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攻玉

第228节

    淳安郡王笑了笑:“这蛊虫是百年前那位名叫不争散人的邪道所研制的,集符术与蛊术于大成,他自己为情所困,便要让天下人都尝尝他所受的苦头。只要中蛊之人与自己的意中人亲热过,其中一条蛊虫便会顺着口唇传到对方体内,日复一日压制意中人的心智。”
    殿中针落可闻。
    “这当口切莫强行提醒滕娘子,这蛊虫是从你体内渡过去的,只要当着她的面提到你这位原宿主,她体内的蛊虫也会有所感应,蛊毒一释,必然损坏根本,她要么如你一样盲眼,要么被蛊虫永久损伤心智。这一点,想必清虚子道长也料到了。”
    蔺承佑微微侧着头,不知是在聆听,抑或是在思索。
    淳安郡王轻轻拂了拂袍袖,叹息道:“你现在能做的,唯有等,等到某一日滕娘子自发想起你,并主动来找你,但听说绝情蛊蛊性霸道,此前甚少有人能破蛊,唯有极深的情意和刻骨的思念才能克化那蛊虫。在不争散人心中,这世上多的是求而不得,鲜少两情相悦,除非滕娘子早已爱上你,并且对你的情意铭肌镂骨,否则——”
    蔺承佑只能永无止尽地等下去。
    不是情愫初生,也不是偶尔萦怀,而是“铭肌镂骨”。
    冲着这四个字,蔺承佑自己,也不敢轻易冒险。
    殿里再次变得寂静。宫灯的光芒笼罩着大殿,为两人的脸庞蒙上了一层半明半暗的光影。
    殿外朔风渐起,风夹裹着雪粒,簌簌敲打着窗格。
    往年每到腊月,兴庆宫和大明宫就会热闹非凡,今晚却出奇的萧瑟。
    两人倾听着外头的风雪声,一时都未说话,许久后,蔺承佑终于有了动作,从袖中取出一样物事,用手掌将其覆到桌面上。
    “今夜我来,并非来讨教解蛊之法,更无意与你叙旧,我是奉父王之命给你送一样东西,顺便向你求证几件事。”蔺承佑对着淳安郡王的方向,开口了。
    然后,缓缓移开手掌。
    蔺承佑的举止如此郑重,淳安郡王不禁随着移动眼眸。那是一小块笺纸,灯下看着有些皱乱。
    笺纸上空无一字,蔺承佑却说:“这是严司直在遇害前用胶泥贴到靴底的,上面有四个字:岷山严四。
    “‘严四’是严司直岷山的一位亲戚。去岁这位严四来长安找活计,在严司直家中住了一段时日,有一回因为喝醉了酒,在一处僻静的巷口冲撞了一位贵人的马车——那位贵人就是你。”
    淳安郡王静静听着。
    “这件事严司直在我面前提过一回,他说你倾身下士,人后也表里如一,你非但没怪责严四,还令人把他搀扶到路边。但是案发前不久,严四再次来长安,一次闲聊时,严司直偶然得知当时严四冲撞你之处就是蛾儿巷。那条巷子住着一位扬州的儒商,名叫王玖恩,不久之前,我和严司直就已经查到此人与卢兆安静尘师太是一伙的。
    “严四坚称是在蛾儿巷撞见的你,当时那条巷子只住了三户人家,严司直由此开始疑心你,那之后,他着手调查卢兆安中途离开英国公府时你是否还在筵席上,尽管做得够小心了,还是招来了杀身之祸,他不敢笃定凶手就是你,又怕留下太明显的线索会被你的手下当场毁弃,只能用这种极隐晦的方式提醒我。”
    蔺承佑摩挲着那张残缺的笺纸,短短四个字,既是物证人证,也是一张清晰的“路线图”。事后他顺着查下去,很快摸透了严司直出事前的所有行程,遇害当日,严司直才从英国公府出来,此事管事和下人均可作证。尽管这些线索日后不足以用来定罪,但至少如明灯一般为接下来的办案照亮了方向。
    “为什么不肯放过严司直?”蔺承佑面无表情。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到了那当口,严司直查到了什么线索已经无关紧要了,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举事就在七日后,淳安郡王步步为营,连圣人会因长安城蓄积大量煞气提前发病都算准了。
    郡王身边的皓月散人和文清散人都是无极门的高徒,无极门最善利用邪术窥测天象中的细微征兆,这一点,天下任何一家道派都望尘莫及。
    早在几月前,皓月散人就看出长安城中藏着命中带天煞之人,她预言长安城会有一场大祸事,而圣人的怪病正是因当年的大煞物“女宿”而起,煞气若是继续蓄积,可能会导致皇帝的余毒提前发作。
    淳安郡王索性据此定下一个举事计划。这盘棋可谓险中求胜,但一旦成了,便可掀天揭地。
    “你胜券在握,严司直却势单力孤,仅凭那点单薄的证据,他是无法举证你有谋反之心的,既如此,为何不肯放过他?”
