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629章 正史

    江南布政司,一分为三,从行政区域上,大大削弱了汉人士绅,聚拢人力物力的能力和范围,减少他们和大清朝廷抗衡的本钱。此消彼长之下,更有利于清国对江南钱粮重地的掌控。
    江南左布政司,以苏州为中心,自宋代以来,一直都是华夏儒家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儒家奴才听话文化,使华夏迅速堕落的思想来源地。
    将这一地区的官吏,全部就地免职,严厉打击了江南士绅集团,震慑全国其他的儒家士绅。同时也减轻了奴教文化,对清国无孔不入的腐蚀。
    清国是胜利者,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所有的汉人士绅,要想乘凉,都必须在清国的屋檐下。
    左布政司受到严厉打击,右布政司就会成为惊弓之鸟。以文教仕人喜欢内讧的德性,右布政司,一定看不起左布政司。这样两布政司之间,无形之中,就起到了相互掣肘的作用。
    将右布政司驻地,设在左布政司的江宁,可谓是在江南重地,插入了一根搅屎棍。这样一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相互攻讦,又不得不身在一起。
    大清牢牢掌控着这根搅屎棍,将江南的局势,搅得越浑,对满清的统治越有利。汉人士绅,作为被掌控者,只能在搅屎棍的搅动之下,相互狗咬狗,一嘴毛。
    清正廉洁、爱戴百姓等等,统统都是屁话。可是被儒教奴性思想腐蚀下的穷棒子,愚昧无知,偏偏就喜欢这些屁话。
    满洲四十万人,根本就没有把万万汉人给打醒,反而有进一步堕落的趋势。然而作为底层的穷棒子,鳌拜等人,根本就不屑一顾。只要牢牢掌控士绅阶层,想怎么收拾穷棒子,就怎么收拾他们。
    但是作为基础,穷棒子们的意愿,还是要适当给点甜头的。所以吏部尚书哈尼,推荐豆腐汤做左布政使,满足了江南穷棒子们的意愿,让他们更好地给满清服务。
    将江南布政司淮北地区,分割出来,更是削弱了江南的实力。
    金日乐按着舆图,瞅了瞅淮北布政司的地域,忽然大叫不妥。
    “陈胜,华夏反贼第一人,陈州阳夏人;刘邦,华夏反贼第一个成功者,徐州沛县人;黄巢,华夏反贼最嚣张的一个,兖州曹县人;朱元璋,华夏反贼最龌蹉的一个,凤阳人。你们把这么多盛产反贼的地区,组合到一块,不是相当于鼓励反贼吗?”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纷纷凑过来瞧瞧。
    “不错,不错!”
    鳌拜庆幸不已,“还是俺家三儿有眼光,闹了半天,闹出个反贼布政司,咱们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哈尼下意识地拍了拍脑壳:“要是真这么一来,反贼聚成了一团,将来这个淮北布政司,一定是咱大清的祸乱之源。这怎么得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专门为反贼组建一个布政司,索尼拍了拍自己的脑壳,暗自庆幸,提笔将淮北布政司给勾去了。原山东、河南的地方,归建原制。原江南布政司的地方,暂归右布政司管辖。
    哈尼又有担心了:“这么一来,江南右布政司,区域同样广大,同样不好掌控啊!”
    索图连连摇头:“陕西布政司,地阔三千余里,不照样稳如泰山?当年张存仁扒了黄河,口子至今还没有堵上。如今的徐州、泸州、凤阳一带,黄水依旧,穷的叮当响。大而无用,不必担心。”
    众人这才放心下来。
    金日乐一手挑起了索尼的批文,一脸坏笑:“实力雄厚的江南,被咱们的搅屎棍策略,搅得是一团糟。这要是将来南蛮真的翻身了,他们继承了咱们的遗产,是不是同样泄和的不成样子?”
    “太监替皇上着急,你太多心了!”
    金月生伸手敲了脑壳,“即便是汉人翻了身,也一定不是江南这帮蛮子!”
    “何以见得?”
    “江南是礼教重地。礼教是什么玩意?你应该清楚。被奴化深深教育的江南蛮子,除了撅屁股趴地之外,不会有太多的囊气。所以如果没有其他外力,凭江南这副奴才德性,如果能翻了身,太阳就会从西边出来。”
    “好家伙,你比蛮子还了解蛮子。九华山你待了那么长时间,看来饭还是没有白吃!”
