏拗不过他,恨不得用红布把他从里到外包起来,让邪秽勿进。
    官服下穿着红里衣内裤,朝靴里穿着红袜子,脖子上,腰上,手腕上,脚脖子上都带着红线串的五帝钱,哦,脖子上还挂着玉锁。
    得得儿伺候他更衣的时候都不由的眯起眼睛。
    柳珣想了解案件的过程,他也不能追着于童去问,断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于童要在案发现场仔细检查,还要和几位翰林院的大人反复约谈,就黏着杨峤,杨峤能知道第一手资讯,还总能有准确的分析,柳珣摸着下巴点头原来如此,杨峤却看向他身后,“王相公是有什么话想对你说吗?”
    柳珣疑惑的回头,却只来的及看到王明一瞬而过的衣角,“他只是路过吧?”
    杨峤摇头,“我已经看到过好几次他在你身边出现了,也许是有什么事要找你?”
    “那他为什么不上前来和我说?”柳珣问。
    “大概你身边总有人,不方便。”杨峤说。
    柳珣看他,后知后觉的察觉杨峤是不是嫌他黏人的太紧了。心里有些赫然,便说,“我去找他问问怎么回事?”
    杨峤看他匆忙远走的样子,不由纳闷,自己没有说错啊,怎么柳珣看起来像是误会了什么。
    对于爱猜谜的人来说,身边有个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这成就感是翻倍。


上一章
返回

青天记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