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一品村姑

第19节

    挥挥手对两个随从吩咐:“这里无事,你们去吧!”两个随从恭敬说了声是,身形起落消失在船头。
    采薇这才回神,把手里的面具甩给他,坐下撇撇嘴道:“你装醉,奸诈,狡猾……”木头低低笑一声:“这酒的后劲儿奇大,再吃几盏说不准真醉了,这是什么酒?”说着,拿起酒壶打开看了看,不禁道:“原来内有乾坤,怪道你怎么一点不见醉意。”
    被他当面拆穿机关,采薇的脸略红了红,说起这壶还得说定兴县那边有个烧瓷器的土窑,离着苏家庄不远,有个巧手的匠人,举凡家里一些粗使的物件多去哪里买,采薇跟着他舅舅去过一次,看着好玩,回来画了样子让人拿过去烧些玩意儿,这几个酒壶就是这么来的,这次一起带了来,正好用到木头身上。
    壶把有个活的机关,一边是清水,一边是酒,扳动机关就可自如倒出,因此喝了两壶下去,采薇都喝的白水,进了木头肚子的却是正经儿的高度酒,是采薇跟苏老头一块儿研究着酿出来的,取头一道酒,未加勾兑的高粱原浆,寻常人吃一盏就难受用了,倒不想木头酒量这么大,吃了这么多下去,看上去虽有几分酒意,却只不过微醺而已。
    正是因为微醺,他身上显出一股随意的自在来,或许人都有两面,木头平常的一面清冷寡言淡漠,这是采薇记忆中的木头,也是之前救她命的木头,而此时木头却变得……怎么说呢?应该说更接近人了。以前就想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神明,这会儿走下神坛,沾惹了那么点儿人间烟火气。
    采薇让三月收了酒席,搬了炭火泥炉过来,亲自煮水烹茶,也算赔情了,怎么说这事她干的有点不厚道,毕竟木头是她的救命恩人。
    如此清风皓月酒香散去,茶香四溢,这样的夜晚,仿佛能令人忘却所有烦恼世俗,敞开真心相待。
    采薇指了指茶杯道:“吃茶,算我刚才对不住,要不是你非戴着面具装神弄鬼的,我也不至于出此下策,又不是见不得人,干嘛非戴着面具。”
    木萧略略动了动唇角,最终没说什么,执起茶杯略吃了一口,只觉茶汤顺喉而落,余味甘甜,茶香满口,不禁赞了一声:“好茶。”就着月光有又去看手里的器皿,晶莹剔透的薄胎瓷,色如明玉,又赞了声好。
    采薇眉开眼笑的道:“算你识货,茶是好茶,水好水,特意带上船的山泉水,器皿是浮梁的蛋壳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吃茶最好。”
    木萧不禁道:“你究竟带了多少东西上船。”采薇道:“不多,大多都是吃喝。”木萧不禁莞尔。
    采薇道:“你是受我小叔之托?”木萧略迟疑才点点头,采薇叹道:“定是接了我上月的书信,怎么他不来?”
