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36节

    看惯了缩小版模型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连茅圈。
    他一边细看一边好奇地问:“这些家禽家畜到从何而来?”
    见他感兴趣,泽方郡官员介绍得愈发细致:“百姓若想,便可去官府租苗,待养成后再还等量的豕崽便好。”
    “至于……耕牛还有农具,则是一闾一套。”
    这些边境移民以二十五户为一“闾”,他们生活在同一片区域,乍一眼看去有些像现代的小区。
    除了民居以外,每个闾里还建有一座牛棚与小型粮仓。
    这些粮仓皆是楼阁式,由木头制成,既利于通风、干燥,又便于防潮防腐。
    如今的闾里看上去还有些简陋。
    但已经具备了继续向前发展的条件。
    听闻此言,江玉珣轻轻点了点头。
    说话间他已经跟在泽方郡太守的背后,走到了屋后的空地上。
    想起一行人千辛万苦自折柔带回来的菠菜种,江玉珣忍不住停下脚步。
    此处似乎可以用来种菜。
    这个时代的百姓吃饱尚不容易,大部分人还没有什么食用蔬菜补充营养的概念。
    但是在江玉珣看来,这两样一点儿也不冲突。
    他默默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泽方郡所处的位置,非常适合种植菠菜。
    等菜籽再多些,便可将它推广于此地的农户之间。
    -
    马车顺着慈水向东而去。
    沿途到处都是这样的闾里民居。
    江玉珣坐在车窗边向外看去。
    慈水两边满是半米宽的灌溉水渠,此时百姓还没有来,水渠与河流连接处皆以木板相阻。
    他一边看一边忍不住道:“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泽方郡的土地非常平坦,褐色一片蔓延至天际,远远看去格外壮观。
    “缺点什么?”和江玉珣同坐一驾马车的官员忍不住疑惑道,“这边的闾里都是比照昭都附近的楼舍修成,按理来说应当什么都有。”
    比照昭都建成?
    听到这里,江玉珣终于想起哪里怪怪的了!
    “我知道了!”江玉珣撩开车帘向外看去,“昭都附近几乎家家有井,且又有怡河流过,一点也不缺水。但是泽方郡却和它不一样。”
    发源于雪山的慈水滚滚东去,但是慈水的两岸却一片荒芜。
    哪怕已经到了初春季节,仍然只有零星的绿意。
    听江玉珣这么一说,坐在他身边的官员瞬间明白过来:“对啊!泽方郡这边一个闾里才一口水井,万一遇到哪年格外干旱,怕是要出大问题的。”
    泽方郡的官员并非本地人,并未适应此地气候的他们,竟然在这种小事上出现了遗漏。
    想到这里,他不禁后怕了起来。
    江玉珣点头道:“虽说这几年雨水充沛,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还是应当在每个闾里附近开挖蓄水池,起码能保证一季的用水和灌溉。”
    “对对!”身边人连忙点头,“此事一定要第一时间安排下去,绝对不能等到荒地开垦完后才做。”
    江玉珣一边说,一边向右手边摸去:“稍等,我将这件事记一下。”
    “是,江大人。”
    江玉珣常把笔记本放在这个位置。
    然而今天马车车壁旁什么都没有,他一不小心就摸了个空。
    江玉珣顿了一下才想起,自己的本册似乎是丢了。
    想到本册上的内容,他不死心地向周围人问:“不知大人可有在这驾车上看到我的本册?”
    “本册?”身旁的人有些迷茫地摇了摇头说,“并未见过。”
    “好吧。”江玉珣有些失望地点了点头。
    看来这东西是真的被自己丢在了北地。
    -
    明日一大早众人就要回昭都了。
    江玉珣刚刚从慈水附近回到军中,正准备动手收拾行李,便有一名士兵来到他帐内道:“江大人,陛下叫您去主帐一趟。”
    “是,”江玉珣跟着站了起来,同时忍不住好奇地向士兵问,“陛下可有说是何事?”
    说话间他已撩开毡帘,从帷帐内走了出去。
    士兵想了想回答道:“好像和屯田的事有关。”
    “这样啊……”
    自己离开镇北军营区去折柔之前,让士兵将记录此事的本册送到了皇帝手中,想来他应该是看完了本册,要与自己细聊此事。
    此时大概下午六七点钟的样子,太阳已渐渐沉入地平线。
    江玉珣跟在士兵背后,向应长川所在的军帐走去。
    昨日刚下了一场雨,地上也多了些积水。
    江玉珣一边走一边看着脚下,动作格外小心。
    刚走进营区,还未到军帐边那士兵便停下了脚步。
    江玉珣随之停了下来,并疑惑地抬起头向前看去:“怎么不——”
    下一息,便见身着绛纱袍的天子,正站在不远处垂眸看向自己。
    江玉珣赶忙将话打住,并向应长川行礼道:“参见陛下。”
    “免礼,”应长川缓声道,“爱卿今日去了慈水畔?”
    说话间,带江玉珣来到此地的士兵也退到了远处。
    “是,陛下。”
    江玉珣一边回忆今日看到的景象,一边对应长川说,“慈水畔的新居已经全部建成,等下个月百姓来后,便可以直接入驻,”讲到这里,江玉珣顿了一下又道,“不过臣与各位大人们看过之后,一致以为应当提前在闾里附近挖凿蓄水池。”
    应长川跟着点了点头,并随手翻了两下本册:“除此之外,爱卿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微风将哗啦的声响带到江玉珣耳畔。
    还有什么?
    江玉珣不由紧张了起来。
    应长川既然这样说……难不成是屯田一事还有缺漏。
    他努力思索起来,想到后世历史江玉珣下意识问道:“陛下可是觉得应当在泽方郡修建边道?”
    后世在北地修建边道,并与南北走向的官道交叉,形成一张巨大的路网。
    如今移民将至,似乎是应该修建道路了。
    江玉珣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道理。
    语毕,他极其真诚地向应长川看去:“北地整体开阔平坦,修建官道较为容易。建成之后不但方便调兵御敌,泽方郡内的交通也将更加便利。”
    不过这件事并不是很着急,未来做也不是不行。
    应长川手上动作随之一顿:“爱卿所言有理。”
    说着,终于重新将视线落在了手中的本册上:“屯田之事孤已看过,照常进行便好。”
    昨日那场春雨积在地上形成一滩水洼。
    不过一晚,水边便多了几分柔软的碧意。
    微风穿过草原,吹动天子身上的绛纱袍,将他衬得格外慵懒。
    “是,陛下。”听应长川这样说,江玉珣不禁松了一口气,上前双手将本册接了过来。
    应长川轻轻把册子交回江玉珣的手中。
    “诶?”
    奇怪,应长川手里怎么还有一本?
    江玉珣疑惑地朝天子手中看去。
    “爱卿在看何物?”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江玉珣总觉得应长川的语气有些奇怪……
    江玉珣如实问:“陛下手中怎么还有一本册子?”
    应长川笑了一下,缓缓将另一本册子递上前去。
    江玉珣下意识向前走了一步,低头朝天子手中看去。
    这个时代的本册封面均由丝帛制成,无法写字。
    就在江玉珣疑惑这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忽有一阵风从水洼那一边吹来,轻轻地翻开了眼前的册子。
    八个大字随之出现在他的面前:“谨言慎行,谨言慎行。”
    江玉珣:!!!
    不是吧,这本册子怎么在应长川的手里?
    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能偷别人的私人物品吧。
    ……我真是看错人了!
    江玉珣瞬间瞪圆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地向应长川看去。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