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559节战争爆发(1)

    “为什么?”段煨吃惊地问道。
    “因为殿下来到蒙州境内了,为了确保殿下的安全,我们州必须抽调部队前去保护殿下,这就导致用于在边界进行巡防的部队减少了,参将只好修改了巡防部队的执勤轮替安排表。”
    “本末倒置!”段煨微微地怫然,“只要把边界巡防得滴水不漏,确保别方兵马无法进入蒙州,殿下在蒙州境内自然安全无忧,如果边界巡防搞得四处透风,就算殿下身边精兵云集,别方兵马趁虚而入,殿下不还是陷入危险中吗?你来看看这份新的巡防表,一个百夫长居然需要负责一百里长的边界线!平均一里一个骑兵!这还是边界线吗?跟无人巡防有何区别?”
    “这……”卢泰有些踟蹰。
    “立刻跟我去乌加河一带!我要亲自看看!还有,立刻集结能集结到的所有的机动部队!随时待命!我感到事情似乎有点不对劲。”段煨放下手里的文件,开始有条不紊地披铠戴盔。
    “可是……将军,您的身体……”卢泰吃惊而担忧地道。
    “不碍事的!殿下的安全是天下一等一的头等大事,千万千万不能出一丝一毫的纰漏!”段煨神色坚毅而果决。
    草原茫茫,马蹄隆隆。孔明正在躺在马车上叼着一根草、翘着二郎腿,看着上方的蓝天白云,一边优哉游哉地赶着路一边逍遥自在地唱着歌,他和众人要去的地方是著名的雁门关,雁门关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华夏第一关”,拥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该关位于并州北部边境与蒙州中部偏南边境的交界处(后世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境内),朱丽娅想看长城,但不知道该看哪一段,最后还是郭凰提议“去看最险要雄伟的雁门关”,得到众人一致赞同,于是决定前去雁门关;至于孔明唱的歌,是:
    “一朵莲,一朵莲,一朵莲花,
    一朵莲,一朵莲,一朵莲花,
    一朵莲,一朵莲,一朵莲花;
    风跟着我飞有两道火光,天下地上的敌人能奈我何妨,
    从不拘泥任何世俗凡人的目光,我要奔向前方那光芒,
    是非黑白不需要你讲,我要燃烧所有生命赐予的力量;
    化作莲花,轻轻散散,莲花降落人间,命途宛转,赤心背脊朝天,
    通天遁地,洞晓世间百态,脚踩星河踏月,不惧万敌我在;
    快乐不需要等到明天,下一刻都觉得遥远;
    如果自由可以不被间断,好吧永远地做个神仙,我是莲花,
    快乐不需要等到明天,下一刻都觉得遥远;
    如果自由可以不被间断,好吧永远地做个神仙,我是莲花;……”
    孔明正唱得摇头晃脑,突然被人一把揪住,他定睛一看,是孙仁。孙仁策马奔到孔明的马车边贴近处,伸出手揪住孔明,一脸的似笑非笑。
    “干嘛?”孔明大惑不解,“哎……夫人,你小心点!这样很危险的!”
    孙仁咧嘴一笑:“你刚才唱什么?莲花?”
    “莲花?莲花怎么了?我唱《桥边姑娘》不行,唱《哪吒》也不行么?”孔明十分委屈。
    孙仁嘿嘿地笑着:“你还是老实交代吧!说,你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打我大嫂的主意的?”
    孔明看到几位会骑马的夫人都已经围聚过来,个个满脸都是跟孙仁一样的表情,他捶胸顿足:“冤枉啊!我唱《桥边姑娘》被你们误会,我特么的唱《哪吒》居然也会被你们误会?”
    孙仁一脸惊奇:“什么‘哪吒’?我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你唱的歌里都是‘莲花’这个词。”
    孔明呼天抢地:“桥跟你大嫂可以牵强附会地扯上关系,我认了,请问,莲花跟你大嫂又有什么关系?完全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孙仁愈发惊奇:“你不知道我大嫂的真名吗?”
    “她不是叫大乔吗?”