    采薇忽然发现,自己挺想小叔的,虽然没在一起待多长日子,可是采薇总觉得,跟小叔亲近的亦师亦友,有种古怪的心灵契合。
    木头道:“他跟着师傅去了南蛮。”采薇愣了一下道:“不是说要打仗,小叔这时候去南蛮岂不危险?”木萧道:“今时不同往日,师傅说善学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采薇点点头,忽然道:“你怎么没去?”木萧目光闪了闪没说话,采薇道:“是了,小叔托你来寻我了。”
    木萧忽然道:“下次出门身边多带几个人。”采薇以为他还要说教几句,没想到他说了这一句就完了,说起来,他明知自己是个女的,不点破,不说教,也没觉得惊世骇俗,不管什么原因,采薇都觉得这样的木头很令人舒服:“我小叔要参军,你也要去吗?”木萧点点头。
    采薇叹口气道:“你们男的是不是都喜欢打仗?认为那样才能体现自我价值。”“什么是自我价值?”“呃……就是实现你们心中的英雄梦,通过一些努力,让别人承认你们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就像诗里说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人骨子里都认为自己是个英雄,有机会就得当一回英雄,只不过忘了,英雄最后的结果大多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功成名就的毕竟没几个。”
    木萧沉默良久道:“南蛮作乱,占我大明疆土,欺我大明黎民,作为大明的男儿,我跟善学责无旁贷。”
    采薇也知道自己这不过是唠叨,说这些一点儿用都没有,她抬头看着木萧,忽然笑道:“我小叔的结果如何?我不知道,一半靠天意,一半靠运气,但是你,我肯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采薇见木萧望着她不说话,继续道:“《庄烈子》里说: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你不觉得跟你很像吗?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木萧望了采薇良久,站起来拱拱手道:“谢卿良言,就此别过,去路保重。”说完,人已跃起,掠过河面落在那边小舟之上,不知不觉远处天际已现晨曦,轻薄的光晕落在他挺拔的身上,拉的老长,仿佛顶天立地。
    小舟起帆掉头,晨曦中乘风破浪往南而去,不过片刻,便跟水天混在了一起,采薇愣愣的在船头站了许久,这一晚说了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她自己都记不大清楚了,只是那种舒服的感觉,却仿佛刻进了她的记忆中久久难忘。
    “公子,公子,要开船了,您一夜没合眼呢,去里面睡会儿吧!”采薇点点头,刚要进去,三月忽然道:“咦!那人的箫落下了。”
    采薇转头,只见那把紫玉箫,就搁在木头坐过的胡凳上,采薇拿起来道:“先放我这里,回头小叔回来,让小叔带去还他就是了。”说着,扭身进了舱里。
    采薇到家时,已是六月,刚进了爹娘的院子,和尚就扑了过来,欢声叫着:“二姐姐,二姐姐,你可回来了,我都想你了……”采薇不禁一乐,抱起他转了一个圈放下:“我们和尚乖不乖?”小家伙用力点点头:“乖,不信你问娘跟大姐。”
    明薇笑道:“乖是乖,就是成天一睁开眼就问,二姐什么时候回来?二姐到哪儿了?二姐会不会忘了给我买礼物了吧……二姐,二姐,二姐……一天到晚叨叨的人耳朵都要起茧子了,我说,你就不怕二姐回来打你屁股了,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二姐打我是因为我淘气做错事,平常二姐姐最疼我了,咱奶说的好,这小子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你一走就忘了打他的疼了。”
    周围丫头婆子一阵低笑,善长看了看女儿破欣慰的点点头道:“平安回来就好,先回你屋里换了衣裳再过来吧!横竖一家子都没事,等着你一起吃饭。”
    采薇点点头,跟三月回了自己院子,一进院子,春分谷雨早已让人预备下了沐浴的热水,服侍着采薇洗澡换了衣裳,收拾妥当又回到前面已是掌灯时分。
    善长吩咐摆了接风宴,一家子倒是都来的齐全,舅舅身后立着一个眼生的年轻妇人,采薇猜,定然是舅舅新娶的二房叫秋萍的,大约因为怀孕的缘故,有些富态,脸圆圆的挺白净,规规矩矩站在舅舅身后,瞧着性子温和敦厚。
    刘氏道:“我倒是忘了,这是你新舅母,进门的时候你正巧不在,今儿才正式见着面。”采薇蹲身行礼喊了声舅母。
    新舅母年纪不大,采薇听春分说,过了年才十九,这会儿看上去,采薇倒觉得,比实际年纪大了些,舅舅显然很满意这位新舅母,红光满面的,气色很好,倒是不见大栓和他娘的影子。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过了饭,善长就把采薇叫进了屋里,舅舅也在,善长问她:“路上可遇上了什么事?”采薇眼珠转了转道:“没什么事。”
    善长道:“大虎你瞧瞧这丫头的主意有多大,出了那么大的事,她还想瞒着咱们呢?”大虎道:“皱兴的信先你一步到了。”
    采薇这才知道瞒不住了,遂笑道:“横竖没出大事,我不说是怕你们也跟着白担心,反正事儿都过去了,我也平平安安的家来了。”
    善长叹口气道:“如今南边愈发不太平了,都是南蛮子闹得,好在无事,真是运气了。”大虎道:“兖州府里,咱们家买下了门面,是正街的好地段,如今正收拾着,等明薇的婚事成了礼,兖州的竹茗轩也开张了,离着明薇的婆家近,也能三五不时的照应照应。”
    等舅舅家去了,采薇才跟善长道:“爹,我想自己做个买卖成不?”善长一愣道:“怎么?是你手里短了银钱使唤,还是想买什么物件了,跟林荣说,账房里支银子就是了。”
    采薇摇摇头:“不是缺银子,咱们家的买卖太大,又是四家合着伙的买卖,我是想,我想……”采薇哼哼唧唧了半天,善长忽而明白过来道:“你是嫌竹茗轩东家掌柜的太多,你出的主意到了买卖上都要打个折扣是不是?也罢,让你玩玩也无妨,你跟爹说说,你要做什么样的买卖?”