    “谁会像你一样,不是逮蛐蛐,就是抓螃蟹,除了白吃,就是挨腚锤子。”
    二金真是一对活宝,又相互调侃起来。众人暗自哂笑不已,静看两位大神表演。
    图海没那份心情。茅麓山之战,给他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常言道,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茅麓山之战,川楚百姓肩扛背挑,硬是扛出了对满汉之争的最后胜利。可是最终,为满清做出巨大贡献的百姓,全部被乱兵杀光。图海在曹继武的建议下,不得不从巫山向战场移民。
    “不管怎么个搅屎棍法,最终全部都要转嫁到百姓头上!”
    “呦呦呦,图大圣人果然是悲天悯人,孔大圣人和孟老夫子,联合为你制了一顶高帽子,来来来,三爷帮你戴上。”
    一只黑瓷大碗,立即被扣在了图海头上。
    碗底粘了一块咬去一口的奶酪,上面贴了一张灵符:圣人驾到,穷棒子让道。
    金月生气得发疯,到处追赶狂笑的金日乐。
    过了很长时间,众人才从笑岔气中回过神来。
    洛洛抚了抚胸口,发表感慨:“穷棒子可恨,士绅更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拿着咱们大清的名义,收拾穷棒子,享受着荣华富贵。背地里却大骂鞑子,巴不得咱们赶快滚蛋回家。如今听说湖州有个庄廷龙,编了一部明史,明目张胆地骂我们!”
    鳌拜大吃一惊:“有这等事?!”
    洛洛急忙将湖州知县吴荣的告密信,递给了鳌拜。
    鳌拜读完信,大怒,立即指示洛洛:“你亲自去湖州,收拾那帮不知天高地厚的犊子,一定要……”
    “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索尼一把抢了信,读完,默然不语。
    鳌拜一脸着急:“汉人向来自诩自己的历史正统,这部明史传下去,对咱们大清,可是大大的不利!”
    索尼摇了摇头:“咱们打天下,靠的是钢刀,不是历史。你这么一来,就是文字狱,不是正常国体所为。”
    鳌拜大为不满:“什么正常不正常的?我看你也中了汉人的蛊毒,当年朱元璋大搞文字狱,为什么就没有人说三道四呢?大明王朝,不是照样的正统主流吗?”
    图海忍不住了:“此一时彼一时也。朱元璋流氓龌龊,人品极度低下。这么恶劣的品行,咱们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汉人喜欢把他朱元璋标榜成圣人,那是他们汉人自己的事,碍咱们屁事?咱们是大清国,一个正常的邦国,理应具备正常的秩序!”
    “不错。”
    金日乐点头,“写史不过是些文字游戏,即便他们汉人把自己美化得天花乱坠,对咱们大清占领天下的事实,有什么影响吗?反倒是,他们嘴上功夫越溜,自己就越是愚昧无知,这更有利于咱们大清的统治。”
    金月生也来附和:“作为正常的邦国,应该具备正常的气度。随随便便写了三言两语,就要杀人治罪,那咱们大清国,也太小家子气了吧?咱们占领了天下,他们把咱们写的越烂,这就说明咱们越厉害。要不然,他们把自己说的那么好,为什么老是撅屁股趴地呢?”
    鳌拜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汉人给你们什么好处了?瞧你们三个,两个妖怪,一个老犊子。别人把你们祖宗,骂的体无完肤,你们竟然还替他们说话,还有没有良心?”
    索尼连连摇头:“这不是良心不良心的问题,而是关乎咱们大清的国体。不管他明朝也好,宋朝也好,他们想怎么干,那是他们的事情。大清在咱们手里,咱们怎么干,直接决定着大清的国脉。你前面卖官,接着又来以言杀人,正常的国家,哪有这么玩的?”
    “你少来卖狗皮膏药!”
    鳌拜大为不满,“照你所说,咱们大清国,给他们名义,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痛恨咱们,大骂咱们,明目张胆地写史污蔑咱们。咱们反过头来,还要给他们赔上笑脸,向他们点头哈腰,这就是你们所谓的邦国气度?”
    庄廷龙修明史,站在自己的角度,明目张胆贬斥满清。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一方面是大清的气度,一方面是大清的尊严。两方说的都有理,互不相让。
    遏必隆看完信,一把拉开鳌拜,捋了捋仓须,开始发表自己看待正史的高见。
    具体有何高见,请看下回。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