    “你不是早就知道答案了?”淳安郡王笑道,“不杀他,我焉能拖延时日?那晚我故意让严司直死在道长眼皮子底下,就是为了让你们误以为我们急于灭口。”
    他不但让人给这位严司直服了毒,还取走了他的一魂一魄,如不立即为严司直做法招魂,连投胎都会丧失资格。那时候清虚子和王妃已经察觉到城中有漏洞了,假如连夜找寻,很可能会提前找到阴冥地界的出口,那样他也就无法在阴日那晚圣人发作时,利用那口井牵制住道长和王妃了。
    假如说这世上人人都有弱点,那么道长和王妃的弱点就是太讲“道义”。道义如同枷锁,有时候会死死捆住一个人的手脚。如他所料,他二人果然心软了。
    为了给这位年轻官员招魂,清虚子光是做法事就花了整整一日一夜。就是这一天一夜,道长错失了封锁地狱之门的最佳时机。
    “这是一场赌局,容不得半点闪失。为了捱到那一日,再多杀几个李司直刘司直又如何?”
    蔺承佑“注视”着前方,正如从前办案时审视每一位涉案罪犯的表情时那样。
    可惜这一回他眼前只有黑暗,而他的身边,也再没有那样一位勤勉负责,书写卷宗时永远找不到错处的严大哥了。
    蔺承佑心里像被密密的针扎中一般,猛地刺痛。
    “他姓严,叫严万春!”他断然打断淳安郡王,“岷山人氏,年二十有八,隆元十三年登进士科,有妻,尚无子。他严万春——不单单是大理寺的一个小小官员。他就如你我一样,有名有姓,有血有肉!”
    说到最后,已是声色俱厉。
    淳安郡王怔住了。
    蔺承佑的话语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句句震人心弦。
    静默半晌,淳安郡王的表情起了微澜,他缓缓抖了抖袍袖,起身环顾四周:“看看这宫殿。殿堂再阔大,布置再精巧,也不过是座华丽的囚笼,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早在我谋事那一日起,我就知道这是条不归路,我告诉自己:绝不能出半点纰漏。一条人命,换一个稳赢的局面,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怪只怪你和这位同僚太亲厚——”
    蔺承佑手指微蜷,假如严司直与他关系平平,淳安郡王也难以利用严司直来拖住师公和爷娘。严大哥与他关系越亲厚,就越得死。
    蔺承佑闷声低笑起来,笑声起先低不可闻,渐渐有些止不住。
    过了好一阵,蔺承佑方勉强止住了笑,然而话声充满讽刺:“亲厚?比得上我待皇叔么?”