    采薇眼睛一亮,把自己想了一道的主意说了出来:“我想开个专门吃茶的买卖。”苏善长颇意外的道:“你是说想开茶楼?”采薇道:“差不多,也不大一样。”善长犹豫的道:“茶楼的买卖迎来送往的人杂,你一个女孩儿不大方便。”
    采薇道:“我要开茶楼是不对外揽客的,专门接待达官贵人,客人来也不是寻乐子来的,是见客,谈事,招待贵宾的地儿……我一时也说不清楚,我想先在冀州府开。”
    善长道:“冀州城里那么多家茶楼,你怎么就能让那些达官贵人去你的茶楼?”采薇眨眨眼:“这个就需要人脉了,您就别管了,我跟您说这个,是想跟您支借银子,一年为期,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善长不禁笑了:“你这丫头跟爹用得着分这般清楚吗?”采薇却道:“做买卖不论父女,头一样,账目都要清楚明白的。”
    善长道:“那你想借多少银子?”采薇道:“五千两。”善长不禁抽了一口凉气:“五千两你要在冀州开个茶楼,都能买下半城的茶楼了。”采薇道:“我保证一年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说实话,善长不是不信采薇,只是觉得,这事听着不大靠谱,仔细一琢磨,赔了也就五千两罢了,这些年采薇出的那些主意,不知道给家里赚了多少银子回来,让她试试也好。
    善长也着实想探探,自己这个二丫头究竟有多大的本事,凭一个茶楼,一年里能赚回五千两银子来。
    善长道:“好,等忙活完你姐的大事,爹给你五千两。”采薇道:“我还要借两个人,我要冀州府的王宝财和定兴县的丰年。”
    善长不禁笑道:“你倒是会挑人,宝财胆大心细,丰年稳妥老实,行,这两个伙计就给你使唤了。”
    采薇扬起一个大大笑脸,告退出去了,刘氏进来见丈夫一脸笑意不禁道:“父女俩关在屋里说了大半天话,说了什么欢喜事儿,这般高兴。”善长道:“我是觉得,二丫头真长大了,去了一趟南边,眼界开了,心思也更灵透了。”
    刘氏道:“一个姑娘家,到处乱跑,你说打从小念书写字,到如今做买卖,哪一样是女孩儿家该干的事,她倒好,一门心思就钻营这些,偏你这个当爹的就知道宠着惯着,以后可怎么着,难不成真招个上门女婿啊!”
