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血山河志

第681章 府堂议政上

    府堂之内,汝宁府所有的州官、知县,全部到齐。
    这帮人都是谁啊?
    光州知州包进财,这家伙原本登封知县,因为当初听了曹继武的劝说,掩埋死尸,劝农桑种,整修庙宇,使嵩山有了复苏的迹象。奉皇命嵩山封禅的钦差大臣明珠,十分满意,提为光州知州。
    信阳知州熊叹蜜,这家伙原本河南府知府,因为贪污太多,被老百姓拦住钦差卫队,给告了一状。明珠念他对大清定鼎有点贡献,没收财产,贬为信阳知州。
    遂平县令李任责,这家伙原本李成栋部将,再次投清任东莞县令,尚可喜看不顺眼,于是被打发过来了。
    正阳县令王德利,西平县令鸡司晨,和李任责是一伙的,尚可喜同样看不顺眼,也被打发了过来。
    上蔡县令王仁义,这家伙原本江州知府。当初听了顾炎武的连唬带吓,减了老百姓的课税,结果因为延误了朝廷催课,被降为县令。
    新蔡县令贾开张,徽州巨商,花钱买了个官,本来只是想充充脸面,结果被补了个实缺。这家伙曹继武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是记不起来了。
    府治所在地汝阳县令,邹蒙厚,这家伙原本江西布政使。当初曹继武差点把黄澍给说死,他感到不是做官的料,所以辞了官。
    可是华夏的大环境下,没有官家的身份充门脸,生意也不好做,于是他又花钱买了个官,结果也被补了实缺。
    这帮家伙,熊叹蜜、王仁义,名副其实的贪官,李任责、王德利和鸡司晨,李成栋的部下,杀人不眨眼,包进财、贾开章和邹蒙厚,全是奸商。
    尤其是贾开章和邹蒙厚,本来生意做得好好的,却被赶鸭子上架,心里相当不爽。
    这帮混蛋,怎么都来汝宁府了?
    这是调皮鬼金日乐的主意。
    你曹继武不是要洗革天下,让汉人翻身吗?那你就先把这帮混蛋给洗革了。如果你连这帮人都洗革不了,汉人翻身,那你就别做白日梦了!
    三兄弟师出一门,调皮鬼这个捣蛋的鬼主意,自然瞒不住曹继武。
    把这帮人扔过来,曹继武觉得,总比扔一堆酸腐强多了。
    门外轻咳一声,众人纷纷起身,抬头一看,顿时全愣了。
    这个家伙,一身西洋装,满头披发,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不认识他的。
    曹继武做了主位,见众人都在愣神,礼节也免了,伸手让座。
    李任责、王德利和鸡司晨首先回过神来,他们仨知道曹继武的脾性,一屁股坐了回去。
    刚要行礼的熊叹蜜等人,见李任责几个都不行礼,也坐了回去。
    邹蒙厚有些惊讶:“这汝宁府的知府,原来还真是你!”
    曹继武点头:“怎么,当初南昌城一别,你不认识我了?”
    邹蒙厚生气了:“当初是你,劝我不要做官的。如今把我拉出来的,又是你,是何道理?”
    曹继武眼神一挑:“我拉你了吗?”
    邹蒙厚满腹不快:“谁不知道,你们三个混蛋,向来都是一条船的。”
    见了曹继武,阅历丰富的邹蒙厚,怎么猜不出这是金日乐的鬼主意?
    “算了,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跟他这种人怄气,纯属自找倒霉,邹兄还是坐吧!”
    贾开张伸手一把,拉邹蒙厚坐了回去。
    曹继武仔细打量了贾开张,忽然依稀想起了什么,微微一笑:“托甄仕人送了五十万银子的,一定是你吧?”
    贾开张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当初白虎军筹措军费,这事极为隐秘。此时被曹继武察觉出来了,贾开张也只好认了。
    当年的小竹村一战,如果不是三兄弟帮忙,贾开张恐怕连小命都没了。作为经商的,帮三兄弟筹措军费,是为了报恩,但他不愿声张。
    贾开张和邹蒙厚一样,本来生意做得好好的,却金日乐拿起鳌拜的朱笔,应是给填了实缺。
    两个家伙都是徽州巨商,家财万贯,小小的一个县,哪里符合他们的胃口。所以此时的二人,心中都是老大不痛快。
    曹继武微微一笑:“邹兄,贾兄,不必担心。你们既然来了,这里自然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贾开章摇头“笑话,这汝宁府乃河南弃地,民情极为复杂,终大明一朝,都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是经商的,能有……”