    淳安郡王脚步一顿。
    “是。”蔺承佑自嘲点头,“换作是旁人,早在树妖在紫云楼作乱时我就会起疑心了。记得那晚我在逼问树妖是被何人点化时,它突然被一道怪雷打回了原形,那并非怪雷,而是专用来降妖的光明印,可因为树妖出现伯父和一众大臣全都及时撤离,当晚留在楼中的只有寥寥数人。我在后楼捉妖时,你在前楼坐镇。我早该想到,只有对我了若指掌之人,才能一次次成功阻止我查到下一步线索。
    “胡季真公子出事的那一日,你与卢兆安同在英国公府赴宴……耐重前脚出现在玉贞女冠观,你麾下的人马后脚纵入观中……你的手下为了混淆视线,逃走时故意绕了好几条巷子,后来查到蛾儿巷,地点上勉强能解释得通,但从那人出现得那样快,我就知道他们的窝藏点就在附近,而你的郡王府,与玉贞女冠观仅有一墙之隔,当日事态紧急,你为了提醒师太莫要露出马脚不得不出下策,那是你迄今为止露出的最大破绽——
    “种种蛛丝马迹,都因为我对你的信任,统统撂下了。”
    蔺承佑突然止了声,殿中安静如坟,一如他此时的心境。信任如高楼,并非一夕就能铸就。
    “记得小时候,我不常见到皇叔,七岁那年我从马上摔下,是皇叔跑过来接了我一把,当时你也才十岁,自己也折了胳膊。从那次起,我就知道我这位小皇叔是个好人。”蔺承佑讽刺道,“我竟不知皇叔是何时变得心狠手辣的!”
    淳安郡王云淡风轻,仿佛这些话语无法在他心中激起半点波澜。
    “我若是足够心狠手辣。”他叹道,“早在几月前你着手调查我时就会设法除去你了。过去这一年,你一再坏我的事,我辛苦设局对付彭家留在长安的眼线之一庄穆,却被你当场识破庄穆是被人陷害的。我费尽心思钳制宋俭和郑仆射,你却顺藤摸瓜查出静尘师太就是当年的皓月散人。我好不容易拿捏住了一心要做太子妃的武绮,你却利用她布下陷阱抓住了卢兆安和王媪。我精心布局,你步步紧逼。若非屡生波折,我也不至于一再损兵折将;若非怕出意外,我又何需利用天地间的那股煞气做文章?”
    蔺承佑忽而刺声笑了笑:“说到武绮,我差点忘了,你算无遗策,连我们的亲事也不放过。你该清楚阿麒待你如何,可你为了日后控制东宫,明知武绮野心勃勃也要助她成为太子妃。那日你突然在御前说提起娶妻的事,是为了逼我尽快求娶滕玉意?”
    面对蔺承佑的逼问,淳安郡王负手仰头,那恬淡无愧的神情,仿佛在与蔺承佑闲聊家常。
    “你且想想。”他回头淡然看了眼蔺承佑,“如能利用一位应劫者在举事那晚牵绊住成王府和青云观,成事更添几分胜算,那时我们差不多已经确定滕娘子身上带劫,接下来我得确认滕娘子在你心目中的份量。结果一试就试出来了,你比我想的还要在意她。”
    蔺承佑笑了笑,笑声不只愤懑,还有些悲凉之意。
    “可如果我没猜错,最初你谋算过自己和滕玉意的亲事。”
    空气一默,淳安郡王止步了。
    “我过生辰那晚,滕玉意为了给我送紫玉鞍特地去了西苑的致虚阁,碰巧你也在附近,四下里无人,你与她相遇,离开的时候你好心提醒她香囊掉了,这一幕落在旁人眼里,极容易让人误会,我只当是巧合,但如今细想,皇叔你一向聪敏过人,不想被人误会的时候绝不会落人口实,所以当晚,你就是故意的,你想让我误会你与滕娘子有私,从此打消对她的念头。”
    淳安郡王坦然道:“那一阵我是有过这想法,不为别的,就为她父亲是滕绍,如能顺利娶到滕玉意,日后我趁乱举事时,滕绍的镇海军很难不为我所用。可惜滕娘子不好拿捏,又是应劫之人,知道她频繁招惹邪祟后,我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阴冥之井一开启,这种应劫者就是吸引煞物的最大靶子,与其费心费力讨好她,何不利用这一点做文章?”