    善长拍拍妻子的手道:“你放心,这姻缘都是注定了的,谁也强求不来,你瞧瞧咱家明薇,当年谁想,能嫁给个官宦人家呢,所以说老话说的对,千里姻缘一线牵,咱家采薇的姻缘你不用急,说不准上天早安排好了,算命的不都说咱家采薇一生荣华,富贵绵长吗。”
    刘氏叹道:“话是这么说,唉!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当爹娘的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吧!好坏都是她们自己的造化了。”
    ☆、44明薇出嫁也叹聚散无常
    采薇从爹娘院里出来,就问春分:“怎么不见舅母和大栓?”春分小声说:“让舅老爷送老家那头去了,姑娘可不晓得,舅老爷娶亲那日,闹得有多热闹,舅太太不知怎了,前几日还好好的,等到花轿临门了,她到寻死觅活的闹将起来,引得那些瞧热闹的人,夫人和老夫人上前劝,她跟疯了一样,连夫人老夫人一块儿骂呢,说咱们家夫人老爷不安好心,就是为了挤走她,独吞这番家产,话说的真真不好听,老爷气的脸都青了,还是舅老爷,让几个婆子把她生拽了下去,第二日连着表少爷送回老家去了,要我说舅太太倒是个傻的,闹什么,不这么闹即便新人过了门,她正经的原配大房,也得敬着她,这一闹被舅老爷送了老家去,新人倒一人独大,赶明再生个少爷出来,谁还记得老家里的。”
    谷雨道:“春分,就你爱嚼说这些有的没得,让舅老爷知道,一顿板子打你出去。”三月点了点春分的额头道:“你呀,就这张嘴把不住门,回头得罪了人都不知道,舅太太再怎样,名分在哪儿摆着呢。”
    采薇看春分吃瘪的样儿,不禁笑了,迈步进了明薇的院子,到了外间屋一看。满满都是打着红绸子的大箱笼,四月打起帘子,采薇进去道:“这么早就收拾妥当了,看来姐姐倒是心心念念的出嫁呢。”
    明薇脸一红道:“就你的嘴最利,不过是些平日用不着又要带去的东西,便让四月几个先收拾了,省的到时打瞎乱。”
    采薇坐在炕上,就着灯光端详姐姐半晌,意外的,前些日子堆在眉梢眼角的愁绪,淡多了,有的只是浓浓的喜气。
    采薇挑挑眉道:“怎么?这才一个月,姐姐就不怕嫁去周家了?”明薇道:“有什么可怕的,姑娘大了,难不成总在家里,谁还不出门子,你早晚也有这一日。”
    四月小声道:“二姑娘走了没几日不知道,舅老爷娶亲的时候,姑爷来贺喜了。”采薇一愣,继而明白过来,什么贺喜,定是为了瞧姐姐来的,这两人指定碰了一面,以姐姐的容貌,只要是个男人,哪有不欢喜的,这一来两下里算相了亲,也省的各自存疑心,采薇猜是她爹和周家老爷特意安排的。
    采薇道:“虽是如此,姐姐过了门也记得防着些人,男人终日在外头,内院里的事怎么知道,又天生好听耳旁风,姐姐不是那爱搬弄是非找事的人,可防不住旁人不是,你就是事事做到了,也难免拿些羡慕嫉妒恨的使坏。”
    明薇不禁笑起来道:“你这丫头做生意做的越发把人都想坏了,若是个个的鬼心眼都跟你这么多,世上可真不消停了,知道你担心姐,姐虽不如你刚强,可也不是个傻子,哪能就让人白白欺负了去,听舅舅说,咱家兖州府的铺子要开了,我若是有什么事儿,就使唤四月送个信到铺子里,如今我倒是有些后悔,当初没听你的劝,跟你一起好好念书,虽识了几个字,毕竟写不出信来,这一走,咱们姐妹还不知什么时候再一处里说话儿了。”
    采薇道:“姐姐净想这些没用的,兖州府又不是隔着千山万水,我南边都去了,你不知道,我还遇上了强盗呢?”
