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6 没有正确的生活,只有恰好的自己

    以前我在外地打工的时候,住处附近的街口有家小炒店。说是小炒店,但是冬天主营涮锅,夏天主营烧烤。
    小炒店历经两任老板,上一任老板姓汪,这一任老板也姓汪。两任老板是父子,新老板年纪轻,于是新老板上任之后大家都叫他小汪老板。
    小炒店之前一心一意做小炒,到了小汪老板手上,就开始花样百出地变身,各种业务都涉及一点儿。在固定成冬天涮锅、夏天烧烤之前,小汪老板还搞过麻辣烫、过桥米线、担担面。搞到最后,小汪老板就把麻辣烫、过桥米线、担担面都煮了,随意加菜,做成了涮锅。小炒店物美价廉,一锅烩,什么都有,很受欢迎,我们收工晚了,就常常去那里吃夜宵。
    我们在那里待的时间久了,自然就跟本地人交流起了八卦信息。
    于是,我们渐渐知道,那个胡子拉碴、靠着柜台看电视的小汪老板,十来年前还是个大学生。当年他去北京念了大学,邻里都拿他当自家孩子的榜样。过了几年,小汪老板毕业工作后,月薪涨到两万,他更是成了街头巷尾的名人。
    不过,再后来,小汪老板竟回来接手了他爸的小炒店。一开始,是小汪老板他爸——老汪老板出了次车祸,伤了腰,他回来看老爸。
    小汪老板的老妈虽然健在,但毕竟照顾一个比自己体形大很多的男人,还是气力不足。何况家里的小炒店也不能就这么一直歇业。
    于是,小汪老板请了长假回来照顾家里。这假一请就是两个月,家里人开始劝小汪老板回去上班。老街邻里关系很好,都很亲近,老汪生活不方便,邻里都愿意搭把手,也愿意出出主意,于是邻里也劝小汪老板回去。
    家里有什么事情,大家帮点儿忙就行了,不需要这么耽误工作。再说了,请这么久的假,老板不怪罪?
    小汪老板这才坦白,他第一个月是请假,但第二个月就已经辞职了。
    他原本就不打算回去上班了。大家都以为他就是想跳槽,另找下家。
    “跳槽也很好啊,别人都说跳槽工资能翻番呢。”大家这样说。
    小汪老板却说:“也不跳槽,打算回来开小炒店吧。”大家哗然。
    汪家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大学生,竟然回自家当小炒店老板?那干吗不省点儿事,读个高中就行了,还念什么大学?
    早二三十年,大部分人经济条件都不太好,能赚钱养家的门路也少,大家没的选,干什么赚钱多,就一窝蜂去干了,管它什么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时间久了,大家就忘了我们还可以选——虽然这活儿赚钱,我也能干好,但我就是不想干。
    关于小汪老板干吗放弃两万月薪加年底奖金这样稳赚不赔的高收入,大家有过各种猜想。要说八卦,那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比我这个写小说的强多了。
    有说小汪老板其实是被炒鱿鱼了,爱面子,不肯说实话,所以说是自己辞职不干的。
    有说小汪老板是被女朋友甩了,受了情伤,心里难过,所以灰心丧气回老家的。
    有说小汪老板得罪了人,欠了一大笔钱,还不起了,于是偷偷摸摸跑回来逃债的。
    再之前,还有人说,什么月薪两万啊,肯定是吹牛皮的,在外面压根儿没赚几个钱,牛皮吹不下去了,这才回来的。
    但小炒店终究还是换了老板,老汪退了休,小汪上任了。从此之后,小炒店卖起了涮锅、烧烤,大家想换换口味,想吃夜宵,想找个地方跟人吃吃饭、聊聊天,又多了一个去处。
    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了,渐渐不再多说,只是话头挑起来时,心里仍然很疑惑。
    有一阵子我经常失眠,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去小炒店吃夜宵。到那会儿,店里没什么人,就我跟小汪老板,于是他也坐下来,陪着我吃东西、聊天。
    聊来聊去,我开玩笑问他,北京那么好的地方,好不容易考出去,干吗回来?