    蔺承佑心中一刺,再次讽声笑起来:“可惜你千算万算,没能算到最终是滕玉意让你功亏一篑。”
    那个纵身跳入阴冥之井的身影,是整盘棋局中最大的意外。两人同时一默,窗外雪虐风饕,风声吹得窗棱呼啦啦作响,那浩浩的风声,似能吞下天地间万物,那一晚魔物作乱时,长安城也是这样昏天黑地。惆惋片刻,淳安郡王长叹道:“这世上,最难谋算的是人心……”
    这声叹息,有遗憾,有惆怅,唯独没有懊悔。
    蔺承佑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面前站着的仿佛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座融不化的冰山。
    心被伤到极点,反而横生出一种荒唐感,为了确认这不是一场梦,他伸出右手,摸索着往前探了探。
    “你很恨我爷娘?”滞了片刻,蔺承佑收回手,偏过头,确认淳安郡王所在的位置,“那晚皓月散人事败,你冒着露出破绽的风险派出三十多名暗卫抢夺她的魂魄,对一个外人尚且如此,可见你不是全无心肝之人,但你偏偏对兄嫂和圣人格外冷酷无情,我记得过去这几年你一直与他们相处甚睦,究竟从何时起你对他们有了这么深的恨意?”
    淳安郡王依旧在殿中闲散漫步,并无接话之意。
    “为了崔氏?”
    此话一出,淳安郡王宛如被人踢到了痛处,转过头,露出嘲讽的神色。
    “我记得崔氏一直被幽禁在南城的旧宅,幼时我因为好奇偷偷去看过她,结果还没进门就祖父的手下逮着了,回去后祖父呵斥了我一顿——”
    淳安郡王目光一冷,骤然打断蔺承佑:“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
    短短一瞬间,他冷峻得像变成了另一个人。
    “你是皎皎之子,我是暮夜微行,过去这些年发生过什么事,你知道几件?”淳安郡王讥诮道,“说起你七岁堕马,你倒是记得我和你同时受伤,但你恐怕不知道,我养伤那段时日,过来探望我的只有你爷娘。你的祖父,也就是我的父王,从头到尾没来看过我一眼。”
    蔺承佑的话语就像一把利刃,一下子剖开了郡王身上包裹多年的层层伪装,他依旧伫立在原地,但整个人就如暗藏着惊涛骇浪的湖,再也无法维持平静的表象。
    他冷笑:“你只知幼时甚少见到我,可知道我两岁那年就被父王扔到了别院中?在你们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陪伴我的只有乳娘和下人。
    “我就像父王心中一个耻辱的痕迹,被他远远扔开了。他从不来看我,也不许我去澜王府给他请安。除了逢年过节,不许我到外面走动。你和太子在崇文馆启蒙念书时,我连国子监的大门在何处都不知道,父王为了少与我碰面,只延请诸位名师到别院为我授课。那时我年幼,不懂父王为何突然如此厌憎我,大了我才明白,这一切是因为我母亲犯了错。父王为了顾全皇室的颜面不肯休她,只将她常年幽禁在另一处。我想去探望母亲,却连大门都进不去。我去求我的长兄帮忙,长兄却袖手旁观。”
    说到此处,他阴冷地回望蔺承佑:“这就是所谓的亲情?比水还淡,比冰还冷。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你父亲满口假仁假义,实则冷酷无情!”
    说来真讽刺,第一回带他去探望母亲的,是两个大恶人皓月散人和文清散人。他们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闯入了那座别院,一躲就是数月,数月后的某一晚,小敏郎循声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皓月和文清当时很惊讶,说这孩子是他们见过的耳力最佳之人,他们哪知道,那是因为他寂寞时只能一个人调琴弄乐,久而久之,耳力自然比常人敏锐得多。世人都说他识音断律的本领天下第一,殊不知那是多少个独处的夜晚练就的。
    “我在别院中长到六岁,平生头一遭交到了朋友。”淳安郡王自嘲地说,“文清和皓月为了活下去,变着法子讨好我。教我武功,教我道术,还教我如何在人前掩藏自己的武功和内力,得知我想见我母亲,就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半夜带我翻墙出去。世人都说他们是无恶不作的大恶人,可在我心里,他们比你父亲这样的‘善人’要忠义百倍。”