    明薇吓的脸都白了惊呼:“强盗?”三月道:“可不是,大姑娘不知道,那几个强盗凶神恶煞的,一人手里举着把大刀,皱家老爷说是专门杀人越货的歹人呢。”
    明薇道:“那,采薇,采薇……”三月拍拍胸脯自豪的道:“皱家老爷说,搁平常的男人遇上这些人,说不准腿脚都软了,可我们家姑娘却一点不怕,把大姑娘的首饰匣子让我抱着,拿了一支簪子窜出去,一簪子扎在马屁股上,惊了马,一路跑出去十几里地,险些就掉进悬崖里头,幸亏遇上了咱们家叔老爷的师兄,唰唰两剑砍断了车辕绳索,这才保住了命。”
    采薇白了她一眼道:“你还说春分,我看你这张嘴真该说书去,姐,你别听她胡说八道,那伙强盗都是乌合之众,让木头两个随从就收拾了,这事儿咱娘还不知道呢,你别跟她说,娘胆子小,说了,只不定要担心多少日子呢。”
    明薇道:“你呀,这次万幸,以后还是少往外跑的好,你说的木头是小时候盯着人家看的那个吗?记得是个好体面的模样。”
    三月忙点头:“叔老爷那个师兄是我见过最好看的男人了。”采薇瞪着她道:“你才见过几个男人,就说这样的话,臊不臊得慌。”三月嘟嘟嘴:“反正好看,姑娘平常教我们不能撒谎骗人的。”采薇不禁笑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呢,好不好看,都与你不相干。”
    三月瘪瘪嘴,心说虽与我不相干,可与姑娘却相干,三月又不傻,自家姑娘跟那个木头在船头说了一宿话,又是吃酒又是吃茶的,三月在一旁听了一宿,两人的话许多她都听不明白,可她知道姑娘挺欢喜那个木头的,至少比杜少爷欢喜,杜少爷跟前,姑娘何曾有过那样的神色,三月也说不清,就是觉得,姑娘跟那个木头不寻常。
    明薇扑哧一声笑了起来道:“我还记得三月来的时候,是个老实巴交的丫头,一天都说不了一两句话,你瞧瞧现在真是伶牙俐齿了,可见老话说的好,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一点错不了的……”
    姐俩个说了会儿话儿,采薇就回自己屋里了,收拾了躺在床上,脑子里忽然想起那夜来,微微叹口气,可惜自己不是个男的,要是男的,也跟木头一样,五湖四海的去走走该多好,不过,她该知足,最起码她爹挺开明,答应了让她自己做生意。
    采薇想了好些日子了,从浮梁就开始有了心思,她想参照现代的高级会所,在这里弄一个,谁最有钱,说白了,还是达官贵人,这古代的达官贵人比现代多多了,且常有些私密来往,在自己府里不方便谈的事儿,就需要一个场所,这是一种隐秘的需求,不足为外人道。
    这样的地方必须把握几条经营原则,客户源锁定达官贵人,地点必须高档且私密性极强,所以,不需要多闹热的门面,只要一个大宅子即可,现如今门面最贵也最难找,若是购置宅子却便宜,几百两就能买个很说得过去的宅院。
    采薇之所以跟她爹支借五千两银子,除了买宅子,剩下的银钱她都要用在宅子的装饰和布置上,她要打造一个质感低调但奢华的场所,让那些达官贵人只要来了一次,就能看出这里的好来,勾住了腿儿,以后再也跑不了,采薇想着这些,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明薇出嫁的日子是八月初六,过了鬼月,赶在十五之前,翻了黄历,又让人算了几次,挑了这个日子,倒真是好个好日子,中秋快至,天气凉爽,无雨无风的好天气。
    苏家大姑娘出嫁,是十里八乡今年最热闹的一停事儿,苏家如今也远不是那些年能比的人家了,赚钱的买卖戳着,周围的水源地,大多也都归了苏家,有一门知府的干亲,如今大姑娘的婆家也是个官宦人家,苏家这聘姑娘的热闹,谁不来凑凑,都恨不得沾沾苏家的喜气呢。
    离得远,和尚还小,大栓倒是个送亲的好人选,无奈回了老家去,舅舅也没让回来,最后只得采薇抱着和尚跟着轿子送的亲,一路上足足走了三天,才进了兖州府的地界,跟来迎亲的周子明碰了头。
