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第142节

    还没等内侍官走到他面前,江玉珣远远便从同僚的桌案上看到了花白一片蒸菜,与清淡中泛着一点甜味的黄米饭,连半点的荤腥都没有。
    被皇帝留下共用午膳,原本是件十分有面子的事。
    但看清桌上是什么后,桌案前那名身宽体胖的官员,脸上还是出现了一丝失落的神情。
    ——虽早有心理准备,但今日的饭菜也太过寡淡了吧!
    江玉珣也受他影响一道失落了起来。
    算了,饿不死就行。
    就在江玉珣走神之际,内侍官已经替他布好了菜。
    “江大人,请慢用。”对方向江玉珣行了一礼,便捧着漆盘退出了殿内。
    江玉珣随手拿起筷子,低头向桌上看去。
    然而下一秒……他便愣在了这里。
    不对啊!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桌上的东西,再朝庄岳与其他官员的桌案上看去。
    与蒸菜配黄米饭不同,江玉珣桌上除了绿菜以外还有一盘鱼羹,以及看着就香甜软糯的白米饭!
    古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无论是白米还是鱼类,都不是昭都附近常见的食物。
    刚做成不久的鱼羹还冒着热气。
    饭菜的香味直往江玉珣的鼻子里钻。
    ……他上次吃这些东西还是在南巡途中。
    刹那间,江玉珣的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应长川这是为我开了小灶?
    他怎么知道我喜欢吃这些东西?
    鱼羹的香味瞬间勾出了江玉珣心底里的馋虫。
    他只疑惑了一瞬,便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
    有的吃就行,想那么多做什么。
    江玉珣本想立刻开动,但是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桌上的异常,他忽然心虚地把桌案上的东西向身前拢了一拢,并鬼鬼祟祟地向前看去。
    流云殿上一片寂静。
    十几名官员正埋头用着午膳,不远处还站着数十名宫人。
    所有人都在专注做自己的事。
    仔细看了一会,确定庄岳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桌上与众不同的饭菜后。
    江玉珣终于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偷摸朝着坐在自己身旁的天子打了个口型:“谢谢陛下。”
    此刻应长川眼睛正垂眸望向江玉珣所在的位置,并朝笑着朝他点头。
    说完这句话后,江玉珣方才意识到自己这躲躲闪闪的样子,真的是一点也不成熟,一点也不符合“尚书令”大人的身份。
    ……最重要的是感谢皇帝这种事情,到底有什么值得偷偷摸摸的?
    若是庄岳此时抬头,定会觉得自己是在背着他做坏事。
    想到这里,江玉珣立刻坐直身,再一次将筷子拿了起来。
    他的动作无比优雅,完全看不出刚刚那鬼鬼祟祟的样子。
    但就在这一刻,江玉珣的余光却看到应长川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刚才那个幼稚的举动而蹙眉,甚至还……
    放下了手中的杯盏,微微挑了挑眉,接着背着流云殿上几十名大臣朝自己打了个口型道——
    “不必谢。”
    ……等等。
    你是皇帝啊,这么偷偷摸摸是在做什么!
    第61章
    上好的花鲈加上葱姜一道蒸熟后,再拨成丝辅以肉末、笋丝、菇碎。
    汤水将要收干时打入鸡蛋搅散并勾芡。
    单是如此便已足够香甜,更别说宫里的御厨还在鱼羹制成后撒上了用盐豉制成的饭酱。
    鱼羹的口味瞬间多了一个层次,除了鲜甜外又多了一点点解腻的咸香。
    江玉珣偷偷摸摸地舀起一勺鱼羹,与碗里的米饭拌在一起。
    鲜香味瞬间在唇齿间溢开,江玉珣心中竟然生出了几分感动。
    ……真是太久没有吃过这样的饭菜了。
    坐在不远处那名膀大腰圆的官员,吃着吃着忽然忍不住疑惑地嗅了两下。
    见状,江玉珣的心随即高高悬了起来。
