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第215节

    万幸她还有谢渊、李璟、裴怀玉的鼎力支持,这三位面子不小,齐心协力之下,当世有名的几位大儒,或多或少都派了几位弟子来给叶安澜的女子学堂当先生。
    那些把“我不愿意来,但又碍于师命不得不来”写在脑门儿上的,叶安澜直接就把他们退回去了。
    那些看着心态比较平和的,没啥文化的叶安澜则是请了李璟代为面试。
    当然,李璟主要是帮她面试那些人是不是真有才华,至于那些人是不是对她的女子学堂心存恶念,这就要叶安澜自己努力观察了。
    第434章 推广拼音
    一间间学院建起来,一批批老师被聘用,叶安澜手里的银子也和流水似的,一点一点花了出去。
    与此同时,朝廷上参奏叶安澜的折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很多人明知叶安澜开办女子学堂、培养女子参加科举是谢渊首肯了的,但为了捍卫自己所属阶层的利益,他们却依然冒着被谢渊不喜的风险,开始试探着找叶安澜的麻烦了。
    叶安澜一句未辩,她没那个时间,也不想跟那些人浪费口水。
    但她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她把自己秘密编写的带拼音的启蒙用书直接搬到了大朝会上。
    这书对还没有认全所有文字的学子来说,能够起到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于现在以及未来的无数学子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福音。
    有了这项大功绩,叶安澜对绝大多数学子来说就已经差不多是圣人级别了,但凡是用过她这所谓“拼音”的学子,以后再要攻讦她,肯定会被那些维护她的人指着鼻子骂一句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深知这拼音价值所在的朝臣们集体沉默了。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得某些喷子处心积虑针对叶安澜的举止简直就像个笑话。
    瞧瞧,人家什么都没说,只是随手甩出一份功绩,就把那些喷子上折子参奏对方的行为直接衬托成了嫉贤妒能、满心满眼只有自己的私利。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深刻意识到了寒门子弟将会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强势崛起。
    有了这可以帮助学子们标注生字的拼音,学子们初学识字的难度必将大大降低。
    甚至如果有人出一套用拼音标注了所有文字的书,学子们未来对先生这种职业的需求都将大大降低。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有人”现在就已经在做这件事了。
    她不仅要把古代的启蒙读物全都标上拼音,而且还打算出一本古代版的汉语字典,给所有汉字全都标上拼音、笔顺、释义、组词、近反义词等内容。
    顺带的,她还打算配合谢渊即将推出的科举改革,顺带推出她那套数理化生的基础教材。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眼下,她还得装作一脸憋屈的,答应把这些带着拼音的启蒙用书放到文华斋售卖。
    怎么回事儿呢?
    在让众人传看过叶安澜的手写稿后,谢渊先是在大朝会上狠狠表扬了叶安澜,然后才用状似随意的口吻,吩咐叶安澜把这些启蒙用书放到韩瑢开设了全国连锁店的文华斋售卖。
    谢渊给出的理由合情合理——文华斋的书质量好、价格低,且文华斋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启蒙用书铺排出去。
    可以说,谢渊的考量真的很有道理,可再有道理,却也抹杀不了他这行为几乎等同于是在帮着韩瑢从叶安澜手里抢东西。
    不知内情的朝臣们,那些真正聪明的,从谢渊、叶安澜以及韩瑢的态度里嗅到了这里面的小小猫腻,但占比更多、不那么聪明却又忍不住自作聪明的,却被谢渊等人误导着,从这里面嗅到了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风向。
    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谢渊这是在光明正大的使用阳谋打压叶安澜,是在刻意分薄她的功绩和她在读书人当中的影响力。
    看着“得了天大好处”,但却依然一脸沉稳、一派淡定的韩瑢,那些自作聪明的朝臣就好似一起恰了百八十颗柠檬。