    小汪老板笑了,然后说了一件事。
    其实,人民群众猜的也不算太错,小汪老板那会儿工作确实不怎么开心,月薪两万不是那么好拿的。除了工作强度、业绩压力、人际关系,还有漫无边际的空虚感,这些都让人觉得窒息。当工作辛苦又没什么成就感的时候,这份工作,除了能赚钱,对自己的生活好像半点儿意义也没有。可是即便看到手机短信提醒工资到账,小汪老板的内心也毫无波澜。
    小汪老板说,他晚上躺在床上,就会好奇等到自己七老八十,什么都干不了,躺在摇椅上回忆往事的时候,自己会想些什么。转念又想,每天都过得这么抑郁烦躁,能活到七老八十吗?然后他就想起了那个退学的男生。
    那是他上大学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和他同一届的男生,从南方的一个小县城来到北京念书。男生个性老实,沉默寡言。男生在数学系,他们本不在一个学院,却因为宿舍相邻,渐渐成为熟人。
    那男生常常抱怨自己身体不舒服,体检并没有查出什么问题,但他越来越觉得不舒服,精神越来越差,意志越来越消沉,却也是事实。到后来,他干脆躺在床上,连课也不上了。
    他们的班长也好,辅导员也好,都来劝他,说这么下去,一直缺课挂科,会被劝退的。
    从很小的地方考上大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男生连这也不在乎了。
    直到有一天,那男生的父亲到学校来,帮他收拾了宿舍的东西,带他走了。
    临走时,男生的父亲一直跟辅导员道歉,说给他添麻烦了。
    男生走了之后,才渐渐有人说起来,说辅导员带了学校的心理医生来给他看过,后来又带着男生去过医院,男生得的是抑郁症。
    男生念的是数学专业,课程很难,压力也很大,但男生并不热爱或者擅长这门学科,不过是恰好能报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于是就来了。他硬撑着上课,硬撑着学习,虽然身体还在坚持,但已经消磨得一点儿心气儿也没有了。
    那个男生退学的时候,是大三。
    但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个专业感到厌倦,对这种大学生活感到不堪重负的?他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能一直撑到毕业?这个疑问时不时从小汪老板的脑子里冒出来。他忍不住问自己:能不能一直撑下去?
    小汪老板回来照顾受伤的老爸之前,其实就在考虑辞职了。那时候他想的是,如果在大企业当螺丝钉不适合自己的话,那就试试创业吧。所以,他一直在积极地寻找机会和项目。
    他回到家乡当一个月小炒店的代理老板,竟然当出了乐趣。
    少年时期,他在小炒店帮忙,只觉得又闷又热又无聊,待久了,连头发都有一股油烟味儿。年纪大了,他自己当上小炒店老板,视角到底不一样,就跟看自己家傻乎乎流鼻涕的丑孩子一样,哪里都讨人喜欢,成天想打扮他然后抱出去。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回来当小炒店老板了。
    小汪老板有时候倚着椅子靠背,懒洋洋地自嘲:“哎,说白了还是没出息,没大志向。”
    小炒店老板这个职业,相比以前在大企业工作,更辛苦,赚钱也没有更多,说出去还不怎么体面。小汪老板做这个选择大概压力也不小。但顶着这样的压力,他还是做了这样的选择,足见他的决心。
    不过,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后来这些年,其实我跟小汪老板也没什么联系,只是偶尔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个消息。
    看起来,这几年,小炒店生意很不错。小汪老板招了几个服务生,自己得了空闲,也时不时出门玩,或开着车去大城市看巨幕电影,或去旅游景区爬山、漂流。
    他一路遇到旅行伙伴就跟人说:我在创业啊,我的创业项目是城镇小炒店。
    大部分人都当他在说冷笑话,或者尴尬地说一声“哦”,但有一个姑娘却哈哈哈大笑,说:“这么说起来,原来我家还有一个祖传产业等我继承呢。”
    那个姑娘后来成了小汪老板的新娘。
    最开始我们非常努力,希望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然后有更多的选择去过自己的生活。后来我们发现,把我们困住的并非自己的选择,而是别人的期待、世俗的看法。
    牛奶再有营养又怎么样?有人天生不耐乳糖。麻辣小龙虾卖得再火又怎么样?有人注定对小龙虾过敏。所以,读过大学的小汪老板选择了开小炒店,这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姑娘,选择嫁给了一个小炒店老板。
    正如网上的一句话说的那样,“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负责的对象,还是自己”。


上一章
返回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