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第253节

    先交银子的,给他们少一成。“现在东州府缺银子。得赶紧先拿到现银子。”
    “大人,我知道了。”祝桥管着钱袋子,现在是心满意足。
    外面的厅堂里,大家都还在争抢。
    宋父和长子宋州看着这一幕,都觉得自己之前眼界小了。
    难怪之前上门送银子,大人都看不上呢。原来在此啊。
    “这大人了不得啊,可不光是会念书。他若是经商,只怕我们也不是对手。”
    宋州道,“我倒是听那些云州商人说了,大人在当官之前还去过云州,那云州商市就是大人主持建的。”
    “若是果真如此,那我们东州商户,可真是有福气了。”宋父感慨的摸着自己的胡须。
    自古以来,哪里有如此重视商人的官?
    要么就防备,要么就剥削。
    对这个谢大人认识越多,宋父越发有好感,发自内心的想要拥护这样的父母官。
    谢来这会儿回家了。
    拍卖会的事情今天就能结束。银子能开始进口袋了。自然是要颁布其他的规定。
    比如阻止百姓卖田卖地的事情。
    招募流民来修码头的事情。
    不止东州府,各县也要修码头,到时候能有不少工作岗位。能让百姓们支撑一阵子。
    朝廷那边若是再能减免赋税,他这边的压力又能小一大截。
    这一桩桩的,谢来都一一记录,谋划。
    此刻,谢来真是感受到了当父母官的好处。方方面面都要管,虽然琐碎,也确实劳累。但是却能让人思维更加周密。也更懂民间百姓。
    “也不知道虞都那边如何了。”
    ……
    此时此刻,虞都还正热闹着。
    徐宗元醒了。
    这可是继他晕倒之后,有一件顶天的事儿。皇帝听到消息都觉得心情复杂。
    而且也惊叹这徐宗元的身体竟然还能恢复。
    这样的年纪,晕倒这些日子,不死也要瘫了。但是此人竟然醒来了,而且精神还恢复的很快。
    醒来之后没两天就能下床。
    不止如此,还有力气把那周贤一脚踹倒了。
    两人比起来,那每天都在山里跪一个时辰的周贤,看起来都比这老人家要憔悴几分。
    皇帝立马让心腹去打听徐宗元平日里吃什么,如何养身。
    他年纪大了,如今就需要注重这些。然后叮嘱一句,“莫要让人知道。”
    他咳了几声,站在台阶之上,看着远方,“也不知道这人会如何处置周贤。朕倒是不想周贤就此毁了。”
    可惜,这事情哪怕他是皇帝,都没办法保住周贤。
    那徐宗元在青云书院地位超然,他若是逐周贤出门,此人也就毁了。
    但是第二日,徐宗元却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想不到的事情。
    他竟然写了一封罪己书。
    并且准备关山门,潜心修学。
    第212章 青天大老爷
    徐宗元这封罪己书,细数了青云书院这些年来的过错。
    将其中大半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教导不力。一心教导治国之才。想要为天下培养好官。但是事与愿违。痛定思痛,决定关门潜心修学,再不问世事。
    日后青云书院总院,不再教导治世之才,只教利民之才。分院维持不变,但是凡是从青云书院出去的弟子,再和青云书院无瓜葛,不许再打着青云书院的名义,结党营私,胡作非为。
    他这无疑是将整个青云书院一派的弟子们放在火堆上烤。
    许多弟子直接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彷徨无措,去山门下跪拜。
    但是徐宗元说关门就关门,谁也不见。
    留下来的,都是当初那批被他挑选出来不适合做官的弟子,如今都潜心研究天书。
    徐宗元教导他们,“这读书的地方,就该是教人学识。为官为人,且看自己。谁也不能为了维护这个书院的名声,而改变自己的初心。”
    大学生周贤得知恩师的决定之后,一病不起,再也没有站上朝堂的勇气了。他对着前来探望自己,找自己拿主意的青云书院弟子哽咽道,“这都怪我,不清不楚,害了你们。”
    以后青云书院一系,必定失去天下学子的心,青云书院再不是所有人的荣耀了。
    其他已经站在朝堂上的官员也是唉声叹气。
    “那如今,如何是好?”有人问道。
    周大学士摇头,“为今之计,只有我辞官。才能以谢天下。”
    众人还要再劝,但是于事无补。周大学士道,“以老师的名望,都写下罪己书以谢天下,揽下所有过错,我又如何能躲避在家中。况且如今,我回去也无用了。”
    闹了这么一出,总要有人承受这个过错。他做学生的,哪里能真的让老师担当错误呢?