    在谢渊和部分朝臣因为散朝提前离开之后,他们围着韩瑢就是一顿或真或假的“恭喜”,一时之间,整个大殿里都弥漫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浓浓酸味儿。
    韩瑢是个人精儿,一眼就看出了他们如有实质的羡慕嫉妒恨。
    他非常诚恳却也非常噎人的回了众人一句,“非是韩某运气好,是陛下对听话的臣子素来大方。”
    众人:......我觉得你是在内涵我,并且我有证据(╯‵□′)╯︵┻━┻
    韩瑢假装没有看见众人难看的脸色,反正多的他都得罪了,也不差再得罪这么一点儿了。
    再说他说的可都是大实话,谢渊对忠心自己的臣子确实一向都十分大方。
    他走了,继续做他的背锅侠去了,叶安澜则是又一头扎进了医书的编纂工作里。
    她在前世时并不是个多么厉害的大夫,但和这个时代的古人相比,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叶安澜可就是妥妥的神医了。
    再加上末世降临之后,叶安澜没少重翻医书、试验新方子,医术跟末世之前相比也确实又有提升。
    如今她已经给普及教育的事儿开了个好头儿,把后续的一应事宜丢给戚泓灵后,提升大齐医疗水平的事儿就又被她提上了日程。
    医术在这个时代还是师传徒、父传子的保密模式,很多优秀的古方,就是在这种敝帚自珍的环境下渐渐失传的。
    而现在叶安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那些把自家的方子当成宝贝,藏着掖着,连儿子和徒弟都要有选择的进行传授的大夫,把他们视若珍宝的方子拿出来和她共享。
    为了打动那些大夫,她先是免费公布了三张治疗伤寒、小儿惊风、伤口发炎的药方。
    这些药方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其精妙程度已经足可利诱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大夫了。
    叶安澜相信,看到她放出去的方子,他们一定会把她的方子和自己珍藏多年的方子对比,然后就会从中看出孰优孰劣。
    只要他们认可了她给出的这三张药方,那么他们就一定会眼馋她手中的其他药方。
    届时她就可以用自己现有的方子,去换那些大夫私藏起来、在现代时早就已经失传的方子了。
    换来的方子和她脑海里包括方子在内的所有医学知识,她并不打算只传授给有限的人。
    她也没打算仗着这些东西去赚钱,等她把方子收集的差不多了,她会多找几个有本事的大夫,和她一起把她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全都刊印成书。
    然后,她会开设专门的医学院,为大齐百姓培养更多大夫。
    第435章 倾家荡产
    当然,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她也需要谢渊的大力支持。
    因为如果没有来自朝廷的首肯和倡导,她所设想的医疗机构改革、医馆专门化和官方化就也无从谈起了。
    她这边忙得不可开交,另外一边的李璟也以和她差不多的强度不断忙碌着。
    两个已经定亲的人,居然谁也没有多抽出一些时间操办自己的终身大事。
    和他们相比,两家的长辈反而上心的多。
    李璟的祖母、母亲按部就班的走着六礼,给了叶安澜最好的待遇和最大的尊重。
    叶安澜的养父母叶金奎和李氏投桃报李,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为难李璟的祖母和母亲。
    两家和和气气的商议、走礼,动静小的还不如普通的官宦人家结亲引人注目。
    尤其两个当事人,除了偶尔充当一下试衣服、试配饰、看单子的工具人,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忙正事,看上去就像是对这桩婚事根本不感兴趣。
    有那不死心的,想要靠着婚事一步到位躺赢的,被他们的这副态度搞得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于是,叶安澜和李璟忙着忙着,就发现各自身边居然不知何时又多出了零星几个急着开屏的花孔雀。
    两人都不想事态发展到奇怪的方向,于是不约而同秀起了恩爱。
    在李璟的授意下,安国公府给英国公府的聘礼单子被李璟那一方的媒人状似无意地提了两句。
    怀揣各种猜测的京中权贵这才知道,原来安国公李璟居然把他除了爵位和御赐府邸之外的所有家底儿全都拿去做了聘礼。
    倾家荡产娶媳妇儿,这在勋贵之家绝对称得上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了。