    邹蒙厚毕竟做过江西布政使,有些见识,立即拦住了贾开张,疑惑地看着曹继武:“你的意思,是要把汝宁府变成商贾重地?”
    曹继武点头。
    李任责立即反对:“汝宁府最重要的资源,是土地。只有把土地利用起来,汝宁府才能大治,怎么能重商呢?”
    曹继武反问:“繁华二字,和什么联系最为紧密?”
    李任责顿时无言以对。
    邹蒙厚代为回答:“是商业。只有商业,才能繁华。”
    “不错。”
    包进财也忍不住点头,“繁华的地方,永远是城镇。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农村,冠以繁华二字。只有商业兴旺,繁华二字,才是名副其实。”
    在座的众人,全明白了:仅凭曹继武这一身的妖异,他在汝宁府想要的,绝对不仅仅是大治二字。
    资源集中的地方,才是商业兴旺之地,才可能繁华。农业兴旺的地方,永远和繁华无关。
    要想商业兴旺,首先得有资源,然后才能集中。
    王德利两手一摊:“汝宁府除了土地,没什么商业利用价值,繁华二字,从何做起?”
    贾开张有话了:“资源的集中,主要靠的是流通,流通主要依赖通道,通道主要是陆路和水路。这汝宁府北上开封府,西去南阳府,南下汉阳府,西北连同河南府,汝水、淮水直达南京江宁府,所以只要水陆两通,不怕他资源不来。”
    “你说的轻巧。”
    熊叹蜜曾是崇祯朝工部员外郎,当年帮大明修过官道,此时跳了起来,“这里的道路,三十多年没修过了。你知道修路,得花多少钱吗?”
    邹蒙厚微微一笑:“熊大人,你不要着急嘛,这个根本不用你担心。曹继武一来,就收拾了风四郎和王见佛,他们两个的家底,少说也有两百万两,修通汝宁府的路,绰绰有余了。”
    众人闻言一惊,纷纷看着曹继武。
    曹继武从怀里掏出一本账薄,递给熊叹蜜:“你是信阳知州,那里是通往汉阳府的要冲,河南连接湖广的重地。这修路的事,就交给你了。其他人,就修路这一事,全听你的指挥。”
    包进财推了推发愣的熊叹蜜。
    熊叹蜜上前接了账薄,风四郎和王见佛的家财,除了田地之外,记得清清楚楚,足足有两百三十万两。
    他瞪大了眼睛:“你知道我的德性,不怕我给吞了?”
    曹继武笑了:“用人不疑。我查过你的资料,你在修路方面,的确有些过人之处。你只要把路给修好了,其他你的破事,我一概不管。”
    自当官以来,熊叹蜜第一次听上司对他如此肯定,他行了个礼,坐了回去。
    包进财进言了:“汉阳府号称九省通衢,南京城可是江南重地,开封府是河南首府,河南府是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南阳府是湖广通往汉中的重地,四面八方,任何一个地方,位置都要比汝宁府要强得多。所以光有了路也不行啊!”
    这个开当铺的包进财,见识果然不凡!
    曹继武暗叹一声,接着微微一笑:“常言道,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靠人不如靠己。汝宁府能利用的资源,就是土地。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把土地利用起来,等打好了基础,以己之优势,带动他处,繁华自然是接踵而来。”
    “你净瞎扯!”
    王仁义忍不住了,“汝宁府这块破地方,淮南水稻不如江南、湖广,淮北小麦不如中原腹地,要靠种地让这里繁华,别白日做梦了!”
    王德利点点头:“汝宁府四面八方,都是有名的重地。这里就像插在重地之间的一颗钉子,根本就没什么油水。说的难听点,在朝廷眼里,汝宁府就像一坨夹生饭,吃不下去,扔了又觉得可惜。只有你这种爱捣腾事的,朝廷也乐得甩了包袱。”
    “你扯远了!”
    鸡司晨拱了他一肘子,接着对曹继武道,“王仁义说的不错,汝宁府这破地方,被淮水分成了两半,土地种粮,根本就没有优势可言。”
    众人也纷纷发表意见,总之,汝宁府因为地理的原因,水田旱田皆备,但都不没有优势。
    等众人聒噪完了,曹继武反问:“既然粮食没有优势,那咱们能不能不种粮食?”
    “不种粮食?你脑子被驴踢了!”
    王德利毫不客气,“土地如果不种粮食,老百姓吃什么?”
    众人纷纷附和,觉得曹继武是脑子是进水了。
    曹继武也没说话,拿出十几副图纸,发给了大家。
    这些图纸,到底是什么东西?
    熊叹蜜等人,拿在手里,全都是一脸的懵逼。


上一章
返回

铁血山河志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