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37节

    不等他缓过神来,应长川状似疑惑地道:“爱卿还未认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应长川不如杀了我算了!
    尚处于震惊之中的江玉珣,说起话来彻底没有了分寸:“这,这是臣的笔记本,陛下为何要偷它?”
    应长川缓缓敛眉:“此物乃爱卿托士兵送至孤面前的。”
    他的语气与平常没什么区别,但是江玉珣却同时从应长川的声音里听出了理直气壮和无辜来。
    江玉珣顿了一下,瞬间明白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自己找的那个士兵拿错本子了!
    卧槽,误会应长川了?
    我刚刚用那样的语气天子说话,会不会出事……
    知道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后,江玉珣瞬间怂了下来。
    “这……”江玉珣正犹豫着想要道歉,却见应长川慢慢将视线向手中落去。
    晚霞唤醒了沉睡一冬的草原,落日染红了背后的浅洼。
    微风吹过,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江玉珣与应长川的影子,皆被映入了这一片赤红之中,并随着涟漪一道轻轻摇晃。
    一身晴蓝的年轻尚书强装冷静:“陛下,请先将册子还给臣——”
    虽然不知道应长川究竟看了多少,但江玉珣还是本能地伸手去挡。
    应长川并不给他机会。
    意识到江玉珣想要做什么的应长川忽然抬手,轻轻将本册举了起来。
    顾不得那么多,江玉珣立刻踮起脚尖去抢。
    谁知就在他指尖将要戳到册上的那一刻,应长川竟然向后侧退了一步。
    到手的册子又溜了!
    不是吧,应长川怎么这么幼稚?
    江玉珣头脑一热,又上前一步去抢。
    这一次他的手指终于碰到了本边。
    一行行大雁向北归来。
    小小的身影映在水中,打破了轻摇的红。
    淡淡的龙涎香被风吹至鼻尖,直到触到本册的那一刻,江玉珣这才慢半拍地意识到——自己与应长川之前,不知何时只剩下不到一拃的距离。
    似乎是……有些太近了。
    第59章
    仲春的风还带着些许寒凉。
    吹动碎发撩过额头,生出一点点痒意。
    江玉珣正抬眸看向应长川,两人的呼吸忽在这一瞬交错。
    他在那双烟灰色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应长川的目光似乎与平日有些不同。
    江玉珣不由恍了恍神。
    不等他反应过来,应长川忽在这一刻松开了手。
    江玉珣下意识将本册攥在掌心,猛地向后退了两大步。
    风在这一刻停了下来,他忍不住朝着应长川背后的水洼看去。
    并不由自主地用脚尖碾了碾水边的青草。
    营区安静的有些过分。
    正当江玉珣纠结要不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应长川的声音忽然从他耳边传了过来:“爱卿不检查一下可有缺漏吗?”
    江玉珣下意识想要翻阅本册,手刚触到封面忽然一顿。
    缺不缺漏倒是不重要……
    重要的是本册上的内容是不是已经被应长川看完了!
    他咬了咬唇,忍不住问道:“陛下看完了吗?”
    应长川轻轻挑眉:“并未。”
    到底是没有看,还是没有看完?
    江玉珣忍不住想问,但终究是把自己劝了下来。
    ——还嫌不够社死吗!
    秉承着不问就是没有发生的原则,江玉珣终于管住了自己这张嘴。
    营区又一次安静了下来,江玉珣的耳边只剩下一点风声。
    他忍不住把册子紧紧抱在怀中,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道:“那,那臣就先走了?”
    “好。”应长川轻轻向他点头。
    江玉珣长舒一口气,立刻转身向营区外走去。
    正努力回忆本册内容的他,完全没有看脚下的路,直直地便往不远处另一片水洼内冲。
    “当心脚下。”
    应长川忽然伸手扶在了江玉珣的肩上,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被对方从轻轻地推到了水洼的另一边。
    触碰转瞬即逝。
    江玉珣的手指攥紧了本册:“谢陛下——”
    “爱卿不必与孤客气。”
    应长川的声音伴随着一阵若有若无的轻笑传到了江玉珣耳边。
    他顿了一下,末了突然加快脚步,逃出了这片营区。
    -
    江玉珣一行人终于赶在清明节前回到了昭都。
    几场春雨过后,怡河平原已满是碧意。
    去北地折腾一番,众人皆无比困倦。
    但江玉珣并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休息,而是与玄印监一道,将好不容易得来的麦种带到了服麟军的军营内之中,交由他们进行春播育种。
    正午时分,江玉珣带人与统管屯田一事的薛可进一道骑马向田间看去。
    这片田紧邻着服麟军驻地,土地平坦、肥沃。
    在江玉珣来之前,士兵们已经用最快速度在此地播种开来。
    ——小麦病虫害常常发生在较为阴湿的半山腰。
    眼前这片土地是考虑了各方面利弊之后,选中的最合适的一块耕地。
    薛可进一边骑马向前一边对江玉珣说道:“今年冬天的雪比往年大将近一倍,土壤的墒情也比往年能更好一些。”
    江玉珣一边听一边跟着轻轻点头。
    他在镇北军中跟着种了多年小麦的役卒好好学习了一番。
    ——薛可进口中的“墒情”,指的就是土壤的含水量。
    若是“墒情不足”,土壤太过干旱就会耽误小麦出苗,继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听到这里与江玉珣同来的少府下属官员忍不住好奇:“所谓‘墒情’应当如何判断?”
    薛可进犹豫了一下,正想着该如何解释,江玉珣便直接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他快步向田地间走去,直接蹲下摸了摸被翻起的耕土。
    江玉珣的动作把背后的人吓了一跳:“江大人怎么直接用手去碰?”
    “不打紧,”江玉珣笑了一下,随即转身向背后的人展示道:“这土的颜色偏向于褐,正是适合播种的时候。若是发白、发灰,则需要尽早浇水。”
    “对对!”薛可进当即点起了头,他忍不住看着江玉珣欣慰道,“江大人自小在南地生活,自幼读圣贤书而不曾事农桑。我记得大人几个月前还不懂得耕种,没想到现在竟知道得这么多了!”
    他说着说着,忽然忍不住感慨道:“果真是后生可畏啊。”
    “薛将军实在是过誉了,”被夸得不好意思的江玉珣赶忙摇头说,“这些本就是我应当了解的事情。”
    这片地还有一半未种,但是士兵已经田平了土碎,并将土地整得松软细绵、上虚下实。
    确定这些种子能被按时种下后,江玉珣就用丝帕擦干净手,自田间站了起来。
    眼见着正事已经忙完,江玉珣大概朝远处看了几眼,便随着薛可进一道去往军中用饭了。
    去往服麟军营地的路上栽了几棵柳树。
    此时柳枝已生出了细嫩的绿芽,并随着风轻轻地摆动。
    将要走到军营中时,薛可进突然说道:“再过几日便是贤侄生辰,近来虽然朝事忙碌,但也千万别将这日子忘到脑后。”
    他的语气忽然间和缓了下来,与五大三粗的外表格外不符。
    “……生辰?”
    江玉珣顿了一下方才想起来,原主与自己的农历生日同是三月十二。
    这一次薛可进并没有叫自己“江大人”而是改用“贤侄”这个称呼,显然是在以长辈的身份关心这个他从小看到大的晚辈……
    “是。”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