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之苍生至上

第632节周瑜和陆逊的计策

    洛阳城中,周瑜府上。
    “臣拜见亲王殿下、大元帅!”接到家仆通传的周瑜急忙亲自出门迎接登门拜访的孔明。
    孔明笑着摆手:“公瑾何必如此多礼?这里又没有外人,况且,你我本来就是一家人嘛!”他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跟在他身后的大乔以及跟在周瑜身后的小乔。小乔身姿款款地先向孔明道了一个万福,然后喜气洋洋地拉起大乔的手:“姐姐!”
    大乔同样眉目含笑:“妹妹!”
    周瑜笑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殿下、七夫人,里面请,哦,还有伯言。”
    跟在孔明身后的除了大乔,还有陆逊。
    孔明、周瑜、陆逊,完全就是一家人,孔明和周瑜是连襟,陆逊是孔明的妹夫,当然了,周瑜和陆逊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但那已经不重要了。
    五人步入正堂,大乔和小乔前往内室叙话,孔明、周瑜、陆逊一起入座,开始商谈正事。
    “大战已经全面爆发,我军的北路攻势以骑兵集群为主力,中路攻势以步兵军团为中坚,南路攻势以水师舰队为核心。”孔明直奔主题,“毫无疑问,我军想要以扬州为桥头堡,沿江逆流攻入荆州,长江水师当仁不让地承担骨干力量,公瑾你和诸原江东军的将领们自然当仁不让地担任此战的中流砥柱。公瑾啊,”他看向周瑜,“南路战事总指挥非你这个海军大都督、海军大臣莫属,不知你为何迟迟不去赴任?”
    周瑜向孔明行了一礼:“殿下恕罪,臣之所以暂缓几日南下赴任,主要是为了制定一项用于黄河作战的计划。”他取出一叠纸页毕恭毕敬地递给孔明。
    孔明十分惊奇地接过手,认真地浏览起来,在看完后,他心头怦然一动:“公瑾,你的这项计划颇为另辟蹊径、独具匠心,如果顺利实施,堪称破局良策啊!”
    周瑜笑了笑:“多谢殿下夸赞。先前,我率领黄河水师攻取旋门关时曾去实地考察一番,辗转反复,思得此策,希望能对我军的中路攻势起到一定作用。”
    孔明点头:“此策虽然有些耗费钱财,但是,钱财有价,人命无价,如果花些钱财可以减少我军伤亡,便是非常值得的。”
    周瑜道:“殿下如此关怀部下,爱惜部下的生命,真乃上古圣君再世也。”
    孔明笑了笑,他郑重地收起周瑜的计划书,看向周瑜和陆逊:“公瑾、伯言,关于荆州,你们肯定已经很清楚了吧?程德谋将军在发来的报告里说得很清楚,关羽修建了武昌、却月、夏口三座坚城,集结了大批的精兵猛将,囤积了大量的物资,还在长江上大规模地横栏铁索、放置铁锥,基本上已经截断长江,同时,汉西军在长江上是有水师船队的,并且他们在上游,我们的长江水师在下游。毫无疑问,突破汉西军的‘长江防线’跟突破汉西军的函谷关一样,都是一场恶仗。硬打,用人命去堆,肯定能打下来,但那样的胜利不是我需要的,我不希望付出太惨重的代价。公瑾、伯言,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看法或者想法?”他目光炯炯地问道。
    周瑜沉吟一下,看向陆逊。
    陆逊微微地思索一下,开口道:“殿下,仗,说到底是人打的,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只要抓住弱点,进行对症下药,就可以获得最大的胜利希望。荆州的汉西军主将关羽,堪称当世良将,此人有勇有谋、能武能文并且忠义无比,同时,他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傲’,当然,他确实有傲的资本,只是,傲过头注定‘骄兵必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做做文章。”
    孔明笑了:“具体说说。”
    陆逊道:“承蒙殿下高看错爱,在下今年只有二十六岁,却被殿下委以重任,已经担任军部军机处右侍郎之职,在先前的江东之役中,我和关羽有过间接的接触,他对我颇为轻视,认为我只是靠着裙带关系从而得以步步高升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殿下可以不派周大都督担任南路战事的总指挥,改为派我前去,我想,关羽肯定对我不以为然、掉以轻心,认为我又是靠着跟殿下你的关系走后门,被殿下你派来镀金的,程德谋将军等人也必然不会服我。也许,关羽在起初还会保持着警惕,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必然慢慢地麻痹松懈,如此,我军就有可趁之机了。”
    “骄兵之计。”周瑜笑起来,“很好。殿下,伯言此计甚妙,我觉得,此计还可锦上添花一把。关羽不但轻视伯言,也轻视我,当初,孙文台将军、孙伯符将军还在时,我曾经多次跟刘关张交手,屡屡上当吃亏,我想,在关羽的心里,我早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败军之将了。殿下你可以按照原先计划,派我前去扬州担任南路战事总指挥,我打几场败仗,灰头土脸地被你撤职召回洛阳,殿下你再派伯言继任我的职务。如此一来,关羽必然会更加地骄横自大。”