    “你是猪脑子?哪个正常人的名字就是在姓的前面加个‘大’字或‘小’字?你哥怎么叫孔囧却不叫大孔?你怎么叫孔明却不叫小孔?”
    孔明的心头产生了一种很不祥的预感:“……你大嫂的真名叫什么?”
    “你不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呀!”
    “我怎么知道?又没人告诉我!”
    孙仁满脸都是怀疑和鄙夷,她松开揪着孔明的手:“我才不信你会不知道我二嫂(小乔)真名叫乔荷,我大嫂(大乔)真名叫乔莲。”
    孔明差点儿从马车上滚下去:“啥?大乔原来叫乔莲?”他在心里呐喊:书上没记载呀!但他仔细一想,觉得大乔和小乔分别叫做“乔莲”和“乔荷”确实也是……合情合理,这两人都是江南人,正所谓“江南可采莲”,莲花在此时是江南才有的花卉,简直就是江南的象征,伴水而生,代表着坚贞、清正、纯洁、无邪、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时周敦颐的《爱莲说》),形容冰清玉洁的美女一般都会使用莲花这个比喻,大乔和小乔确实就像莲花和荷花一样楚楚动人。——莲花和荷花“既算作同一种花卉,也不算作同一种花卉”,莲花的范围要比荷花更大,比如,荷花属于莲花,但一些莲花比如睡莲不属于荷花。
    孙仁板着脸:“我大哥才不在多久?你居然就迫不及待地打我大嫂的主意,真是不厚道!”
    孔明一脸生无可恋地仰天长叹:“唉!夫人啊,陪你们看完雁门关后,我要去黄河边上。”
    “你去黄河边上干什么?”孙仁瞪着眼。
    “跳进去洗呀!”孔明的脸已经拉成了一个苦瓜。
    “嘁!还装!”孙仁满脸不屑地撇撇嘴,勒马驰到一边。
    就在孔明忙着唱歌、踏青、玩耍时,乌加河一带的蒙州南部中段边界处已经是天翻地覆。
    驻马在一处土坡上,段煨、卢泰等人瞠目结舌地看着远处的场景:
    几十条用厚木板和羊皮筏子做成的浮桥横卧在乌加河上,骑兵、不计其数的骑兵、漫山遍野的骑兵,正在渡河,正在从边界线另外一侧排山倒海地汹涌而入边界线这边一侧的蒙州,犹如大坝决堤时一泻千里、咆哮横扫的洪水,由数以万计的骑兵组成庞大集群就像一张巨大无比的地毯,完全地覆盖了从远处直至天边的地平线,沸腾一般的人喊马嘶和无数马蹄纷乱践踏地面的轰鸣巨响宛若没完没了的闷雷,震耳欲聋、响彻原野、撼动天地,风雷滚滚之间,狂飙起了一道沙尘暴般遮天蔽日的飞扬尘埃,铺天盖地、日月无光,裹挟着冲天的狂暴杀气。
    敌军正在大规模地、明火执仗地从河套地区侵入蒙州境内,这已经是战争爆发的开始了。
    “是鲜卑人!是东部鲜卑的骑兵!”卢泰立刻反应过来。
    段煨等人极目眺望,果然,他们看清楚了,对方虽然个个手持兵器,但身上没有普遍地装备铠甲,大部分人只是穿着布衣皮袄,少数人穿着皮质铠甲,极少数人穿着铁制铠盔甲冑。众所周知,一套铁制盔甲的造价是一把铁制兵器的十倍以上甚至二十倍以上,因此,缺钱的、舍不得花钱的诸侯在组建军队时只给军士发放兵器,不发放盔甲,只有中高级军官将领才有,就算有钱并且舍得花钱,也要有铁或者买得到铁,才能既让军士配备兵器也让军士配备盔甲。汉地三大势力,孔明的军队达到100%披甲率,曹操的军队的披甲率超过50%(但盔甲质量不如孔明的军队),刘备的军队的披甲率只有15%左右,披甲率直接体现了三家的财力差距,至于鲜卑人,不但缺钱,更加缺铁,自然把有限的铁用于打造越多越好的兵器,披甲率很低。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