    他立刻正襟危坐假装无事发生。
    远处官员嗅完后终是一脸困惑地再次低下了头。
    春风吹得窗外新生的嫩枝沙沙作响。
    博山炉上的烟雾,也随之轻轻漾开。
    这顿饭江玉珣吃得格外紧张。
    直到内侍官重新端着漆盘上前将碗筷收走。
    放下心来的江玉珣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今日鱼羹的做法与大周惯有的不大一样,怎么看怎么像自己随手在本册中记下的一道后世名菜。
    江玉珣的心随之一悬。
    等一等……
    这该不会是应长川偷看了我笔记之后找人做出来的吧?!
    -
    几场细雨便使得怡河两岸生出盎然春意。
    粮仓地址选好后,大批工匠迅速聚集于昭都城郊,开始了修仓工作。
    描金宝饰的马车驶出仙游宫,向昭都城郊而去。
    马车驶过之时,麦田旁几名正在劳作的百姓不由放下手中锄、锹,对着官道交头接耳起来。
    “……是江大人!”不知是谁先高声喊了一声,“我看到江大人的马车了!”
    另一人连忙凑上前远眺,并喃喃自语道:“也不知江大人这一趟要去哪里?”
    但他们如此笃定马车的主人是江玉珣,始终处于状态外的同伴忍不住好奇道:“你怎么知道是江大人的马车?”
    起先说话的人用恨铁不成钢的目光看向同伴:
    “一看你就不曾好好了解过我大周的朝堂要闻!去年年底的时候……陛下不但赏了江大人白银百两,还有车马一驾、丝帛无数。”
    另一人也凑上来道:“这马车制式与常见的不同,不是江大人的马车还能是谁的?”
    远处那一驾车为檀木质地上绘有金纹。
    虽然没有什么豪华装饰,但一眼便可看出它不凡的气质。
    “原来如此……”
    马车渐行渐远,终有一名百姓后知后觉道:“我想起来了!这几日朝廷在修粮仓,江大人八成是要去宁平仓!”
    大周的粮仓最终落在了昭都附近一座名叫“宁平”的小镇附近,并被人称作“宁平仓”。
    “江大人果然颇受陛下重视啊——”
    “这还用说!”
    说到这里,百姓的嗓门便不自觉地大了起来,声音远远就透过马车车窗,传到了车内人的耳边。
    江玉珣正在马车上翻看粮仓的修建简报,与他同车的庄岳则在此时轻轻放下被撩开一条小缝的车帘,一边抚须一边对他说道:“陛下近来真是愈发器重阿珣了。”
    同在马车上的庄有梨也跟着点起了头:“的确如此!”
    江玉珣的年纪与他差不多大,却早已经成为这一批年轻郎官的集体偶像。
    甚至就连他娘亲,都常让他多与江玉珣学习。
    正看简报的江玉珣没听清方才百姓说了什么,庄岳的话音落下后,他不由抬头疑惑道:“嗯?世伯怎么突然这样说?”
    庄岳一边回忆一边说:“往常像出现粮仓这么大的事情,陛下一定会亲临现场检查进度和施工质量。但如今却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到阿珣的手中,由此可见陛下对阿珣真是信任、器重至极啊!”
    他原本想严肃一些,说着说着嘴角并不受控制地扬了起来。
    庄有梨也跟着凑热闹道:“可不是嘛!这说明在陛下心中阿珣不但忠诚可靠,且能力出众。”
    马车一路疾驰,向宁平仓而去。
    风顺着窗口吹了进来,撩起江玉珣的长发。
    庄岳在这时候眯起眼睛,用高深莫测的目光朝窗外看去:“天子能给出的最宝贵之物并非金银,而是信赖。历朝历代莫不遵循此法则,今上更是如此。”
    这个话题有些敏感,说到这里他不由压低了声音。
    江玉珣动作一顿,忍不住放下了手中的简报。
    历史上的应长川乾纲独断,从不给大臣放权。
    并因此被后世人所诟病,说他生性自私、多疑。
    但如今……自己似乎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应长川的信任?
    怡河两岸的荒地已经生出绿意,历史早就发生了改变。
    但庄岳的话仍在不自觉中提醒江玉珣——不止历史,应长川也与从前不一样了。


上一章
返回

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

书页 首页

网站所有小说均来自于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