    孔明笑着点点头:“好,那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吧,哦,有句话我现在可能说得有点太早,但我必须越早越好地说出来,记住,你们如果真的击败关羽,不可杀他、伤他,只能活捉他,还要向他提供最优厚的待遇,明白了吗?”
    周瑜和陆逊一起点头:“明白。”周瑜道:“殿下这是打算用关羽跟刘备交换典韦将军吧?”
    孔明颔首:“当然。关羽不但是汉西军的第一大将,更是刘备的结拜二弟,他是跟刘备关系最亲的人,刘备哪怕不要一个州都不想失去他,如果真的可以活捉他,倘若子忠还活着,我就用关羽跟刘备交换子忠,倘若子忠已经不在了,我也可以用关羽逼迫刘备接受我的某些条件,说不定可以更早地、更好地结束战争。”
    周瑜和陆逊一起再次郑重地点头:“我们明白了。”
    益州,蜀郡,成都,城中某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民宅。
    房间里,三人正在展开秘密商谈,三人分别是:益州牧从事王累、“西川四将”之一的张任、“西川四将”之一的刘璝。
    “王大人,情况如何?”张任和刘璝一起急切地看向王累。
    “先别问我这边的情况,先说说前线吧!”王累更加急切,“你们接到战报了吗?汉东军已经攻取了大谷关、伊阙关、孟津关,泠苞将军、邓贤将军、卓膺将军都战死了!三关守军尽皆全军覆没!”
    “当然接到了!”刘璝恨恨得咬牙切齿地一拳砸在桌子上,但他恨的不是汉东军和孔明。
    张任五官紧绷、脸色铁青:“如此一来,主公的嫡系又失去了三员干将和超过一万兵马!”
    “这个该死的大耳贼!”刘璝忍无可忍地骂道,“他简直就是明火执仗!明眼人都看得出,大谷关、伊阙关、孟津关完全处于汉东军的前后夹击中,根本守不住!他应该在战前就放弃!但他却故意派泠苞、邓贤、卓膺守卫三关,三关守军都是主公的嫡系兵马,并且,函谷关的张飞对泠苞三人根本就是见死不救,摆明了就是让泠苞三人坐以待毙!这个大耳贼,他这是借助孔明的刀,铲除主公的嫡系将领和兵马!其用心真是恶毒、歹毒、狠毒啊!可恨!可恨!”
    张任眼神阴沉地道:“先前,主公共有十万余兵马,如今,只剩两三万了,等这两三万兵马再被刘备找借口送到最前线送死打光,西川四郡就真的是他刘备的了!王大人、刘将军,主公和我们已经是退无可退,必须采取行动了!”他看向王累,“王大人,孔明那边怎么说的?”
    王累道:“冯伟已经回来了,孔明对我们密谋反抗刘备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他肯定支持我们,但是,他也把话提前说明了,事成之后,他不会让主公提领益州,益州会跟扬州一样,完全地归于天子,就是孔明的三夫人,就是孔明本人。主公可以当个名义上的益州牧,天子加封主公一个爵位什么的,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然而,益州的官吏将领都会是孔明任命的,西川军也会跟江东军一样,完全解散,驻扎益州的兵马都会是汉东军的部队,这是根本前提。”
    “什么?”刘璝有些窝火闷气,“如此一来,益州不就变成孔明的么?那还有什么区别?刘备来了,益州是刘备的,孔明来了,益州是孔明的,都是外人的,都不是我们自家主公的!”
    “不!”张任摇头,“区别很大。第一,我们虽然都希望主公能够像以前那样真真正正地提领益州,但是,天下大势确实已经今非昔比,主公确实不可能继续提领益州了,我们必须顺应大势,不能逆势而为;第二,主公在汉西当益州牧和在汉东当益州牧,此二者截然不同,刘慕虽是女儿身,但她是拥有正统法理的天子,至于刘备,只是一个篡位的逆贼罢了,主公在汉东当益州牧才是名正言顺,在汉西当益州牧只是附逆的反贼;第三,孔明和刘备,谁强谁弱?一目了然,两人最终谁赢谁输,无需多言,主公和我们继续依附刘备只会给刘备陪葬,只有改投孔明,最终才能落得一个善果;第四,孔明是真正的仁厚之人,刘备则是假仁假义,主公和益州万民在孔明掌中大大地好于在刘备掌中,主公可以无忧无虑地颐养天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天担惊受怕、提心吊胆,益州万民也能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刘备不停地搜刮民脂民膏。”
    “说得对!”王累重重地点头,“在孔明和刘备之间,毫无疑问,选择刘备就是死路一条,只有选择孔明,主公和益州万民才有活路!二位将军,局势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抓紧时间吧!”


上一章
返回

三国之苍生至上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