    周子明倒是意气风发的坐在高头大马上,前些年还说这门亲事,不大合心意,那时苏家太穷,周子明也怕将来娶了明薇,让旁人笑话,尤其他大哥娶的表姐,姑父虽死了,可守着千亩良田,嫁妆丰厚,比不得苏家是个寒酸的庄户人家。
    就连他娘私下里都埋怨他爹,这事做的差了,报恩没这么个报法,给些银子不就得了,非得让儿子娶那么个贫家的姑娘,外人知道了岂不笑话,可他爹不知怎了,就瞧上苏家了,说虽贫些,心地却好,他娘没法儿也只得叹口气罢了。
    哪想到这一年一年的,苏家忽然就发达起来,他娘说跟吹气似的,几年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人家,苏家舅老爷娶二房的时候,他爹让他过去贺喜,周子明心里也着实想见见自己没过门的媳妇儿,小时候见的那会儿记得模样不差,这些年却不知怎样了。
    打眼见了一面,周子明心里那点儿委屈不乐意瞬间就烟消云散了,别说大嫂,就是可着他见过的女孩儿中,明薇都是拔了尖的。
    回了家周子明才从心里乐意了这门亲事,欢欢喜喜的迎了花轿进门,采薇作为娘家的小姨,也就送到这里,看着花轿进门了,就领着弟弟往回返,到了家几日都不习惯,路过明薇的院子,总不由自主想进去,只是空落落的屋子,再也瞧不见明薇在窗下做针线的身影,风流云散,人生的聚散总是无可避免。
    因离得远,明薇便守了满月回门的礼,赶在重阳节这日,跟周子明回了苏家,磕了头,周子明在外面陪着岳父说话,刘氏拉着明薇去了里屋,采薇也跟了进来,听见刘氏隐隐问了些日常许琐事,明薇垂着脖颈,红着脸一一说了。
    刘氏道:“你公公婆婆都是明理的人,以后记得晨昏定省,莫错了礼,让人说你怠慢翁姑。……明薇一一听着。
    采薇在一边听她娘问了一大堆都没问到点儿上,遂着急的过来拉着明薇的手问:“他家的人可欺负你了没有?”明薇抬眼瞧了妹妹一眼,羞涩的摇摇头。
    刘氏白了采薇一眼:“欺负什么?周家是书香世家,都是知礼的,怎么会欺负新媳妇儿,以后见了你姐夫,别总拉长一张脸,让你姐夫心里怎么想,也不知你姐夫哪儿得罪了你,连个笑脸都没有。”
    采薇瘪瘪嘴,想想也是,大约小时的印象太过深刻,总觉得周子明不招人待见,说起来也是自己的偏见,从姐姐一脸幸福如意的样子就能瞧出,周子明待姐姐不差,倒是她杞人忧天了。
    明薇和周子明在苏家住了一日,便返回去了,大虎跟着明薇夫妻一块儿去了兖州府的新铺子盯着,采薇跟她爹仍去了冀州府,虽说答应让采薇做生意,可善长还是有些担心,毕竟一个小孩子家,善长想着就在一边瞧着她折腾,有过不去的,他也能帮帮着看看。
    哪想到一进了冀州府,王宝财就来说:打听了城东有个大宅子要卖呢,采薇父女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坐着车去了城东。
    到了地方,采薇一看就爱上了,挺清净的一条街,宅院就占了小一半,虽高高的青砖围墙围着,也能看出里面树木葱茏。
    宅子也不算旧,王宝财道:“这是南边一个瓷器商人的外宅,盖了没多长日子,买卖就赔了钱,盖得时候可花了不少银子,如今着急出手,只要五百两。”
    善长摇头道:“这里不成,虽说宅子挺体面,可不在正街上,这么大个宅院,多少客人才填的满。”
    采薇却道:“能进去瞧瞧吗?”宝财点点头,跟看门的说了说,三人走了进去,一进来,采薇心里就定了,就要这里,太适合了。
    大门不算大,可里面却相当深远,大约是南边人盖的,颇得南边私园精华,小桥流水,假山湖石,长廊环绕,曲径通幽,更难得是花木不少,只是疏于打理,稍微整治整治,便是个很有意境的宅院。
    中间是花园池塘,四周围着一进一进的院落,隐着粉皮墙,或曲栏隔开,虽看得见廊檐屋脊,没有底细人跟着,真不知道从哪个门进,哪个门出。
    善长道:“这里住着却好,如何做生意,不妥不妥。”采薇笑道:“正是这样的才好做生意,宝财你去寻中人,这宅子咱们买下了……”


上一章
返回

一品村姑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