    虽然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李家其实没吃亏。
    毕竟叶安澜自己也是一等公,她积攒下来的家底儿一点儿也不比李璟少。
    叶安澜又没有能够分她家产的亲人,她嫁给李璟,她的所有家底儿,以及李家给她的所有聘礼,都会作为嫁妆跟着她一起回到李家,以后会惠及的也必然还是李璟的后代子孙。
    可在叶安澜的角度来说,李璟把自己的全部家产全都当作聘礼给到她,其实就等于是把原本属于李璟的家产全都转到了她名下。
    就算她嫁给李璟之后,这些东西也还是会回到李家,但这些东西的所有权却不再归属李璟了。
    就算是在她的上辈子,她也没见过有哪个男人会在娶妻之前把财产全都转给自己的妻子,就更不必说是在这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了。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连被她口花花两句都会羞的落荒而逃的李璟,居然会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对自己的感情。
    不过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李璟的祖母、母亲居然也同意了李璟的这个主意。
    她想不出李璟是怎么说服自己祖母、母亲的,那些纯粹的旁观者就更加想象不出来了。
    他们百般猜测,但却始终没能猜出一个所以然,最终只能简单粗暴的把李家的这种做法归类为“这一家子怕不是都疯了”。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儿子正在说亲或者即将说亲的人家,他们简直恨不能请百八十个太医,去给李家的这老中青三代人全都看一看脑子。
    他们发疯不要紧,可他们起码换一种方式发疯啊!
    不然让他们这么一搞,这京城的婚嫁市场还不得彻底乱套啊!
    倾家荡产娶媳妇,这谁受得了?
    固然他们也可以理直气壮给少一些,若是未来亲家挑剔,他们甚至可以怼上一句“你们家闺女又不是一等英国公”,可这话只要说出口,这结亲就也直接变成了结仇_(:3」∠)_
    这些人只顾着吐槽李家人胡乱发疯,却不记得之前他们是怎么编排李璟和叶安澜的。
    如果不是京城的官宦人家全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你情我愿想要结亲,甚至都已经有那不长眼的,再度蠢蠢欲动地开始朝着他们两个身边凑,李璟也不会把自家的聘礼单子往外透露。
    被降维打击了,他们又能怪谁去呢?这一切说白了还不是他们自个儿自作自受┓(′?`)┏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张聘礼单子只是叶安澜和李璟疯狂秀恩爱的开端,而不是结束。
    在这张制造了无数狂躁症和酸柠檬的聘礼单子之后,京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又有幸传看了一遍叶安澜的嫁妆单子。
    被李家人深深打动的叶金奎和李氏表示,他们家的闺女绝不能输!
    除了叶安澜自己的私产,这对夫妻大手一挥,又给叶安澜多添了不少原本属于永昌侯府的田产铺面、宅邸别庄、金银珠宝、首饰衣料、字画古玩。
    除此之外,听了一耳朵八卦的叶氏旧部也先后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这些叶氏旧部并不是所有人都身居高位,有权有势如裴怀玉之流,给叶安澜的都是价值不菲的贵重物品,其他小官小吏,甚至已经退伍成了寻常百姓的叶氏旧部,则是全都送了他们能力范围内,最能表达他们心意的东西过来。
    叶安澜和叶金奎、李氏一视同仁的始终笑脸迎人,即使已经成了农民、伙计、小贩的叶氏旧部,他们也都热情地请进府里、招待了对方茶水点心。
    有那住得远的,他们还会留对方住宿、吃饭,让对方不必再自己去找客栈。
    那些叶氏旧部虽然怀着一份感恩之心来恭贺,但心里其实一直担心自己送的礼物被人嫌弃。
    他们甚至想过,叶安澜会不会根本就不给他们进门的机会。毕竟以他们如今的身份,与对方之间已经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
    可就算如此,他们也还是捧着自己的一片真心赶远路来了京城,来了他们认为自己可能根本走不进去的英国公府。


上一章
返回

我家长姐无所不能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