    周大学士第二日便拖着病体请辞,也是写的罪己书。坦言自己的过错,不配再在朝为官,引领读书人,原为布衣,学老师一起,修利民之事。
    老皇帝看着这一幕,再看看堂下站着的这些人,心中莫名有些慌了。
    青云书院这变故来的太快,太猛了。
    他还没有准备好,青云书院一派就散了?
    再看看司马丞相,以及另外一边的世家官员们那蠢蠢欲动的模样,他心里更慌了。
    要是再出一个变故,这朝廷岂不是一家独大?他看向世家。世家乃是心腹大患,对于世家,他从未有一刻的放松。
    若是有一方最终胜利,必定是世家。之前还有青云书院这些清流压制。如今青云书院都散了,自顾不暇,寒门又能和世家对抗到何时?
    这是皇帝不想看到的局面。皇帝迫切的需要扶持一个人起来。如今思来想去,竟然还就只有远在东州的谢来才有这个资质。
    毕竟此人才第一次领命出去,就捅出这么大的篓子,间接的改变了朝中的局势。
    下朝之后,他问身边的人,“谢勿往可有消息传来?”
    大太监赶紧给他翻找谢来的折子。
    皇帝看了看,是想要减免江东赋税的折子。
    若是往日里,皇帝肯定是不理这种的。人人都想减免赋税,这财政从何而来?这些官员只不过都是想要为了自己的政绩好看,才总是求这些事情。
    但是如今皇帝心有所想,自然也就放在心上,“明日早朝议一番。”
    然后又看了谢来其他折子。这才发现谢来之前写了个折子,替江东的一些大商户求一个恩典。这些商户忠心耿耿,为国为民,主动拿出家中资财帮助赈灾。该得一些封赏。
    皇帝一看,就觉得谢来这是要笼络人心。
    思考了一番,他就批准了。
    旁边的大太监看了眼,没说话。
    第二日,早朝上面就宣布了要对江东减免赋税的事情。如今青云书院出身的都不坑声了。现在他们对江东这个地方都没好感。但是也不敢再找麻烦了。
    倒是世家极力反对,担心各地有样学样,影响朝廷税收。
    司马丞相都没出来,他这一系的官员就开喷了,“你们锦衣玉食,奢华度日,哪里知道受灾百姓的苦楚?莫不如你家老小也去江东过过灾民的日子。”
    “……”
    皇帝让他们对喷了一场,就阻拦了他们,然后双方一番敲打,最后下了旨意,“江东百姓受灾,乃是天灾,朕为天下之主,自是要怜悯子民。江东赋税,减去娘年,第年减去一成,年之后按照朝廷规定交税。”
    寒门一系的官员立马口称万岁。
    谢来当天晚上就得到了消息了。
    皇帝不止是同意了减免江东赋税,而且还批了他之前赏赐宋家等一系列为赈灾做出贡献的商户。
    为此,谢来心花怒放。
    这可真是及时雨。他才准备在东州全面借贷给百姓,如此一来,这压力大大的减小了。百姓们知道减免赋税,自然是不舍得再卖田地。减免赋税也让百姓们生活压力更小,找官府借的债务也更少。如此一来,各项安排就不那么紧巴巴了。
    得了这消息,谢来又打听了徐老师的情况。
    这几日徐老师都不见人影。连云老师也没遇见,看来是忙别的事情去了。
    司马丞相道,“大概是没时间了,他如今可是大忙人。”
    司马丞相将虞都朝中的事情说了。
    谢来:“……!!!”
    他是猜到老师会有什么大动作的,可是……这也太惊天动地了。
    谢来发现,自己以前太不了解老师了。他以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如果让老师们知道,徐老师肯定会极力反对的。因为他的身份就是代表了正统的读书人的思想。
    “学生真是没想到啊……”谢来忍不住感慨道。
    司马丞相也叹气,“我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如此果决。不过看来,那天书也确实有其奥妙之处,让这位老先生舍弃一切,投身其中。”
    谢来道,“老师,你不是也看过吗?”
    “是看过,只是还未曾领略其中的奥妙之处。为师杂事缠身,注定是做不得他那样的老学究了。”
    谢来笑道,“日后徐老师研究出来了,不也是要通过您来传播天下吗,届时您鼎力支持也行。”
    “也不知道为师等不等的到那日了。那老皇帝的猜忌心如今可是一日胜过一日。往日里有什么事情,他还会找我商议,如今却是半点不提。那减免赋税的事情,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不过也好,看来他如今倒是越发重视你了。为师也算后继有人。”司马丞相笑着拍了拍学生的肩膀。
    谢来笑了一下,心里有话说不出来。
    既然知道了朝中的事情,谢来自然就开始放心施政了。
    如今的东州热闹非凡。早已不是之前那样一片死气沉沉的模样。


上一章
返回

每天都有名师为我授课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