    “那是因为他们要利用你报复圣人。”蔺承佑冷冷道,“无极门害人无数,他们是首恶之徒,没有你的庇护,他们早就被抓入大牢了。”
    “那又如何?”淳安郡王厉声道,“在我最孤独的时候,那些好人在何处?皓月也就罢了,文清在我的地窖中一住就是十五年。他们从不打听我为何一个人住在别院,也不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奸生子’。只有在他们面前,我才能自由自在地做我自己。我日夜思念母亲,但我身边没有一个人肯帮我,要不是文清和皓月出现,也许我直到母亲过世前都见不到她。”
    提到母亲,淳安郡王的表情变得苦涩又狰狞。
    见到母亲前,他对母亲的感情是极端复杂的。诚然,他深深地想念她,在孩子心里,世上没人能替代母亲这个角色,尽管母子很早就被迫分离了,但他依稀记得母亲是如何亲昵地叫他“敏郎”。
    但他也恨她。
    他还太小,不明白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想来想去,只能怪母亲,倘或当初母亲不犯错,他们母子也就不会分离了。
    然而,这种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见到母亲那一刻,全被狂喜和思念所淹没了。
    母亲欣喜若狂,把他抱入怀中泣不成声,他在母亲臂弯里啜泣着睡了小半晚,近天亮时才被皓月和文清带走。
    等到再大些,母亲告诉他:她没有背叛他的父王,这一切是被长子蔺效所陷害的,她与那位名叫曾南钦的娘家旧友只私下见过几面,从头到尾没有私情。父王之所以冷待他,是因为怀疑他是曾南钦的私生子,只要能证明当初她与曾南钦并无首尾,父王就会待他如从前一样好了。
    比起这个,蔺敏更希望母亲能回到澜王府,但因为母亲的这句话,他开始找寻真相。
    “这一查,就是近十年。别说那件事过去了好几年,便是新近发生,又如何能证明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并无私情?但我坚信母亲不会再骗我。十六岁那一年,我羽翼渐丰,皓月散人顶替静尘师太接掌玉贞女冠观后,手中有了大笔银钱,而我则利用澜王府每年拨到别院的例银,在皓月和文清配合下,暗中豢养自己的人马。也就是这一年,我查到了当初玉尸作乱时的一位幸存者,此人名叫春翘,被关押在大理寺的死牢中,她不记得山上都有哪些人,但认出了曾南钦的画像,她说她亲耳听到此人对玉尸说自己是童男子,在玉尸面前,无人敢撒谎,春翘还说,当时蔺效和瞿沁瑶也在山上,这件事他们也可以作证。”
    淳安郡王的脸色阴沉仿佛要下雨:“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兄嫂一直都知道真相,但过去这些年他们不但任由我父王怀疑我的血统,还任由满长安的人在背后说我是‘奸生子’。我知道,长兄因为我母亲的缘故,历来不大喜欢我,但即便父王不许他们来看我,他们也隔三差五就给我送衣食,冲着这份关照,我对他们由来只有感激没有半分憎恨,直到得知真相,我才知道他们比这世上所有的魔物都要虚伪恶心!”
    那日他带着查到的这一切,兴冲冲到澜王府去见父王,父王年岁已高病卧在床,看到小儿子呈上的种种证据,只淡淡挥了挥手。
    “下去吧。”
    蔺敏如同被兜头淋下一盆冷水,一下子僵在了床侧,父王明明看完了这些证据,为何对他还是如此冷淡?
    紧接着,他听到父王令人叫长兄和长嫂进屋,那一瞬他心里全然明白了,当初就是因为长兄证明母亲与曾南钦“有染”,母亲才落到了今天的田地。
    许是长兄新近又给父王看了更多证据,所以父亲并不肯相信他和母亲。毕竟比起历来厌憎的小儿子,父王自然更愿意相信大儿子的说辞。
    他的努力成了笑话。
    “那之后没多久,父王就病逝了。母亲被幽禁多年身体早就垮了,之所以苦苦支撑,不过是盼望着有朝一日看到我的处境有转机,听说我父王到死都不原谅她,一恸之下也离世了。”蔺敏的语气冷硬如铁,“你问我为何对你爷娘冷酷无情,为何不问问他们为何对我没有半点恻隐之心?我母亲背了一世污名,连带我也深陷泥淖,而这一切全拜你父亲所赐!”
    自小他耳力过人,无论他走到何处,总能听到那些贵妇在背后悄悄议论他:“人倒是好的,只可惜有个那样的娘。”


上一章
返回

攻玉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